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基督教徒買股票
擴展閱讀
生物制劑股票代碼 2025-07-11 12:26:27
民眾金融科技股票股東 2025-07-11 12:09:26

基督教徒買股票

發布時間: 2021-09-02 01:06:22

❶ 描述一些西方的迷信

。。。西方人的種種迷信
還有一樣東西與帽子的威力相似,那就是傘,但是傘似乎更加復雜。在到西方人家裡去時,有一件事是絕對禁止的,那就是在屋裡或任何有遮蓋的地方打開傘,因為那會給那座房子里的人帶來性命之災。在歐洲,人們相信,在晴天打開傘會帶來雨。但是美國人的看法正好相反,為了阻止下雨,出門時只要在胳膊下夾一把雨傘就行了。在西方國家,去劇院看戲時,如果不小心把傘忘在提台詞者的桌子上,那麼最好不要再去拿回來,因為那表示你「耍陰謀」,而且那天的演出就要失敗。美洲人還相信,兩個人都打著傘相遇,將會遇到不好的事情,要化解厄運,就得劃十字和在傘上吐唾沫。盎格魯-撒克遜人的觀點是,一個男人走路經常帶著一把傘,他就是一個工作嚴謹的人,而且會死得很榮耀;相反,經常把傘忘在家裡,表明他是一個在生活中對重要事情漠不關心的人,而且非常容易忘記自己的諾言。
除了帽子和傘之外,另一個令人煩惱的東西就是鞋子。每次出門,西方人最忌諱的就是先穿左腳的鞋子。這是一個自古流傳下來的迷信,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奧古斯都皇帝,有一天,他沒有按照正確的順序穿鞋子,結果遇到了他手下的士兵造反。在中世紀,人們相信,先脫左腳的鞋子,會防止牙痛。按照猶太人的說法,不能穿著一隻鞋子邁步,因為那會使一個親戚死亡。日本人相信,在早晨10點鍾之後首次穿剛剛買來的新鞋子會遇到災難。在走或跑時不小心甩掉一隻鞋子,就應該嚴密保護好自己的財產。忘記系左腳鞋子的鞋帶,表示那一天運氣不好;而如果迷迷糊糊地兩只鞋帶都忘了系,則表明那一天是一個輕松的日子!西方人最忌諱的是一隻鞋帶是黑色的,一隻鞋帶是棕色的,因為黑色象徵著死亡,而棕色象徵著棺材。
理發也是一個問題。如果在月亮逐漸變圓(上弦)的時候理發,會增進身體健康,最好是在月圓前3天的清晨理發;如果在月圓後14天(朔日)理發,身體會逐漸衰弱。在法國普瓦圖地區,人們相信,在5月份理發會遇到很多危險,小孩子會變瘋。在萊茵河地區,人們認為,要避免在復活節前的星期五理發,否則新長出來的頭發會有四種顏色:紅色、黑色、棕色和白色!法國的朗格多克地區的人相信,星期五理發可以防止流鼻涕。普遍的觀點是,禿頂是聰明的信號。但也有一部分人說,無毛的動物(如蛇等)或者脫毛的動物(如老鷹等)比毛全的動物狡猾、兇狠,而男人脫發也不是好事,因為頭發與男性和潛在的生命力有關。西方人相信,若要避免禿頂,應該把每次剪下的頭發集中起來全部燒掉,或者,最好是乾脆剃光頭。在美國,撫摸禿頂會帶來幸福,但如果走在路上遇見一個禿頂女人,則預兆會生病或貧窮。美國人相信,拋掉一個帶著頭發的梳子,會造成禿頂。
在吃飯方面,西方人認為碗是最重要的東西。英國人最忌諱吃摞在一起的碗里的飯。對於剛剛買了彩票的人來說,無意中打破了碗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而如果在聚餐時打破了碗,那將會給所有來客帶來幸福。特別是在婚禮時,無論是有意還是無意打破碗,對新婚夫婦都是好事。生活在法國布列塔尼地區的人,喜歡把打破的碗放進捕蝦籠子里,希望能夠捕到很多蝦。
在食品方面,最讓西方人操心的是鹽。他們相信,誰把盛鹽的杯子或罐子倒扣過來,就會遇到壞事,倒出去的鹽粒有多少,這樣做的人就會流多少眼淚。倒扣鹽杯也是將要發生爭吵的信號。希臘人相信,從左肩上方撒出去一把鹽,會避免不好的結果。在丹麥,不小心把干鹽撒到地上,預示著有好事發生;而如果是濕鹽,則預示著壞事。在英國,如果一個年輕女子准備餐具時不在桌子上放鹽杯,意思是說,她已經不是處女了。在中世紀,若想知道即將出生的嬰兒是男是女,人們把干鹽放在母親的胸部,如果鹽流下去就生女兒,否則就生兒子。人們把鹽放在正在熟睡的孕婦床頭,如果孕婦睡醒時先叫男人的名字就會生男孩,先叫女人的名字就生女孩。美國人相信,誰吃一口鹽而面不改色,他就會長壽。在病人的床頭放一碗鹽粒,能幫助病人盡快康復。對於出生時體弱的嬰兒,人們在他的搖籃上放一袋鹽,以增加他的成活率。從前波斯人有向孕婦頭上撒鹽的習慣,那會使她生出的嬰兒更漂亮。而美國人相信,在出遠門的人衣服里縫上鹽,會使他不太想家。
西方迷信中的貓:在西方,作為寵物(pet),貓比狗更討人喜歡。因為貓安靜、機敏、干凈、獨立性較強,需要的空間少,它既可以住在城市公寓(apartment house)里,也可以住在有小院的平房裡,而狗則不同。但不管貓有多少優點,黑貓是誰也不敢養的,因為在西方,黑貓被認為是不吉利的,是被人畏懼和討厭的。黑貓與傳說中的巫婆(witch)有關。巫婆是一個面目可憎、氣勢洶洶的老太婆,她頭戴黑氈帽,懷抱一隻大黑貓,騎著一把飛帚。由於黑貓總是不離巫婆左右,所以它被視為不吉利的象徵。直到今天,還有人認為黑貓主凶,如果一個行人看見黑貓在他面前跑過,他就覺得會大禍臨頭。傳說中的黑貓有九個靈魂,巫婆具有變九次黑貓的魔法,殺死一隻黑貓,她還可以變八次。英語中有這樣一條諺語:A cat has nine lives.意思是貓有九命,泛指某人或某物的生命力很強,這與黑貓可變九次不無聯系。
在西方,除了有黑貓不吉利的迷信之外,還有關於貓的其它迷信。如果貓靜靜地在人身邊坐著,那意味著平平安安,順順當當;如果貓在人身上蹭來蹭去,那意味著這個人將有好運氣(good luck);如果貓跳到人的腿上,那意味著吉星高照,官運、財運亨通;如果貓從人身邊跑開,那意味著他的秘密將很快被泄露。
英語與西方動物迷信
在大多數人的眼裡,英美等西方國家是一個花花綠綠的世界,那裡由於科學技術異常發達,人們很少甚至不相信迷信,不相信有鬼有魂有神有怪,但正如一切事物都是矛盾著的,有些西方人在相信科學的同時,也相信上帝的存在,譬如有些人相信達爾文的進化論即人類是由類人猿進化而來的,也相信上帝用泥土造人的傳說,這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但確是事實!
在西方至今仍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迷信,這些迷信在或多或少地在影響著人們的言與行。科學一直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西方迷信自產生的那天起也一直暢通無阻,直至今天還一帆風順,將來也會一路走好,迷信之所以如此受歡迎,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來自人人期盼好運、害怕災難的社會心理,此外,人們的價值觀念、社會習俗和文化傳統等等都會給迷信的產生造就良好的土壤。有些西方人迷信天,迷信地,迷信大自然的一切東西,其中就包括對動物的迷信。今天,就讓我們來看一看西方人對普通的動物迷信到了一個什麼地步。
1.對貓(cat)的迷信。
對西方人來說,貓是一種讓人喜歡讓人憂的動物。西方人喜歡貓,視貓狗為最親密的寵物之一。翻開貓的檔案,就可以知道,人類大約是在9,000年前開始豢養貓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老鼠太多,但9,000年之後的今天,老鼠的數量大幅度減少,而貓的數量卻一直在增加,並且還沒有停下來的勢頭,是不是很奇怪?現在的貓幾乎不吃老鼠,而改吃專門的寵物食品了,如今衣食無憂的貓看見老鼠也懶得去捉,有的貓甚至自出生之日起就沒有見過老鼠的影子,以至於見到老鼠就嚇得跑!「寵」得老鼠不知如何是好!彼情彼景,樂得大鼻子的西方人笑出聲來,連連誇獎:這個可愛的小嬌嬌!所以,當西方人聽說中國南方人竟然敢吃貓肉時,眼珠子差點兒掉出來!中國人真大膽得殘忍!可別惹著他們!打死「大鼻子」,他也不會嘗一口貓肉的,那無異是在吃自己的同類!
西方人是真的喜歡貓,喜歡得不得了,但是有一種貓西方人見了就害怕,躲之唯恐不及,那就是黑貓(black cat)!黑貓之所以令人生畏,不是因為它一襲神秘的黑衣,而是因為它「交友不慎」,黑貓總喜歡與可怕的巫婆(witch)狼狽為奸,助紂為虐。西方人眼中的巫婆與中國人眼中的巫婆,其形象大不一樣。西洋巫婆頭戴黑尖帽、身披黑斗蓬、眼冒妖光、面目可憎,她常騎一把破掃帚,身邊跟著一隻黑貓,喜歡在月明星稀之夜,飛過天空,去干壞事。也許是因為貓常與巫婆呆在一起的緣故,所以西方人認為貓能未卜先知、有心靈感應,貓還能看見幻影。
不僅如此,還有傳說講,黑貓還能跟魔鬼撒旦(Satan, the Devil)說話,並能與之和睦相處,而魔鬼撒旦也常變成黑貓的樣子去干壞事,所以,西方人說黑貓主凶,如果某人看見黑貓從面前跑過,那無疑是見到了魔鬼,不久倒霉事兒就很有可能來找上門來。凡事總有例外,也有人喜歡黑貓,那就是海員的妻子。英國約克郡的人認為,只要海員的妻子養一隻黑貓,那麼出海的丈夫就不會有任何危險。自然,海員也喜歡貓,最受海員歡迎的是三色貓和黑貓。他們認為,如果船上有一隻貓,就是一種吉祥之兆, 如果把貓趕走,厄運就會降臨。所以,每當船隻要沉沒時,海員都不會把貓留在船上,而是想方設法讓它逃命。海員還認為貓與暴風雨關系極大,說貓尾有疾風,觀察貓尾的一舉一動,就可斷定天氣的變化。如果貓躺著,尾巴朝東,就預示有雨;尾巴朝西就會艷陽高照;如果貓在甲板上跑來跑去,並且不時地往桅桿上躥跳,就會有風暴。所以英語里有to see how the cat jumps 或to wait for the cat to jump的表達方式,意思是「見風使舵;隨機應變;觀望形勢然後行動」。英國小說家高爾斯華綏(John Galsworthy, 1867-1933)在《銀匙》(The Silver Spoon)里有這樣的描寫;
There』s nothing for it but to wait and see how the cat jumps.
(眼前只有靜待,看看事態如何發展。)
西方的迷信還說,貓有九命(A cat has nine lives.),也就是說貓的生命力特強,不會輕易被弄死。在英語里,「A cat has nine lives.」表示「某人的生命力強」。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在經典悲劇《羅密歐與朱麗葉》(Romeo and Juliet, act III, sc.1)第三幕第一場中有這樣的台詞:
Tybalt. What wouldst thou have with me?
Mercutio. Good king of cats, nothing but one of your nine lives; that I mean to make bold withal, and, as you shall use me hereafter, dry-beat the rest of the eight.
(泰:你要我跟你干嗎?
邁:好貓精,聽說你有九條性命,我只要取你一條,留下那另外八條,等以後再跟你算帳。)
也許就是因為「貓有九命」,所以,海員們在打牌時,都要想方設法偷偷摸「九」下貓尾巴,據說這樣就可以牌運亨通。
2. 對渡鴉(raven)的迷信。
渡鴉是烏鴉(crow)的一種,因長得黑不溜秋,叫聲粗厲,愛吃腐肉(carrion)而沒給西方人留下什麼好印象。據《聖經》(The Bible)上講,開天闢地之後,上帝用泥土造了亞當(Adam)和夏娃(Eve),不久他倆就因偷吃禁果(Forbidden Fruit)而被趕出伊甸園(Garden of Eden)。從此以後,亞當和夏娃的後代在世界上繁衍生息,常常為各自的利益發生沖突,甚至互相殘殺,上帝大怒,決定毀掉人類,就讓天下唯一的義人諾亞(Noah)造了一葉方舟(Ark),讓諾亞全家人及各種動物的公母上了方舟,上帝讓天降大雨,以洪水滅世,大雨一直下了40天才停,諾亞打開方舟的窗戶,放出的第一隻鳥就是渡鴉,想讓它看看外面的情況如何,誰知這只負心的鳥一離開憋悶的方舟,就再也不願回去,諾亞等不到消息,就只好再派鴿子(dove)到外面看看水退了沒有,鴿子很守信用,不久,就飛回來了,嘴裡還銜著一片橄欖葉(olive leaf),諾亞由此斷定外面的水已退,所以,鴿子和橄欖枝(olive branch)就成了和平的象徵。而那隻不守信用的渡鴉從此就沒了好名聲,以至於西方人不喜歡它,甚至有些怕它,為什麼?這得從渡鴉的食物談起。
渡鴉不僅長得難看,而且吃的東西也很不幹凈,它最好的一口就是腐肉,所以,它專往有死屍地方飛,可以說,在古時候,哪裡有死人,哪裡就有渡鴉的影子,你說誰還喜歡它?迷信說,如果渡鴉在某人家出現,那可不是個好兆頭,預示著這家裡的某一個人離死亡不遠了,為什麼?因為愛吃腐肉的渡鴉在外面等著呢,你說恐怖不恐怖?
渡鴉雖然令人討厭,但可不能隨便把它們殺死。不信請讀渡鴉與倫敦塔的故事。說起倫敦塔,那可是歷史悠久。1066年,「征服者威廉」即「威廉一世」(William the Conqueror, 1028?-1087)成為英國國王,他於1078年開始下令興建倫敦塔(Tower of London),到他死後十年也就是到1097年倫敦塔才竣工。倫敦塔佔地18英畝,900年來曾作為要塞、皇宮、監獄、天文台、動物園、軍火庫和檔案儲藏室等等,不少王宮貴族被關進倫敦塔並在此被害,所以,倫敦塔被稱為「血腥塔」(Bloody Tower),有位歷史學家稱倫敦塔為「世界上最悲慘的一塊地方」。但就在這里,有一種鳥誰也殺不得,那就是渡鴉,渡鴉之所以成為倫敦塔永恆的主人,就是因為英國人的迷信。傳說自建塔之日起,渡鴉就一直棲息在這里,有一段時間,倫敦塔成了監獄,犯人死後常被獄卒從城牆上扔下去,成群的渡鴉就飛過來飽餐一頓。查理二世(Charles II, 1630-1685)在位期間,倫敦塔曾一度被用做天文台觀測站,那時的渡鴉多得不得了,妨礙了觀象台的工作,天文學家要求國王趕走渡鴉。於是,國王下令把所有的渡鴉都斬盡殺絕,不料,宮廷里的天文學家又說,等倫敦塔一隻渡鴉也沒有時,倫敦塔將會倒塌,不列顛君主國的命數也就盡了。國王當然害怕這樣的結果,於是下令只保留6隻,其餘的統統幹掉。至於為什麼只留6隻,就無從知道了。從此以後,那6隻渡鴉的子子孫孫就幸福地生活在倫敦塔里的草坪上,其中仍有6隻被看塔人精心飼養,每一隻渡鴉每周可以領到10便士的津貼,這些渡鴉養尊處優,悠然自得,個個都「高壽」,其中一隻叫James Crow的竟活了44年才壽終就寢。如果你有機會到英國去,在倫敦塔你就會看到6隻吃得肥肥胖胖的渡鴉,由於害怕它們飛走,(那樣的話,不列顛王國就會滅亡。)所以被剪短了翅膀,以至於它們飛起來像雞一樣地笨。如果你手裡沒有任何渡鴉愛吃的東西,想與渡鴉合影留念那簡直是痴心枉想,渡鴉會狠狠地看上你一會兒,然後事不關己地走開!
保守的英國人認為,棲息在村落附近的烏鴉不僅有權享用主人家的殘湯剩菜,還有權吃到肉!如果你是一位英國人,如果你和烏鴉是鄰居,除了要與這些其貌不揚、叫聲粗厲的黑鄰居和睦相處外,還有義務保護它們,給它們提供「葷菜」,說不定哪天,烏鴉會從遠處叼一塊肉來報答你呢!
3. 對信天翁(albatross)的迷信。
信天翁是中國人不太熟悉的一種海鳥,它的翅膀張起來能達3米,信天翁喜歡跟隨船隻遠行,盡管它們的出現會預示惡劣天氣和狂風的到來,但寂寞的海員們還是歡呼雀躍地歡迎它們。
19世紀英國「最具浪漫主義氣質的」的「湖畔派」詩人(Lake Poet)柯爾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 1772-1834)在他的代表作《老水手之歌》(The Rhy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中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一條船到達赤道後被風暴刮向寒冷的北極,一個老水手殘酷地射殺了一隻跟隨船隻的無辜的信天翁,結果遭到許多奇怪的報應。海上突然狂風大作,繼而平靜得可怕;船上淡水耗盡,船員們「一個個倒地死去」,只剩下老水手一個人「孤獨,孤獨,多麼孤獨,茫茫大海就他一人。」精神上的折磨與肉體上的痛苦使老水手明白了這一系列災難與不幸都是因為自己,他對自己殘害動物、亂殺無辜的行為後悔莫及,為了贖罪,他把信天翁的屍體掛在脖子上(put the albatross around his neck),跪地祈禱。頃刻之間,一股神奇的力量將船送回了他的家鄉。基於此,在英語里,人們用an albatross around one』s neck(掛在脖子上的信天翁)來表示「提醒某人不要再干錯事的警物」,後來albatross 轉義為「沉重的負擔;揮之不去的心病;無法擺脫的苦惱」,如:
The person who has killed another person has an albatross round his neck for the rest of his life.
(殺人者終生負疚。)
It is his albatross to be involved n the scandal.
(與這一丑聞有牽連,是他無法擺脫的煩惱。)
根據英國舊時的迷信,信天翁身上附有死去海員的靈魂,殺死信天翁就違反了海上禁忌,海員要受到報應,船隻就會遇難。所以,殺死信天翁的老水手非常害怕,並深深地懺悔,就是因為他的及時悔悟,才免去一死,並得以回到家鄉。因此,西方人認為,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射殺信天翁。
4. 對羊( lamb)的迷信。
在西方人的眼裡,羊特別是小羊羔是溫順、膽小、柔弱的,豈不知就是它們這些善良的天性,常使得自己身陷囹圄,西方人才得以以強凌弱,看來善良也是一種錯。在西方人的迷信中,羊是獻給上帝的祭品,是可以任意宰割的。
在基督教(Christianity)中,上帝是萬能的,他老人家雖然「從不偏待人」(God treats all.),但對於動物卻並不是如此。可以說,上帝是很喜歡羊的,特別是羔羊,因為它溫順聽話,一切都按照上帝的旨意去行事,耶穌·基督(Jesus Christ)就是上帝的「羔羊」(the Lamb of God),所以耶穌·基督被稱為the Lamb。在英語里就有「God tempers the wind to the shorn lamb.」(上帝讓風輕柔地吹向剪過羊毛的羊。)的說法,意思是「上帝會照顧倒霉者;不會再有更多的麻煩。」由此可見,上帝是很照顧和憐惜羊的,但在與人相比較的天平上,上帝還是把砝碼偏向了人的一方。同樣是生命,人的生命似乎要比羊的尊貴,難道只是因為人比羊強大?上帝為了考驗子民猶太人亞伯拉罕(Abraham)對自己的虔誠,讓他把自己的長子殺死祭神,亞伯拉罕滿口答應,正當他舉刀要殺自己的親生兒子時,上帝派天使制止了他,並讓他殺死一隻羔羊來代替,這就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隻「替罪羊」。從此以後,到每年的贖罪日,猶太教的最高祭司(the highest Priest)就把雙手按在被選定的一公羊頭上,對上帝歷數本民族一年來所犯的種種罪孽,這樣一來,罪孽就都轉移到羊身上,然後,把這只「替罪羊」驅趕到曠野之中去受逃亡之罪,在英語里這只被驅趕的羊就是scapegoat,後來,人們就用scapegoat來表示「代人受過者或犧牲品」,如:
That senator became the scapegoat for all his party』s problem.
(那位參議員成了自己政黨所有問題的替罪羊。)
亞伯拉罕的後裔耶穌·基督誕生後,認為猶太人已經誤入歧途,是一群「迷途的羔羊」(lost sheep),他要求猶太人悔改,但沒人聽他的,為了替猶太人承受所有的罪過,耶穌被釘在了十字架上,血枯而死,成了猶太教的「替罪羊」。耶穌死後三天復活,於是西方就有了「復活節」(Easter)。關於「復活節」的來歷有好幾種說法,但基督徒把耶穌的復活與太陽的升起以及他們靈魂的再生聯系起來。在「復活節」那天,西方人總要吃羊肉(lamb)和火腿(ham),在美國和歐洲各國,煙熏或燒熟的火腿作為好運的象徵一直是復活節傳統的主菜。
基督教的聖書《聖經》(The Bible)里還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一個富人和窮人,富人
有許多羊,而窮人只有一隻小母羊羔(ewe lamb),窮人視其為最心愛之物,待它如同親女兒一般。一天,富人家裡來了客人,他不願殺自己的羊羔,就偷殺了窮人的羊羔來招待客人。窮人悲痛欲絕,因為他失去了最心愛之物。所以,在英語里,人們用ewe lamb來表示「最鍾愛的獨生子(女);最心愛、珍視的東西」。當然,富人的行為是應該受指責的,但這個故事也從側面告訴人們,如果窮人的羊羔多的話,他就不會那麼傷心。不管怎麼說,羔羊在西方人的眼裡是可以任意宰割的,只要他的主人願意。
看來,西方人對羊的迷信是有歷史的,是有據可查的,我們不禁要問,勸人為善的基督
教為什麼總以「替罪羊」為人們的罪孽大開方便之門?這也許就是因為人非神聖,犯錯難以避免,英語里有一句名言說的是「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意思是「犯錯人皆難免,寬恕實則超凡。」人犯了錯,就會遭受良心的懲罰,但還要掙扎著活在這個紛繁復雜、多災多難的世界上,如果不為自己犯過的錯誤找個借口,那還怎麼繼續活下去?時間久了,還不都跑到精神院去了?看來宗教也有其非常好的一面,有的時候,宗教確實是一劑良葯,它會聽你的懺悔,饒恕你所犯下的所有過錯,給你一個安定、平和的心態。如果我們不信宗教,是不是應該相信點兒別的什麼,人總得有點兒信仰,否則的話,這日子該怎麼過?
5. 對兔子(rabbit)的迷信。
西方人是很喜歡兔子的,這一點可以從英國兒童文學作家卡洛爾(Lewis Carroll, 1832-1898)的名著《愛麗斯漫遊奇境記》(Alice』s Adventure in Wonderland, 1865)的受歡迎程度看出來。《愛麗斯漫遊奇境記》本來是寫給小朋友的,豈不知成年人也競相閱之。該書描寫了一個叫愛麗斯的小女孩,她在夢中追趕一隻可愛的小白兔,不慎跌入兔洞(rabbit hole),洞中稀奇古怪,宛如仙境,於是愛麗斯就有了許許多多奇怪的經歷。此後,rabbit hole就表示「充滿稀奇古怪、不可理喻之事物的地方」。如;
Still, visiting the labs is a little like falling down Alice』s rabbit hole, with looking-glass
weirdness and wonder at every turn.
(不過,訪問這些實驗室仍有點像掉進了愛麗斯的兔子洞,在每個拐彎處都有像哈哈鏡中一樣的古怪奇觀。)
在西方人的眼中,兔子是神秘的,這神秘不僅來自卡洛爾的「兔子洞」,還因為兔子的天性使然。兔子跑得飛快,轉眼間就沒了蹤影,讓你無處可尋,即使找到一個兔子洞,也很難捉到它,因為「狡兔三窟」。在西方人每年都要過的「復活節」里,大人們常常把「復活節彩蛋」(Easter eggs)埋在花園或藏在屋裡,小孩子們會在復活節周日的早晨高高興興地把它們找出來,大人們哄小孩說彩蛋是小兔子(Easter bunny)送來的。這個匿名的神秘的小兔子就像聖誕老人一樣給小孩子帶來禮物,不過不像聖誕老人那樣只把禮物送給聽話的孩子,小兔子不會忘記每一個朋友,不管他有多淘氣,所有的小孩子都非常喜歡復活節小兔子。在復活節,孩子們還喜歡吃兔子糖(candy bunnies),聽復活節兔子的故事,以及小兔子是如何用別致的小籃子把復活節彩蛋帶給他們的。
在這樣的習俗下,還有誰不喜歡兔子?還有誰敢去濫殺兔子?兔子是多產的動物,因而成為天然新生命的象徵。兔子是神秘的,善跑的,也許就是因為兔子飛快的奔跑速度,才使兔子得以逃避被捉的災難,才得以有好運氣,所以,西方人認為兔後足(rabbit foot)能避邪,擁有兔後足或四葉苜蓿(four-leaf clover)會給人帶來好運。
6. 對馬蹄鐵(horseshoe)的迷信。
迷信的西方人常在門口掛一馬蹄鐵,認為這樣會帶來好運,有的人還喜歡掛兩塊馬蹄鐵(double horseshoes ),祈望好運連連。為什麼馬蹄鐵能避邪呢?下面就告訴你原因。
據神話傳說,魔鬼撒旦(Satan, the Devil)常以各種面目出現,有時變成一隻黑貓,有時又喬裝成好人的模樣去騙人和害人,有一次,他喬裝打扮之後去找以釘馬掌為生的鄧斯坦,請求為他的獨腿蹄子釘個鐵掌。鄧斯坦一眼就識破了魔鬼的身份,在釘掌時故意把釘子釘得很深,疼得魔鬼哇哇大叫,請求饒命。鄧斯坦同意放過他,條件是從此以後撒旦再也不許踏進門上釘有馬蹄鐵的房子,撒旦只好同意,而且還很講信用,從未食言過。所以,馬蹄鐵就成了避邪的聖物。
關於馬蹄鐵,還有一種說法。古羅馬神話里的戰神叫馬爾斯(Mars),他兇狠殘暴,兵器樣樣齊全,在所有的兵器里,以鐵器居多,所以,馬爾斯代表鐵,傳說,他能使用鐵器降服魔鬼撒旦,所以,撒旦一見到鐵就渾身顫抖,趕緊溜走,所以,人們在家門口釘上馬蹄鐵,以嚇走魔鬼。所以,馬蹄鐵成了英美人心中的聖物。
7. 對牛(bull)的迷信。
西方人對牛的迷信由來已久,《聖經》里就有崇拜「金牛犢」(Golden Calf)的記載。摩西(Moses)率以色列人走出埃及,擺脫了埃及的壓迫和奴役,行走至西奈山,摩西上山去接受上帝的十誡(Ten Commandments)。眾人在山下遲遲不見摩西下來,十分恐慌,以為摩西拋棄了他們,就要求摩西的哥哥亞倫(Aaron)為他們造個神來崇拜。亞倫把眾人妻子兒女的金首飾收集起來,鑄了一隻金牛犢,以色列人欣喜若狂,圍著金牛犢唱歌跳舞歡呼,把金牛犢作為他們的新神。摩西從山上下來,見以色列人膜拜的是金牛犢而不是上帝,大怒,就把金牛犢熔化,磨成粉末,撒在水面上,叫以色列人喝,並依照上帝的旨意,讓他們殺自己的兄弟、同伴和鄰居,以示懲罰。當日,被殺的百姓約有3000人。在現代英語里,golden calf表示「金錢;物質享受」。
雖然金牛犢被毀,但它的威力卻留在西方人的腦中。在西方的傳說中,牛是強壯有力、神威無比的聖物,所以,西方金融市場的投資者把「牛」(bull)引進股票市場,盼望「牛」的神力能使他們「財運亨通」。在股市上,「牛」指的是那些預計股票行情看漲而買進股票試圖從中獲利的投資者,這樣的人也叫「多頭」即「買空者」;「牛市」(bull market)指「上漲行情、多頭市場」,也就是說,投資者預期股票會上漲,於是大量買進股票,其他人也競相購買,造成股市上

❷ 黑色星期五 什麼東西有什麼典故嗎

黑色星期五源於西方的宗教信仰:耶穌基督死在星期五,而13是不吉利的數字,兩者的結合令人相信當天會發生不幸的事情。現在中國也有許多信仰基督教的教徒,自然,黑色星期五在中國傳開了。兩者的結合令人相信當天會發生不幸的事情。星期五和數字13都代表著壞運氣,兩個不幸的個體最後結合成超級不幸的一天。所以,不管哪個月的十三日又恰逢星期五就叫「黑色星期五」。不過,有許多基督徒還是不相信黑色星期五的。
請採納

❸ 誰知道黑色星期五的一切

在民俗星象學上星期五和數字13都代表著壞運氣,兩個不幸的日期如果重疊被認為是很不好的一天。只要任何一月十三號又恰逢是星期五,這個日期就被稱作「黑色星期五」。一般來說,一個月的第一天是星期天,那麼這個月就會有黑色星期五[1]

紫冰銀結印符常見的圖案
民俗中的星象學認為,星期五、和13號是不吉利的日子是因為會出現七煞星,如果是13號或者星期五齣生的人是需要帶紫冰銀結印符化解命中的厄運而且需要按照生日在結印冊上添加結印農歷3月4月5月出生的需要在結印冊添加「葉影結印、四靈物結印、羽心結印」。農歷6月7月8月出生的需要在結印冊添加「石田佐吉結印、聞竹結印、修羅結印」。農歷9月10月11月出生的需要在結印冊添加「贔屓結印、百目靜結印、雲松結印」。農歷12月1月2月出生的需要在結印冊添加「明神鳥居結印、千帆團扇結印、九虹錦聲結印」封印厄運影響。德塞是一名民間傳說史學家,他也是《恐懼和樂趣》的作者,他說對於黑色星期五的恐懼在遠古就根深蒂固了。因為在這一天人們不會像往常一樣乘飛機或做生意,如果坐飛機或者出行很可能出現生命危險,而且如果投資商業損失很大。
西方聖經學家對13的恐懼追溯到一個有關12位神在他們的天堂瓦爾哈拉殿堂進行宴會的挪威神話。
在聖經中也涉及到不吉利數字13,背叛耶穌的傳道者猶大是最後的晚餐中的第13個客人。
至於星期五,它是知名的基督徒耶穌被迫害的日子。有些聖經學者認為伊芙誘惑亞當食禁果也是在星期五。或許最重大的一種信仰,是認為該隱在13號的星期五殺害了亞伯。

黑色星期五源於西方人的說法。有很多的西方人忌諱"13"原因是,只要到每月的13日這一天,12個巫婆都要舉行狂歡夜會,第13個魔鬼撒旦就會在夜會高潮時出現,給人們帶來災難。因此,西方人不僅忌諱"13"日,也忌諱有"13"數字。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方許多樓房都沒有第13層。
很多西方人也忌諱「星期五」。聖經說,上帝創造了第一個男人亞當後,從他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又造了一個女人夏娃。有人說,亞當和夏娃吃禁果在星期五,他倆死的日子也是星期五,亞當和夏娃的兒子該隱也是在「黑色星期五」殺死了他的弟弟亞伯。在西方人看來,星期五是不吉利的日子,在這天,有些人會因為恐懼而下不了床,還有些人會拒絕乘飛機,買房子,甚至購買勝券在握的股票。而如果星期五與13號重合,那就是特大倒霉日了。因為在這一天人們不會像往常一樣乘飛機或做生意,商業損失可達8到9億美元。估計在美國這種恐懼折磨著幾千萬人民。
數字13和星期五都代表著壞運氣,兩個不幸的個體最後結合成超級不幸的一天。所以,不管哪個月的十三日又恰逢星期五就叫「黑色星期五」。
《恐懼和樂趣》的作者

恐懼和樂趣
德塞是一名民間傳說史學家,他說對於黑色星期五的恐懼在遠古就根深蒂固了。星期五和數字13都代表著壞運氣,兩個不幸的個體最後結合成超級不幸的一天。

德塞把對13的恐懼追溯到一個有關12位神在他們的天堂瓦爾哈拉殿堂進行宴會的挪威神話。沒被邀請的洛基是宴會上的第13位客人,他到達那兒之後,便讓黑暗之神Hoder用帶有槲寄生尖端的箭射擊快樂喜悅之神Balder。Balder死了,整個地球都陷入了黑暗和哀傷之中。從那一刻起,數字13便成了不祥之兆。
美國費城曾經有一幫富人組建了名為「黑色星期五」的俱樂部,他們只在「黑色星期五」這一天會面,以鍛煉自己對抗恐懼的決心和意志力。每次會面,他們先在一起享用豐盛的晚餐,然後開始做各種瘋狂的、正常人認為是罪惡的舉動,把大鏡子砸的粉碎,把鹽撒得到處都是,在房間里打起傘,放出黑顏色的貓等等。有研究反常現象的獨立專家說,人類對於某些特殊的日子有恐懼感。他們認為日歷能夠反映出時間的流動和宇宙中無形力量的強度周期。每個文明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都會制定出自己的歷法。多少世紀以來,人類的歷史總是發出這樣的告誡,在無形宇宙力量的強烈程度達到最高點時,人們要尤其保持謹慎。
黑色星期五源於西方的宗教信仰與迷信:耶穌基督死在星期五,

耶穌
而13是不吉利的數字。兩者的結合令人相信當天會發生不幸的事情。
1970年4月11日13點13分13秒,執行第三次登月任務的阿波羅13號飛船在佛羅里達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就在預計進入月球軌道的4月13號,飛船發生了爆炸,不僅使登月任務被放棄,還差點賠上3名宇航員的性命。一些人指出幾乎是災難性的阿波羅13登月失事證明數字13是一個不吉利的數字。
在聖經中也涉及到不吉利數字13,背叛耶穌的傳道者猶大是最後晚餐的第13個客人。同時,在古羅馬,傳說中聚集了12組巫婆,而第13個被認為是惡魔。
至於星期五,它是知名的基督徒耶穌被迫害的日子。有些聖經學者認為伊芙誘惑亞當和夏娃食禁果也是在星期五。或許最重大的一種信仰,是認為該隱在13號的星期五殺害了亞伯。
1307年10月13日,那是一個星期五(這就是黑色星期五的由來之一),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菲利普四世向法國各地的事務官發出密函,要求他們在同一時間打開,密函上的內容正是逮捕各地的聖殿騎士團成員。菲利普的突然襲擊獲得了圓滿成功,法國幾乎所有的聖殿騎士團成員都被逮捕,僅在巴黎就有138名騎士團成員被捕,聖殿騎士團的高層包括大團長雅克·德·莫萊(Jacques de Molay)無一倖免。菲利普四世給聖殿騎士團編排的罪名是「異端」,這真是很有意思,聖殿騎士團確實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你可以說他們貪婪,說他們殘暴,但要說異端就未免有點離奇了,從騎士團成立開始,它一直就是教皇座下最忠誠的力量,教皇前後共賜予他們上百條特權。不過菲利普四世需要的不是符合邏輯的觀點,他只需要將騎士團打入萬劫不復之境。法國的宗教裁判所立即就開始對騎士團成員進行審訊。在宗教裁判所的「有效工作」下,聖殿騎士們開始招供,其中包括大團長雅克·德·莫萊。裁判所還讓他給所有的騎士團成員發布一道命令,解決他們保密的義務。在莫萊的這道命令之後,騎士團成員向裁判所給出了千奇百怪的供詞,有的承認他們入會時要向十字架吐口水,有的說他們搞巫術,有的說他們崇拜異教的偶像,至於這個異教偶像是什麼樣子,各人又有各人的說法,另外還有騎士團成員之間搞同性戀——這個也許是唯一可信的罪名。據記載,僅巴黎一地就有36名騎士團成員在審訊過程中死亡,我們可以想像這些供詞究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獲得的。

歷史上有好幾個事件都發生於黑色星期五:
1307年的黑色星期五-聖殿騎士團解散
1869年的黑色星期五-美國金融市場大瀉
1937年的黑色星期五-日本在上海發動八一三事變
1939年的黑色星期五-澳洲發生山林大火
1978年的黑色星期五-伊朗示威者大屠殺
1982年的黑色星期五-福克蘭群島戰役爆發(英國和阿根廷)
1990年的黑色星期五 —《人鬼情未了》在美國上映。
1996年的黑色星期五 - 嘻哈之神2pac遭到槍殺身亡
2004年的黑色星期五-第28屆夏季奧運會在希臘雅典開幕
2008年的黑色星期五 — 北京下了一場暴雨
2009年3月13號星期五----孟加拉首都一高層建築發生大火
2009年11月13日星期五-----《2012》世界末日電影全球上映,

2012
俄中部城市烏里揚諾夫斯克市發生的國防部軍火庫爆炸
2010年8月13日星期五——英國13歲男孩於13時13分被雷劈 英仙座流星雨
印度孟買的中央火車站發生的城際列車脫軌事故
2011年5月13日星期五——西班牙地震
2012年4月13日星期五——朝鮮「光明星3號」發射升空失敗。
因為2月正好是4周,所以只要有一個2月13日是黑色星期五,而這一年又不是閏年的話,那麼3月13日也肯定是黑色星期五。
所以非閏年的2月13-3月13這一個月時間被叫做西方的「鬼月」類似中國農歷的7月一樣!

❹ 為什麼F1車手中沒有13號賽車

這個我沒有研究過,如果真的有的話,可能就是因為「13」在國外是一個非常不吉利的數字有關。就象我們國內「4」那樣,是一個人人生畏的數字。。。
賽車是個高危的運動,不設13號也是人之常情~!

另外:如果星期五又正好是13號,那就是外國人最懼怕的「黑色星期五」了。每年總會有一天,聽說歷史上發生了不少的天災人禍~!!!

❺ 為什麼只有黑色星期五

因為聖經中記載耶穌遇害的日子是星期五,他吃的最後的晚餐上是十三個人

❻ 羅斯柴而德家族誰知道

羅斯柴爾德家族傳奇 [編輯本段] 羅斯柴爾德家族在國際舞台上活躍了200多年,對歐洲和世界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個家族的名聲之大,大概只有20世紀美國的肯尼迪家族能夠與之相比。 對這個家族的成功有種種評說:有人把它看作是猶太人智慧、財富、影響以及慈善事業的象徵;也有人把它作為猶太人企業用金錢征服世界的一個活樣板。 1875年,一個星期天的晚上,列昂內爾·羅斯柴爾德在他倫敦的宅邸中宴請英國首相狄斯累利。席間,列昂內爾突然收到一份來自法國羅斯柴爾德分行的電報,說埃及國王因缺少資金,打算把他掌握的17.7萬股蘇伊士運河股票賣給法國政府,但對法國提出的價格不滿意,表示願以400萬英鎊的價格賣給其他國家。狄斯累利第二天立即召開內閣會議,大家一致同意英國買下這批股票。然而,當時由於國會休會,無法籌集這筆資金。 於是,列昂內爾果斷做出決定,由羅斯柴爾德銀行倫敦分行向英國政府提供400萬英鎊,搶先買下了這批股票。此舉使英國控制了蘇伊士運河,帶來了巨大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利益。列昂內爾羅斯柴爾德也因此一夜之間成為舉國上下敬仰的英雄。 這個家族建立的金融帝國影響了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歷史的發展。每當有戰爭,他們便向各國政府提供軍事貸款,戰後又為戰敗國提供賠款。他們在各地開辦銀行,從事證券交易和保險業務,投資工商業、鐵路和通訊業,後又發展到鋼鐵、煤炭、石油等行業,其影響滲透到歐美及殖民地經濟生活的各個角落。 梅耶:「紅盾」家族開創者 羅斯柴爾德家族紅盾 如遇到了諸如貴族、領主、大金融家等具有巨大潛在利益的人物,他就甘願做出巨大犧牲與之打交道。等雙方建立起無法動搖的深厚關系後,再從這類強權者身上獲得更大的利益。 這個家族從16世紀起定居於德國法蘭克福的猶太區。羅斯柴爾德家族在法蘭克福城默默無聞地度過了兩個多世紀,直到18世紀才開始發跡。使這個古老的家庭開始興旺發達的,是梅爾·羅斯柴爾德。 梅爾生於1743年,長大後前往漢諾威銀行學習金融實務。20歲時,他返回法蘭克福,從事古董買賣。不知出於何種目的,梅爾總是在自己的店門口放置一個紅色的盾牌,於是,周圍人漸漸就稱這個家族為「紅盾」。「紅盾」翻譯成德文就是:羅斯柴爾德。 當時,歐洲各國的王公貴族們普遍雅好收藏古錢幣。梅爾於是親自編輯《古錢手冊》,並附上詳細的解說,然後郵寄給各地的王公貴族們。目的很簡單,希望自己的店能夠成為皇家指定店,這樣生意就能獲得暴利。大部分的信件都石沉大海,但梅爾的投寄行動依然不停。終於,黑森公爵同意了他的要求。 一直等候這一機會的梅爾,以近乎贈送的價格,不惜血本地向黑森公爵賣出了他收藏的珍貴古代徽章和錢幣。同時,梅爾還極力幫助公爵收集古幣,並經常為他介紹一些能夠使其獲得數倍利潤的顧客,不遺餘力地幫公爵賺錢。 這種把金錢、心血和精力徹底投注於某特定人物的做法,日後便成為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一種基本戰略。如若遇到了諸如貴族、領主、大金融家等具有巨大潛在利益的人物,他們就甘願做出巨大的犧牲與之打交道,為之提供情報,獻上熱忱的服務,等雙方建立起無法動搖的深厚關系之後,再從這類強權者身上獲得更大的利益。 黑森公爵是當時歐洲的巨富之一,擁有2億美元的身家,他所做的生意是販賣軍隊。黑森最大的顧客就是英國,因為當時英國需要大量的軍隊去控制北美的殖民 地。當黑森公爵為逃避拿破崙的攻擊,不得不離開法蘭克福前往丹麥的時候,留下300萬英鎊交給梅爾保存,這筆錢本來是英國政府支付給黑森部隊的錢,卻被黑森私自截流了並轉給了梅爾。就是這筆巨款,令「紅盾」家族一躍成為當時歐洲第一個國際銀行家。 拿破崙在第一次失敗後,梅爾早已將那300萬英鎊,連同利息以及利息的利息統統交還給了黑森公爵。這無疑給當時已經聲名顯赫的「紅盾」家族,又做了一次效果極佳的品牌廣告宣傳——我們的家族是多麼有信譽呀! 更令人稱奇的是,梅爾經過不懈努力,逐漸建立起了一個橫跨全歐洲、而且只屬於本家族專用的情報傳遞網。正是這個高效率的情報通訊網,造就了「紅盾」二代傳人在滑鐵盧戰役期間,充分利用信息優勢而大發橫財的傳奇故事。 為了保密,他們有自己專門的信使,彼此用密碼進行聯系。例如,梅爾的代號是「阿諾迪」,稱黑森伯爵為「戈德斯坦」,把在英國的投資稱為「鱈魚干」。數年之後,當羅斯柴爾德家族將勢力擴展到美洲後,他們仍用這種方法保持歐美之間的聯系。當美國內戰即將結束時,倫敦的列昂內爾收到他的代理人從美洲發來的一份電報,內稱:「夏勒姆先生將至」。夏勒姆的意思是「和平」。 羅斯柴爾德家族內部的信息傳遞系統迅速又可靠,以至於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有時也寧願用羅家的信使來傳遞她的信件,而不用英國的外交郵袋。 納坦:虎父無犬子 如果一般人聽到消息後,肯定會大量買進國債,別人也會跟著買,大家都能賺錢。納坦卻充分利用幾個鍾頭的時間差和別人對他的依附心理,先拋後買,幾乎使所有人都上了當,只讓自己賺得大錢。 梅耶有5個兒子,他們幾乎全部繼承了自己父親諸多優秀的品質,五兄弟分散在歐洲的主要國家:英國、德國、法國、義大利和奧地利。而且,五兄弟之間還保持著頻繁的聯絡,這也成為維系羅斯柴爾德家族繁榮和安定的命脈所在。 五兄弟中最頂尖的高手要屬三兄弟納坦,他的勢力范圍在英國。1815年6月18日,拿破崙和聯軍在比利時的滑鐵盧進行決戰,這場戰役的結果,在當時還無人能做出准確的預測。誰如果事先知道了這個結果,誰就能用他的情報賺上一大筆錢。因為誰要是知道英國國王依然有支付能力,那麼,英國國債的行情就會猛漲。更為重要的是,當時英國國債的價格已經被壓得很低。原因是:投機家們普遍估計,英國國家銀行有可能面臨破產的危險。 羅斯柴爾德家族的情報組織中有人率先知道了法國戰敗的消息,他們立即從荷蘭的鹿特丹港乘坐快船,渡過多弗爾海峽到達英國,立刻將消息交到納坦手中。納坦接到消息後只瞄了一眼標題,就立刻登上馬車趕往倫敦。他得到的消息,比英國政府還早了幾個小時。這位年輕的銀行家,在倫敦交易所中有自己固定的席位,他在以前的股票買賣中,經常依著一根柱子,人們就把這根柱子叫做「羅斯柴爾德之柱」,而納坦的臉色就是當時股市交易的晴雨表。 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人們更加關注納坦的臉色和他的一舉一動。因為前一天的滑鐵盧戰役最終結果,不僅影響著英法兩國的命運,還決定著兩國股市價格的漲跌—如果英國獲勝,英國的國債將會暴漲;如果法國獲勝,英國的國債必定下跌。人們都在等著這場戰役最終結果的消息,誰的消息靈通,誰就可以先於別人做出行動—買或者賣,從而獲得暴利。 正當人們焦急萬分等待消息的時候,納坦坐在自己固定的那個席位上,開始拋售債券。這一舉動,立刻傳遍了整個倫敦交易所,人們都在竊竊私語:納坦拋了,英國人肯定戰敗了,我們也開始拋吧!於是,人們都在跟風納坦拚命拋售手裡的英國債券,甚至已經顧不上考慮拋售價格的高低了。這種恐慌性的大拋盤,致使英國債券價格進一步暴跌。 直到英國債券價格跌到谷底時,納坦悄悄給自己的幾個代理人使了一個眼色,代理人馬上紛紛買進已經跌入谷底的債券,跟風拋售的人們此刻全部傻了眼,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就在這時,傳來了英軍大獲全勝的捷報,英國的國債價格也開始直線上漲。納坦就在這幾個小時之內,獲利幾百萬英鎊。這是一個多麼大的數字——當時,10萬英鎊就可以修築一條鐵路了。 列昂內爾:「第三代」續寫輝煌 這是一個與蘇伊士運河一起被後人記憶的名字,他是納坦的兒子,他續寫著自己家族更加輝煌燦爛的歷史。 盡管羅斯柴爾德家族擁有巨大的財富,並躋身歐美上流社會,但他們始終堅持著猶太人的傳統——維護猶太人利益看得比做生意和賺錢更重要。 羅氏家庭大多數人堅持族內通婚,家族下屬的公司企業都按猶太教安息日的規矩,在星期六估算盤點,不做任何生意。 列昂內爾1858年成為英國下議院議員。他不願以基督教徒的方式,而要求猶太教方式用手按《希伯來聖經》,頭上戴猶太帽子舉行宣誓。上議院的貴族開始表示反對,但後來同意了,這在以基督教為國教的英國實在是不同尋常的,是長期受歧視的猶太人的一個勝利。27年後,列昂內爾的兒子內森尼爾成為英國第一位猶裔貴族和上院議員,他同樣也是用他父親的猶太方式宣誓的。 羅氏家庭還積極參加猶太人的各種活動,向猶太社團捐助了多筆慈善金。這個家族與猶太復國主義運動也有不解之緣。曾在20世紀初向巴勒斯坦的早期猶太移民提供了約600萬美元的資金,幫助移民們購買土地和生產設備,定居生存。家族成員還曾擔任過英國猶太復國主義主席,與猶太復國主義領導人魏茲曼一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英國積極活動,終於使英國政府發表了著名的《貝爾福宣言》,最後導致了以色列國的建立。 列昂內爾說過這樣一句話,大概可以反映和代表這個家族所有成員的思想:「我有兩大榮譽:第一,我是羅斯柴爾德家族的一員;第二,我是一個猶太人。」 如果說羅斯恰爾慈家族的第一代和第二代都是以金融業著名,那麼他們的第三代和第四代――詹姆斯男爵和他的女婿納撒尼爾就開始了向釀酒業進軍,並成為了世界上釀酒業上最響亮的名字。到了19世紀中期,這個家族甚至一度壟斷了水銀采礦業,並涉及了銅、金以及寶石行業。

❼ 羅斯切爾德家族

羅斯柴爾德家族(Rothschild family):地球上最為神秘的古老家族,一個隱藏在這個世界陰暗面的控制者,一個控制了這個星球近兩個世紀經濟命脈的強大家族!或許對絕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它是陌生的,因為在大眾傳媒時代,人們的目光或許只會關注到類似「洛克菲勒家族」或者「摩根家族」這些聲明顯赫的名字上。而二十世紀二戰前的美國,曾經有一句經典的話形容當時美國的情況「民主黨是屬於摩根家族的,而共和黨是屬於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實在這句話後面還應該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經是屬於羅斯柴爾德的!」

❽ 13有什麼含義

在人類文化中 在很多文化(尤其是歐美)中認為13是不祥數。原因之一是基督教中耶穌和其十二門徒吃最後的晚餐時有13人。部分論說則認為13不祥的觀點源自原始人類對未知的恐懼,因為13不能以10隻手指和2個腳掌來數。 假如一天既是一個月中的13日,又是星期五的話,便稱之為黑色星期五 西方人到底為什麼忌諱「13」? 這一忌諱源於兩種傳說: 其一,傳說耶穌受害前和弟子們共進了一次晚餐。參加晚餐的第13個人是耶穌的弟子猶大。就是這個猶大為了30塊銀元,把耶穌出賣給猶太教當局,致使耶穌受盡折磨。參加最後晚餐的是13個人,晚餐的日期恰逢13日,「13」給耶穌帶來苦難和不幸。從此,「13」被認為是不幸的象徵。「13」是背叛和出賣的同義詞。 (補充:傳說耶穌是被釘死在13號十字架上的) 其二,西方人忌諱「13」源於古代神話。北歐神話中,在哈弗拉宴會上,出席了12位天神。宴會當中,一位不速之客——煩惱與吵鬧之神洛基忽然闖來了。這第13位來客的闖入,招致天神寵愛的柏爾特送了性命。 (柏爾特是奧丁的兒子光明之神。他才貌出眾,滿面春風。當他微笑的時候,人們都感到無比喜悅。他做過一個惡夢,預感到將遭人暗算。眾神為此著急,奧丁便派出令官,嚴令一切鳥獸草木都不得傷害巴爾德爾。但令官沒有傳令給槲寄生,因為他覺得這種脆弱無能的植物不需要加以防範。火神洛基卻利用這可乘之隙,用槲寄生做成利箭,煽動黑暗之神霍爾德爾出面,並扶著他的手彎弓瞄準,將巴爾德爾射死。) 這類的傳說很多、很廣,特別是關於《最後的晚餐》的傳說,在西方已經深入人心,達·芬奇還畫了名畫《最後的晚餐》,流傳甚廣。因此「13」成了西方世界最為忌諱的數字。 因為忌諱,西方人千方百計避免和「13」接觸。在荷蘭,人們很難找到13號樓和13號的門牌。他們用「12A」取代了13號。在英國的劇場,你找不到13排和13座。法國人聰明,劇場的12排和14排之間通常是人行通道。此外,人們還忌諱13日出遊,更忌諱13人同席就餐,13道菜更是不能接受了。檢舉回答人的補充 2010-02-08 10:00 黑色星期五源於西方的宗教信仰與迷信:耶穌基督死在星期五,而13是不吉利的數字。兩者的結合令人相信當天會發生不幸的事情。星期五和數字13都代表著壞運氣,兩個不幸的個體最後結合成超級不幸的一天。所以,不管哪個月的十三日又恰逢星期五就叫「黑色星期五」。 起源 黑色星期五源於西方的宗教信仰與迷信。有很多的西方人忌諱「13」,原因是,按照迷信的說法,只要到每月的13日這一天,12個巫婆都要舉行狂歡夜會,第13個魔鬼撒旦就會在夜會高潮時出現,給人們帶來災難。因此,西方人不僅忌諱「13」日,也忌諱有「13」數字。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方許多樓房都沒有第13層。 很多西方人也忌諱「星期五」。聖經說,上帝創造了第一個男人亞當後,從他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又造了一個女人夏娃。據說,亞當和夏娃吃禁果在星期五,他倆死的日子也是星期五,亞當和夏娃的兒子該隱也是在「黑色星期五」殺死了他的弟弟亞伯。在西方人看來,星期五是不吉利的日子,在這天,有些人會因為恐懼而下不了床,還有些人會拒絕乘飛機,買房子,甚至購買勝券在握的股票。而如果星期五與13號重合,那就是特大倒霉日了。因為在這一天人們不會像往常一樣乘飛機或做生意,商業損失可達8到9億美元。估計在美國這種恐懼折磨著幾千萬人民。 數字13和星期五都代表著壞運氣,兩個不幸的個體最後結合成超級不幸的一天。所以,不管哪個月的十三日又恰逢星期五就叫「黑色星期五」。 《恐懼和樂趣》的作者德塞是一名民間傳說史學家,他說對於黑色星期五的恐懼在遠古就根深蒂固了。星期五和數字13都代表著壞運氣,兩個不幸的個體最後結合成超級不幸的一天。 德塞把對13的恐懼追溯到一個有關12位神在他們的天堂瓦爾哈拉殿堂進行宴會的挪威神話。沒被邀請的洛基是宴會上的第13位客人,他到達那兒之後,便讓黑暗之神Hoder用帶有槲寄生尖端的箭射擊快樂喜悅之神Balder。Balder死了,整個地球都陷入了黑暗和哀傷之中。從那一刻起,數字13便成了不祥之兆。 美國費城曾經有一幫富人組建了名為「黑色星期五」的俱樂部,他們只在「黑色星期五」這一天會面,以鍛煉自己對抗恐懼的決心和意志力。每次會面,他們先在一起享用豐盛的晚餐,然後開始做各種瘋狂的、正常人認為是罪惡的舉動,把大鏡子砸的粉碎,把鹽撒得到處都是,在房間里打起傘,放出黑顏色的貓等等。有研究反常現象的獨立專家說,人類對於某些特殊的日子有恐懼感。他們認為日歷能夠反映出時間的流動和宇宙中無形力量的強度周期。每個文明在發展到一定程度後都會制定出自己的歷法。多少世紀以來,人類的歷史總是發出這樣的告誡,在無形宇宙力量的強烈程度達到最高點時,人們要尤其保持謹慎。 黑色星期五源於西方的宗教信仰與迷信:耶穌基督死在星期五,而13是不吉利的數字。兩者的結合令人相信當天會發生不幸的事情。 星期五和數字13都代表著壞運氣,兩個不幸的個體最後結合成超級不幸的一天。所以,不管哪個月的十三日又恰逢星期五就叫「黑色星期五」。 1970年4月11日13點13分13秒,執行第三次登月任務的阿波羅13號飛船在佛羅里達的肯尼迪航天中心發射。就在預計進入月球軌道的4月13號,飛船發生了爆炸,不僅使登月任務被放棄,還差點賠上3名宇航員的性命。一些人指出幾乎是災難性的阿波羅13登月使命證明數字13是一個不吉利的數字。 在聖經中也涉及到不吉利數字13,背叛耶穌的傳道者猶大是最後晚餐的第13個客人。同時,在古羅馬,傳說中聚集了12組巫婆,而第13個被認為是惡魔。 紐瓦克特拉華大學數學和科學教育資源中心的科學家托馬斯·費斯勒說,數字13遭遇如此不幸是由於它的位置在12之後。按照費斯勒的說法,數字科學家認為12是一個「完全」的數字,一年12個月,黃道十二宮,奧林匹斯山12位神,赫拉克勒斯12勞方,以色列12個部落,以及耶穌的12位傳道者。而超過12一點點,13就「稍微超過『完全』一點點」,這個數字就變的不安定。 對13的恐懼在現在仍然很強烈,根據德塞的調查,80%的高樓沒有第13層,很多機場漏過了第13扇門,醫院和旅館通常沒有房間號13。在義大利的佛羅倫薩街道,門牌號12和14之間是12.5。在法國聞名的十四行詩社交名流中,他們曾經認為自己能夠成為宴會的第14位客人就可以擺脫一種不幸的命運。 至於星期五,它是知名的基督徒耶穌被迫害的日子。有些聖經學者認為伊芙誘惑亞當食禁果也是在星期五。或許最重大的一種信仰,是認為該隱在13號的星期五殺害了亞伯。 1307年10月13日,那是一個星期五(這就是黑色星期五的由來之一),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菲利普四世向法國各地的事務官發出密函,要求他們在同一時間打開,密函上的內容正是逮捕各地的聖殿騎士團成員。菲利普的突然襲擊獲得了圓滿成功,法國幾乎所有的聖殿騎士團成員都被逮捕,僅在巴黎就有138名騎士團成員被捕,聖殿騎士團的高層包括大團長雅克·德·莫萊(Jacques deMolay)無一倖免。菲利普四世給聖殿騎士團編排的罪名是「異端」,這真是很有意思,聖殿騎士團確實也不是什麼善男信女,你可以說他們貪婪,說他們殘暴,但要說異端就未免有點離奇了,從騎士團成立開始,它一直就是教皇座下最忠誠的力量,教皇前後共賜予他們上百條特權。不過菲利普四世需要的不是符合邏輯的觀點,他只需要將騎士團打入萬劫不復之境。法國的宗教裁判所立即就開始對騎士團成員進行審訊。在宗教裁判所的「有效工作」下,聖殿騎士們開始招供,其中包括大團長雅克·德·莫萊。裁判所還讓他給所有的騎士團成員發布一道命令,解決他們保密的義務。在莫萊的這道命令之後,騎士團成員向裁判所給出了千奇百怪的供詞,有的承認他們入會時要向十字架吐口水,有的說他們搞巫術,有的說他們崇拜異教的偶像,至於這個異教偶像是什麼樣子,各人又有各人的說法,另外還有騎士團成員之間搞同性戀——這個也許是唯一可信的罪名。據記載,僅巴黎一地就有36名騎士團成員在審訊過程中死亡,我們可以想像這些供詞究竟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獲得的。 在一個黑暗的角落裡,耶穌的靈魂在那裡飄,那竟然是13號的星期五。 一天他在那裡飄,嚇死13個大人,5個小孩。太恐怖了。 ]影響 在西方,13號正逢星期五,被稱為「 黑色星期五 」。 有很多的西方人忌諱「13」,原因是,按照迷信的說法,只要到每月的13日這一天,12個巫婆(witch)都要舉行狂歡夜會,第13個魔鬼撒旦就會在夜會高潮時出現,給人們帶來災難。因此,西方人不僅忌諱「13」日,也忌諱有「13」數字。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方許多樓房都沒有第13層。 很多西方人也忌諱「星期五」。聖經說,上帝創造了第一個男人--亞當後,從他身上取下一根肋骨又造了一個女人-夏娃。據說,亞當和夏娃吃禁果在星期五,他倆死的日子也是星期五,亞當和夏娃的兒子該隱也是在「黑色星期五」殺死了他的弟弟亞伯。 傳說,猶太教(Judaism)以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為休息日,稱為安息日(Sabbath)。 英國從前常常在星期五處死罪犯、因此星期五有時也叫「絞刑日」。 正因為有上述傳說,西方人就很是忌諱「13」,同時也忌諱「星期五」,要是「13日」這一天正好趕上「星期五」,則被認為更不吉利,稱之為「黑色星期五」。 現在「黑色星期五」的含義好像不僅僅指13日與星期五重合的日子,很多人把「最倒霉的日子」稱之為「黑色星期五」,不管這一天是不是13日,也不管這一天是不是星期五。 分析家認為,問題不在這兩個日子有什麼魔法,而是忌諱這兩個數字的人心理在作怪。以為「13日」再加上「星期五」就是是最「險惡」的日子。 不僅普通人,名人也懼怕「13日」和「星期五」。每當這時,歌德總是睡大覺;拿破崙絕不用兵,俾斯麥不簽署任何條約,即使是不觸動任何人根本利益的文件他也不願簽字。 其實,並非所有「13」都是不祥之兆。有的歐洲人就很喜歡13:以色列曾被分成13部分;救世主恰恰就是13日降臨的;歐洲神秘的占卜術中有許多13,比如說,有13眼天泉、13座天門、信奉上帝的人希望得到13種神葯。而在古埃及,在瑪雅人(印第安民族群)的心目中,13象徵著上帝的青睞。有人認為13不僅不晦氣,而且會給人帶來運氣。第一位飛越大西洋的駕駛員林德伯格前12次都以失敗告終,卻在第13次飛越時獲得成功…… 長期以來,人們為克服迷信(superstition),崇尚科學做了許多工作。例如,1791年,英國一家造船廠准備造一條大船。廠家特意選擇13號開工,這一天正是星期五,而且這條船的名字也叫「星期五」。大船第一次下水航行的日子還是星期五。[編輯本段]耶穌與黑色星期五 俄羅斯《真理報》撰文對西方人所說的「黑色星期五」形象進行了討論,文章稱有獨立專家認為,「黑色星期五」現象背後可能存在著無形的宇宙力量。 星期五被西方人認為是一周當中最不幸運的一天,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那一天就是星期五,所以有人認為2000多年前人類犯下的罪行從此改變了人類的歷史,星期五也因此蒙上了不幸運日的壞名聲。 人們也許會認為把星期五看成是一周當中最不幸運的一天是一種迷信。但是,許多保險公司的專家稱,一周當中悲劇發生最大的時間就是星期五。不僅基督徒認為星期五不吉利,穆斯林也持同樣的觀點。多數伊斯蘭國家的人都不選擇在星期五去辦重要的事情。 說到星期五,就要說到13,它被認為是所有的數字當中最不吉利的數字,俄語將其稱為「魔鬼的12」。西方人到現在為止,給街道和建築命名時仍不使用13這個數字,飛機上不設13號座,船上不設13號艙。如果星期五那天恰好是日歷上的13日,人們將其稱作「黑色星期五」。在這一天,醫生們不會去做任何重要的手術。 對於許多知名的公眾人物來說,他們最倒霉的事就發生在「黑色星期五」。美國芝加哥的黑幫領袖阿爾-卡波納就是在一個「黑色星期五」被捕入獄,饒舌歌手葉派克也是死於一個「黑色星期五」。兩年前,一個德國駕駛俱樂部公布了一組汽車事故統計數字。該俱樂部經過多年的觀察發現,每到「黑色星期五」車禍數量就會上升大約60%。這可能是為什麼穆斯林認為周五不宜出行的原因。多數西方旅遊公司都奉行這樣的規則:不在周五這一天送遊客出門。 追問: 哇,靠,不是復制的吧!

❾ 為什麼其他宗教離不開財利

這話問的,就好像樓主已經遠離了慾望似的,嘖嘖嘖。。。
請問一下,基督教(如果我沒記錯,樓主應該是基督教的吧?下次問問題麻煩寫清楚一點,是不是你覺得自己已經足夠出名到別人都知道你的信仰了啊?)信眾的目的不就是為了升天堂嗎,難道這不算慾望嗎?
跟佛教比起來,基督教實在是太淺薄、太狹隘了!《金剛經》里說到:「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意思是讓佛弟子連佛法都應該舍棄,這才能離真正的「無欲無求」更為接近。
基督教呢?不信我的,下地獄去吧!
以為我們都是嚇大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