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每次我剛買股票,總是和成本價不一樣
許多人都非常的喜歡去購買股票,而且對於他們來說,購買股票也是一件非常好玩的事情。他們在炒股的同時,也能夠讓他們在這樣的一件事情當中找到樂趣,但是他們也會發現自己在購買股票的時候總是和一些成本價錢不一樣。這個時候其實也是由於這樣的一些手票有手續費的問題,而且對於這樣的一些股股票來說,在買入的時候也會存在著過戶費。所以對這樣的一些情況,一旦相加在一起的話,就會對於這樣的一個成本價錢是十分的不一樣的,並且對於股票來說不可能這樣的,一些股票公司就隨意的把這樣的一些股票賣出來。
而且能夠對我們自己的資金來說,持續一個幫助作用所以我們在購買股票的時候不要考慮的太多,只要這樣的一些股票,對於我們來說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時候,我們就會感覺到是十分有幫助的,而且是有必要去進行的。
❷ 我想我下。為什麼我每次買股票的時候價格都當時的價格要高啊。
你是看了你的委託軟體中的成本了吧?一般是加上了各種費用,如交易印花稅和交易傭金,所以會顯示你的買入成本要高於你的買入價格。
❸ 我買了一隻股票,買賣了很多次,但是越往後保本價越高是為什麼(買的時候價格很低)
你每次賣干凈嗎?如果賣完的話下次買入就跟前面的買賣沒有關系了。重新開始計算成本。如果沒有賣完的話就會把前面幾次的盈利虧損累積起來。你的保本價提高了說明你的買賣有虧損。盡管你可能每次賣出價都比買入價高,看似每筆都賺了。但也可能有隱形虧損。就是後一次買入價比前次賣出價高。這也會提高成本價。反正出現這種情況就說明你還不如第一次買入後一直不動。就是說你的「買賣了很多次」都是在白忙活而且還送掉了錢。
❹ 為什麼用同花順買股票時總是比提交的價格多5個點
那是成交以後說扣除的傭金、過戶費等等費用。
❺ 購買股票的時候,為什麼要多打出一分錢呢
炒股的人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在買入股票的時候,買入價格的高低決定了你是否能夠快速買入,我自己在買入的時候都會根據自己對於股價的預判來設定一個買入的價格,等到股票的價格到了約定的價格就會自動買入,還有一些人為了能夠快速買入價格,就會選擇當前股票的價格進行買入。如果你想快速買入股票,很多人的操作就是在市價的基礎上多打一分錢,那麼你就可以實現快速買入。
股票投資有風險,在買入股票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風險,控制好倉位。
大家好,我是老徐,一個在努力奮斗的金融民工,請大家關注我,共同探討財經問題!
❻ 股票為什麼每時每刻都價格不一樣
1.股價漲跌由多空力量對比決定。多頭強則股價上升。空頭強則股價下跌。
多空力量本身及其對比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一定的時空中不斷變化,從而決定了股價的不斷波動。
市場的兩個根本特性:博弈(多空)、演進(多空變化)。
博弈和演進的主要規律:大系統的自組織和剝落,混沌(分形)。
反者道之動:股價向一個方向運動前,往往會有一個相反方向的動作.(恐慌性拋售和沖動性買入往往發生在這個階段)
股價的運動,需要足夠的時間和空間。
股價的變化是階段性的,不是連續的。量的變化也是階段性的。(具體表現就是上升或下降的三角形及其失敗)
大眾一窩蜂地買入或賣出時,市況會逆轉,是種因於:買入之後終究要平倉賣出,賣出之後到頭來必須補倉買入。這兩種作用力恰恰相反。百分之七十五以上的人買入產生的向上推力是巨大的,到這批人統統結算賣出時產生的向下推力亦是巨大的。加上對手是少數人是大戶,大多數人遲早「踢到鐵板」,一旦見勢不妙,「調頭就跑」作結算,大戶得勢不饒人,大勢自然就逆轉。
2 多空力量演變基本原理
人性的貪婪和恐懼導致了追漲殺跌行為,也導致了短期上漲後的獲利回吐以及股價下跌後的抄底行為。
人性和市場的互動,是造成股價波動的重要原因。當圖形形成上漲預期時,短線資金進入,進一步強化上漲預期和圖形。短期股價走勢是反身原理和自組織原理發生作用的結果。股價上漲會引發更多的買盤。股價下跌會引發更多的賣盤。當股價上漲(下跌)一定幅度以後,部分獲利者將會了結,構成相反的力量。
反者道之動。盤面空方(多方)被消滅,是反轉下跌(上漲)的前兆。所謂空頭不死,漲勢不止。
股價上漲既是多頭力量較強的結果,也意味著多頭能量的消耗;股價下跌既是空頭力量較強的結果,同時也意味著空頭能量的消耗。
任何大的波動都不是突然發生的,必然有資金和心理的積累過程。多頭或空頭力量的變化會經過增強、強化、消耗、變弱四個階段。多頭力量變弱的階段往往意味著空頭力量增強的階段。
短期內股價在一定的格局內波動。新的事件會改變格局,股價波動到一定的位置本身也會改變格局。
決定多空力量對比和變化的主要因素包括大盤、消息、事件、技術圖形、投資者結構、股票內在價值、成本、獲利率等因素。
❼ 為什麼我在買賣股票時買進的價格外還有一個成本價為什麼成本價要比我買進的價格多出好幾毛呢
一看你就是一個有心人.但是你的交割單未看見之前.我不會輕意去猜的.在投資之前建議先掃盲,把學費交到專業知識上面去.建議去買了兩本書先看看.證券投資分析.證券基礎知識.記住是證券業出版的.不是什麼股神這些亂七八糟的騙錢書.專業書無味看上去.但受用一生.認真點三個月就足夠了.然後再買一本投資心理學.然後再把大盤的七大牛熊特點看一下.就不問上面任何一個問題了.買一個本子做一下學習計劃.你如果不是股盲.你進來就比90%有競爭力.因為90%的人都沒有學過一天的專業知識.都是想邊學邊賺錢.天下沒這好事.學好基礎再有不懂再問我838610496.中國股民多數是因為無知.一邊專業未學.一邊培訓未上.新兵下部隊也要三個月呢?
❽ 為什麼我每次買入股票,實際成本都比我的報價高幾個點
買賣股票的手續費包括:印花稅、傭金、過戶費(上海)、還有的證券公司要委託費。
下面的內容供參考(買賣股票費用):
不同的營業部的傭金比例不同,極個別的營業部還要每筆收5元委託(通訊)費。
交易傭金一般是買賣金額的0.1%-0.3%(網上交易少,營業部交易高,可以講價,一般網上交易0.18%,電話委託0.25%,營業部自助委託0.3%。),每筆最低傭金5元,印花稅是買賣金額的0.1%(基金,權證免稅),上海每千股股票要1元過戶手續費(基金、權證免過戶費),不足千股按千股算。
由於每筆最低傭金5元,所以每次交易為5÷傭金比率、約為(1666-5000)元比較合算.
如果沒有每筆委託費,也不考慮最低傭金和過戶費,傭金按0.3%,印花稅0.1%算,買進股票後,上漲0.81%以上賣出,可以獲利。
買進以100股(一手)為交易單位,賣出沒有限制(股數大於100股時,可以1股1股賣,低於100股時,只能一次性賣出。),但應注意最低傭金(5元)和過戶費(上海、最低1元)的規定.
您可以在第二天,網上交易的「歷史成交」或「交割單」欄目里,看到手續費的具體明細。
❾ 股票交易時價格為什麼價格不同呢
樓主沒有把問題說明白。我想你是說你以10元委託買入成交卻是10.1吧?這是因為在你買入或者賣出的時候提交到成交有一個時滯,在這中間如果有人先於你提交了新的賣出、買入價格,那麼會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按照對方提交的價格成交,所以實際成交就會和你的委託價格不同。比如你10元提交買入,你的指令還沒到達交易所,有人提交了以9.9賣出的單子,你們兩個撮合成交的價格是按照他的價格的。規則是「買入申報價格高於即時揭示的最低賣出申報價格的,以即時揭示的最低賣出申報價格為成交價格;賣出申報價格低於即時揭示的最高買入申報價格的,以即時揭示的最高買入申報價格為成交價格」。
你也可能說的是股票買入價格是10元每股,但是成本顯示是10.1,那是加了手續費等。
你圖片上的賣出成交價格-保本價格,再乘以數量就是賺的錢。保本價格就是扣除了買入和賣出的成本的價格,以這個價格賣出不賺不賠,成本價格就是只計入了買入成本的價格,按這個價格成交會損失了賣出時候的傭金和印花稅。
❿ 買股票的時候為什麼要出現5種價格買1買2買3買4買5
買一賣一就是最近價,如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