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期權四種基本策略的風險收益結構圖
1、賣出Covered
Call即在擁有股票的情況下,賣出看漲期權以獲得額外收益,這在長線投資者中比較流行。
當長線投資者認為所持有的股票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面漲幅不會很大,或者有特定獲利了結的價位時可以使用該策略,風險發生於股票價格下跌或者期權波動率上漲時。
2、買入Zero
Premium Collar(Put Spread Collar)對沖即在擁有股票投資組合的情況下買入價外的看跌期權同時賣出價外的看漲期權,兩者的價格一樣。
當投資者認為市場是震盪市,則可以賣出call抵消put的費用,但上漲空間已經被限制住。風險則發生於股票價格上漲過快或SKEW變小時。
(1)股權投資策略風險經營的股票價格擴展閱讀:
個人投資者向證券公司申請開立期權賬戶的條件:
1、申請開戶時託管在其委託的期權經營機構的證券市值與資金賬戶可用余額(不含通過融資融券交易融入的證券和資金),合計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
2、指定交易在證券公司6個月以上並具備融資融券業務參與資格或者金融期貨交易經歷;或者在期貨公司開戶6個月以上並具有金融期貨交易經歷;
3、具備期權基礎知識,通過本所認可的相關測試;
4、具有本所認可的期權模擬交易經歷;
5、具有相應的風險承受能力。
2. 股權投資怎麼做它與股票有什麼區別呢
股權投資要專業和慎重,如果您是專業的投資人,有好的標的可以直接投給企業。若是普通人首先要找到正規的金融平台或機構,其次選擇一個好的標的。
股權投資就是對私有企業或者非上市企業進行的權益性投資。股權投資是中長期投資,待到適當的時機退出獲得收益。股票投資是購買上市之後在二級市場上流通的股票,股票投資的收益一是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的差價收益,二是是指股票投資者以股東身份,按照持股的份額,在公司盈利分配中得到的股息和紅利的收益。
3. 股權投資風險大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投資股權有兩種,一種是股市,一種是合股經營。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投資股權風險較大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A、投資股市,股市有波動,甚至波動很大,股市最高一天可以獲得10%的收益,如果投資10000元,如果按照每天獲得10%的收益理論計算,一年365天,所獲得的收益,這個數字輸入電腦,電腦都會死機,全世界都不會有這么多的鈔票。股市最低一天也可以獲得10%的負收益,,如果按照這個負收益理論計算,不管你投資多少萬萬億億,一年本利合計都會接近於0,風險與收益是並存的。
B、投資合股經營,這要看所選項目,市場情況,經營情況等等,年收益利率可以百分之幾十,可以百分之百多,也可能虧本,也是風險與收益是並存的。
4. 股權投資管理制度
艾德權程,是艾德控股集團旗下的企業服務品牌,專注為規模企業提供一站式ESOP股權激勵解決方案。股權投資管理是很多企業實行股權激勵時都會遇到的難題,下面艾德權程就為大家帶來最詳細的股權投資管理解決方案!
我們致力於徹底改變規模企業ESOP股權激勵制度不健全、流程不規范、管理不到位的落後現象,為規模企業打造ESOP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供ESOP股權激勵業務無縫對接海外資本市場的全流程解決方案。
中國境內企業赴香港上市的模式
中國境內企業到香港上市主要有直接上市和間接上市兩種模式。
• 直接上市模式是直接以中國境內公司的名義向香港證券交易所申請掛牌上市交易,所以也稱H股上市模式。
• 間接上市模式是中國境內企業到海外注冊或購買殼公司,海外殼公司以收購、股權置換等方式取得境內資產的控股權,並以殼公司名義在香港上市籌資的方式,此種方式也稱紅籌模式。
直接上市模式的股票目前在境外和境內沒有全流通,且上市條件相對較高,選擇此種模式的基本都是我國境內的國有企業。
紅籌股概念誕生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香港股票市場,香港和國際投資者把在境外注冊、在香港上市的帶有中國概念的股票稱為紅籌股,因而這些企業也被稱為紅籌企業。
紅籌模式的基本架構包含多種形式,但實際操作中最常見的兩種為直接持股模式和協議控制模式(也稱VIE模式)。直接持股模式適用於我國對外資持股比例沒有限制的行業,協議控制模式適用於對外資持股比例有限制的行業。
直接持股模式
直接持股模式是我國境內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在香港上市的主流模式,該模式的架構圖如下:
直接持股模式架構搭建的步驟:
第一步:境內運營公司股東(實際控制人)、公司管理人及戰略投資者以個人的名義在境外設立離岸公司或殼公司(也稱「特殊目的公司」)。境內企業通常會選擇在英屬維爾京群島(BVI)或開曼群島(Cayman)設立特殊目的的公司。
設立境外殼公司時,一般從架構第一層的BVI公司開始設立,第一層設立完成後開始設立第二層的Cayman公司,最後根據公司實際情況選擇是否設立第三層BVI公司或直接設立第四層的香港公司。
第二步:境內運營公司股東辦理境外投資外匯登記手續,機構投資者辦理境外直接投資(ODI)備案手續。
按照國家外匯管理局《關於境內居民通過特殊目的公司境外投融資及返程投資外匯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匯發[2014]37號文)的規定,在搭建紅籌架構時,境內居民個人設立了境外殼公司後,在並購境內運營企業前應向外管局申請辦理境外投資外匯登記手續,如沒有辦理登記,境內居民從境外特殊目的公司獲得的利潤和權益變現所得將難以調回境內使用,而且會造成境內運營公司與境外母公司之間的資金往來(利潤、出資等)均不合法,從而對公司境外上市造成障礙。
境外直接投資(英文為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簡稱ODI),是指國內企業、團體在經過相關部門的核准後,通過設立、並購、參股等方式在境外直接投資,以控制境外企業的經營管理權為核心的投資行為。根據我國相關法規規定,境內非國有企業進行海外直接投資或並購交易,需獲得商務部門對境外投資行為的核准、發改委對境外投資項目的核准或備案、銀行外匯登記三大環節(如涉及到國有企業還要獲得國資委的批復)。
境內運營公司對外投資的股東如為個人,需辦理37號文規定的境外投資外匯登記,對外投資的股東如為法人或團體,需辦理ODI備案。對外投資人在辦理上述登記及備案手續前不能有返程投資和融資行為。
第三步:境外香港公司收購境內運營公司。境內運營公司是境內經營的實體公司,境外香港公司對境內運營公司進行並購,使境內運營公司成為境外香港公司的全資子公司,並購完成後直接持股方式的架構也搭建完成。搭建紅籌架構的過程實際上是將境內運營公司的境內股東轉為境外股東持股。
協議控制模式(VIE)
協議控制模式(也稱VIE模式)是紅籌模式中的一個特例。此模式因最早由新浪在美國上市時採用,因而國內也稱之為「新浪模式」。VIE是「Variable Interest Entity」首字母的縮寫,譯為可變利益實體。
協議控制模式是指由境內運營公司的股東在境外設立特殊目的公司,再由特殊目的公司在國內設立外商獨資企業WFOE(下稱「外商獨資企業」或「WFOE」),之後由WFOE與國內運營實體及其股東簽署一系列控制協議(或稱「VIE協議」),以實現合並報表之目的。協議控制模式架構請見圖:
外商直接投資在一定行業受政策限制,境外控股公司和外商獨資企業均無法取得從事於特定行業的許可或牌照,而境內運營公司可以取得相應資質,因此通過協議安排,將境內運營公司的利潤轉移給外商獨資企業,允許境外控股公司的資金間接地注入境內運營公司,並允許外商獨資企業直接向境內運營公司提供服務,最終使得外商獨資企業取得對境內運營公司的實際控制權和管理權。
VIE模式架構搭建的步驟:
搭建VIE模式的第一步和第二步與直接持股模式基本一致,在此不再贅述,第三步是境外香港公司在境內設立外商獨資企業WFOE,之後由WFOE與國內運營公司及其股東簽署一系列控制協議,從而實現對境內運營公司的控制並轉移利潤。WFOE與境內運營公司及其股東須簽署如下控制協議:
1、獨家服務協議。通過外商獨資企業(WFOE)與境內運營公司簽訂獨家服務協議,約定WFOE向境內運營公司提供特定服務,境內運營公司向WFOE支付服務費用,目的是將境內運營公司的經營利潤轉移至WFOE。具體服務范圍因行業而異,但通常包括咨詢、戰略服務以及技術服務。
2、借款協議。是外商獨資企業與中國公司各股東簽署的借款協議,外商獨資企業為境內運營公司的股東提供貸款,以用於將境內運營公司的股權質押給外商獨資企業。目前借款協議不是必須簽署,因辦理股權質押的管理部門現在認可收取獨家服務費也是一種債權,境內運營公司的股東可以基於此債權將股權質押給外商獨資企業。
3、股權質押協議。WFOE與境內運營公司股東簽署股權質押協議,境內運營公司股東向外商獨資企業出質其股權,作為履行其他VIE結構協議的保證。股權質押協議通常包括出質人授權外商獨資企業處分質押股權的條款。實踐中,境內運營公司的全部股東均需與外商獨資企業簽署股權質押協議。
4、投票權委託協議或股東委託投票代理協議。WFOE與境內運營公司股東簽署投票權協議或股東委託投票代理協議,境內運營公司股東委託WFOE指定的人員行使其股東權利,包括投票權、查賬權、知情權、簽字權以及選舉權等,或者由WFOE委派的人員代為行使境內運營公司股東的投票權。
5、購買選擇權協議。WFOE與境內運營公司及其股東簽署購買選擇權協議,約定WFOE或其指定人員在我國對特定行業的外商投資限制解除後有權購買境內運營公司的股權,購買股權的價格往往約定為我國法律項下允許的最低價格。
6、配偶承諾函。境內運營公司股東的配偶承諾不就境內運營公司的股權提出任何主張,同時承諾VIE架構項下所有協議的修改或終止不需要其另行授權或同意。
上述相關協議簽署後VIE架構就搭建完成,架構中境外每一層的作用與直接持股模式基本一致。
5. 什麼是股權投資這種投資方式有什麼風險
股權投資就是投資你看好的企業的股權,分為長期股權投資和短期股權投資兩種。
長期股權投資就是你以獲得分紅為主要目的,相當於買入一隻會一直下蛋的母雞。
短期投資就是以獲利套現為目的,現在大多數都是私募股權基金在做,把企業運作上市然後轉讓或出賣股票套現退出。
這種投資方式的風險主要體現在被投資公司股權價值發生變化,主要有三種情況:一是被投資公司上市;二是被投資公司經資產重組;三是被投資公司由於一些不可替代的原因導致價值發生巨大變化,如資源漲價等。
如果你有融資需求,可以去融眾網看看,據我所知很多人在上面成功融資!
6. 股權投資一般多少錢,有什麼風險
【為你推薦】贛榆縣律師
嶽麓區律師
甌海區律師
鹽田區律師
霍邱縣律師
玄武區律師
瑞昌市律師
赤壁市律師
股票投資就像是零售端的貨物交易,而股權投資更像是批發市場進行大批量批發的一級貨物交易。那既然股權投資更像是批發市場的貨物交易,那它就有著比較高的起賣價,有著跟股票投資很多不一樣的地方。股票投資是有風險的,股權投資也是有風險的。那麼,股權投資一般多少錢,有什麼風險?接下來小編向大家講解一下這個問題。
100萬元起。《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採取了適度監管的原則,在准入環節不對私募基金管理人、私募基金進行前置審批,而是進行事後行業統計、風險監測和必要檢查。規定合格投資者指具備相應風險識別能力、風險承擔能力、投資於單只私募基金的金額不低於100萬元,且符合下列標準的單位和個人:凈資產不低於1000萬元的單位;個人金融資產不低於300萬元或近三年個人收入不低於50萬元。
股權投資有什麼風險?
1、投資項目風險
炒金如何賺錢專家免費指導銀行黃金白銀TD開戶指南貴金屬網路全書專家實時解答集金號桌面行情報價工具
即被投資企業經營不善、同業競爭、經濟周期等原因的影響出現業績下滑、停工、破產等不利情況,從而影響投資通過上市、股權轉讓、管理層回購等方式完成投資資金的退出,導致投資沒有收益甚至出現本金損失的情況。在最嚴重情況下,甚至可能導致投資該被投資企業的本金完全損失;
2、政策風險
政策風險是指因國家宏觀政策(如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行業政策、地區發展政策等)發生變化,導致市場價格波動而產生風險。這是任何的投資項目都無法迴避的系統風險,因為如利率調整的宏觀政策的變化對體系內的每個企業都有影響,只是不同行業受影響的程度不同;
3、基金延期的風險
私募股權投資項目從洽談到成功入股一般有較長的准備期,隨時會因為種種原因而令原來的投資計劃推遲或押後,從而增加投資的不確定性,這都帶來基金延期的風險;
4、流動性風險
並非所有的私募股權投資都能以上市套現退出作出良好的結局,更多的投資項目可能由於種種原因不能上市或只能在原有股東內部轉讓等,或者講股權難以短時間套現或只能以較高的折讓價才能轉讓,從而不利於資金的流動。
寫到這,股權投資一般多少錢,有什麼風險,相信大家已經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總之,股權投資是一項通過投資獲得被投資單位股份的一項活動,跟股票投資類似,但卻有很多的不同。其中股權投資是一項風險較大,數額較大的一項投資項目。但同時也有較高的利潤。在投資過程中,也難免會遇到一些有損自己利益的情況發生,在這個時候,我們要學會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為自己解決問題。
7. 股權投資和股票有什麼區別
產業投資:
一,看好產業發展潛力,投資只在產業內進行,產業外機會不涉及。
二,
1,投資可能是把一個企業從小培育到大,成為龍頭企業;
2,可能是投資一系列產業鏈上的企業,形成產業集群,掌控產業發展;
3,用於產業整合,收購兼並,為某家核心企業進行配套扶持,幫助其形成生態圈,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產業鏈上各環節市場集中度較高,龍頭企業試圖穩定產業競爭格局時,具體可參照網路、騰訊、阿里三家的競爭。
股權投資:
一,既可以單純出於財務收益的目的進行投資,也可以作為戰略投資。
二,既可以投資早期,例如天使基金、孵化器;又可以投資中期,例如加速器;還可以投資成熟期,例如pre-ipo投資。
財務收益為目的的投資一般致力於實現所投企業的ipo,賺的是快錢,是把別人快喂大的豬買來、或者買一部分,然後通過各種包裝賣出去,實現低買高賣。
加速器和孵化器這種早中期投資當然肯定也是以財務收益為目的,但周期一般很長,需要先去選擇優良的豬仔然後養大再賣;另外早期中期的股權投資有可能是出於戰略的考慮,補充核心產業的產業鏈,形成生態圈,增強競爭力。
個人認為這二者都有投機或者都有干實事的成分存在,產業投資也可以投機的只做單個產業的股權投資,股權投資也不完全是投機,例如出於戰略考慮的股權投資就是干實事。
8. 股權投資風險和股票投資有差別嗎
1、價格差別
2、風險差別
3、收益差別
4、募集方式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