1. 同一隻股票,分二次不同的價買入,拋出價如何計算的
分次買入後 系統會自動按均價改變你的成本 也就是說你一隻股票只有一個價格 你可以在你的資金股份里看到 那就是均價 分批拋的時候按你掛單的價格成交 分幾批就有幾個價格 但自己算一下肯定是均價
2. 不同的價格買進的股票 賣的時候價格是怎麼計算的
一、某隻股票叫「只」或者「支」,而股票的單位是:股或者手(1手=100股)
二、參考成本價的概念。
買入某隻股票,就產生了買入的費用,一般就是傭金。買入以後買入的費用已經產生,所以不用預估,它是時機存在的。需要估算的只是賣出的費用。
而賣出的時候不僅有傭金,還有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既然費用是以成交價格來計算,這里顯示的參考成本的計算依據是現在股票的價格。隨著股價的變動,這個成本也在不停變動。
比如:當前股價是10塊,一共100股,那麼當前估算的印花稅就是1塊錢。
如果價格漲到了100塊,那麼估算的成本裡面就包含了10塊錢的印花稅。
三、不管是以什麼價格成交,都跟預估成本關系不大,預估成本只是讓投資者參考,在哪個價位賣出開始盈利。最終的盈利情況和費用都以成交價格和數量計算。
3. 不同的價格買進的股票 賣的時候 成本價格 是按哪個計算的
你可以發現,每當你成交後,成本價就會有變動,取的是平均價
你的例子里,賣出的200是按11.599計算
你這樣一兩百股的交易實在不劃算哦!
手續費太貴
4. 新手:買同一支股票,用不同價位買合算嗎
在一般的股票交易軟體里,今天買的股票與昨天及以前買的股票會在一起,「股票余額」就是股票總和;「可用余額」是指現在可以賣的股票,即在今天可以賣出的股票。
現行的交易制度是T+1,即買了股票要隔一天才能賣出。
什麼價位賣合算,這要看具體情況:
1.大市好,你的股票走勢也好時,一路持有,待第一次買的(高位)已盈利,再擇機賣出;
兩次平均成本已盈利,就可賣;
2.在震盪市裡,你的股票也隨大盤波動,擇其高點賣出第二次買的,待在更低位又接回來,反復作差價,灘低成本,或許多盈利;
3.在大市江河日下時,要有勇氣「壯士斷臂」精神,以保存「資金」,以利來日再戰,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4.套牢後,死等自然解套,這種方法不足取。
總之,炒股是:大賺→小賺→微利→不賺(平推)→少虧。
千萬不要貪婪,不要深套!!
5. 同一種股票,以不同的三種價格買入,以什麼價格順序賣出
如果低於當前價,不會成交。
如果高於當前價,則以當前價成交。
如果當前價賣單數量較小,則以當前價上一檔或幾檔的價成交。最後成交價不是統一的一個價,應該是幾個價格。
6. 為什麼以不同的價格買同一支股票 成本價會變高
假設你三次購買了某股票:
第一次價格為A1,成交量為B1;
第一次價格為A2,成交量為B2;
第一次價格為A3,成交量為B3;
總的成本價為(A1*B1+A2*B2+A3*B3)/(B1+B2+B3),交易軟體會自動幫你算好。
7. 不同價格買入同一股票
可以賣
只是你理解錯了
你這種行為叫做補倉及100股成本價格14.80。 100股成本價格14.40
現持有200股,成本價格14.60
你隨時可以賣出100股或200股 但成本都是按14.60計算。
(此成本不含有印花稅和僱傭費)
8. 我想知道同一隻股票以不同的價錢買入,怎麼賣,賣的是哪一部分.謝謝.
賣的就是你以前所買入的股票,只要不是當天所買的,都是可以賣的。至於是賣的什麼價位的股票,那就不一定了,因為在你的帳戶中,只有股票股數,如:500股、1000股;而不分買入的價格,只有一個成本價而已。
9. 股票為什麼買進時和實際價格不同
你買進時要收千分一得印花稅 加上一般散戶千三傭金 你實際買進的價格 就比看到價格高了
10. 同一支股票如果以不同價格買入
其實很好理解阿,你30元買1手34元賣1手的話,就是你賺了3元多一股阿,以前買40元的現價還是虧損的每股6元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