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美國人買股票征稅
擴展閱讀
股票交易者的分類 2025-07-01 23:44:54
晨鑫科技股票會st 2025-07-01 22:59:30

美國人買股票征稅

發布時間: 2021-08-04 11:38:14

① 美國人的稅收問題

中國與美國十大差距
一、市長與平民沒什麼兩樣
記得2000年在OSU,布希和戈爾都去OSU演講爭取選票。我當時開車從住處去學校,在快到學校的趴車場的時候,有倆個警察提示我停下車。我停下觀望,只見四輛黑色轎車開了過去,隨後倆個警察開摩托走了。一會經過學校禮堂,才知道布希同志在裡面演講,剛看見的四輛黑色轎車就
停在外面。當時我就想這種不擾民的舉動在中國肯定是做不到,一般就要幾條街戒嚴了。
2001年聖誕節張惠妹到矽谷開演唱會,我當然不錯過跑去觀看.演出還請了SANJOSE (矽谷的英文城市名)市市長,演出快結束時,張惠妹請市長上台,台上還有很多觀眾,市長很自然的就和觀眾一起跟隨張惠妹的歌聲又唱又跳。那首歌結束,市長站在觀眾的隊伍里,不聲不響的和觀眾一起排隊走下台。
當時我又想,這要在中國,市長不在台上被介紹恭維一番,事後不再講幾句,然後由眾人掌聲和目光送下光榮走下台,那會出大事的。比如市長大發雷霆,某些人受處分……
二、美國的餐館沒有雅座
有一次和倆個中國朋友去吃飯,其中是一個北大的學生,說話風趣反應敏捷,我非常喜歡聽他說話,他總是能把很單調的事情說的風趣異常。那次也不例外,他笑著問我:「你發現了沒有?美國的餐館里沒有雅座。」我點頭表示同意,他繼續說:「要是在美國某個餐館還弄個雅座,老闆碰見有錢的喊聲:樓上請!那肯定掙幾輩子的錢都不夠打官司的。」顧客來了,指著雅座說:我要坐那個位置!要是不交錢不讓座,那肯定上法院了,老闆得按歧視罪處理,那什麼精神損失費亂七八糟一加起來,沒法計算了。
美國上學要實習平權法,那就是按照種族比例招收學生。比如黑人學生,他們一般學習都不好,但大學招生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平權法招生一定比例的黑人學生,不能因為黑人成績比別的種族差,大學校圓里就沒有黑人學生了。
三、普通百姓都有社會保障
前陣子看雅科夫寫的一篇關於醫療制度的文章,我當時看完了嚇了一跳,心裡也著實難過。這市場化不叫市場化,叫做亂七八糟自由化。在再發達的國家,也不是絕對市場化的,比如在美國醫療教育很多方面其實都不市場化。醫療實行保險制度,一般由自己所在的公司買全家的醫療保險,就比如我先生的公司就買我們倆個的醫療保險,如果有孩子,孩子的也公司買。家庭年收入在3萬美金以下,國家就會相應的醫療保險政策,當然還是有買不起很好的醫療保險的。我認識一個70多歲的老太太,動了個大手術花了80多萬美金的手術費,是中國過去看孩子等綠卡的中國公民,送進醫院沒錢也沒醫療保險。醫院確定了,還是動了手術,根據老太太的收入,每個月付80多美金償還,其實到死我估計也還不了一萬塊錢。
記得以前中國的工人買房子是所在單位負責,現在買房子開始市場化了,前倆天看了一篇文章,說中國加大步伐的房地產改革如果不放慢腳步會出問題。其實居民買房子也不應該完全市場化,美國政府其實分擔居民買房子,比如一個朋友買了一個54萬的HOUSE,30年還清,每個月付2700$,但政府每個月退稅大概500$,其實這是政府負擔的一部分費用。
還有教育,我是96年上的大學,那年中國高校開始自費制度,我當時學費好象是一學期2400元,其實對於很多家庭這是很大一筆支出。但美國的教育制度不是完全市場化的,如果你有錢可以上私立學校,家庭很一般的上公立學校。今年我填報稅單的時候發現,在加洲,如果你是加洲居民(在加洲交稅一年便是加洲居民),那麼你自己或你的配偶孩子如果念本科,頭倆年的學費可以退92%,後倆年是70%多。研究生也退,我算加洲居民,一門一千多美金的課退了好象300多。如果這樣還嫌貴可以上社區學院,每個學分十幾塊錢,到大三或大四再轉到洲立大學,所有學分全轉過去。
四、中國有「平權教育」嗎?
還有很多問題,比如基礎建設等等。那天和過時聊天,說起來不知道中國政府把錢花在哪塊了,哪一塊都亂七八糟的。可美國是實實在在感覺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總統洲長什麼選舉,他們要自己去籌錢,國家不會來出錢的。美國還要耗費在全世界東打打西打打的軍事費用,還要給自己心愛的小破國的費用等等,但其實很多方面比社會主義國家還要公有制,歐洲那就更不用說了,福利局都快成為發展的累贅了。但中國政府的錢卻不知道實際花到哪兒去了,就見一座座大樓高上去,貧富懸殊越來越大,社會問題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
我始終覺得中美之間的經濟差距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教育上的。這種平權的教育,社會只有分工,沒有高低貴*。每一個人自食其力,受到尊重,就算你貴為總統,你也沒有高貴到哪兒去,你只不過職業是總統,享受你職業上的待遇,但還是一個普通的美國公民。
五、中美市長央視比富,美市長自愧不如
看了中央電視台最近一期「讓世界了解中國」的節目,其中主要出場人員為中美兩位市長,中國是威海的崔市長,美國是來得蒙得的艾文市長,主題圍繞中美兩位市長通過電視相互對話,交談各自城市的建設和發展而展開,目的是讓世人了解中國,讓中國人了解世界。
前半段節目無大問題,後半段節目中暴露出幾個問題,令人深感驚愕和感嘆。主要問題出在中美兩位市長互相邀請對方訪問自己城市的環節上。雙方經幾次互相邀請,在美國艾文市長表現出了「吝嗇」之後,中國崔市長表現出了「慷慨」。一個「慷慨」,一個 「吝嗇」,顯現出中美兩國官員的「真情」。令吉安深感驚愕和感嘆的問題,就出在這 「慷慨」和「吝嗇」之絕然不同之上。
先講明「慷慨」與「吝嗇」的內容。美國艾文市長在高興地接受了中國崔市長的邀請之後,「吝嗇」地表示她沒有訪華的費用,並解釋她雖然身為一市之長,但她的辦公費用來自於市民的納稅錢,每一筆開支必須要對她的市民負責,訪華的費用將是一筆額外開支,不在她的辦公費用之列,故,她需先向有關企業募捐,獲得企業的贊助之後,才能安排訪華的行程,雲雲,十分自然、懇切。
中國崔市長在高興地接受了美國艾文市長的訪美邀請之後,沒有表示任何對旅行費用的顧慮。相反,在聽到上述艾文市長「吝嗇」的言詞之後,立刻「慷慨」地表示他將支付艾文市長訪華的一切費用,在節目主持人的「輔助」之下,還一一列明包括來回機票、住宿、吃喝等全部費用,另外,還主動表示要向艾文市長贈送衣服禮品,雲雲,也是十分自然、懇切。中國崔市長的「慷慨」,令「吝嗇」的美國艾文市長眉笑眼開,表示當晚就要打包上路。看到這里,大家應該明白人們的驚愕和感嘆從何而來。

六、威海市長在慷誰之慨?
還是要解釋解釋這驚愕的原因。先比較兩城市,美國艾文市長所在的來得蒙得市,是世界最富有的微軟公司總部、任天堂公司在美總部,等大公司所在地,稅收財源不可謂不厚,艾文市長為訪華向任何一家公司募捐有關經費,是不難獲得足夠的贊助的。而威海是一個從四個小村莊發展起來不久的小城市,其經濟實力與來得蒙得市的相比,差距顯而易見,比較結果,來得蒙得市比較富,威海市比較窮。再比較兩市長,以中美兩個市長的個人收入相比,相信艾文市長的肯定要比崔市長的高,比較結果,艾文市長比較富,崔市長比較窮。可是,為什麼美國富市的富市長如此「吝嗇」,而中國窮市的窮市長卻如此「慷慨」?這,能不讓人們深感驚愕嗎?!
就艾文市長單人訪華費用作一估算,來回機票,吃住等全部費用如果按一周時間計算,應該在五千美元左右,約摺合人民幣四萬元,崔市長的訪美費用應該與此相當,崔市長為了了解艾文市長,並且為了要讓艾文市長了解崔市長,近期的費用的預算就是八萬元人民幣。就本人了解,國家主席一年的工資多不過八萬元咧。小小一個威海市長的工資能有多少?崔市長若是慷慨地自掏腰包赴美,並慷慨地自掏腰包支付艾文市長訪華的費用,人們則當啞口無言,不過,卻又實在替崔市擔心,互訪過後,崔市長一家如何過年呢?想必崔市長是慷其所在威海市之財政慨了,其慷慨想必早已胸有成竹,且習以為常了。這,便是「慷慨」「吝嗇」的對比。
七、中國的市長何時能象美國市長那樣「吝嗇」
令人驚愕之餘又生出的感嘆是,在中美兩地一女一男的中國節目主持人竟帶頭為崔市長這種自殺式的「慷慨」鼓掌,全場觀眾也都為之喝彩,無一人就此發問。真可謂有什麼樣的觀眾就有什麼樣的市長!中國比美國差的何止是市長,至少還包括這十幾億渾渾噩噩的國民。一個威海市市長如此「慷慨」八萬元,全國多少個市長也都如此慷慨八萬元,中國億萬納稅人的血汗,就會在「讓中國了解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的過程中,源源不斷地讓中國市長們「慷慨」出手,美國市長們「吝嗇」笑納了去。這種「慷慨」,是對,是錯,中國的納稅人不該三思嗎?中國的官員們何時能象美國艾文市長那樣「吝嗇」?
八、中美稅率比較
在美國加州,好像是年收入28000美元以上的才需要繳稅。中國的個人所得稅率為:中國的每月3500元人民幣的稅率相當於在美國5萬美元年薪 (單身)的稅率!美國的個人所得稅可以扣除很多東西,年底有一次總的演算法,如果你多交的會退回給你,有很多的利益,老來退休的時候國家每個月會給你很多錢養老,這錢可能比你交的稅要多很多。在中國,如果你在這個月有收入,就繳稅,下個月沒有收入了,也不會退稅,年底沒有,退休也沒有,永遠都沒有退稅!
美國的稅率是按照家庭來算稅的,如果你的收入要養老婆,就按照兩個人來算,還有孩子就按幾個依賴你的人來算稅。這時候,你的稅率是非常之低,低至沒有的地步!甚至孩子多了的時候國家還補貼錢給你。如果你的老婆有收入,家庭的收入加起來一起算稅比分開算稅的稅率要低一些。中國的稅從來都不考慮你的明天和你的小孩,決不考慮家庭因素。中國沒有養老,年輕人可能要養活四個老人和一個孩子。中國把養老這個問題丟給了社會和個人,國家和政府卸掉了全部責任。要求單位負責為個人交養老保險。現在我個人每個月交400多,單位幫我交800多元。你看他們多會卸責任啊?!你交的稅沒有給你帶來任何養老和任何好處。給社會上的企業和單位帶來負擔。美國交了稅後,享受到了該享受的所有好處,上高速公路免費,汽車年費為不到幾十美元,考駕駛執照12美元。沒有養路費的說法。子女上大學之前免費。美國如果失業,可以拿到每個月大約1000多美元的失業金,這錢足夠租房和吃飯費用。在中國現在我個人和單位每個月交了300多元失業保險,如果失業,每個月如果跑斷腿,找各種部門和機關,可能可以拿到400元人I民幣每月。這錢在中國城市裡是不夠租房和吃飯的。你會發現這個失業保險是非常搞笑的。
買房:中國買房交契稅,0.75到2,美國買房退稅。
買車:中國繳稅,美國退稅。
子女上幼兒園:國內大城市大多一萬到兩萬一年,也有便宜的。
子女上初中,高中:國內大城市大多一萬到兩萬一年,也有便宜的。
子女上大學:中國的學費已經可以和英國相提並論了。
炒股票投資失敗:中國沒有人管,你去跳樓還要抓你去坐牢,美國退稅。
繳稅記錄:美國有,中國收了稅也不給你收據,和你的福利不對應。
我們看一下一個私人企業和老闆要交多少稅:33的企業稅,17的增值稅,45的個人所得稅!
中國有些人太荒唐了,大學生勤工撿學也要繳稅!那他一年的總收入是多少?他一年總收入能否養活他自己?
九、中美生活質量大對比
上海,北京等中國的大城市的房子已經是80萬到100萬的價格了,夠工作的人奮斗一輩子,子女的學費,養老,失業等一大堆問題。國家政府和制定政策的人有穩定的收入,從來不知道老百姓的苦楚和生活質量在穩步下降。
我們來算一下一個月收入19000的人的生活質量:他要交養老金和住房金2500元,要交個人所得稅3000元,最後到手的是14000元左右。他要連續這樣工作七年才能買一個房子。他的這種收入在國內號稱是高收入,可不穩定。大城市一個小孩的花費每月要2000多元還不包括讀書費用。
老百姓生活質量穩步下降!不堪壓力重負!
美國人買的房子都是別墅,中國買別墅的房子一點都不比加州便宜,中國的別墅一個月什麼管理費都要一萬多呢,而美國呢?
十、生活成本太高就意味著極度的腐敗和貪污
美國等國家已經多次減少稅收,我們把稅收的增加當作政績來談。悲哀啊,不考慮民生!中國的每月3500元人民幣的稅率相當於在美國5萬美元年薪的稅率,可生活質量差別之巨大!美國5萬美元一年已經可以養家了,中國大城市裡,3500元/月永遠都買不起房子,稅一扣,每月交通和房租一交,給父母300,吃飯500,連自己都養不活。
政府又在談要調整稅率,他們可能會對低收入稍微調低,但是他們不會減少總的稅率和稅收收入!
為老百姓好的東西永遠都學不來,為自己好的東西一夜就學來了,還大聲高叫:中國所得稅比較低的,西方國家的個人所得稅才高呢!
我想大聲疾呼,請憑事實說話?我是從美國回來的人,我是憑事實在這里說話。另外請到互聯網查美國的稅率。中國任何調整稅率都意味著增加增收稅!任何國家,老百姓的生活成本太高就意味著腐敗和極度貪污!大多數的人到這時候都會罵我一句:有本事你去美國或者移民美國,那麼我要反問一句:「為什麼非要去美國?我們中國人不會向人家學學嗎?」
我不知道為何在中國那麼多歸國人員,不寫這篇文章。為了大家,為了老百姓,我早就想寫這篇文章。但是我的時間實在有限,同時我也不是稅務專家。寫的不夠詳細和深入。希望大家參考。
參考資料:石油大學工商管理學院論壇

如果覺得太復雜,就這樣理解:在不同的州,不同的地方工作,就按照該地方的稅率來繳稅,每個州之間所繳的稅是有所不同的,比如某個項目這個州征了稅,但其他的州或許又沒有在這個項目上征稅,雖然比較復雜,但是在總體指標上也有一定的限制。而且美國是按照你的收入不同和家庭人口來收稅的,比如你只有個老婆,那就按兩個人算,但是你家裡還有孩子依賴的話,可能稅就會非常低,低到沒有的地步,可能國家還會給你補貼。如果你有老婆的話兩個人分開來付就會低點。

② 購買了美國的股票納稅問題

沒有一個地方買賣股票會交30%的稅。除非是對贏利的錢徵收所得稅,但實際上這有一個征稅時間的問題,你可能在這之前是虧的,或者是在這之後是虧的,所以不會存在對一筆交易徵收哪怕是贏利的所得稅。

美國證券稅收的稅種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流轉稅,包括印花稅、證券交易稅。近年來,美國政府因為證券稅收中的印花稅、證券交易稅其收入佔全部稅收的比重小,同時注重資本的流動性,所以現已取消此稅。 二、收益稅,對個人證券投資所得的征稅,將其所得並入普通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對公司證券投資所得的征稅,將其並入公司所得,徵收公司所得稅。對個人投資所得和公司投資所得分開征稅,則存在重復征稅的現象。三、資本利得稅。資本利得並入普通利得征稅。對長期資本利得和短期資本利得,採取差別稅率,最高達28%。資本損失區分個人和公司,採取兩種辦法。對個人資本損失可允許扣除,並規定短期資本損失先扣除,長期資本損失後扣除,但每年的扣除額不得超過3000美元,當年沒有扣完的,可結轉以後年度繼續扣除。四、遺產和贈與稅。

③ 美國人買股票比例是多少

出校門每次想重新拿出你們開車看你

④ 美國人買中國股票需繳稅10% 虧了中國怎麼不補償

沒聽說過,照你的理論,那中國人買外國股票以及期貨是不是虧了,外國機構也要賠錢

⑤ 外國人可不可以買A股股票。

其實區分 A股 B股主要是看幣種 A股是人民幣計算的B股是一其他幣種計算的市場
1.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同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不含台、港、澳投資者)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
2.B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它是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以外幣認購和買賣,在境內(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它的投資人限於:外國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香港、澳門、台灣地區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投資人。現階段B股的投資人,主要是上述幾類中的機構投資者。B股公司的注冊地和上市地都在境內,只不過投資者在境外或在中國香港、澳門及台灣。 明白了么

⑥ 美國公民炒股稅

美國公民炒股只有賺錢的人才繳納稅,不是把你投資的本錢算在裡面,而是只算你賺的那部份錢。比如說你投資一萬美元購買了一個股票,賣掉後本和利共得到一萬零二百美元,扣除你買賣股票的手續費用10美元,最後只上190美元的收入稅,大約是按照25%左右來計算。
美國股票手續費規定買和賣合起來算一次,不管你投資幾萬,還是幾千,也或是幾十萬或更多,買賣一次只交納10美元。
其次只有賺錢的人才繳納稅,不是把你投資的本錢算在裡面,而是只算你賺的那部份錢。比如說你投資一萬美元購買了一個股票,賣掉後本和利共得到一萬零二百美元,扣除你買賣股票的手續費用10美元,最後只上190美元的收入稅,大約是按照25%左右來計算。

那麼美國是怎麼規定費用的呢?他們規定買和賣合起來算一次,不管你投資幾萬,還是幾千,也或是幾十萬或更多,買賣一次只交納10美元。其次只有賺錢的人才繳納稅,不是把你投資的本錢算在裡面,而是只算你賺的那部份錢。比如說你投資一萬美元購買了一個股票,賣掉後本和利共得到一萬零二百美元,扣除你買賣股票的手續費用10美元,最後只上190美元的收入稅,大約是按照25%左右來計算。
如果股票虧掉了,就不存在上稅的說法。一分錢的收入稅都不繳納。同時如果你購買幾種股票,其中一些賺錢了,其中一些虧本了,就按你所有投資的總數來計算,那些你賺錢的股票可以補給你虧錢的股票,不如說你購買三個股票,其中一個股賺了500美元,而另外兩個虧掉了400美元,那麼在賺取的500美元中扣除虧掉的400美元,再扣除三個股票買賣費用30美元,最後只按照70美元收入的25%來計算你要上的稅。我這里用小數字來作為例子,是為了讓大家一眼就明白。
還有你投資的股票可能幾年都在買賣,那麼幾年一起來計算,把你最後賣掉股票的總收入扣除出你的本金,及你在幾年中買賣的手續費,最後算出來的數量沒有餘額,甚至是負數,那麼也不用交稅。如果幾年後你退出股票市場,最後總的交易數額除去你當時投資的本金後,以及幾年交易買賣中的手續費後還有餘額,那麼你就要繳納多餘部分25%的收入稅。
就這樣,美國政府在股市上的稅收也不低,而中國政府不管你是虧還是賺,都要收取印花稅,不是按照你賺取的來計算,而是把本金都算在裡面,如果你虧掉很多,想把股票賣掉把錢給退出來,還要交納印花稅,這就有點太過於收刮老百姓了。同時證卷公司買和賣都要收取費用,這就是雙向收取費用了,而且不按照次數,卻是按照投資總量的多少來收取,也不利於鼓勵百姓投資。這是競爭過於稀少的緣故,美國有幾家很大的證卷交易公司,他們有競爭,所以手續費用也就無法提得那麼高。中國既然那麼多人口,為什麼證卷交易公司卻成了壟斷公司?任由他們收取費用了?
後記:看到朋友的留言,我明白了,印花稅是最後總金額的千分之一,手續費確實是總金額的0。3%。那麼我就可以計算美中股票買賣最終哪方收費最高了。下面我們以相同的資金,相同的盈利來計算,比較合理,那麼我們就用一萬美元為例:
一萬美元按照人民幣現在的兌換率6。8多一點的話,大約是68000元。如果在美國購買一個10美元(為了好計算我們用整的來做例子),可以購買1000股,同等的錢用來購買中國股票10元一股的話,那麼可以購買6800股(還是為了好計算,用整得數字來計算股票),這個價格的股票在美國和中國都有,不奇怪。
購買後如果是收益上升,假如都上升5%,(等量的才能夠比較客觀)那麼美國股票一股價格是10。50美元,1000股賣掉後得到總金額10500美元。中國股票一股價格是10。50元,賣掉所有股票後得到總金額為:71400元。
美國股票最後金額扣除交易費10美元(買賣一次10美元),剩下10490美元,扣除本金10000美元,剩下490美元,490美元上稅25%,那麼這個人上稅為121。5美元,那麼這個人手中大約可以得到了10490-122。5=10368美元。
中國股票最後金額71400。第一次買股票手續費為金額的0.3%來計算是68000 x 0.3%=204元,第二次賣掉的手續費是71400 x 0.3% = 214。2元。印花稅為金額按照千分之一來計算為71400 x 0.1% = 71.4元。那麼最後到這個人手裡的錢是:71400-204-201.2-71.4== 70910.4元。兌換成美元約為70910.4/6.8==10428美元
最後美中買賣股票賺錢的人們費用差異為:10428美元--10368美元==60美元。那麼美國股票最終多繳納60美元左右的費用。我們這一對比就明白了,美國買賣股票的手續費用低,但是稅收高。
下面我們也用同樣的金額購買美中股票,但是是虧掉來計算,股票有虧也有賺,這個很自然。
一萬美元購買10美元一股可以購得1000股,如果虧掉5%,股票為9。5美元一股,那麼最後賣掉後得到的為9500美元。這個人的錢不用繳納任何費用,除了手續費10美元外,這10美元可以在下次賺錢股票里扣除出來,那我們就可以忽略不計了。
68000元購買10元一股的股票,可以購得6800股,如果虧掉5%,每股價格為9。5元,那麼最後賣掉後金額為64600元。扣除第一次手續費204元,第二次手續費193.8元,印花稅64.6元,最後到手的金額為64600-362.4=64237.6元,兌換成美元大略為9447美元。
美中買賣股票虧本的人們最後費用差異為:9500美元--9447美元==53美元
總結:在中國買賣股票手續費比美國高。在中國買賣股票如果你虧掉了,你就更虧,問題就在賺錢要收稅(理所當然),虧本還是要收稅(不合理)的關鍵上。在美國購買股票,賺錢了,你要多繳納費用,問題是稅收太高,但是如果你虧本了,政府不會雪上加霜,虧本的人得到免稅的優惠。美國和中國各有利弊,中國炒股只能夠賺,否則你就更加吃虧。所以中國賺錢的人更高興,更少繳納費用,這是為賺錢人開的股市,而虧掉的人就難上加難了。美國炒股虧了,國家優惠一點,賺錢了,國家多收一點,我覺得這種方式可以讓賺錢的人多分出一點來為國家作貢獻,何樂而不為呢。賺錢了,就是讓他多繳納一點,心裡也高興。你們說是不是?更何況炒股本來就是有虧有賺,對多數人來說,是虧多賺少。最後一對比,還是覺得美國收取費用的方式比較合理一些,多賺取利潤多繳納費用,這可以均衡一下收入貧富差異。

⑦ 在美國股票買股票賺了錢要怎麼繳稅啊

利潤部分是百分之二十的稅
你兌換成現金的時候要交稅
或者是年初這些利潤要交稅

⑧ 美國人能不能買中國股票,中國人能不能買美國股票

第一種,直接去美國辦理,這里辦理是需要一些手續的,只要有出入美國的證件即可,在很多美國股票中心是提供中文服務的,所以不必擔心語種問題。

第二種就比較簡單了,利用現在的網路平台,在網上進行股票的購買,通過美股券商的網路平台開戶購買,其交易傭金也比一些傳統券商低很多,開戶手續也非常簡單,只要在網上填妥相關表格,寄到它們的美國總部就可以了。

第三種就是委託香港公司進行復委託開立美股賬戶,基本意思就是你需要在香港的公司申請辦理,然後在由香港的公司交與美國公司辦理。

(8)美國人買股票征稅擴展閱讀

國際股票類型

1、在外國發行的直接以當地貨幣為面值並在當地上市交易的股票。如我國在香港發行上市交易的H股,在新加坡發行的S股,在紐約發行上市的N股。

2、以外國貨幣為面值發行的,但卻在國內上市流通的,以供境內外國投資者以外幣交易買賣的股票。我國上市公司發行上市的B股就是這類股票。

3、存托憑證(DR)是指在一國證券市場流通的代表外國公司有價證券的可轉讓憑證。主要以美國存托憑證(ADR)形式存在。

4、歐洲股票是指在股票面值貨幣所在國以外的國家發行上市交易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