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關於股票成交明細的問題
理解有誤,有買必有賣,怎麼可能只有買進,沒有賣出,只不過是成交在賣單,是主動性買入。
正確的理解應該是:
主動買入就是平常說的資金流入,是指主動性買盤的成交金額——就是說,出現賣盤就買入吃掉,買方是在賣方那個賣出價上(可能是賣價一,二,甚至是賣三,賣四)主動成交的。——表明看好該股票的後市走勢(看漲)——俗稱外盤。
主動賣出就是平常說的資金流出,是指主動性賣盤的成交金額————就是說,出現買盤就立即出貨,賣方是在買方那個買入價上(可能是買價一,二,甚至是買三,買四)主動成交的。——表明看空該股票的後市走勢(看跌),俗稱內盤。
現在樓主可以理解主動兩個字的含義了吧。
② 為什麼有時候股票在漲,而成交明細里卻不斷有人有賣單
我懂你的意思了,我可以舉例告訴你,比放說你是一個票的莊家,,你在這票的前期低點買入很多,但是你一次不肯能賣出那麼多,(你也不可能一次買那麼多,因為你錢多,即使你買的多,是不是其他散戶就能在盤面看見然後跟你買,你還能掙錢嗎)。。。。因為你手裡已經有這樣的籌碼,你是不是可以利用你手中的籌碼出貨呢,比方說你連續掛幾個1000 2000的買單,是不是就能吸引散戶跟上,在散戶跟上的同時,價格在上漲的同時,,你在賣的位置掛上5000 8000 10000的單子不就成交了嗎,,,這么說理解了嗎
③ 股票的買賣不是同時進行的嗎那為什麼成交明細上還會有買盤和賣盤之分呢,
例:你到菜場里去買白菜,賣白菜的說1.2元/500克,你願意接受對方的報價買入,這叫主動性買入。反之,你說我要1.15元/500克買白菜,這樣只能等待有人願意1.15元/500克賣出時你才能買到白菜,那這個賣出者就是主動性賣出。
在股票買賣中,區別在於接受對方的報價,則立即成交,這就是主動性。反之不接受對方的報價,自己報個價格在盤口中排隊,這樣是否成交取決於後來者的意願。
④ 股票成交明細顯示有大單賣出,賣出的那部分是不是意味著有人買了對應的
股票有買也一定有賣,而且兩個數量一定是對等的,所以大單賣出一定就有大單的買入。
⑤ 股票明細是代表買的還是賣的呀
買和賣都是有標記的,從你的資金余額看,如果是減少,那麼這筆交易就是買入;如果是增加,那麼這筆交易就是賣出。
從顏色上看,標記為紅色的是買入,標記為藍色的是賣出;
從股票軟體上看,每筆成交,都是買入和賣出的結果,但紅色為主動買入,而綠色的為主動賣出。
⑥ 關於股票成交明細里為什麼會有買盤和賣盤的問題
外盤是B:是按賣價成交,一般認為是主動買入,看漲;
內盤是S:是按買價成交,一般認為是主動賣出,看跌。
但實際並不一定是這樣的:例如,如果有人大單子跳空賣出股票(或封住跌停板時),他掛單以後,陸續成交的單子就會顯示是外盤,而實際股價是強勢下跌。
所以B、S 要靈活參考。
另外,如果價格合適,委託單會不經過買價、賣價的掛單,直接成交,這時電腦系統會不顯示B或S,也就是說,該筆成交,既不是外盤,也不是內盤。
所以,買盤和賣盤不一定相等。
⑦ 股票不是有人買才有人賣么 那買入數應該和賣出數一樣啊為什麼是不一樣的
那不是買入和賣出手數不一致,那叫內盤和外盤。內盤是主動性賣盤,比如說買一價格為5.25元,賣一價格為5.26元,這時候,賣一的人主動撤掉5.26元的賣一單子,而降價為5.25元購入買一的單子,這筆成交量就統計為內盤。反之,賣一的5.26元不動,人們主動升價以5.26元而不是5.25元購入的話就是外盤,所以,外盤多一般表示大家看多該股,內盤多則表示大家看空該股。也有反常的時候,特別是漲跌停的時候,但是屬於特殊情況了。內盤+外盤=當天的總成交量。總成交量當然是有多少人買就有多少人賣,只不過價格滑動後資金量就會凈流入流出了。
⑧ 股票不是有買必有賣、有賣必有買嗎
交易規則規定了這樣三種情況,就決定了股價的必然波動(或稱漲跌):1.賣出價和買入價不得超過昨日收盤價的10%(規定了當日股價的最大波動范圍);2.實行「時間優先」的制度:同等買賣價格誰掛單早誰優先交易;3.「價格優先」制度:誰買的價格高誰優先交易,誰賣出的價格低誰優先交易。於是,如果有人看好這支股票,就會以高於別人的買入價格掛在第一買入位置上,爭取提前交易;如果有人不看好這支股票,就會以低於別人的賣出價格掛在第一賣出位置上,同樣爭取提前交易。不著急的即不加價買也不降價賣——維持股價不漲也不跌,但著急買和著急賣的,就不斷加價或降價——於是就必然引起股價的漲與跌。可見,盡管買賣的數量一樣多,但每個人的買入或賣出價格就顯得不一樣了。
⑨ 股市裡面,當你成交一筆交易,交易明細裡面不是應該出現一筆你的買單和莊家的賣單嗎,可是只有一筆買單
先糾正你一點,目前市場沒有莊家……只有資金大小之分,主動去買,成交明細里顯示的就是買的單子……主動去賣,成交明細里顯示的就是賣的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