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股票組合中不同價格股票能不能按同金額分配
擴展閱讀
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股票 2025-07-02 05:21:43
上海股票交易所開市 2025-07-02 04:23:26

股票組合中不同價格股票能不能按同金額分配

發布時間: 2021-08-04 07:11:33

A. 股票的利益分配是怎樣劃分的

票種類很多,可謂五花八門、形形色色。這些股票名稱不同,形成和權益各異。股票的分類方法因此也是多種多樣的。

按股東權利分類,股票可分為普通股、優先股和後配股。

1.普通股

普通股是隨著企業利潤變動而變動的一種股份,是股份公司資本構成中最普通、最基本的股份,是股份企業資金的基礎部分。

普通股的基本特點是其投資收益(股息和分紅)不是在購買時約定,而是事後根據股票發行公司的經營業績來確定。公司的經營業績好,普通股的收益就高;反之,若經營業績差,普通股的收益就低。普通股是股份公司資本構成中最重要、最基本的股份,亦是風險最大的一種股份,但又是股票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在我國上交所與深交所上市的股票都是普通股。

一般可把普通股的特點概括為如下四點:(1) 持有普通股的股東有權獲得股利,但必須是在公司支付了債息和優先股的股息之後才能分得。普通股的股利是不固定的,一般視公司凈利潤的多少而定。當公司經營有方,利潤不斷遞增時普通股能夠比優先股多分得股利,股利率甚至可以超過50%;但趕上公司經營不善的年頭,也可能連一分錢都得不到,甚至可能連本也賠掉。(2) 當公司因破產或結業而進行清算時,普通股東有權分得公司剩餘資產,但普通股東必須在公司的債權人、優先股股東之後才能分得財產,財產多時多分,少時少分,沒有則只能作罷。由此可見,普通股東與公司的命運更加息息相關,榮辱與共。當公司獲得暴利時,普通股東是主要的受益者;而當公司虧損時,他們又是主要的受損者。(3) 普通股東一般都擁有發言權和表決權,即有權就公司重大問題進行發言和投票表決。普通股東持有一股便有一股的投票權,持有兩股者便有兩股的投票權。任何普通股東都有資格參加公司最高級會議——每年一次的股東大會,但如果不願參加,也可以委託代理人來行使其投票權。(4) 普通股東一般具有優先認股權,即當公司增發新普通股時,現有股東有權優先(可能還以低價)購買新發行的股票,以保持其對企業所有權的原百分比不變,從而維持其在公司中的權益。比如某公司原有1萬股普通股,而你擁有100股,佔1%,現在公司決定增發10%的普通股,即增發1000股, 那麼你就有權以低於市價的價格購買其中1%即10股,以便保持你持有股票的比例不變。

在發行新股票時,具有優先認股權的股東既可以行使其優先認股權,認購新增發的股票,也可以出售、轉讓其認股權。當然,在股東認為購買新股無利可圖,而轉讓或出售認股權又比較困難或獲利甚微時,也可以聽任優先認股權過期而失效。公司提供認股權時,一般規定股權登記日期,股東只有在該日期內登記並繳付股款,方能取得認股權而優先認購新股。通常這種登記在登記日期內購買的股票又稱為附權股,相對地,在股權登記日期以後購買的股票就稱為除權股,即股票出售時不再附有認股權。這樣在股權登記日期以後購買股票的投資不再附有認股權。這樣在股權登記日期以後購買股票的投資者(包括老股東),便無權以低價購進股票,此外,為了確保普通股權的權益,有的公司還發認股權證——即能夠在一定時期(或永久)內以一定價格購買一定數目普通股份的憑證。一般公司的認股權證是和股票、債券一起發行的,這樣可以更多地吸引投資者。

綜上所述,由普通股的前兩個特點不難看出,普通股的股利和剩餘資產分配可能大起大落,因此,普通股東所擔的風險最大。既然如此,普通股東當然也就更關心公司的經營狀況和發展前景,而普通股的後兩個特性恰恰使這一願望變成現實——即提供和保證了普通股東關心公司經營狀況與發展前景的權力的手段。然而還值得注意的是,在投資股和優先股向一般投資者公開發行時,公司應使投資者感到普通股比優先股能獲得較高的股利,否則,普通股既在投資上冒風險,又不能在股利上比優先股多得,那麼還有誰願購買普通股呢?一般公司發行優先股,主要是以「保險安全」型投資者為發行對象,對於那些比較富有「冒險精神」的投資者,普通股才更具魅力。總之,發行這兩種不同性質的股票,目的在於更多地吸引具有不同興趣的資本。

2.優先股

優先股是「普通股」的對稱。是股份公司發行的在分配紅利和剩餘財產時比普通股具有優先權的股份。優先股也是一種沒有期限的有權憑證,優先股股東一般不能在中途向公司要求退股(少數可贖回的優先股例外)。優先股的主要特徵有三:一是優先股通常預先定明股息收益率。由於優先股股息率事先固定,所以優先股的股息一般不會根據公司經營情況而增減,而且一般也不能參與公司的分紅,但優先股可以先於普通股獲得股息,對公司來說,由於股息固定,它不影響公司的利潤分配。二是優先股的權利范圍小。優先股股東一般沒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對股份公司的重大經營無投票權,但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享有投票權。

如果公司股東大會需要討論與優先股有關的索償權,即優先股的索償權先於普通股,而次於債權人,優先股的優先權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股息領取優先權。 股份公司分派股息的順序是優先股在前,普通股在後。股份公司不論其盈利多少,只要股東大會決定分派股息,優先股就可按照事先確定的股息率領取股息,即使普遍減少或沒有股息,優先股亦應照常分派股息。(2)剩餘資產分配優先權。股份公司在解散、破產清算時,優先股具有公司剩餘資產的分配優先權,不過,優先股的優先分配權在債權人之後,而在普通股之前。只有還清公司債權人債務之後,有剩餘資產時,優先股才具有剩餘資產的分配權。只有在優先股索償之後,普通股才參與分配。

優先股的種類很多,為了適應一些專門想獲取某些優先好處的投資者的需要,優先股有各種各樣的分類方式。

主要分類有以下幾種:

(1)累積優先股和非累積優先股。累積優先股是指在某個營業年度內,如果公司所獲的盈利不足以分派規定的股利,日後優先股的股東對往年來付給的股息,有權要求如數補給。對於非累積的優先股,雖然對於公司當年所獲得的利潤有優先於普通股獲得分派股息的權利,但如該年公司所獲得的盈利不足以按規定的股利分配時,非累積優先股的股東不能要求公司在以後年度中予以補發。一般來講,對投資者來說,累積優先股比非累積優先股具有更大的優越性。

(2)參與優先股與非參與優先股。當企業利潤增大,除享受既定比率的利息外,還可以跟普通股共同參與利潤分配的優先股,稱為「參與優先股」。除了既定股息外,不再參與利潤分配的優先股,稱為「非參與優先股」。一般來講,參與優先股較非參與優先股對投資者更為有利。

(3)可轉換優先股與不可轉換優先股。可轉換的優先股是指允許優先股持有人在特定條件下把優生股轉換成為一定數額的普通股。否則,就是不可轉換優先股。可轉換優先股是近年來日益流行的一種優先股。

(4)可收回優先股與不可收回優先股。可收回優先股是指允許發行該類股票的公司,按原來的價格再加上若干補償金將已發生的優先股收回。當該公司認為能夠以較低股利的股票來代替已發生的優先股時,就往往行使這種權利。反之,就是不可收回的優先股。

優先股的收回方式有三種:(1)溢價方式:公司在贖回優先股時,雖是按事先規定的價格進行,但由於這往往給投資者帶來不便,因而發行公司常在優先股面值上再加一筆「溢價」。(2)公司在發行優先股時, 從所獲得的資金中提出一部分款項創立「償債基金」,專用於定期地贖回已發出的一部分優先股。(3)轉換方式: 即優先股可按規定轉換成普通股。雖然可轉換的優先股本身構成優先股的一個種類,但在國外投資界,也常把它看成是一種實際上的收回優先股方式,只是這種收回的主動權在投資者而不在公司里,對投資者來說,在普通股的市價上升時這樣做是十分有利的。

3.後配股

後配股是在利益或利息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時比普通股處於劣勢的股票,一般是在普通股分配之後,對剩餘利益進行再分配。如果公司的盈利巨大,後配股的發行數量又很有限,則購買後配股的股東可以取得很高的收益。發行後配股,一般所籌措的資金不能立即產生收益,投資者的范圍又受限制,因此利用率不高。後配股一般在下列情況下發行:

(1)公司為籌措擴充設備資金而發行新股票時,為了不減少對舊股的分紅,在新設備正式投用前,將新股票作後配股發行;

(2)企業兼並時,為調整合並比例,向被兼並企業的股東交付一部分後配股;

(3)在有政府投資的公司里,私人持有的股票股息達到一定水平之前,把政府持有的股票作為後配股。

B. 同一股票,不同時期以不同價格買入,現在我想賣一部分,他是先賣什麼時候的呢

答覆樓主:一般股民現在的記帳方式,都會用excel速算表格來作帳。
在速算表下方Sheet(X)

(1)Sheet(1)命名為交易記錄。從中我們可以得知交易記錄和現金餘額。
(2)Sheet(2)命名為總市值。從中我們可以得知『投資組合』、『投資比例』。
(3)Sheet(3)命名為盈虧記錄。從中我們可以得知『盈虧』與大盤指數比較。
(4)從Sheet(4)以後,為個股進出記錄。從這記錄中,就知道個別股進出日期。
作為將來繳分紅稅的依據。一般股民『投資組合』配置,大多數在5檔標的內。因
此;這個excel檔案不會太大。且可以用『月份』、『年度繳稅』來切割檔案。很
好用的。

這是個人投資股市的記帳方式。無論從繳稅方位,或是總盈虧、總市值等,都很容
易查詢到。若此excel速算表格不會製作,可以到『問題分類』的電腦網路下的語言
分類,求人編寫。以後就沒有記帳、繳稅,此等憂慮。

C. 股票分割或合並後股價一定會上漲嗎

股票分割與合並後股價不能說一定上漲,只能說大概率是上漲,因為股票的分割和合並,並不會改變公司的資本結構及股東權益,只是通過改變發行在外的股份數來改變股價,從而達到在心理層面刺激並吸引投資者的目的,這也是股票分割或者合並後股價一般會上漲的原因。

股票分割與合並的作用:

一、股票分割:
1、股票分割會在短時間內使公司股票每股市價降低,買賣該股票所必需的資金量減少,易於增加該股票在投資者之間的換手,並且可以使更多的資金實力有限的潛在股東變成持股的股東。因此,股票分割可以促進股票的流通和交易。
2、股票分割可以向投資者傳遞公司發展前景良好的信息,有助於提高投資者對公司的信心。
3、股票分割可以為公司發行新股做准備。公司股票價格太高,會使許多潛在的投資者力不從心而不敢輕易對公司的股票進行投資。在新股發行之前,利用股票分割降低股票價格,可以促進新股的發行。
4、股票分割有助於公司並購政策的實施,增加對被並購方的吸引力。
5、股票分割帶來的股票流通性的提高和股東數量的增加,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對公司股票惡意收購的難度。
6、股票分割在短期內不會給投資者帶來太大的收益或虧損,即給投資者帶來的不是現實的利益,而是給投資者帶來了今後可多分股息和更高收益的希望,是利好消息,因此對除權日後股價上漲有刺激作用。

二、股票合並:
1、改變公司市場形象,因為當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得到提高,從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維護自己聲譽的作用。
2、改變公司股票的流動性,因為當某公司的股票價格過低也會影響到該股票的流通性和市場性,通過股票合並可以提高她的市場價格,這樣就有利於改善它的流通性和市場性,從而有利於股東財富的最大化。
3、降低交易成本,在我國證券登記公司向上市公司收取的證券登記費用就是按照公司發行在外的股票數量來收取的。

D. 公司購買兩次同樣的交易性金融資產兩次股票價格不同,那麼後面公允價值出來了按照什麼金額計算

哈哈我也正愁這個,要分批嗎?還是在第二批購入時也做了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科目?

E. 股票價格和股票金額是否一致為什麼

股票價格和股票金額在不同的時候不一樣。針對於散戶在二級市場買的股票,價格和金額是一樣的。但是大股東的不是,大股東的主要是看公司的市值。和市場的股價是不一樣的。

F. 投資組合理論認為不同股票的投資組合可以降低風險,股票的種類越多,風險越小,對嗎

股票的種類多到一定規模,增加股票種類不會降低風險。
非系統性風險可以通過投資組合降低,
系統性風險不能通過投資組合降低。

G. 按不同價格購買的股票在賣出時是不是只要比其中一次購買價高就賺錢

委託價格是你打算買的價格,成交價格是電腦根據買賣雙方的情況,實際組合的價格。
你1576買,但實際價格是1515,電腦是給你最大的照顧你的權益,自動處理的。你肯定是佔便宜了啊。
比如現在價格是10,你委託11元買,成交價格還是10元。電腦會根據你的意圖,再結合實際價位判斷的,結果只有按照你的委託或者比你委託對你更有利,電腦才會成交。

H. 按照股票基本面與價位的排列組合,可以將股票劃分為哪幾種類型

可以分為:白馬股、黑馬股、垃圾股。

1、白馬股:

是指長期績優、回報率高並具有較高投資價值的股票。因其有關的信息已經公開,業績較為明朗,同時又兼有業績優良、高成長、低風險的特點,因而具備較高的投資價值,往往為投資者所看好。

2、黑馬股:

是指價格可能脫離過去的價位而在短期內大幅上漲的股票。

3、垃圾股:

垃圾股指的是業績較差的公司的股票,與績優股相對應。這類上市公司或者由於行業前景不好,或者由於經營不善等,有的甚至進入虧損行列。

(8)股票組合中不同價格股票能不能按同金額分配擴展閱讀

一隻白馬股如果有優良業績又有優厚的分配預案,一定會對市場資金構成吸引力,表現在盤面上就是成交量逐漸溫和放大,底部逐步抬高,主力收集跡象明顯。但是這種增量資金的介入必須是處於溫和狀態中的,同時股價漲幅不能過大。

如果股價在業績正式公布前就已經上漲過快或過高,並且成交量急劇放大時,投資者不宜輕易追漲。因為不排除有部分預先得知內幕消息的莊家早早建倉,並把股價拉升到某一相對高位,專等著利好兌現時乘機派發給散戶。

在各自所處的行業中,占據著領導地位的公司,其產品市場佔有率高,競爭力強,且容易獲得各種政策的優惠,此類白馬股比那些競爭力不強的小企業顯然更容易獲得大資金的青睞。投資者可採取「擒賊先擒王」的策略,將資金重點集中在行業龍頭股上,這些行業龍頭股的白馬股的行隋,一點也不比那些「黑馬」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