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股票價格和買入賣出關系
擴展閱讀
威勝控股股票代碼 2025-07-22 21:01:16
股票交易方式主要包括 2025-07-22 19:05:11

股票價格和買入賣出關系

發布時間: 2021-09-05 12:17:11

Ⅰ 股票買入量和賣出量的關系

股票買賣是對等的,有買才能賣出,有賣才能買入。

股市成交量是單邊的,例如,某隻股票成交量為十萬股,這是表示以買賣雙方意願達成的,在計算時成交量是十萬股,即:買方買進了十萬股,同時賣方賣出十萬股。

而計算交易量則雙邊計算,例如買方十萬股加賣方十萬股,計為二十萬股。股市成交量反映成交的數量多少。可用成交股數和成交金額兩項指標來衡量。

(1)股票價格和買入賣出關系擴展閱讀:

股市成交量對股價影響

1、股票走勢低迷信號

股票長期成交量減少,就是股票走勢開始低迷的信號,如果在大盤縮量的狀態下出現的話,這個信號就越強。

2、 確認股票走勢

股票上漲可以通過大的成交量或成交量逐漸放大來確認其走勢;股票下跌可以通過成交量縮量甚至地量確認。

3、成交量主宰股票價格

股票成交量情況是股票對股民的吸引程度真實反應,當股民看好某個股票股票就會有很多人買入,持有該股票的股民會持股待漲,從而推動股票價格的上漲;同理,如果對該股票不看好,持股的股民會賣出,空倉的股民不會買入,從而推動股票價格的下跌.所以說成交量是股票價格的主宰。

Ⅱ 股票的現價和買價、賣價之間有什麼關系

現價的意思就是股票當前價格,買入價就是想以多少元的價格買入該股票。如果買入價比現價低,應要當股票價格回落到想買入的價格時就能買進。打個比方,一個股票現價5元,如果以5元的價格(也就是現價)買進的話,提交買單就能買進。如果想以4.99元的價格買進的話,就要等股價回落到4.99元的價格才能買進。就是說現價可以馬上買,而報的買入價小於現價的時候,就要等股價回落到買入價才能交易成功。賣出價與之相反。

Ⅲ 股票漲跌和買賣關系

一支股票價格的漲跌與其成交量大小之間存在一定的內在關系。可通過分析此關系,判斷形勢,買賣股票。
1.量增價平。量增價平主要是指個股(或大盤)在成交量增加的情況下個股股價幾乎維持在一定價位水平上下波動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量增價平既可能出現在上升行情的各個階段,也可能出現在下跌行情的各個階段中。如果股價在經過一段較長時間的下跌後處於低價位區時,成交量開始持續放出,股價卻沒有同步上揚,這種走勢可能預示著有新的資金在打壓建倉。一旦股價在成交量的有效配合下掉頭向上,則表明底部已形成。 量增價漲。量增價漲主要是指個股(或大盤)在成交量增加的同時個股股價也同步上漲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量增價漲只出現在上升行情中,而且大部分出現在上升行情初期,也有小部分是出現在上升行情的中途。經過一輪較長時間的下跌和底部盤整後,市場中逐漸出現諸多利好因素,這些利好因素增強了市場預期向好的心理,換手逐漸活躍。隨著成交量的放大和股價的同步上升,買股短期就可獲收益。
2.量縮價漲。量縮價漲主要是指個股(或大盤)在成交量減少的情況下個股股價反而上漲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量縮價漲多出現在上升行情的末期,偶爾也會出現在下跌行情的反彈過程中。在持續的上升行情中,適度的量縮價漲表明主力控盤程度較高,大量流通籌碼被主力鎖定。但畢竟量縮價漲所顯示的是一種量價背離的趨勢,因此,在隨後的上升過程中如果出現成交量再次放大的情況,可能意味著主力在高位出貨。
3.量增價跌。量增價跌主要是指個股(或大盤)在成交量增加的情況下個股股價反而下跌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量增價跌現象大部分出現在下跌行情的初期,也有小部分出現在上升行情的初期。在下跌行情的初期,股價經過一段較大的上漲後,市場上的獲利籌碼越來越多,投資者紛紛拋出股票,致使股價開始下跌,這種高位量增價跌現象是賣出的信號。
4.量縮價跌。量縮價跌主要是指個股(或大盤)在成交量減少的同時個股股價也同步下跌的一種量價配合現象。量縮價跌現象既可能出現在下跌行情的中期,也可能出現在上升行情的中期。下跌行情中的量縮價跌表明投資者在出貨後不再做「空頭回補」,股價還將維持下跌,投資者應以持幣觀望為主。
5.量價關系的兩種主要情況
量價同向:即股價與成交量變化方向相同。股價上升,成交量也相伴而升,是市場繼續看好的表現;股價下跌,成交量隨之而減,說明賣方對後市看好,持倉惜售,轉勢反彈仍大有希望。
量價背離:即股價與成交量呈相反的變化趨勢。股價上升而成交量減少或持平,說明股價的升勢得不到成交量的支撐,這種升勢難於維持;股價下跌但成交量上升,是後市低迷的前兆,說明投資者惟恐大禍降臨而拋售離市。
成交量是反映股市上人氣聚散的一面鏡子。人氣旺盛才可能買賣踴躍,買氣高漲,成交量自然放大;相反,投資者在人心動搖舉棋不定,人氣低迷時心灰意冷,成交量必定萎縮。
成交量是觀察莊家大戶動態的有效途徑。資金巨大是莊家大戶的實質,他們的一切意圖都要通過成交來實現。成交量驟增,很可能是莊家在買進賣出。

Ⅳ 股價的平均成本與買進與賣出的關系

一般股價超過平均成本20%到40%或更高,股價就會有見頂或大幅調整的風險。反之,低於平均成本,自然風險相對較小。

Ⅳ 股票新手 現價和買入價賣出價有什麼關系呢

現價的意思就是股票當前價格
買入價就是你想以多少元的價格買入該股票 如果買入價比現價低應要當股票價格回落到你想買入的價格時就能買進 打個比方 一個股票現價5元 如果你以5元的價格(也就是現價)買進的話提交買單就能買進 如果你想以4.99元的價格買進的話 就要等股價回落到4.99元的價格才能買進 就是說現價可以馬上買 而你報的買入價小於現價的時候 就要等股價回落到你的買入價才能交易成功 賣出價與之相反 希望能理解

Ⅵ 股票新手 現價和買入價賣出價有什麼關系

股票現價,就是股票當前的價格。在交易時段內,因為價格隨時發生變化,所以每個時間點的現價都可能會不一樣。買入價和賣出價,就是你買賣股票成交的價格,買入成交價格,就是買入價,賣出成交價格,就是賣出價。

Ⅶ 買賣股票時,買入和賣出價格怎麼確定

1、委託買賣股票時,委託的價格要在現價的基礎上有所變動。如果是買入股票的話,則委託的價格要比現價要高,才能使成交率提高,如果低了,很可能成交不了。同理,如果是賣出股票,委託賣出的價格要比現價低,這樣才能更容易成交。
2、委託買賣股票又稱為代理買賣股票,是專營經紀人或兼營自營與經紀的證券商接受股票投資者(委託人)買進或賣出股票的委託,依據買賣雙方各自提出的條件,代其買賣股票的交易活動。

Ⅷ 股票買一與賣一有什麼關系

兩者共同控制著股價的高低。

如果市場上有1萬人要賣手中的股票,1萬人要買這只股票,那麼兩方就變成了兩支隊伍,雙方都不妥協,於是就進入了出現買一賣一。

買方中有一部分人急於買入,於是開出高幾口價,其中價格開的最高的一部分人,就是買一。賣方中又有一部分人要盡快脫手,於是報了個低幾口的價格,被稱為賣一。

買賣雙方都已經做出讓步,但是最終還是對峙在離現價這1分錢的差距上,這時候如果就維持股價就一直不變,不會產生交易。


(8)股票價格和買入賣出關系擴展閱讀:

股票買賣的周期性變化:

如果當有關行業的不景氣剛出現,股價開始下跌時就買進,還有巨大的下跌空間,你可能會蒙受虧蝕。如果當有關行業景氣改善,股價回升了一截時就脫售,可能脫售得太早。

錯過了賺取巨利的機會,殊為可惜。所以買得太早和賣得太遲都是錯的。

當然,在未跌到底時買進未到頂時賣出,還總比在底價時賣出頂價時買進高明。一般人之所以會犯買得太早和賣得太遲的錯誤,是因為沒有志氣、貪圖快錢小利。

另一個原因是擔心失去買進機會和擔心失去既得的盈利,其實這是過慮。通常一隻股票跌至最低和漲至最高時,都會在谷底和峰頂徘徊三、五個月。

有足夠的時間讓你以低價買進和在高價賣出。你在谷底時不買進,不是時間不夠,而是根本不要買進,不要買進是因為你恐懼,沒有買進的膽識。

買股票時,買入價和賣出價分別是什麼意思

這個很好理解,下面給你解釋一下:

1、買入價指:有人慾以此價格買入這個股票,如若你要賣出股票的話,輸入的價格需小於等於買入價才能成交;

2、賣出價指:有人慾以此價格賣出這個股票,如若你要買入股票的話,輸入的價格需大於等於賣出價才能成交;

3、收盤價是指在證券交易所一天交易活動結束前最後一筆交易的成交價格。如當日沒有成交,則採用最近一次的成交價格作為收盤價,因為收盤價是當日行情的標准,又是下一個交易日開盤價的依據,可據以預測未來證券市場行情;所以投資者對行情分析時,一般採用收盤價作為計算依據。

(9)股票價格和買入賣出關系擴展閱讀:

開盤價又稱開市價,是指在證券交易所每個交易日開市後的第一筆買賣成交價格。國內證券交易所都採用集合競價確定開盤價。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