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買基金的時候,是凈值低的時候買還是高時買
當然是在凈值低的時候買,因為投資的邏輯就是低買高賣。
對那些從來沒有買過基金的小夥伴來說,他們可能會看基金的估值和凈值,同時也搞不清楚這些概念。其實我們可以這樣理解,投資基金本來就是一個把投資交給專業人來做的事情,我們只需要選定好自己喜歡的投資經理就可以了,買基金要在相對凈值比較低的時候買。
買基金一般在凈值低的時候買。
這個道理很好理解,如果一個基金的凈值是1,等這個基金的凈值升到1.5的時候,就意味著你的本金已經翻了0.5倍,這也就意味著你現在有1.5的資產。這個邏輯基本上適用於所有的投資產品,核心邏輯就是低買高賣。我們在買基金的時候可以看一下基金的相對估值和凈值,如果凈值處在比較低的位置,我們就可以把這個基金當作我們的可選項之一。
㈡ 買股票型基金是不是要選凈值低的買
買基金要看基金凈值,但是基金凈值並不是越低越好,越低的基金越要謹慎。
很多人在買基金時會這樣算賬,同樣1萬元,買1元錢的基金能夠買到1萬份,但1.3元的基金就只能買到7600多份,價格便宜的基金可以得到更多份額,因此就買了價格便宜的基金。
實際上,價格的高低並不影響投資基金的風險和收益,打個比方(去除手續費因素):有1000元准備投資基金,A基金目前凈值0.5元,B基金目前凈值1元。如果用500元買A基金的話,可以買入份額1000份,而用另外500元買B基金的話,則買入份額為500份。第二日基金大漲,A基金和B基金都漲了2%,那麼A基金每份漲了0.01元,B基金每份漲了0.02元,盈利情況分別是:
1、A基金盈利:本金500元 X 2%=10元 或0.01元 X 1000份=10元
2、B基金盈利:本金500元 X 2%=10元 或0.02元 X500份=10元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其實高價低價的基金所帶來的盈利或損失主要看投入的本金和每日的漲跌幅,與份額沒有關系。問理財首席分析師王子涵提醒,價格低的基金雖然能買到更多份額,但並不意味著比價格高的基金贏利更多。
認為基金價格越低越好的另一個原因是,很多人認為越便宜的基金,上漲的空間越大。比如1元的基金上升空間比1.3元的基金大。
實際上,基金跟股票不一樣。股價取決於其基本面和市場供求,而基金價格反映的是基金所持股票、債券等資產的價值。價格高的基金,表示管理人運作較成功,倉位中股票、債券表現優秀。而價格低的基金,可能是基金經理管理有問題。
㈢ 基金的凈值小於1元,是不是表明基金買股票買在高位了
可以這么說,因為基金開始發行的面額都是一元,也就是說這個基金現在沒有收益,在虧損,今年基金都不是很理想到現在為止已經有90多隻股票型基金凈值跌破1元了,
㈣ 購買基金時凈值高好還是低好,舉個例子來
凈值增長是按百分比來計算的,不是按多少錢計算,所以凈值高低是一樣的,買基金要看該基金的管理能力、基金公司的整體業績,凈值的高低是沒有意義的。好壞與凈值高低沒關系。股票型基金的凈值波動。 在一隻新的股票型基金成立之後,它的凈值都是從一元開始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不同基金經理的管理水平不同,隨著基金經理選擇投資的股票不同,最終在時間的長河裡,不同的股票型基金凈值價格,必然會有所區別,管理得好的基金,它的凈值可能會達到兩元或者三元,甚至更高,這樣的基金給投資者帶來很高的回報,但是管理不好的基金凈值可能會跌破一元,變為0.9元或者0.8元,在一元買入的基民就會虧損。
拓展資料
什麼是基金凈值?
它是每份基金單位的凈資產價值,等於基金的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後的余額再除以基金全部發行的單位份額總數。開放式基金的申購和贖回都以這個價格進行。封閉式基金的交易價格是買賣行為發生時已確知的市場價格;與此不同,開放式基金的基金單位交易價格則取決於申購、贖回行為發生時尚未確知(但當日收市後即可計算並於下一交易日公告)的單位基金資產凈值。
基金的凈值高低,完全是由基金投資標的價格和基金經理,或者說是投研團隊的投資能力決定的。而後者有時往往起著決定性因素。 就基金來看,凈值低的基金並不意味著有上漲的潛力,說不定正是由於投資能力差,才導致凈值一直上不去;而目前凈值高的基金,也不意味著沒有上升的空間,說不定因為優秀的基金經理,以後還會繼續走高。 價格只是一個衡量尺度和數字的表現形式,貴賤也只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不能以凈值的高低來判斷未來業績和投資價值,還應根據當前的市場狀況綜合判斷。 如果你已經有了目標基金,只是礙於當前的凈值太高,怕買貴了,建議你還是別猶豫,提早買吧。
㈤ 基金凈值高時能買入嗎
1、風險高低並不是來自基金凈值的高低。凈值高低和風險沒有直接對應關系。直接影響的是股票市場指數投資前認為是否在高位,才是決策的依據。一般認為新基風險低,並不是因為凈值低才風險低,而是因為倉位低。新基建完倉後和老基風險一樣的。
2、重新認識凈值高的基金
首先,已經存在的基金,不必再經過建立股票倉位的期間,因此可立即參與市場。與此相反,新基金的建倉時間卻是不易掌握的,基金經理必須用一段時間來買到足量的股票。如果基金規模較大(例如百億以上規模),建倉時間就更長,也許會因此錯過好的投資時機。
其次,凈值高的基金一般反映了該基金投資管理人的投資水準。高凈值的績優基金經歷市場考驗,基金管理人的實際操作運作水平和風險控制能力已經得到證明,所以更加值得信賴。
㈥ 買股票基金時是不是凈值越低越好
基金凈值並不是越低越好,越低的基金越要謹慎。
很多人在買基金時會這樣算賬,同樣1萬元,買1元錢的基金能夠買到1萬份,但1.3元的基金就只能買到7600多份,價格便宜的基金可以得到更多份額,因此就買了價格便宜的基金。
實際上,價格的高低並不影響投資基金的風險和收益,打個比方(去除手續費因素):有1000元准備投資基金,A基金目前凈值0.5元,B基金目前凈值1元。如果用500元買A基金的話,可以買入份額1000份,而用另外500元買B基金的話,則買入份額為500份。第二日基金大漲,A基金和B基金都漲了2%,那麼A基金每份漲了0.01元,B基金每份漲了0.02元,盈利情況分別是
1)、A基金盈利:本金500元 X 2%=10元 或0.01元 X 1000份=10元
2)、B基金盈利:本金500元 X 2%=10元 或0.02元 X500份=10元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其實高價低價的基金所帶來的盈利或損失主要看投入的本金和每日的漲跌幅,與份額沒有關系。問理財首席分析師王子涵提醒,價格低的基金雖然能買到更多份額,但並不意味著比價格高的基金贏利更多。
認為基金價格越低越好的另一個原因是,很多人認為越便宜的基金,上漲的空間越大。比如1元的基金上升空間比1.3元的基金大。
實際上,基金跟股票不一樣。股價取決於其基本面和市場供求,而基金價格反映的是基金所持股票、債券等資產的價值。價格高的基金,表示管理人運作較成功,倉位中股票、債券表現優秀。而價格低的基金,可能是基金經理管理有問題。
㈦ 買基金凈值高低沒有關系嗎
要選業績好的那個基金,
基金分為兩種:
1.封閉式基金,凈值高低與你沒有直接關系,基金的交易價格才是決定你的贏利還是虧損的最關鍵因素,凈值只對基金的交易價格起一定的作用,該封閉式基金股本大小對交易價格起到的影響力要更大一些,如5億總股本的封閉式基金往往比30億總股本的封閉式基金交易價格要高得多。
2.開放式基金,(1)採用銀行櫃台(場外交易)進行申購(T+2確認買進有效)與贖回(T+5賣出資金回籠),那麼凈值高說明你的財富也就越多,這個時候當然是基金的凈值越高越好;如果你買的是上市型開放式基金(注非上市型只能通過銀行櫃台進行買賣,而上市型開放式基金可以採用場內與場外兩種交易方式)但是你採用的是類似於到證券公司買賣股票那樣(也稱為場內交易,與封閉式基金一樣的交易方式),那麼基金凈值高低也只是起一個參考作用,比如代碼為163801的中銀中國,在1月22日凈值為2.2438,場內交易價格卻為漲停板2.437元,1月26日凈值為1.1075,場內交易價格卻為2.775元,為什麼1月26日凈值與交易價格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因為在於場外交易是26日除掉分發的紅利日(簡稱除息日),而場內則是1月29日才是除息日。
二是你還沒有買基金,那麼首先提醒你要有風險意識,第一,最好只拿家裡的余錢(也就是3-5年不用的錢)來買基金;第二,要知道基金也是有風險的,它的凈值或者交易價不會只漲而不下跌的(專家理財同樣有風險,有時起伏還比較大),可能跌起來時你不會想像到有多深多猛(當然漲時也同樣難以想像);第三,不同類型的基金凈值的高低不能夠比較,風險最小的貨幣型基金在股票牛市其凈值一般是最低的,風險其次的債券型基金的凈值比前者要高一些但是比股票型基金的凈值仍然要低得多,風險最高的股票型基金的凈值在股票牛市往往是最高的,但是當股票市場處於熊市期,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型基金又容易比股票型貨幣型基金的凈值為高;第四,同一類型的基金不同發行時間也不能夠以凈值的高低作為比較標准;第五,同一類型同一時間發行的基金凈值高的當然要好些,因為這說明它運作有方,值得投資。
㈧ 基金在凈值1.0買入和在2.0買入有什麼不同,是不是跟股票一樣,高買風險更大
沒有不同~~
主要是要看盈利能力
比如說,基金A,凈值1.0,基金B,凈值2.0
同樣投入10000元,不考慮手續費
買入A,10000份
買入B,5000份
基金A凈值漲3%,變成1.3
基金B凈值漲3%,變成2.6
盈利
買入A的盈利=1.3*10000-10000=3000
買入B的盈利= 2.6*5000-10000=3000
實際上盈利是一樣的。
所以重要不是看凈值,而是看盈利能力
㈨ 基金凈值低時買入是不是比凈值高時買入相對要好
在買入一隻基金時,首先看到的,除了管理人信息,就是基金的凈值,是購買凈值為1的基金,還是買凈值為1.5的基金?凈值較高的基金買入之後會不會因為買入的份額較少、而面臨下跌較大的風險?
1. 基金貴不貴和我們的直觀感受
撇開基金,再日常生活消費中,對於一件商品的價格貴不貴有很直觀的感受,一袋鹽如果賣20塊錢就是貴了,一袋5Kg的大米賣20就覺得很便宜,得出這樣的判斷,因為每個人心中對於一件商品價值和價格有著一個錨,能夠據此作出商品是否便宜的判斷。
如果是投資行為,付出的投資成本相對於投資標的物是否昂貴,判斷難度會增加,付出的投資成本太高,也就是相對投資風險較大、預期收益較低甚至存在本金永久虧損的風險。但可以肯定,不能認為10萬元投資一家餐館10%的股權就比100萬投資一家工廠10%的股權就貴了,還需要至少分析各自的盈利能力、經營能力和投資回報率才能做出判斷,正如不能簡單認為300元股價的股票就比10塊錢股價的股票貴一樣,在對投資品的價格判斷方面,單純看股價、凈值,是不足以做出貴不貴的判斷的,不能根據基金凈值的高低來判斷其及價格是否高企,但是投資者對於凈值較高的基金總是會產生「恐高」情緒,可能是來自於對「高價高數值」的天然警惕金額來自股票價格上漲過快、過高的擔憂。
2. 基金凈值形成機制
基金的業績表現本質是由基金所投資的底層資產的價格表現所決定的,而投資什麼資產,來自於管理人的投研能力和投資操作,基金投資者的申購、贖回導致的份額變動,除非碰到巨額申購贖回使得基金資產和份額發生重大變化,一般情況下,基金資產的變化在流動性安排保證下,不會過多影響基金凈值,對於影響基金凈值變動,長期增長的源泉來自基金經理底層所投資的股票、債券等資產的價值增長,短期來看,基金分紅、短期市場風格、持倉品種變更、基金經理變更、基金倉位的高低等因素都是導致其凈值變化的原因,即使當前的凈值已經創出新高,未來的增長與否也與當下情況無直接關系。
3. 凈值高的基金未來真的漲不動嗎?
買入時基金凈值的高低不能完全決定未來收益空間,選擇一隻基金應首先關注自身的投資風險偏好和持有期限,關注基金的長期投資邏輯和業績,以及當前市場所處的位置,當一切瞭然於胸,便是將資金委託給值得信任的管理人,等待時間的玫瑰。
㈩ 基金時凈值的高低對持有人的利益是不是有影響!
1、0.4幾的基金是不是QDII啊,不然怎麼會這么低呢。
2、看基金好壞只有一個標准,就是業績,與凈值高低無關,與分紅多少無關。
3、分紅多,可能是一隻紅利型基金,合同要求必須經常分的;或者基金經理比較注意控制風險,經常獲利了結的。
4、凈值低,如果一段時間的凈值增長率高,也就是業績好,也可以買的。但這只基金這么低,能增長到哪裡去,建議審慎。
5、購買時基金凈值的高低對持有人利益沒有影響,因為凈值低,份數就多;凈值高,分數就少。有影響的是凈值的增長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