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注冊制股票和普通有什麼區別
二者理念不同 注冊制和核准製作為兩種不同的證券發行監管制度,反映了不同的政府監管理念,實質就是政府在證券發行過程中到底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發揮怎樣的作用。在核准制看來,無論是證券發行者還是投資人都是有優劣。
Ⅱ 沒有達到創業板注冊制資金要求,中簽的股票可以買賣么
沒有達到創業板注冊資金要求的投資者是不可以申購新股的。所以你的問題不存在。
Ⅲ 實行了注冊制後,是不是買新股不要搖號了
你更拿不到新股了,現在搖號還是比較公平的,看運氣就得了,要是注冊制和各大平台一樣各種會員制、各種會員等級制,你覺得你拿到的概率是多少?如果還有黑灰產業進來,更不用說了,難過中彩票
Ⅳ 非注冊制的股票手上有的到時候能賣嗎
只要是上市公司的流通股票,隨時都可以賣出。新的交易制度不會影響過去股票的交易。
Ⅳ 股票還能玩嗎持別是注冊制以後對我們散戶有何影響
當然能玩,注冊制影響對散戶並不大隻是被過分的誇張了,當然你要防範股票的波動的風險,只要能交易股票就肯定能夠玩。
Ⅵ 融資買入注冊制股票份額限制
股份制企業都一樣道理,明天掌握不同的信息,操作性。
Ⅶ 注冊制實施後原來買的創業板股票怎麼打價買賣交易
注冊制實施後,創業板股票的交易方式沒有大的變化,主要是漲跌幅由原來的10%變成20%,然後有個盤後交易時間,打價申報的沒有大變化。
Ⅷ 沒有開通創業板注冊制許可權還能不能買老創業板股票
沒有開通創業板注冊制許可權還能不能買老創業板股票?只要投資者開通了創業板注冊制許可權,即可交易創業板注冊制股票。如果投資者已經開立創業板核准制許可權,簽署創業板注冊制協議即可。如從未開通創業板許可權,則需新開。個人投資者開通普通賬戶創業板許可權條件需滿足以下條件:參與證券交易24個月以上;個人投資者申請開通許可權前20個交易日其名下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日均資產不低於人民幣10萬元(不包括融資融券融入的資金和證券);風險測評結果在C3平衡型及以上。
Ⅸ 注冊制後沒有注冊的,過去的創業版股票可以買賣嗎
注冊制創業板新規於2020年4月28日施行,此前已經開通創業板的投資者可以交易漲跌幅為10%的創業板,但今天(8月24日)注冊制創業板新股上市,所有創業板股票均為20%的漲跌幅,未重新注冊(未簽署風險揭示書)的投資者將不能交易創業板股票。
已經開通創業板交易許可權的投資者可以自行在網上完成風險揭示書的重簽,重簽風險揭示書沒有資金和經驗的要求,投資者隨時可以辦理,辦理流程為「許可權管理—創業板—開通—簽閱相關文件」。
股票低傭金開戶的流程可以發給你,不清楚的可以問我。
Ⅹ 深圳的創業板中注冊制股票和以前發行的非注冊制股票交易有區別嗎
注意1:創業板的漲跌停限制放寬
創業板原先是跟主板一樣,上市首日最高漲幅44%,第2交易日後漲跌幅限制在10%;
但創業板新規之後,漲跌幅限制發生很大改變,首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第5交易日後漲跌幅限制20%,區別很大。
注意2:創業板開通許可權
創業板之前開通門檻非常低,只需要有2年證券交易經驗就可以開通了。
但現在不行了,除了滿足2年證券交易經驗之外,20個交易日日均資產10萬元以上,並且證券賬戶評估等級為穩健型以上才能申請開通。
注意3:股票發行制度改變
創業板成立以來,股票的發行方式都是以審批制,跟滬深兩市主板一樣,都是採取審批制。
創業板試點注冊制落定之後,創業板採取注冊制的股票發行方式,這兩種股票發行方式區別是比較大的。
注意4:設立創業板風險警示
創業板之前是沒有風險警示的,會讓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創業板哪些是已經戴上風險警示信號,沒有辦法區分。
但現在不同,創業板跟主板一樣,同樣設立了風險警示信號(ST股),只要戴上ST帽子的,就屬於提示風險的作用。
注意5:競價發生重大改變
創業板之前由於漲跌幅限制的作用,超出限制價格之外掛單是視為無效單。比如平時上市首日,最高價只能在44%,超過44%是無效單。
創業板改為強勢前5個交易日最高報價為102%,最低報價是98%,只能在這個區間掛單才是有效價,超出范圍以後就等於無效單。
注意6:創業板退市風險加大
大家都知道創業板的退市風險非常大,一旦確認退市就是一退到底,根本不存在翻身的機會,並非像主板還可以重新恢復上市。
創業板改革增加了退市風險,20個交易日平均市值低於3億直接強制退市,所以對於一些太低迷,股價太低,市值太低的創業板盡量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