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股票價格與成交價格
是這樣嗎?注意我是假設。
——是的。很正確。
那麼這些重大事件也就成了影響股價的因素了?
——是的。很正確。
其實你想問什麼?
「在原來我的理解中,股票價格不是成交價格,它直接受各種因素影響而波動變化。」
——你的理解的那個「價格」,正確的講法是【價值】。
——價格就是交易中形成的價錢那個數字;價值可以是數字化的價格,也可以是一些定性的評估。
——價值決定價格,但價值只是決定價格的其中一個因素;價格還受供求、是否壟斷、管制、突發性因素等因素相互作用形成。
㈡ 股票成交價是如何確定的
1、2都 對!
內盤:以買入價成交的交易,買入成交數量統計加入內盤。
外盤:以賣出價成交的交易。賣出量統計加入外盤。
3不全是對,出現成交價是(15+17)/2=16元時
要滿足2個條件:15.00-17.00中間沒有其他委買或委賣,15的賣與17的買,在時間上要同時進入交易所的系統(電腦上無法分出誰先誰後)時就按上述的方法確定成交價。至於是算內盤算外盤各軟體不一樣。
上海證券交易所在正常交易時間即每周1~5上午9時30分 ~11時30分,下午1-3時,深圳的9:30-11:30,下午13:00-14.57採取連續競價方式,接受申報進行撮合。
所謂連續競價,即是指對申報的每一筆買賣委託,由電腦交易系統按照以下兩種情況產生成交價:
1. 最高買進申報與最低賣出申報相同,則該價格即為成交價格;
2. 買入申報高於賣出申報時,或賣出申報低於買入申報時,申報在先的價格即為成交價格。
每個交易日上午9:15至9:25電腦撮合系統對接受的全部有效委託進行集合競價處理。1.將買單和賣單分別排隊,買單以價格從高到低排列,同價的,按進入系統的先後排列;賣單以價格從低到高排列,同價的,按進入系統的先後排列。2.系統根據競價規則自動確定集合競價的成交價,所有成交均以此價格成交;集合競價的成交價確定原則是,以此價格成交,能夠得到最大成交量。3.系統按順序將排在前面的買單與賣單配對成交,即按「價格優先,同等價格下時間優先」的順序依次成交,直到不能成交為止,未成交的委託排隊等待成交。9:30開盤之後,按連續競價撮合成交。所有超過限價(即漲跌停限制范圍)的買單和賣單均為無效委託。
集合競價結束、交易時間開始時(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即進入連續競價,直至收市。連續競價期間每一筆買賣委託進入電腦自動撮合系統後,當即判斷並進行不同的處理,能成交者予以成交,不能成交者等待機會成交,部分成交者則讓剩餘部分繼續等待。按照我國目前的有關規定,在無撤單的情況下,委託當日有效。若遇到股票停牌,停牌期間的委託無效。
1、時間優先原則 申買價高於即時揭示最低賣價,以最低申賣價成交;申賣價低於最高申買價,以最高申買價成交。兩個委託如果不能全部成交,剩餘的繼續留在單上,等待下次成交。
2、價格優先和時間優先兩個原則 打個比方現在掛在上面的最高買價是9.96 最低賣價是9.98,在這個時候同時出現了一個願意出10元買的,和一個願意出9.90元賣的兩個新下單者,根據價格優先原則就會優先讓他們撮合成交,成交價就是9.90加10元再除2,也就是平均價9.95了。
㈢ 股票成交價格的確定 詳細點 最好有些例子的
現在給你舉個例子! 好比某股三檔 賣三價5.45 賣二價5.44 賣一價5.43 買一價5.42 買二價5.41 買三價格5.40 1,你手中持有股票,現在你想賣出,如果你想立刻成交,那麼你按照買一價或者低於買一價格掛單,那麼就會立刻成交,成交價格為現在的買一價5.42 除非你量非常大,買一價檔位的所有委託買單都被你給成交了,那麼就會再成交買二價檔位的所有買單,你這一筆確定的成交價格即現價為5.41 你不十分急於成交,那麼你就會掛單到賣一價或者賣二賣三價之後,此股逐漸上漲上漲到你掛單的那個價位 電腦主機就會自動給你成交,那麼你股票的成交價格就是你掛檔的股票價格,你掛5.43成交價格就是5.43,掛5.44成交價格就是5.44
2,你手中沒有該股,你想買進! 如果你急於買進,你就會出賣一檔位的價格5.43去主動買入該股,成交價格就是5.43 你擔心搶不到股,你掛了高於5.43的價格,那麼就會從此時的賣一檔位的掛單開始給你成交,由低價位賣單到高價位賣單去滿足你的買入需要,你這一筆的成交價格就是5.43或者5.44或者之上,最後滿足你讓你這買單成交完的賣家價格就是成交價,這要看你掛單量多大,你掛的價格是漲停價格的話,量又海量的話,那麼你直接把該股拉到了漲停! 你不急於買入該股,你掛單買一價5.42或者買二價5.41或者更低的價位,如果有人主動賣出讓你的買單成交了,那麼你的成交價格就是你的掛單價格! 收盤價格的確定是收盤前一分鍾所有成交的均價! 開盤價格的確定是由電腦主機對所有買賣單集合競價產生 ,以產生最大成交量為原則進行配對成交 如9點15-9點25無撮合成交,以前一日收盤價格做今日開盤價格!
㈣ 股票交易的成交價格是怎麼確定的
股票交易成交價格是由影響股票價格的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股票價格的分類
股票有市場價格和理論價格之分。
1.股票的市場價格
股票的市場價格即股票在股票市場上買賣的價格。股票市場可分為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因而,股票的市場價格也就有發行價格和流通價格的區分。股票的發行價格就是發行公司與證券承銷商議定的價格。股票發行價格的確定有三種情況:
(1)股票的發行價格就是股票的票面價值。
(2)股票的發行價格以股票在流通市場上的價格為基準來確定。
(3)股票的發行價格在股票面值與市場流通價格之間,通常是對原有股東有償配股時採用這種價格。國際市場上確定股票發行價格的參考公式是:
股票發行價格=市盈率還原值×40%+股息還原率×20%+每股凈值×20%+預計當年股息與一年期存款利率還原值×20%
這個公式全面地考慮了影響股票發行價格的若干因素,如利率、股息、流通市場的股票價格等,值得借鑒。
股票在流通市場上的價格,才是完全意義上的股票的市場價格,一般稱為股票市價或股票行市。股票市價表現為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等形式。
其中收盤價最重要,是分析股市行情時採用的基本數據。
2.股票的理論價格
股票代表的是持有者的股東權。這種股東權的直接經濟利益,表現為股息、紅利收入。股票的理論價格,就是為獲得這種股息、紅利收入的請求權而付出的代價,是股息資本化的表現。
靜態地看,股息收入與利息收入具有同樣的意義。投資者是把資金投資於股票還是存於銀行,這首先取決於哪一種投資的收益率高。按照等量資本獲得等量收入的理論,如果股息率高於利息率,人們對股票的需求就會增加,股票價格就會上漲,從而股息率就會下降,一直降到股息率與市場利率大體一致為止。按照這種分析,可以得出股票的理論價格公式為:
股票理論價格=股息紅利收益/市場利率
計算股票的理論價格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預期股息和必要收益率
㈤ 股票中的成交價是如何確定的
1、2都
對!
內盤:以買入價成交的交易,買入成交數量統計加入內盤。
外盤:以賣出價成交的交易。賣出量統計加入外盤。
3不全是對,出現成交價是(15+17)/2=16元時
要滿足2個條件:15.00-17.00中間沒有其他委買或委賣,15的賣與17的買,在時間上要同時進入交易所的系統(電腦上無法分出誰先誰後)時就按上述的方法確定成交價。至於是算內盤算外盤各軟體不一樣。
上海證券交易所在正常交易時間即每周1~5上午9時30分
~11時30分,下午1-3時,深圳的9:30-11:30,下午13:00-14.57採取連續競價方式,接受申報進行撮合。
所謂連續競價,即是指對申報的每一筆買賣委託,由電腦交易系統按照以下兩種情況產生成交價:
1.
最高買進申報與最低賣出申報相同,則該價格即為成交價格;
2.
買入申報高於賣出申報時,或賣出申報低於買入申報時,申報在先的價格即為成交價格。
每個交易日上午9:15至9:25電腦撮合系統對接受的全部有效委託進行集合競價處理。1.將買單和賣單分別排隊,買單以價格從高到低排列,同價的,按進入系統的先後排列;賣單以價格從低到高排列,同價的,按進入系統的先後排列。2.系統根據競價規則自動確定集合競價的成交價,所有成交均以此價格成交;集合競價的成交價確定原則是,以此價格成交,能夠得到最大成交量。3.系統按順序將排在前面的買單與賣單配對成交,即按「價格優先,同等價格下時間優先」的順序依次成交,直到不能成交為止,未成交的委託排隊等待成交。9:30開盤之後,按連續競價撮合成交。所有超過限價(即漲跌停限制范圍)的買單和賣單均為無效委託。
集合競價結束、交易時間開始時(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即進入連續競價,直至收市。連續競價期間每一筆買賣委託進入電腦自動撮合系統後,當即判斷並進行不同的處理,能成交者予以成交,不能成交者等待機會成交,部分成交者則讓剩餘部分繼續等待。按照我國目前的有關規定,在無撤單的情況下,委託當日有效。若遇到股票停牌,停牌期間的委託無效。
1、時間優先原則
申買價高於即時揭示最低賣價,以最低申賣價成交;申賣價低於最高申買價,以最高申買價成交。兩個委託如果不能全部成交,剩餘的繼續留在單上,等待下次成交。
2、價格優先和時間優先兩個原則
打個比方現在掛在上面的最高買價是9.96
最低賣價是9.98,在這個時候同時出現了一個願意出10元買的,和一個願意出9.90元賣的兩個新下單者,根據價格優先原則就會優先讓他們撮合成交,成交價就是9.90加10元再除2,也就是平均價9.95了。
㈥ 股票的成交價格是怎麼算出來的
連續競價期間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順序撮合成交。
㈦ 股票價格是怎麼確定的
目前,我國的股票發行價格多採用兩種方式:一是固定價格方式,即在發行前由主承銷商和發行人根據市盈率法來確定新股發行價格:新股發行價=每股稅後利潤×發行市盈率。二是區間尋價方式,又叫「競價發行」方式。即確定新股發行的價格上限和下限,在發行時根據集合競價的原則,以滿足最大成交量的價格作為確定的發行價。這種發行方式,多在增發新股時使用。
新股的發行價主要取決於每股稅後利潤和發行市盈率這兩個因素。目前,我國股票的發行市盈率一般在13至15倍之間。
總的來說,經營業績好、行業前景佳、發展潛力大的公司,其每股稅後利潤多,發行市盈率高,發行價格也高,從而能募集到更多的資金;反之,則發行價格低,募集資金少。
此回答由康波財經提供,康波財經專注於財經熱點事件解讀、財經知識科普,奉守專業、追求有趣,做百姓看得懂的財經內容,用生動多樣的方式傳遞財經價值。希望這個回答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