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股票與債券價格成反比嗎
擴展閱讀
中國南方航股票代碼 2025-08-17 04:20:14
股票量化交易策略軟體 2025-08-17 04:15:23
股票代碼83什麼 2025-08-17 03:26:46

股票與債券價格成反比嗎

發布時間: 2021-07-29 14:10:42

⑴ 為什麼股票的價格和利率成反比那麼債券的價格和利率是什麼關系呢

股票價格=預期股息/銀行利率

書上公式是這樣的。有請高手解釋~~

從公式上看。股息升了。說明每股賺的錢就高了。所以價格就高了。。然後利率如果升了。說明存款的利潤大了貸款的成本高了。所以投資股票的就少了價格也就降了。。。我是這么理解的。有請高人指點。。

⑵ 為什麼股票漲了,債券就跌了,不都是有價證券嗎,為什麼成反比

市場經濟供求關系決定價格。簡單講,存款利率提高,資金流向存款,債券價格下跌;存款利率降低,存款收益率降低,資金流向債市。債券的未來收益率是固定的,發行時已經確定了預期收益率和到期日已經確定了。債券的價格是該債券預期收益的貼現值,預期收益是固定的,若貼現率即當前銀行存款利率上升,債券的貼現值越小,則現在債券的價格越低。

(2)股票與債券價格成反比嗎擴展閱讀

債券收益率與基礎利率之間的利差反映了投資者投資於非國債的債券時面臨的額外風險,因此也稱為風險溢價。可能影響風險溢價的因素包括:

1.發行人種類。不同的發行人種類代表了不同的風險與收益率,他們以不同的能力履行其合同義務。例如,工業公司、公用事業公司、金融機構、外國公司等不同的發行人發行的債券與基礎利率之間存在一定的利差,這種利差有時也稱為市場板塊內利差。

2.發行人的信用度。債券發行人自身的違約風險是影響債券收益率的重要因素。債券發行人的信用程度越低,投資人所要求收益率越高;反之則較低。

3.提前贖回等其他條款。如果債券發行條款包括了提前贖回等對債券發行人有利的條款,則投資者將要求相對於同類國債來說較高的利差;反之,如果條款對債券投資者有利,則投資者可能要求一個小的利差。

⑶ 是不是股票與債券漲跌成反比

這兩者沒什麼關系。你不信可以去牛犇論壇上問問,真的!

⑷ 為什麼股票的價格和收益率成反比

你好,你說的問題需要一個條件,那就是收益額不變的時候。
收益率,又稱股利獲利率,是指股份公司以現金形式派發的股息或紅利與股票市場價格的比率
其計算公式為,該收益率可用於計算已得的股利收益率,也可用於預測未來可能的股利收益率:
股票收益率=收益額/原始投資額(股票價格)
所以當收益額一定時候,成反比!

⑸ 債券價格跟股票價格的關系如何

80%以上的股票於大盤是直接相關的,是正相關。(目前的創業板等個股是受導向因素影響)

⑹ 股市與基金成反比還是與債券成反比

基金分為很多種,粗略可分為股票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基金等,趨勢不可能簡單的說正反比的。

⑺ 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的關系

債市與股市的關系有:債市與股市同向變化;債市與股市反向變化;債市與股市其中一者變動較緩或基本不變,其中一者變動較大。

1、股票市場是債券市場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管理層次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市值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

2、股票市場以債券市場為中心,股票市場對企業管理中所需資金的籌集、投放、運用和分配以及貫穿於全過程的決策謀劃、預算控制、分析考核等所進行的全面管理。

3、股票市場職能的控制性決定了必須以債券市場要素為中心。股票市場的職能包括財務預測、財務決策、財務計劃、財務控制和財務分析評價。其中,財務決策和財務控制處於關鍵地位,關繫到企業的興衰成敗。

(7)股票與債券價格成反比嗎擴展閱讀:

股票市場特點

1、有一定的市場流動性,但主要取決於當日交易量(交易量取決於投資人心理預期)。

2、股票市場只在紐約時間早上的9:30到下午4:00(中國市場為下午三點)開放,收市後的場外交易有限。

3、成本和傭金並不是太高適合一般投資人。

4、賣空股票受到政策(需要開辦融資融券業務)和資本(約50萬)的限制,很多交易者都為此感到沮喪。

5、完成交易的步驟較多,增加了執行誤差和錯誤。

⑻ 股市和債券市場的運行走勢是相反的嗎

在很多時候是相反的。投資者對股市失去信心,資金就要撤出,但資金也需要保值或者有效利用起來,這個時候債券市場就是一個好去處。從總體相關性來看,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存在蹺蹺板效應。

蹺蹺板效應,一個名稱所代表的兩種產品被分置於蹺蹺板兩端,當一種上來時,另一種就要下去。當然,有權認為,在某一點上蹺蹺板出現了平衡,兩種產品的平均收益大於其中任何一種產品的收益。

但實際上,競爭對手不會容忍這種平衡,會毫不留情地把位置擠掉。這還是一種自己打敗自己的結果。

(8)股票與債券價格成反比嗎擴展閱讀:

在不同期間,股票價格波動和債券價格波動時而同向變化,時而反向變化。在2002年初到2004年底期間,股票價格波動與債券價格波動基本呈現出同向的變化趨勢;但是從2005年開始,兩者表現出非常明顯的反向變化。

在前一個階段,兩者的相關系數為0.92,在後一個階段兩者的相關系數是-0.63。因此,股市和債市在2002年到2004年的3年時間里表現出強烈的協同效應;而在2005年初到2009年9月這將近5年時間里,表現出較強烈的蹺蹺板效應。

對這種差別一種可能的解釋是,在前一段時期中,股市波動性相對不劇烈.計算得到,2002年到2004年期間,上證指數的波動標准差是20.9,只有全樣本波動性的三分之一。這種股票市場的較低波動性不足以引起投資者的股票和債券的資產組合發生大規模的變化。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蹺蹺板效應

⑼ 債券與股票的關系

呵呵
1 反映的關系不同.債券反映債權債務關系。債務人無論財務狀況怎樣,到期都需償還本金與利息.股票是所有權關系.依據經營狀況發配紅利,在虧損狀態下不用支付股東紅利.
2 收益與風險程度不同.我們知道風險與收益是正比的關系.債券因為有固定的利率,風險相對股票會小很多.而股票根據公司經營狀況決定分配股東的股息與紅利多少,風險比較大,但收益比債券大很多.這里的風險不是只指虧錢,也包括盈利.這是經濟學里的含義與我們一般所說的風險不大一樣.
3 投資收回方式不同.債券有到期日,到期還本付息.沒到期之前也可能通過貼現等方式提前融資.購買公司股票以後只能在二級市場上交易,沒有到期日,因為股票的存續期和公司一致.公司在股票就在.除非,破產了,清償.
可以分很多細點,比如收益分配方式不同(一個是固定利息,一個是不確定的紅利)等等,不過在裡面都有陳述了,就不像教科書一樣說那麼多了.^_^

你說的,在資產價格(房地產和股票)下跌的時候,會引發金融危機,而這時候主要應持有現金和債券。當然了.股票,房地產都是某種資產,發生金融危機的時候很多人會套現,賣出資產,變成現金在手中比較有安全感.不過相對來說,金融危機一旦發生,會引起通脹等情況,現金在手中也不一定不貶值,要看政府的宏觀調控了.而債券因為前面說了,固定的利息率,與到期必須償還的特性,也是能保證資金保值增殖的好途徑.(在通脹不嚴重的情況下)因為經濟不景氣使對於資產的投資風險變大,這樣的情況下,人們趨向於把資產變現成現金持有.^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