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我買的股票錢在誰手裡
擴展閱讀
退市重組的股票怎樣交易 2025-09-09 10:21:47
佳和農牧股份股票代碼 2025-09-09 09:49:52
三環科技股票代碼 2025-09-09 08:39:46

我買的股票錢在誰手裡

發布時間: 2021-07-31 13:39:30

❶ 我買股票的錢去哪裡了

第一個問題!

上市公司 融資一般大部分錢是在 一級市場得到的!

你買到的 應該是 二級市場的 就是流通股!

這股票是 隨時可以交易的 ! 當然中國股市 T+1制度!
你當天買的 第二天才可以賣

公司 業績不好 股價要跌! 當然 中國股市也有例外!
因為中國股市投機性大!

如果你 買進了 這家公司的股票! 10元每股買的!
公司 業績 越來越好! 股價一直漲 漲到15元每股
那你賣掉 就每股賺5元了(當然股票交易還有各種稅費) 我舉這個例子 就是簡單的說明下!

第二個問題 融資

簡單的理解就是 要錢 來讓公司能更好更快的發展!

別人會給你公司錢 是因為看好你公司的未來

下面是我 從網路找來的 融資的方式 您參考下!

負債資金的籌集:
1、銀行借貸:
按照提供貸款的機構分類:政策性銀行貸款、商業銀行貸款、其他金融機構貸款。
按照有無擔保:信用貸款、擔保貸款
銀行借款的優點:籌資速度快、籌資成本低、借款彈性好
銀行借款的缺點:財務風險大、限制條件多、籌資數額有限。
2、發行債券:
發行債券優點:資本成本較低、具有財務杠桿作用、可保障控制權。
發行債券的缺點:財務風險高、限制條件多、籌資額有限
3、融資租賃。

權益資金的籌集:
1、吸收直接投資
2、發行股票
3、企業內部積累

混合性籌資:
1、發行優先股
2、發行認股權證
3、發行可轉換債券

❷ 我們申購的股票(新股)最終是從誰手裡買來的(是:最終)

非常好的問題,我來試著回答,不一定對.
1.申購的新股的來源:
上市公司的股份,發行的這些,是總股本的一部分,都是沒有主的,誰申購了,就是誰的,交割單就是發票,沒有交割單也不要緊,有電腦記錄在案.如果你是大股東,是非公開發行的那些股權,你就有股權證,在美國,上市每一天就可以在二級市場參與買賣.
2.原始股的分類:

原始股從總體上可劃分為:國有股、法人股與自然人股。

(1)國有股是國家持有股份,目前中國的法律還沒有允許上市流通

(2)法人股是企業法人所持有的股份,不經過轉讓是不能直接上市流通的;

(3)自然人股是一般個人所持有的股票,一旦該股票上市就可以流通的股票。
最近好像聽說過,是在電視上看過,有個公司投資了剛剛上市的金風科技的原始股,原始股的價格其實也不低,不過比發行價應該要低一些.在金風科技上市後,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❸ 股民買一個公司的股票,錢會到這個公司口袋裡嗎

公司市值=股票的市場價格×股票數量。股市打比方就相當是個菜市場,有賣股票的也有買股票的而且價格要一樣這樣才能成交,當然最開始是由上市公司發行的。股價是公司在資本市場價值的表現,也就是說股票投資有兩個思路,一是投機,根據股價的波動來底買高賣,這就存在主力與散戶的對決。二是價值投資,看重公司的發展前途,做長期持有收益會不錯。 不要太悲觀,隨著公司的成長股價也會漲這就是雙贏的結果,但這樣的公司很少。也不是所有的上市公司都喜歡資本運作,大部分還是以做實業為主。
理論上不會,公司只是首次發行股票時候可以去得發行股票的資金。但大股東或者公司手裡是有大部分的股份的,現在很多大股東乘著股價高漲大規模堅持手頭的公司股票換取現金。這樣的話錢也能到公司手裡。但大規模減持需要大宗交易披露。所有人都會知道

❹ 買股票的錢到了誰的戶頭上

在一級市場上買到的股票除了發行費用,剩餘的都成了股份公司的錢,基本上股份公司可以隨便使用(一般都會用於公司的發展,至少明面上是這樣的)。錢到了股份公司後就和股票基本上分開了,從基本面上講這時的股價受投資方向的一定影響。現在中國的股價受這方面的影響很小,基本上是政策、主力機構、游資來確定股價、
在二級市場上買到的股票錢不會到股份公司,只是到了上一個持有這支股票的人手裡。
舉例來說,從生產廠買東西在股市上相當於一級市場,從批發商手裡買東西相當於二級市場。

❺ 用錢買股票,我們得到股票,錢到誰手裡了

公司發行股票時,錢到了公司手裡,然後股票在股票市場的交易,錢是在買賣雙方之間運動,買者將錢給了賣者,並沒有給公司。
股票價格的漲跌主要影響公司下次的籌集資金,影響公司形象,若跌到面值以下,還會被折牌,徹底失去籌資的功能。
怎麼用錢買股票:
1.下載安裝好對應證券公司股票交易軟體
2.利用資金賬號登陸進去輸入賬號,密碼登陸成功
3.在線交易系統裡面,銀證轉帳選項裡面操作
4.選擇銀行轉證券選項,輸入轉賬金額和密碼即可
5.選擇看好的股票輸入買入價格及數量即可
注意事項:銀證轉賬一般周一至周五在上午9點到下午4點之間,其他時間不能轉賬
銀證轉帳的注意事項:
1.證券保證金自助轉賬服務時間為交易所開市時間;
2.轉賬成功系統會有語音提示,轉賬資金及時到賬,客戶可在券商處直接進入電話委託或自助終端查詢保證金余額,也可以通過電話銀行電話或到網點客戶服務終端列印存摺查詢;
3.客戶如變更資料、終止自助轉賬服務必須提供書面申請;
4.轉賬金額超出證券營業部規定的最高限額,轉賬無效;
5.客戶必須注意資料的保密,任何以客戶證券保證金賬戶密碼為根據而發生的資金轉移行為均視為客戶根據自己的意願主動進行的行為。

❻ 請問股票里的錢去了哪裡了

公司發行股票時,錢到了公司手裡,然後股票在股票市場的交易,錢是在買賣雙方之間運動,買者將錢給了賣者,並沒有給公司。

股價變動不僅隨經濟周期的變化而變化,同時也能預示經濟周期的變化。實證研究顯示,股價的波動超前於經濟波動。往往在經濟還沒有走出谷底時,股價已經開始回升,這主要是由於投資者對經濟周期的一致判斷所引起的。

通常稱股市是虛擬經濟,稱與之相對的現實經濟為實物經濟,兩者的關系可以說是如影隨形」,彼此都能對對方有所反映。

(6)我買的股票錢在誰手裡擴展閱讀

市場的穩定與否跟場外非官方的消息的多寡以及制約機制是否健全有密切關系。從宏觀的角度講,凡是出自官方的正道消息,都是可以用作判斷當前以及未來一個階段內市場方向的依據。

而且,無論中外的股市,總是走著螺旋式攀升軌跡向前發展,以波浪形態來講,盡管浪型由諸多起伏組成,但將周期拉長到可以考察其全貌時便不難看出:一浪更比一浪高,與之對應的是所謂「谷底」也將隨之抬高,投資者可以看看滬市自開市以來K線圖便看一目瞭然。

或者看看周邊的香港股市、日本股市、台灣股市等等。這里我想說明的是:投資者投資股市即便尚不精熟於各種投資獲利的技巧,但至少先對股市以及影響股價的諸多因素有個基本了解,然後慢慢學會綜合所有已知的知識進行自己的投資決策。

❼ 我們平常買股票買的錢、交的錢是交到哪裡去了錢是給誰手裡了

賣主手裡。

股票交易是股票的買賣。股票交易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通過證券交易所買賣股票,稱為場內交易;另一種是不通過證券交易所買賣股票,稱為場外交易。

買賣股票成交後,買主付出現金取得股票,賣主交出股票取得現金。交割手續有的是成交後進行,有的則在一定時間內,如幾天至幾十天完成,通過清算公司辦理。



(7)我買的股票錢在誰手裡擴展閱讀:

印花稅由購買、粘貼印花稅票的納稅人按照規定的應納稅比例和限額繳納。證券交易印花稅是印花稅的一部分。它是根據買賣雙方簽訂的證券交易合同的金額向賣方徵收的。稅率是1。

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決定自2008年9月19日起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政策。現行的雙邊徵收改為單邊徵收。也就是說,證券交易印花稅只對賣方(或繼承、贈與A股、B股的轉讓人)徵收,對買方(受讓人)不徵收。稅率仍為千分之一。

❽ 炒股賺的錢是誰的

現在股市裡人人都在賺錢!!到底誰在虧錢?講一個故事來告訴大家誰虧錢了
假設一個市場,有兩個人在賣燒餅,有且只有兩個人,姑且稱他們為燒餅甲、燒餅乙。
假設他們的燒餅價格沒有物價局監管。
假設他們每個燒餅賣一元錢就可以保本(包括他們的勞動力價值)
假設他們的燒餅數量一樣多。
——經濟模型都這樣,假設需要很多。
再假設他們生意很不好,一個買燒餅的人都沒有。這樣他們很無聊地站了半天。
甲說好無聊。
乙說好無聊。
看故事的你們說:好無聊。
這個時候的市場叫做很不活躍!
為了讓大家不無聊,甲對乙說:要不我們玩個游戲?乙贊成。
於是,故事開始了。。。。。。
甲花一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一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兩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兩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甲再花三元錢買乙一個燒餅,乙也花三元錢買甲一個燒餅,現金交付。
。。。。。。
於是在整個市場的人看來(包括看故事的你)燒餅的價格飛漲,不一會兒就漲到了每個燒餅60元。但只要甲和乙手上的燒餅數一樣,那麼誰都沒有賺錢,誰也沒有虧錢,但是他們重估以後的資產「增值」了!甲乙擁有高出過去很多倍的「財富」,他們身價提高了很多,「市值」增加了很多。
這個時候有路人丙,一個小時前路過的時候知道燒餅是一元一個,現在發現是60元一個,他很驚訝。
一個小時以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00元一個,他更驚訝了。
又一個小時以後,路人丙發現燒餅已經是120元一個了,他毫不猶豫地買了一個,因為他是個投資兼投機家,他確信燒餅價格還會漲,價格上還有上升空間,並且有人給出了超過200元的「目標價」(在股票市場,他叫股民,給出目標價的人叫研究員)。
在燒餅甲、燒餅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甚至路人丙賺錢的示範效應下,接下來的買燒餅的路人越來越多,參與買賣的人也越來越多,燒餅價格節節攀升,所有的人都非常高興,因為很奇怪:所有人都沒有虧錢。。。。。。
這個時候,你可以想見,甲和乙誰手上的燒餅少,即誰的資產少,誰就真正的賺錢了。參與購買的人,誰手上沒燒餅了,誰就真正賺錢了!而且賣了的人都很後悔——因為燒餅價格還在飛快地漲。。。。。。
那誰虧了錢呢?
答案是:誰也沒有虧錢,因為很多出高價購買燒餅的人手上持有大家公認的優質等值資產——燒餅!而燒餅顯然比現金好!現金存銀行能有多少一點利息啊?哪比得上價格飛漲的燒餅啊?甚至大家一致認為市場燒餅供不應求,可不可以買燒餅期貨啊?於是出現了認購權證。。。。。。
有人問了:買燒餅永遠不會虧錢嗎?看樣子是的。但這個世界就那麼奇怪,突然市場上來了一個叫李子的,李子曰:有虧錢的時候!那哪一天大家會虧錢呢?
假設一:市場上來了個物價部門,他認為燒餅的定價應該是每個一元。(監管)
假設二:市場出現了很多做燒餅的,而且價格就是每個一元。(同樣題材)
假設三:市場出現了很多可供玩這種游戲的商品。(發行)
假設四:大家突然發現這不過是個燒餅!(價值發現)
假設五:沒有人再願意玩互相買賣的游戲了!(真相大白)
如果有一天,任何一個假設出現了,那麼這一天,有燒餅的人就虧錢了!那誰賺了錢?就是最少佔有資產——燒餅的人!
這個賣燒餅的故事非常簡單,人人都覺得高價買燒餅的人是傻瓜,但我們再回首看看我們所在的證券市場的人們吧。這個市場的有些所謂的資產重估、資產注入何嘗不是這樣?在ROE高企,資產有高溢價下的資產注入,和賣燒餅的原理其實一樣,誰最少地佔有資產,誰就是賺錢的人,誰就是獲得高收益的人!
所以作為一個投資人,要理性地看待資產重估和資產注入,忽悠別人不要忽悠自己,尤其不要忽悠自己的錢!
在高ROE下的資產注入,尤其是券商借殼上市、增發購買大股東的資產、增發類的房地產等等資產注入,一定要把眼睛擦亮再擦亮,慎重再慎重!
因為,你很可能成為一個持有高價燒餅的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