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間價發行怎樣理解
中間價發行即股票的發行價格取票面額和市場價格的中間值。這種價格通常在時價高於面額,公司需要增資但又需要照顧原有股東的情況下采 用。中間價格發行對象一般為原股東,在時價和面額之間採取一個折中的價格發行,實際上是將差價收益一部分歸原股東所有,一 部分歸公司所有用於擴大經營。因此,在進行股東分攤時要按比例配股,不改變原來的股東構成。[財庫股票caikuu]
㈡ 打新股時價格是發行價嗎
股票的發行價格(也稱行市)是指在一級市場中,股份有限公司出售新股票時的價格。股票的票面價值確定後,股票的發行價格將依據市場利率、證券的利率水平、發行者的信譽及發行公司資金供應情況來確定。當發行價格與票面價值相等時,為平價發行;當發行價格高於票面價值時,為溢價發行;當發行價格低於票面價值時,為折價發行。
一、平價發行
平價發行也稱為等額發行或面額發行,是指發行人以票面金額作為發行價格。如某公司股票面額為2 元,如果採用平價發行方式,那麼該公司發行股票時的售價也是2元。由於股票上市後的交易價格通常要高於股票面額,因此絕大多數投資者都樂於購買平價發行股。
股票的平價發行
平價發行在股票發行中很常見,如在日本,公司法規定,股票發行價格不得低於其票面價值,因此票面價值便成了發行價格的最低限價。股票平價發行的優點在於發行者只需支付規定的手續費給承銷商,就能收到股票票面價值總和的資金,成本低,發行簡單。但是,平價發行要求公司有較高的信譽。因此,對新成立的公司來說,平價發行股票很難順利完成。在西方,信譽高、實力雄厚的大公司常常平價發行公司股票。
債券的平價發行
平價發行在債券發行中也比較較常見,發行者按事先規定的債券面額獲取資金,並按既定的面額和利率償還本息,成本低,發行簡便。但是債券平價發行同樣要求發行者有較高的信譽,同時,債券利率必須高於銀行利率。
二、溢價發行
如果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股票,價格超過了票面金額,則被稱為溢價發行,至於高出票面金額多少,則由發行人與承銷的證券公司協商確定,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根據《證券法》第28條規定,股票發行採取溢價發行的,其發行價格由發行人與承銷的證券公司協商確定,報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核准。)這種決定股票發行價格的體制,發揮了市場作用,由市場決定價格,但是受證券監管機構的監督。
溢價發行又可分為時價發行和中間價發行兩種方式。
1、時價發行
時價發行也稱市價發行,是指以同種或同類股票的流通價格為基準來確定股票發行價格,股票公開發行通常採用這種形式。在發達的證券市場中,當一家公司首次發行股票時,通常會根據同類公司(產業相同,經營狀況相似)股票在流通市場上的價格表現來確定自己的發行價格;而當一家公司增發新股時,則會按已發行股票在流通市場上的價格水平來確定發行價格。
2、中間價發行
即股票的發行價格取票面額和市場價格的中間值。這種價格通常在時價高於面額,公司需要增資但又需要照顧原有股東的情況下採用。中間價格發行對象一般為原股東,在時價和面額之間採取一個折中的價格發行,實際上是將差價收益一部分歸原股東所有,一部分歸公司所有用於擴大經營。因此,在進行股東分攤時要按比例配股,不改變原來的股東構成,我國股份公司對老股東配股時,基本上都採用中間價發行。
溢價發行的優缺點
對發行人來說,溢價發行可以用較少的股份籌集到較多的資金,降低籌資成本。它不僅讓發行者獲得按票面金額計算的資金,而且給發行者帶來額外的溢價收入。但是,對投資者來說,發行價太高,則意味著投資成本增大,有可能影響投資者的購買熱情。對承銷商來說,發行價過高也增大了承銷商的發行風險和發行成本。
三、折價發行
折價發行又稱低價發行,是指以低於面額的價格出售新股,即按面額打一定折扣後發行股票,折扣的大小主要取決於發行公司的業績和承銷商的能力。如某種股票的面額為 2元,如果發行公司與承銷商之間達成的協議折扣率為3%,那麼該股票的發行價格為每股1.40元。經營狀況好則折價少,反之則折價多。折價發行適用於信用較低或新成立的公司所發行的股票。
我國不允許折價發行股票
目前,西方國家的股份公司除了新成立的外,很少有按折價發行股票的。在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一百三十一條明確規定:「股票發行價格可以按票面金額,也可以超過票面金額,但不得低於票面金額。」 和中國一樣,在日本、德國等大陸法系國家的公司法規定,股票發行價格不得低於票面價值。
之所以不允許是因為這種發行價格會使公司實有資本少於公司應有的資本,致使公司資本中存在著虛數,不符合公司資本充實原則。
㈢ 股票中什麼是時價發行和中間價發行
股票的發行定價有等價、時價、中間價。等價,以股票的票面額為發行價格,也稱為平價發行。時價是指以本公司股票在流通市場上買賣的現行市場價格為基準確定的股票發行價格。中間價是以等價和時價的中間值確定的股票發行價格。
㈣ 中間價發行的基本定義
股份發行或上市後,其市場價格通常會高於發行價格,中間價發行是給予投資者的一種利益。我國股份公司對老股東配股時,基本上都採用中間價發行。
例如,某種股票的現行市價為30元,每股面額為20元,若按中間價發行,其發行價格應為25元。中間價兼具等價和時價的特點。
㈤ 什麼是買入價,賣出價,中間價
1、中間價(middle rate),即買入價與賣出價的平均價。常見於報刊雜志或經濟分析之中。中間價:不對個人,指銀行通過外管局的基準價制訂本行牌價的標准,一般是本行現匯買入價與賣出價的平均數。
中間價發行是指以介於面額和時價之間的價格來發行股票。我國《公司法》規定,股票發行價格可以按面值發行(等價),也可以超過票面金額(溢價),但不得低於票面金額(折價)。
股份發行或上市後,其市場價格通常會高於發行價格,中間價發行是給予投資者的一種利益。我國股份公司對老股東配股時,基本上都採用中間價發行。
2、賣出價 (Selling rate/Ask or Offer rate)是股票買賣中或銀行賣出外匯時使用的匯率。不同標價方法下賣出價的含義不同。
賣出匯率也叫外匯賣出價、賣出價。是外匯銀行向同業或客戶賣出外匯時所使用的匯率。因為其客戶主要是進口商,所以賣出匯率又被稱為進口匯率。
賣出匯率,即賣出價。在採用直接標價法時,銀行報出的外幣的兩個本幣價格中,後一個數字(即外幣摺合本幣數較多的那個匯率)是賣出價;在採用間接標價法報價時,本幣的兩個外幣價格中,前一個較小的外幣數字是銀行願意以一單位的本幣而付出的外幣數,即外匯賣出價。
買入價和賣出價都是站在銀行(而不是客戶)的角度來定的;另外,這些價格都是外匯(而不是本幣)的買賣價格。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差價代表銀行承擔風險的報酬,一般為1%一5%。銀行同業之間買賣外匯時使用的買入匯率和賣出匯率也稱同業買賣匯率,實際上就是外匯市場買賣價。
3、買入價(Buying rate/Bid rate),即買入匯率,是銀行從客戶或同業那裡買入外匯時使用的匯率。
買入價 :該價格是市場在外匯交易合同或交叉貨幣交易合同中准備買入某一貨幣的價格。以此價格,交易者可賣出基礎貨幣。位於報價中的左部,例: USD/CHF 1.4527/32, 買入價為1.4527; 意為投資者能賣出1 美元買進1.4527 瑞士法郎。
買是站在銀行角度來說的,買就是銀行買,即我們把外幣交給銀行,換回人民幣.
不同標價方法下買入價的含義不同。在直接標價法下,買入價指銀行買入一定的外幣而付給顧客的若干本幣數。銀行實行賤買貴賣的原則,買入價是較小的數,即買入外幣時付給顧客較少的本幣。因此,在直接標價法下,買入價在前;在間接標價法下,買入價指銀行買入若干個外幣而付給顧客一定的本幣數。銀行實行賤買貴賣的原則,買入價是較大的數,即買入較多的外幣時付給顧客一定的本幣。因此,在間接標價法下,買入價在後。
㈥ 股票發行價格如何計算
一、發行價格1400。解釋如下
債券的話主要是看公司的信譽和質量,以及當下基準利率和市場利率等因素1000萬分成一萬份了,既然是發行價格肯定是單位計算的,每張面額大都是一千元的。這個只能通過計算出終值來與一千進行相互的比較來確定發行價了每張債券終值:1000+(1000*10%*5)=1500。用市場利率計算下那結果就是1400,價格的確定與發行債券方式是緊密相連的。
二、股票和債券不一回事,請不要混淆!!!!!!!!!!!!!!!!!!!!!
(6)時價或者中間價格發行股票擴展閱讀
第一百五十七條 公司發行公司債券應當置備公司債券存根簿。
發行記名公司債券的,應當在公司債券存根簿上載明下列事項:
(一)債券持有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及住所;
(二)債券持有人取得債券的日期及債券的編號;
(三)債券總額,債券的票面金額、利率、還本付息的期限和方式;
(四)債券的發行日期。
發行無記名公司債券的,應當在公司債券存根簿上載明債券總額、利率、償還期限和方式、發行日期及債券的編號。
㈦ 股票發行價格怎麼算
股票發行價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票時所確定的股票發售價格。此價格多由承銷銀團和發行人根據市場情況協商定出。
㈧ 什麼是買入價賣出價和中間價
銀行買入外幣現匯或者現鈔,客戶賣出外幣現匯或者現鈔的價格分別叫做現匯買入價和現鈔買入價;反之,銀行賣出外幣,客戶買入外幣的價格叫做賣出價,賣出價不分現匯和現鈔;中間價是銀行通過外管局的基準價制訂本行牌價的標准,一般是本行現匯買入價與賣出價的平均數。您辦理結售匯的時候直接參考買入價/賣出價就可以了。
㈨ 中間價發行的介紹
中間價發行是指以介於面額和時價之間的價格來發行股票。我國《公司法》規定,股票發行價格可以按面值發行(等價),也可以超過票面金額(溢價),但不得低於票面金額(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