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中票面價格和發行價格的區別是什麼
簡單點講,票面價格
就是指每張股票上記載的價格;發行價格
就是股票發行的價格。
在中國,一張股票的票面價格一般都是1元RMB(除了最近很熱門的
紫金礦業公司的股票是每張1毛錢),但是發行的時候每張股票賣出去的價格(就是發行價格)一般都是比1元RMB高的,比如發行價格為2元、3元、甚至50元,這個就叫「溢價發行」;也有的情況就是票面價格1元的股票就買1元(就是平價發行);再有票面價格1元的股票賣的低於1元(折價發行)。
B. 股票的增發價格和票面價值有什麼關系。為什麼會計處理的時候不用管增發價格
股票的票面價值都是每股1元,即使240元一股的600519貴州茅台的票面價值也是1元,600609 ST金杯票面價值也是1元,都是1元。好像陳發樹的一個股票面值是0.10元。這些在「公司概況」里。
增發價格和現在的股價幾乎一樣,所以,對於散民來說,去認購增發的那部分股票和在股市買這只股票幾乎是一樣的。那麼就是說,如果你現在不買這只股票,那麼不會因為它要增發而去買這只股票;並且,如果你看好了這只股票,早就拿錢去買了,也不會等到它要增發再去買它。所以說,增發這件事對普通散民來說是不存在的事,只是像聽評書那樣聽聽而已。
之所以是這樣,是因為,如果增發價格比現在的股價低,那麼你就會拿錢去認購新增發的那部分股票;如果增發價格比現在的股價高,你也會拿錢但是去股市買這只股票。只有增發價格和現在的股價幾乎一樣時,才不存在你拿錢去買這只股票和認購新增發的股票。
那麼,你沒有去認購新增發的那部分股票,那麼新增發的股票哪去了?讓機構或者戰略投資者認購去了。既然機構和戰略投資者認購它,說明它值這個錢,可是為什麼後來股價跌破增發價?這要具體分析其原因。
如果是由於經濟危機或者是由於其他任何不可抗拒的、意想不到的原因導致公司盈利下降------導致股價跌破增發價格的,那麼說明當初機構和戰略投資者沒有長遠眼光,看錯了。如果是公司盈利沒有下降,那麼將來股價能漲回去,現在是買入的好時機。
如果是當初爆炒了,當初的增發價(和當時的股價差不多)過高,那麼現在跌破增發價格是價值回歸。
C. 每股面值與發行價的區別
凡股票,每股面值一般都是1元。
而發行價可以根據公司的業績和贏利水平,在一個合理的市盈率范圍內定價再向社會公眾或其他法人發行。低的,2、3元,高的可以到幾十元不等。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每股面值只有0.1元這種情況。一般是因為一個公司的股票除了在社會上流通的之外,還有法人股,企業股,機構持股,大股東持股等。他們的股票一般不能上市流通。但他們每年都要享受送配股和分紅。如果這個公司業績很好,幾年下來,分紅不斷,則很有可能累積下來,每股1元的股票,他倒分到了0.9元,而他實際付出的1元,收回了0.9元,每股成本只有0.1元了。
當然,企業也能定位自己的股票面值0.1元的。不過,這種特殊情況很少。
D. 股票面值與發行價格有何關系
沒有任何關系,股票面值在中國統一為1塊錢,發行價就是股票上市時的價格,這兩者能有啥關系。
E. 股票的面額與發行價是個什麼關系 這兩者各指什麼還有股票與證券分別解釋一下
股票的票面價值又稱面額,即在股票票面上標明的金
額.股票的票面價格在初次發行時有一定的參考意
義.如果以面額作為發行價稱之為平價發行.此時公
司發行股票籌集的資金等於股本的總和,也等於面值
的總個,發行價格該於面值稱為溢價發行,籌集的資
金中等於面值總和的部分記入資本帳戶,以超過股票
票面金額發行股份所得的溢價款列為公司資本公積
金.股票上市後,隨著公司的凈資產的變化,股票的面
額與與每股凈資產也逐漸背離,與股票的投資價格之
間也沒有必然的聯系.
股票的話呢,他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有限公司簽
發的證明股東所持股份的憑證.有普通股啊,優先股
啊,流通股,非流通股之類的區別,不過流通和非流通
只是在中國是這樣的.
而證券的他所指的就比較大了,上面我說的股票也是
證券.證券分為商品證券,貨幣證券,資本證券.也就
是說什麼提貨單啊,運貨單啊,銀行本票匯票,債券,
基金,股票等等都是證券.
不知道說這么多你能理解不.
F. 股票的面值和發行價格是什麼意思
股票面值:股票票面價值又稱「股票票值」、「票面價格」,兩市流通的股票的面值均為每股一元。(唯一例外是紫金礦業的股票面值為0.1元)
股票發行價:股票發行價是指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票時所確定的股票發售價格。通常是固定的,有面值發行、市價發行、折價發行。股票發行價格=市盈率還原值*40%+股息還原率*20%+每股凈值*20%+預計當年股息與一年期存款利率還原值*20%
股票發行價的確立要考慮很多因素,發行價如果定得低,公司上市融資的目的就不能達到,失去上市的意義。但是,如果發行價定得過高,就沒有人願意買,也照樣融不到資。因此,根據市場的接受能力,參考同類公司的市場價格,考慮各種因素之後,定一個折中的價格,既滿足融資的需要,市場又能接受。
G. 股票的面值為什麼和發行價格不一樣
1.面值
股票的面值,是股份公司在所發行的股票票面上標明的票面金額,它以元/股為單位,其作用是用來表明每一張股票所包含的資本數額。在我國上海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流通的股票的面值均為壹元,即每股一元。
股票面值的作用之一是表明股票的認購者在股份公司的投資中所佔的比例,作為確定股東權利的依據。如某上市公司的總股本為1,000,000元,則持有一股股票就表示在該公司佔有的股份為1/1,000,000。第二個作用就是在首次發行股票時,將股票的面值作為發行定價的一個依據。一般來說,股票的發行價格都會高於其面值。當股票進入流通市場後,股票的面值就與股票的價格沒有什麼關系了。股民愛將股價炒到多高,它就有多高。
2.凈值
股票的凈值又稱為帳面價值,也稱為每股凈資產,是用會計統計的方法計算出來的每股股票所包含的資產凈值。其計算方法是用公司的凈資產(包括注冊資金、各種公積金、累積盈餘等,不包括債務)除以總股本,得到的就是每股的凈值。股份公司的帳面價值越高,則股東實際擁有的資產就越多。由於帳面價值是財務統計、計算的結果,數據較精確而且可信度很高,所以它是股票投資者評估和分析上市公司實力的的重要依據之一。股民應注意上市公司的這一數據。
3.股票的清算價格
股票的清算價格是指一旦股份公司破產或倒閉後進行清算時,每股股票所代表的實際價值。從理論上講,股票的每股清算價格應與股票的帳面價值相一致,但企業在破產清算時,其財產價值是以實際的銷售價格來計算的,而在進行財產處置時,其售價一般都會低於實際價值。所以股票的清算價格就會與股票的凈值不相一致。股票的清算價格只是在股份公司因破產或其他原因喪失法人資格而進行清算時才被作為確定股票價格的依據,在股票的發行和流通過程中沒有意義。
4.股票的發行價
當股票上市發行時,上市公司從公司自身利益以及確保股票上市成功等角度出發,對上市的股票不按面值發行,而制訂一個較為合理的價格來發行,這個價格就稱為股票的發行價。
5.股票的市價
股票的市價,是指股票在交易過程中交易雙方達成的成交價,通常所指的股票價格就是指市價。股票的市價直接反映著股票市場的行情,是股民購買股票的依據。由於受眾多因素的影響,股票的市價處於經常性的變化之中。股票價格是股票市場價值的集中體現,因此這一價格又稱為股票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