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牛市買股指期貨還是買股票
擴展閱讀
華宏科技股票成交量 2025-08-16 02:49:37
香港新城發展股票代碼 2025-08-16 01:54:01

牛市買股指期貨還是買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7-25 06:12:44

❶ 股指期貨在大牛市和大熊市

其實股指期貨主要是用來歸並股票交易的風險,能雙向交易。如果你主要是作股票的話,在股市上漲的時候,你大可把精力全放在股市中,如果股市行情下跌的話,你就可以在期貨市場中作股指的空單。向賠錢的那些人主要就是追漲的或者是操作猶豫的一些朋友了,這是股票交易和期貨交易的大忌。

❷ 牛市買基金還是買股票

牛市中,投資者可以選一些股票型或者指數型基金,跟著股票上漲賺錢。回顧2006年和2007年那一輪超級大牛市行情,以及2014年股指大漲的情況下,指數型基金的年平均凈值增長率高於股基的年平均凈值增長率。因此,從一般性的策略角度出發,指數基金,不妨多多關注,起碼不會跑輸大盤。
對於沒什麼投資經驗的人來說,明智的選擇是從買基金開始,逐漸增強對股市的了解,或許有一天你覺得自己對市場的感覺足夠好,就可以以投資股票為主。

❸ 在牛市買股票好還是在熊市買好啊

牛市買套牢比熊市買套牢概率低。

❹ 在熊市還是在牛市買股票好

簡單的說就是誰都想把錢10元變成20那當然選擇牛市了,牛就是漲!感覺這個問題有意思?就是想問下你知道牛市和熊市的意思嗎嘿嘿!我來湊下熱鬧!熊就是跌?知道了也好!我就多費點口水

❺ 股指期貨PK股票 牛市下還可以投資什麼

股指期貨對現在的股票市場有啥影響啊
現在最大的特點是股指期貨出來後已經成為機構套期保值和翻倍掙錢的工具了。以前大盤跌的時候機構會承受損失,而現在股市持有的籌碼可以在股指期貨市場下空單盈利抵消股指下跌帶來的損失。而散戶就無法避免這個損失了。而如果做多市場的時候機構可以做多股指期貨。股指上漲的過程中。機構掙雙份。
現在的機構已經擁有比個人投資者更多的優勢。
以前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戰爭基本上以機構獲勝。而現在。機構的武器更鋒利了。個人投資者如果投資技巧不提高。很難適應新的玩法。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❻ 您好,我想問一下就是,在大牛市,市場認識普遍一致的情況下,股指期貨是不是就沒人去做空

在大牛市,幾乎所有的股票天天漲,這時股民分好幾種情況。
①有很多股民是空倉的,手裡沒有股票。即使有,也是今天買明天賣的,時空時滿,短線操作。因為他不相信什麼牛市,對暴跌時刻提防。
②滿倉的股民也有3種人:
a)套牢好幾年的股民,即使現在牛市大漲,也沒解套,仍然賠錢。所以說,牛市不等於你賺錢,可能是賠錢,只不過賠的錢比以前少了。如果在牛市結束時還沒解套,那暴跌使他賠的錢又多了起來。

b)新股民剛買的股票,時間不長,現在是牛市,賺錢了,高興。正高興呢,對暴跌沒有任何的准備。但是錢並沒有到手,存在跌回去。後來的大暴跌,也的確是把他的錢跌回去了,沒賺錢反而還賠了。
c)只有少數人買的股票是黑馬,並且它自己也知道這是黑馬,所以在牛市的時候握住不放。

綜上所述,在大牛市,多數股民其實是空倉的。也就是,多數股民手裡沒有股票;有也是不賺錢的,等於沒有。

❼ 牛市的時候,應該選擇進入基金還是股市

理財產品里的中等風險股票和股票型基金,受到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所青睞,不同的理財產品所帶來的投資回報也會大不一樣,那麼在市場出現明顯變化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選擇理財產品呢?牛市行情來臨時,買股票還是基金更好呢?

如果投資者在股市上無法做到得心應手,但是又不想在牛市中錯失股票上漲的機會,可以考慮進行資金配置的操作方式。騎牛看熊認為投資者在哪一方面更容易賺錢,就多配置一定的資金,風險較大的理財產品就更加穩妥一點少買一些,這樣做既不會讓自己後悔沒有上車,也不會在虧損後導致本金大幅度地縮水,這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無論是什麼樣的行情,有一點可以肯定的,那就是賺錢才是硬道理,所有的投資品種都是為了投資者可以更好的獲利,而不是為了去鋌而走險的。

❽ 現在是牛市,股指期貨大都看漲,那大家都買漲都賺錢。到交割時,那大家賺的錢哪來總有人虧了錢吧。

不用擔心,如果都是同方向預測,那就不會有交易了.期貨的特殊性就在這里,有人買肯定是因為有人賣,所以會出現有人賺錢有人虧損.如果都買,沒有賣的,那麼買的人肯定買不到.所以不會有交易.

此外,誰說都看漲?肯定有看跌的,越是冷門,風險高,收益才大,同方向的人多,收益就小,甚至沒收益.

再者,市場上除了投機者還有很多需要實物交割的人吧,有的人就是要買大豆消費啊,也是一種形成合約交易的渠道.

所以樓主不用擔心.

❾ 在牛市中自己炒股好還是買指數型基金好

會炒股不見得能炒明白,賺大錢,或者說會炒股你也未必能跑贏指數。
建議你最好實踐一下,看看自己的能力,把資金平分兩半,一半自己炒股,一半買指數基金,然後結束總結對比。
這個答案你就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