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市k線中樞震盪的處理
纏論學徒們都知道中樞震盪是做短差的最好時機,但中樞震盪操作卻又是比較難的,很多人要麼是方向做反了,要麼是踏空或者套牢了。那麼如何做好中樞震盪的操作呢?
第一、首先要明確好操作級別,比如當前操作級別是30分鍾級別的,那麼中樞震盪的操作就是要在30F的一段的高點賣低點買,30F一段的高低點的確認則是5F或1F走勢類型的結束,這里為什麼還會是1F走勢類型,因為1,5,30分鍾這種級別劃分是人為劃分的,並不能完美展現出本身的走勢級別,加上有的股票不活躍或者是波動小,1F和5F基本沒有分別。這一點要特別注意,不能死板。
第二、中樞震盪時,需要觀察每一次向上和向下的次級別走勢的力度,向上次級別走勢的力度一次比一次弱時,就要時刻提防變盤向下,向下次級別走勢的力度一次比一次弱時,拉升的可能性就比較高了。當然,從理論上講操作應該是在每個次級別高點賣出,在低點接回,但實戰中能做到百分百准確的幾乎沒有,因此必須要時刻關注中樞震盪中每一個次級別走勢的力度,可作為判斷變盤方向的參考,尤其是在第二個中樞震盪時,一定要注意。
第三、再啰嗦一下,本級別中樞震盪的買賣點一定要到次次級別走勢中去尋找,30分鍾級別的中樞震盪買賣點要到5分鍾或1分鍾級別的走勢中去尋找,對於判斷背馳有難度的完全可以等5分鍾或1分鍾級別的2買或者三買出現時再介入,在小級別中避開背馳的判斷,這樣雖然不能在最高點和最低點買賣,但也可以吃到一半左右的利潤。
第四、構成本級別中樞及中樞震盪的次級別走勢,有的是包含中樞的次級別走勢,有的是直接三段構成的沒有次級別中樞的走勢,這都可以,對於未包含次級別中樞的走勢的操作不好把握,尤其是第三段力度比第一段大,但卻直接反轉,這種情況,最好的操作方式是等反轉的次次級別走勢走完後,等待下一個次次級別的走勢結束,如果下一個次次級別的走勢沒有創新高或者新低,就可以操作,這個操作點,雖然不是在最高或者最低點,但這是唯一有保障的操作點。今後我會專門寫一篇文章來說明這種情況下如何操作。
第五、中樞震盪中,同向的走勢力度連續兩次減弱時就要小心了,如果再加上不創新高和新低,那麼當前級別的走勢結束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
第六、大多數中樞震盪是奔走型、三角形和箱型的,反三角式的擴張型比較少,如果遇到不建議參與。
第七、中樞震盪買入後,可以將最近的次級別走勢的低點作為止損點,這是保證自己不巨虧的底線。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在股市中沒有百分之百的成功戰術,只有合理的分析。每個方法技巧都有應用的環境,也有失敗的可能。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牛人榜里的牛人去操作,這樣穩妥得多,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B. 如何應對第三買點擴展為中樞震盪
三買之後的盤背一定先出來,因為可能形成第二個中樞,也可能回到原中樞而使原中樞擴展。也就是三買之後盤背出來,然後看回調力度以及次級別盤背情況再決定是否重新介入!
C. 請教股票中常說的中樞震盪是什麼意思
中樞震盪的理解,一般指的是股價在一個箱體運動時股價圍繞著箱體中軸的價格震盪。不知道你理解了沒有。
D. 纏論中的3類買賣點的3個不確定性,大家怎麼看
說說個人粗淺感受:其實纏論是一套定性的方法,讓操作有依據,但並非定量的方法讓操作每次必然賺或一定是收益最大。走勢終完美不等於操作總賺錢。
三類買點,一買的不確定性不用說了,周期級別越小越危險,因為假見底,衍生浪越多。出一個衍生浪當然就是買錯了,止損唄。
二買的不確定性在於,如果接下來持續中樞震盪那就很熬人,或者失敗的三浪上升,搞不好倒賠止損。
類二買其實比二買要好,大多數情況下,比如一輪牛市,中間都是有中樞震盪,震盪快結束時候類二買至少心理上比二買少煎熬,當然了,失敗的可能性也是一樣的,買完向上出中樞不成,下來同樣是只好止損。
三買是抓主升三浪,抓對了收益特別大,但在我這種水平比較低的人看來蠻危險的,因為一二買類二買,你套了,如果對整個大盤大趨勢有把握,你可以不按照纏論止損,反而再跌30%你還可以接著補,類似於機構們玩的什麼「二元建倉」。三買這東西打穿止損位等於做頭,從道理上就必須止損了,否則還不如乾脆不學技術。問題是出現三買一般都在牛市或個股相應周期的大反彈里,你止損了將來又上來也很有可能。所以要做三買最好結合更大級別周期的位置來看,還要看力度。
賣點的話倒過來就一樣,但纏論原則上沒有三賣,只有一賣二賣,股市靠做多賺錢(當然做期貨那另當別論),誰要是等到三賣再賣已經虧到姥姥家去了。
E. 股票中 買一買二買三買四買五是什麼意思
股票中 買一買二買三買四買五是什麼意思
證券交易所的電腦自動把所有買入價格中五個最高價,按從高到低的次序列入買一到買五,把當前所有賣出股票價格中五個最低價,按從低到高次序列入賣一到賣五,供買賣股票的人作為價格參考。
一、買一到買五是等候買進的買單,按價格從高到低排列,下單價格高的排在前面。
買一:就現時這只股票交易的價格(旁邊的就是交易的股數量)
買二:就是在交易完(買一)的股票後才能交易到的價格和數量,買三,買四以此類推.
二、賣一到賣五是等候賣出的賣單,按價格從低到高排列,下單價格高的排在前面。
賣一:就現時這只股票要賣出的價格
賣二:就是在交易完(賣一)的股票後才能賣出的價格賣三,賣四,以此類推.
三、舉例說明
買一是10.00 20000
股民打上10.00元上去交易,就可以買到了(要在20000股交易完才輪到),要想快點買到就要填上10.01元,才能排在那20000股前面。
賣一是10.00 20000
股民手裡有股票要賣出去,打上10.00元賣出去,(也要在20000股交易完才輪到你)要想快點賣掉就要填上9.99元,才能排在那20000股前面交易。
F. 跪求纏論中有關二買比一買低的論述
原文中只是簡單分類時提了一下,並沒有深入去講解,後面的學纏人在此糾結的甚多,但我認為沒必要。因為你只要能抓住第一類買點,然後知道後面一定是次級別走勢上去後再一個次級別走勢產生二買即可,高賣低買做你的短差就是了,管它是不是低於一買呢?
這里的關鍵是牢記什麼是一買!一定是一個標准下跌趨勢的背馳才是第一類買點。盤整背馳的盤整點不是;那種雖然是趨勢下跌,但最後的背馳段並沒有包含最後一個中樞的第三類賣點的趨勢下跌嚴格意義上也沒有第一類買點,只是中樞震盪而已,出現轉折也是中樞震盪過程中有3買出現了導致的。很多人把這種圍繞中樞的第一次震盪低點叫做一買,那後面的中樞震盪當然可以隨時新低,他們又把這種情況歸類為二買比一買低,其實完全是誤解,照他們這樣分析,再震盪一次刷新一個低點的買點又該叫什麼呢?!並且完全可以通過大力度震盪脫離此中樞或出現第三類賣點使得下跌趨勢延續。
那麼纏論提到的二買比一買低何時出現呢?我認為只有在趨勢下跌後面連接的是更大級別盤整的情況下才可能出現,趨勢下跌連接的只能是反趨勢或更高級別盤整,反趨勢是不可能出現這種情況的,只有更高級別盤整時會出現,就是N型結構,這個N的下完全可以低於一買點,這個二買一定有效是理論的必然,最弱的情況也會反彈到第一類買點的位置實現重疊而構築成大級別中樞。
G. 關於纏論2買和3買的問題,高手,我請你快點進來吧。
單純看這個圖是沒有意義的,必須結合到前面的走勢中去觀察才行。既然你定義1點是1買,那麼至少1點前的下跌是某個級別的背馳段吧。如果只是單純的中樞震盪,3點是無法保證不破1點的。
如果1是背馳點,那麼上面肯定至少有個1分鍾中樞。這里強弱的判斷方法就看2點的高度能回到這個中樞的什麼位置,如果只是回到中樞的震盪低點是最弱的,3點極有可能跌破1點;如果回到了中樞區間內甚至之上,那麼3點跌破1點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然後再結合23線段的內部結構判斷低點即可。沒有任何理論能保證3點一定不破1點,只是概率大小而已。
如果2點回到了前面中樞區間之上,並且3點的回跌沒有再回到該中樞區間內,3點就是二買三買合一的點位。
H. 纏論中3買之後構造大級別中樞的相關問題
這兩個圖的結構都很常見。
圖一是屬於3買後構造同級別中樞而變成趨勢走勢類型的變化。趨勢走勢不一定非有明確的背馳段才結束,完全可以圍繞第二個中樞震盪升級,這里的延續超6段就是其中一種。確實,在擴展夠9段之前仍然要先當原趨勢上漲未結束來看待,因為畢竟隨時可以繼續向上突破。而擴展確定之後,之後的走勢就變成了圍繞這個擴展大中樞的震盪,可以向下也可以向上。至於怎麼操作就要看你的操作級別和操作紀律了,比如有人的紀律就是碰到擴展就退出,不管後面怎麼變化,只做符合自己級別的那一段走勢,而有的人紀律就是趨勢的第二個中樞後就開始降低操作級別做震盪短差,根本不操心它後面是否擴展,直到出現明確的第三類買賣點後再變更操作。圖一後面的變化也是圍繞擴展中樞的震盪。
圖二就是3買後就地向下擴展的圖形,9回到中樞就已經確定了原中樞擴展。從9開始完全可以直接新高,因此如果要考察這個擴展中樞的區間就不能一根筋非要找出9段重疊並進行3+3+3。有時候9點並不會回到原中樞內,只要和波動重疊也是擴張或擴展,級別一樣升級了。建議你在確定擴展中樞區間時把89先當成一段尚未走完的次級別走勢,用2-5、5-8和89進行3+3+3重疊。另外你說這種情況會錯失機會?不應該吧,如果真錯過了肯定是你的操作級別沒固定或混亂不堪。比如這個例子,當7確認了3買時完全可以大膽介入,後面跌到9完全應該承受的,不要看它跌多深,而要看它的級別有多大!在你的操作級別以下的波動完全可以無視!假如你的操作級別只是線段級別,那麼當78和56比較盤背時就該先出來,後面怎麼跌都與你無關了。9-16與16之後的走勢都是圍繞擴展中樞的中樞震盪,如果你有確定的級別,這些震盪怎麼能錯失機會呢?沖頂也是15是10-13這個中樞的3買,3買後力度太弱,就該撤退或減倉的明確買賣點。
如果還不明白,希望你到我的個人貼吧去交流,那裡更方便。
I. 股票交易中買2買3突然有巨大幾秒又沒了怎麼一回事
你好,你說的這種情況我分析是機構在裡面搞鬼的一種方式,他們把巨量買單壓在買2、買3。然而是引誘不知情的投資者看到這種情況,以為有較大買盤,這股票就有較大的漲幅,就在買1的位置進行買入,機構就好趁機在賣盤上發貨。如果買1的單子要完了,就說明跟風盤不多。他們就會馬上撤單退出,不然就成了自賣自買了,他們既出不了票反而還要支付一定的手續費,這樣就拉高了他們的交易成本。我分析的情況大概就是這樣,希望對你的疑問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