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買股票澤時是什麼意思
擴展閱讀
股票代碼標注r什麼意思 2025-09-17 10:21:11
中國中鐵和中國交建股票 2025-09-17 08:55:47

買股票澤時是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1-10-04 02:49:39

❶ 為什麼建議散戶要選澤市盈率50以下的股票

額(⊙o⊙)…做了那麼多年的散戶都沒聽說過

❷ 股票除權除息前後有什麼區別

股票的除權是指上市公司以股票股利分配給股東,即公司的盈餘轉為增資時,或進行配股時,就要對股價進行除權;除息是指上市公司將盈餘以現金分配給在冊股東,股價就要除息,除權除息即指從股票的市場價格中將股息和股利除去,
除權當天上市公司的股票會以XR標注,除息以XD標注,除權除息同時進行則標注為DR。

除權除息日及以後購入該公司股票的股東則不可以享有本次分紅派息或配股,而在股權登記日收盤後持有該股票的投資者,在除權除息日賣出該股票後,仍可享有本次分紅派息或配股。

除權除息後股價的變化
除權除息後股票一般會有兩種走勢,填權或貼權。填權是指在除權除息後的一段時間里,如果多數人對該股看好,該只股票交易市價高於除權(除息)基準價,倘若股價上漲到除權除息前的價格水平,變稱為充分填權;貼權即指除權除息後交易市價低於除權(除息)基準價
除權除息後股價的K線圖上會出現一個跳空出口,不利於分析,可在交易軟體里自行調整,多用的有前復權,即將股票的歷史價格按現在除權後的價格做相應調整,後復權則相反,但不推薦使用
除權除息後股價不一定都會走出填權的趨勢,具體還是要看當前市場狀況以及上市公司的基本面和其股票的走勢,不過除權除息後股價降低,有利於吸引新的投資者,不至於造成股價的虛高,因此長期來看還是比較好的,投資者需根據股票情況具體分析,不要盲目期待填權情況。

股票除權除息參考價的計算
滬市、深市股票的除權除息參考價有所不同,以下分別介紹:
滬市:以股權登記日收盤價為依據,計算公式為
除權參考價=(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配股價×配股率-派息率)/(1+送股率+配股率)

深市:
與滬市有所不同,其計算方式以市值為依據,其公式為:
除權參考價=(股權登記日總市值+配股總數×配股價-派現金總額)/除權後總股本
其中:
股權統計日總市值=股權登記日收盤價×除權前總股本。
除權後總股本=除權前總股本+送股總數+配股總數。

❸ 什麼樣的股票稱為澤系股

其正在投資,過去投資,將要投資的公司~

❹ 什麼是股票 什麼是期貨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
股票是對公司收益和資產的索取權。
這種所有權是一種綜合權利,如普通股股東可以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等。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股票一般可以通過買賣方式有償轉讓,股東能通過股票轉讓收回其投資,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但是,公司可以通過股票市場回購自己發行的股票,提高股票價格來保護股東的權利、集中每股權益,此做法的目的在於保護中小流通股股東的權利。股東與公司之間的關系是所有與被所有的關系,不同於債權債務關系,所以股東對公司的求償權是剩餘求償權,只能在債權人全部收回自己的債權時才能對剩下的資產求償。股東是公司的所有者,以其出資額為限對公司負有限責任,承擔風險,分享收益。(當然一些高線技術企業的股東可能是以他的技術作為出自來獲得股東身份的。)企業可以通過向社會公開發行股票籌集資金,也可以私募資金充實自己的資產。目前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絕大部分是國家控股公司,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是民營的股份有限公司。
所謂期貨,一般指期貨合約,就是指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標的物的標准化合約。這個標的物,又叫基礎資產,是期貨合約所對應的現貨,這種現貨可以是某種商品,如銅或原油,也可以是某個金融工具,如外匯、債券,還可以是某個金融指標,如三個月同業拆借利率或股票指數。
廣義的期貨概念還包括了交易所交易的期權合約。大多數期貨交易所同時上市期貨與期權品種。
期貨合約內容包括:合約名稱、交易單位、報價單位、最小
變動價位、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交割月份、交易時間、最後交易日、交割日期、交割品級、交割地點、最低交易保證金、交易手續費、交割方式、交易代碼等。期貨合約附件與期貨合約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我來舉個生活中的小例子幫助大家理解。比如你去花店買花,現買現付就屬於現貨交易;若是約定二個月後過生日時再付款提貨,則屬於遠期交易。期貨交易的產生就是源於現貨交易和遠期交易,並在遠期交易的基礎上發展而形成的。前面談到的期貨合約,實際上也是一種標准化的遠期合約。也就是說合約中的商品(合約標的物)種類、質量、數量和交割時間、地點都是事先規定好的,這樣,買賣雙方就不會因為商品的質量、數量和交貨地點、時間等問題產生爭議了

標准合約樣式:大連商品交易所黃金大豆1號期貨合約

交易品種-黃大豆
交易單位-10噸/手
報價單位-人民幣
最小變動價位-1元/噸
漲跌停板幅度-上一交易日結算價的3%
合約交割月份-1、3、5、7、9、11
交易時間-每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9:00-11:00下午13:00-15:00
最後交易日-合約月份第十個交易日
最後交割日-最後交易日後第七日(遇法定節假日順延)
交割等級-具體內容見附件
交割地點-大連商品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
交易保證金-合約價值的5%
交易手續費-4元/手
交割方式-集中交割
交易代碼-A
上市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
交割等級-純糧率最低指標%
種皮、雜質%、水份%、氣味色澤
升水-(人民幣元/噸)
貼水-(人民幣元/噸)
【期貨與股票的區別】
投資報酬不一樣:期貨交易由於其保證金的杠桿原理,可以放大收益,四兩撥千斤。期貨只需付出合約總值的10%以下的本錢;股票則必須100%投入資金,要融資則需付出利息代價。

交易方式不一樣:國內股票只能做多,而期貨則既能做多,又能做空;

期貨開戶

一、開戶
1、選擇開戶機構(qhkh.blog.163.com)

2、開戶條件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得成為期貨經紀公司客戶:
· 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自然人;
· 期貨監管部門、期貨交易所的工作人員;
· 本公司職工及其配偶、直系親屬;
· 期貨市場禁止進入者;
· 金融機構、事業單位和國家機關;
· 未能提供法定代表人簽署的批准文件的國有企業或者國有資產占控股地位或主導地位的企業;
· 單位委託開戶未能提供委託授權文件的;
· 中國證監會規定的其他情況;
3、開戶時間和地點:可選擇任何時間到期貨公司營業場所辦理。
4、開戶金額:不低於5萬元;
5、開戶所需提供資料:
個人戶:自然人投資者的頭部正面照、身份證正面掃描件;
法人戶:機構投資者的開戶代理人頭部正面照、開戶代理人身份證正面掃描件、機構投資者營業執照(副本)和組織機構代碼證的掃描件。
二、入金
入金可採用現金、電匯、匯票、支票,銀期轉帳等方式。電匯、匯票、支票須以資金到我公司帳戶方視為到帳。

三、申請交易編碼
客戶填寫各交易所申請編碼表後,由期貨公司為客戶辦理交易編碼申請手續,編碼獲得批復後方可進行交易。

四、交易

五、結算
由結算部對客戶每日交易情況進行結算,營業廳客戶每日向營業部盤房索取並簽署結算單,網上交易客戶每日通過網上查詢功能查詢結算單。

六、撤戶
客戶在辦理完期貨公司規定的撤戶手續後,雙方簽署終止協議,結束代理關系。

七、出金
由期貨公司財務部採取現金、電匯、匯票,支票及銀期轉帳的方式為客戶辦理出金。

期貨的炒作方式與股市十分相似,但又有十分明顯的區別。

一、以小搏大:股票是全額交易,即有多少錢只能買多少股票,而期貨是保證金制,即只需繳納成交額的5%至10%,就可進行100%的交易。比如投資者有一萬元,買10元一股的股票能買1000股,而投資期貨就可以成交10萬元的商品期貨合約,這就是以小搏大。

二、雙向交易:股票是單向交易,只能先買股票,才能賣出;而期貨即可以先買進也可以先賣出,這就是雙向交易。

三、時間制約:股票交易無時間限制,如果被套可以長期平倉,而期貨必須到期交割,否則交易所將強行平倉或以實物交割。

四、盈虧實際:股票投資回報有兩部分,其一是市場差價,其二是分紅派息,而期貨投資的盈虧在市場交易中就是實際盈虧。

五、風險巨大:期貨由於實行保證金制、追加保證金制和到期強行平倉的限制,從而使其更具有高報酬、高風險的特點,在某種意義上講,期貨可以使你一夜暴富,也可能使你頃刻間一貧如洗,投資者要慎重投資。

1:品種 期貨比較活躍的品種只有幾個,便於分析跟蹤。股票品種有1300多,看一遍都很困難,分析起來就更不容易。
2:資金 期貨是保證金交易,用5%的資金可以做100%的交易,資金放大20倍,杠桿作用十分明顯。股票是全額保證金交易,有多少錢買多少錢的股票。
3:交易方式 期貨是T+0交易,有做空機制,可以雙向交易。股票是T+1,沒有做空機制。
4:參與者: 期貨是由想迴避價格風險的生產者和經銷商還有願意承擔價格風險並且獲取風險利潤的投機者共同參與的。股票的參與者基本上以投機者居多(投機者高位套牢被迫成為投資者)
5:作用: 期貨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提供了給現貨商和經銷商一個迴避價格風險的市場。股票最主要的作用是融資,也就是大家經常說的圈錢。
6:信息披露: 期貨信息主要是關於產量,消費量,主產地的天氣等報告,專業報紙都有報告,透明度很高。股票最主要的是財務報表,而作假的上市公司達60%以上。
7:標的物:期貨和約所對應的是固定的商品如銅,大豆等。股票是有價證券。
8:價格: 期貨價格是大家對未來走勢的一種預期,受期貨商品成本制約,離近交割月,價格將和現貨價格趣於一致。股票價格是受莊家拉抬的力度而定,和大盤的走勢密切相關。
9:風險: 期貨商品是有成本的,期價的過度偏離都會被市場所糾正,它的風險主要來自參與者對倉位的合理把握和操作水平高低。股票是可以摘牌的,股價也可以跌的很低。即使你有很高的操作水平,也不容易看清楚哪個公司在做假帳,這有中科系股票和銀廣夏為證。
10:時間: 期貨有交割月,到期必須交割。也可以用對沖的方式解除履約責任。股票可以長期持有。

❺ 在股市中那種指標最常用

股市中指標最常用有:
一、平滑異同平均線MACD
MACD中文名稱: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是由Gerald Appel首先在Systems And Forecasts一書中發表,主要是利用長短期的二條平滑平均線,計算兩者之間的差離值,作為研判行情買賣之依據。 演算法: DIFF線收盤價短期、長期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間的差 DEA線DIFF線的M日指數平滑移動平均線 MACD線DIFF線與DEA線的差,彩色柱狀線 參數:SHORT(短期)、LONG(長期)、M 天數,一般為12、26、9 用法: 1.DIFF、DEA均為正,DIFF向上突破DEA,買入信號。 2.DIFF、DEA均為負,DIFF向下跌破DEA,賣出信號。 3.DEA線與K線發生背離,行情反轉信號。 4.分析MACD柱狀線,由正變負,賣出信號;由負變正,買入信號。
二、隨機指標KDJ
原理:用目前股價在近階段股價分布中的相對位置來預測可能發生的趨勢反轉。 演算法:對每一交易日求RSV(未成熟隨機值) RSV=(收盤價-最近N日最低價)/(最近N日最高價- 最近N日最低價)×100 K線:RSV的M1日移動平均 D線:K值的M2日移動平均 J線:3×D-2×K 參數:N、M1、M2 天數,一般取9、3、3 用法: 1.D>80,超買;D<20,超賣;J>100%超賣;J<10%超賣 2.線K向上突破線D,買進信號;線K向下跌破線D,賣出信號。 3.線K與線D的交叉發生在70以上,30以下,才有效。 4.KD指標不適於發行量小,交易不活躍的股票; 5.KD指標對大盤和熱門大盤股有極高准確性。
三、威廉指標
原理:用當日收盤價在最近一段時間股價分布的相對位置來描述超買和超賣程度。 演算法: N日內最高價與當日收盤價的差,除以N日內最高價與最低價的差,結果放大100倍 參數:N統計天數一般取14天 用法:
1.低於20,超買,即將見頂,應及時賣出
2.高於80,超賣,即將見底,應伺機買進 3.與RSI、MTM指標配合使用,效果更好 四。相對強弱指標RSI(Relative Strenth Index) 原理: 用向上波動幅度和總波動幅度的比值來描述走勢強弱。 演算法: 先求 相對強弱值rsi=N日內收盤價上漲幅度總和/上漲下跌幅度總和乘以100 用法: RSI在50以上准確性較高 1.6日RSI向上突破85,超買;向下跌破15,超賣 2.盤整時,RSI一底比一底高,多頭勢強,後市可能續漲;反之,是賣出信號
3.股價尚在盤整階段,而RSI已整理完成,股價將隨之突破
4.6日RSI向上突破12日RSI,賣進信號;反之,賣出信號。 參數:N1、N2、N3統計天數,一般取6、12、24 五。布林通道BOLL 原理: 以移動平均線為中線,收盤價的均方差為帶寬的軌道帶。 BOLL帶繪制支撐線(LOWER)、阻力線(UPER)、中線(MID)。 MID:收盤價的N日移動平均 UPER:中線加偏移值 LOWER:中線減偏移值 參數:N設定統計天數 ,一般為26 P設定BOLL帶寬度,一般為2 用法:
1、股價處於盤整狀態時,股價下碰支撐線買入,上碰阻力線賣出;
2、股價連續上漲時,會沿著中線和阻力線形成的通道上升。當股價不能再觸及阻力線時,則上漲趨勢減弱,應賣出。
3、當股價連續下跌時,會沿著中線和支撐線形成的下降通道下跌,當股價不能再觸及支撐線時,下跌趨勢減弱,應買入。

❻ 股市開盤前15分鍾價格怎麼回事

股市開盤前15分鍾價格是指集合競價產生的價格,集合競價(開盤價如何產生)每天交易開始前,即:9點15分到9點25分,滬深證交所開始接受股民有效的買賣指令,如:漲跌幅必須按規定填單(當日上市的新股除外),否則主機不接受。但此時電腦不撮合成交。在9點30分正式開盤的一瞬間,滬深證交所的電腦主機開始撮合成交,以每個股票最大成交量的價格來確定每個股票的開盤價格。

根據證監會8月6號晚規定,股票交易的收盤價產生方式調整為通過收盤集合競價產生。收盤集合競價的時間為14:57至15:00。收盤集合競價階段可以申報,不可撤單。行情揭示同開盤集合競價。自8月20日開始實施。

拓展資料:

集合競價:集合競價是指對一段時間內接收的買賣申報一次性集中撮合的競價方式。以我國競價交易制度為例,集合競價時成交價格的確定原則是: 1、在有效價格範圍內選取成交量最大的價位; 2、高於成交價格的買進申報與低於成交價格的賣出申報全部成交;3、與成交價格相同的買方或賣方至少一方全部成交。兩個以上價位符合上述條件的,上海證券交易所規定使未成交量最小的申報價格為成交價格。若仍有兩個以上申報價格符合條件,取其中間價為成交價格。深圳證券交易所取距前收盤價最近的價位為成交價。集合競價的所有交易以同一價格成交。集合競價未成交的部分,自動進入連續競價。

資料來源:網路

❼ 如何把握股票市場

1991年以來,美國經濟連續強勁擴張,使富人的數量急劇增長。據紐約大學的一項統計,從1989年到1995年的6年間,美國擁有百萬財產的家庭數量沒有多少變化,保持在300萬左右,而『從1995年到1998年的3年間,卻新增了百萬富翁大約100萬名,億元富翁的隊伍也迅速壯大。

值得注意的是,數量巨大的新百萬富翁很少來自傳統產業。他們的致富方式也與老一代百萬富翁不一樣。

首先是股市淘金成功。僅從1995年11月至1999年,在不到4年時間,道·瓊斯工業指數已漲了7000點,連續4年都上漲20%以上。

連續牛市形成的財富效應使許多股民每年得到兩位數的回報率,邁入了富人行列。一些人看準了有前途的企業股票做長線,幾年前每股幾美元、幾十美元買進的股票,現在漲到每股上百美元甚至更多,像戴爾電腦公司的股票5年間漲了100多倍;而如果10年前花1萬美元投資希思科公司的股票,現在財產可達320萬美元。

還有人投資原始股發了財,在股票市場高漲時上市的公司,股票一般第一天就增值數倍,投資者也成倍獲益。

近年來,投資網路服務行業的人們都獲得了豐厚的回報,雖然他們開業資本可能只有幾萬元,但經過短短的幾年經營,一旦上市或者被大公司收購,身價常達百萬以上。

克利澤曼和帕特諾特1994年在康乃爾大學讀三年級時,一天在宿舍閑聊時異想天開,決定開設一個可以供人們收發電子郵件、聊天、設網頁的網站。他們借了1.5萬美元辦起了「地球村」網站,秋天他們的公司上市成功,這兩名25歲的小夥子一夜之間成了擁有財產3500萬美元的富翁。1999年,有一家大公司准備以8000萬美元收購20歲剛出頭的馬科威茲創辦的「我的點數」公司。

如果成交,他個人可得400萬美元,但被他拒絕。馬科威茲說,幾年前只要有人出一二百萬我就會賣,但現在8000萬也算不了什麼。他准備將公司上市,這樣可賺更多的錢。

發「網財」的不光是年輕人,82歲的前美國公共衛生署署長庫普博士設立的「庫普醫生」網站,不久前公司上市,價值達到6.25億美元,庫普占的股價值4000萬美元,這位年逾80的老人一下子成了富翁。

創業者總是少數,更多的在新產業領域致富者靠的是「認購股票特權」。購股特權是一些公司將高層主管的收益同公司股票聯系起來,目的是鼓勵他們傾力搞好公司。許多高科技公司因創業之初收益有限,員工工作條件艱苦,工資不高,便將此特權從高層主管擴大至一般員工。據統計,美國超過三分之一的公司有給員工購股特權的計劃,約600萬人有認購股票特權。

許多企業近年股票大幅升值,擁有認購股票特權者也就水漲船高,財富猛增。微軟公司的購股特權在公司內造就了數以千計的百萬甚至千萬富翁,這已成為美談。其實,成功的信息產業大公司差不多都有通過購股特權成為百萬富翁的員工,連通用、福特這樣的傳統行業里都有這樣形成的百萬富翁。

由於股票市場能夠產生快速的致富效應,許多公司都把上市作為一個重要的戰略目標,雖然許多公司在上市前都有良好的盈利紀錄,例如微軟在上市之前,盈利能力高達34%。從這一點上說,股票不上市更能為公司保守利益,但對個人來說,上市可立即兌現財富。

❽ 為什麼散戶炒股一直虧錢

A股20多年,散戶可以說被隔了一波又一波的韭菜,散戶總是喜歡到處打聽各種小道消息,聽一些所謂的分析師薦股,最後虧得都是自己。

2015年牛市啟動,上證指數從3000點一路飆升到5000點,市場上各種「分析師」「專家」,各種qq群,微信群,給你薦股,試問這么大的牛市機會你賺了錢嗎?

很簡單一個道理,如果你有一個很簡單的賺錢機會,你會告訴別人嗎?估計是生怕別人知道了,然後用自己的方法把錢賺跑了。那些聰明的分析師能不明白這個道理?但是很多人卻依舊每天堅持看財經評論,把那些大神的分析視若瑰寶,然後一次次的被騙。這些人每次看股票漲跌的時候恐怕只有祈禱,來個漲停吧!來個漲停吧!求求你來個漲停吧!都是成年人了,還玩小孩子的這一套,實在是太可笑了。

分析師的預測並不準

那些證券分析師在分析股票前景的時候總是信誓旦旦,口若懸河,黑的都能說成白的。可他為什麼要這么說,為的就是散戶去買他說的股票,然後自己去割一波韭菜。它代表的是背後金主的利益,怎麼可能把那賺錢的機會白白的送給你呢。就算是他很高尚,為了使廣大人民群眾可以賺到錢,關鍵是他總是預測不對啊,舉個例子:

倫敦《金融時報》經常舉行競賽,讓市場分析師和新入行的投資者一起參與競爭。2002年,有兩位新人他們的投資組合都贏了專業的分析師,一位是一個5歲的倫敦小女孩,一位是用輪盤選股的女士。一年後,人們把他們倆的盈利情況與頂尖的金融分析師的盈利情況進行對比分析。那個小女孩的的股票上漲了58%,專業分析師的組合損失了462%,那位用轉盤的女士雖說虧損了62%,但也贏了分析師。

那個小女孩去麥當勞慶祝了自己的勝利,而那位分析師依舊在高端消費場所進餐。分析師算錯了股票前景,但他並不會因為這個付出太大的代價,而散戶門卻被逼得精盡人亡

減少你的交易次數

證券分析師總是慫恿你趕緊買入或者賣出,在他們的嘴裡股票不是馬上大漲就是馬上大跌,逼著你交易。我們再看看股神巴菲特,他炒股有一個秘訣,「好股要捂住」,「死了都不賣」。

在證券的買賣中,不知你是否算過一筆賬,我們除了凈賺,交納了多少手續費呢?「手續費不就是印花稅嗎?股票交易還有別的費用?」很多投資者在交易中都忽略了這一部分可觀的支出,相當一部分人甚至不知道傭金的存在,把手續費等同於印花稅。在我國現行的交易中,最高規定的傭金是0.3%(也有0.25%),那我們就以此計算:

投資者擁有股票:1萬元

每天買賣一次,交易額就是2萬元

證券公司傭金:2萬*0.3%=60元,

假設一個月他有20天在交易,

總共支付給證券公司的傭金:20*60=1200元

不多的一萬元在一個月中就能給證券公司帶來如此高的收入,一算嚇一跳!

試問去年的股市那麼「牛」,真正賺錢的又有幾人呢?有一個答案是肯定的,證券公司。「投資者之所以一直保持慘淡收益,是受到了交易成本和管理費用的綜合影響。」我們交易次數越多,所繳納的各項支出越多,這使得交易成本增加了。我們不停得追漲殺跌,最終只撈到了一點小錢,真正的大贏家是證券公司,從去年各證券營業部里排成長龍的開戶隊伍我們就可見一斑了。

我們該信誰?

我們平時獲取信息最多的地方就是媒體,但是現在我覺得是時候換一換了。因為媒體也是一樣的,沒有自己的立場,什麼能抓顧客的眼球就說什麼,真的是沒有任何責任感可言。當我們在面對生活或者新聞上的財經問題的時候我們應該多想想這是為什麼,而不是人雲亦雲。這就是只能靠我們自己了,後面我會從基礎的金融知識開始說起,為大家補充必要的金融知識。

微信公眾號:大飛投資筆記,教你用最簡單的方法理財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