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IPO後多長時間可以出售股票
IPO前12個月內是否可以進行增資擴股?新增股份的持有人持有發行人的股份上市後須鎖定多長時間?
2009-11-25
IPO前12個月內可以進行增資擴股。
但證監會目前仍然要求,如果發行人在IPO前十二個月內(以刊登招股說明書為基準日)進行過增資擴股,或者應當鎖定三年的股東出讓股份的,在發行人向交易所提出首次公開發行申請時,新增股份的持有人應承諾:自持有新增股份之日起(以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手續為基準日)的三十六個月內,不轉讓其持有的該部分股份;受讓股份的持有人應承諾:上市以後三十六個月內不轉讓其持有的該部分股份。
此外,《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還規定,發行人在向中國證監會提交其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申請前六個月內(以中國證監會正式受理日為基準日)進行過增資擴股的,新增股份的持有人除需遵守 「自發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一年內不得轉讓」的規定外,還需承諾:自發行人股票上市之日起二十四個月內,轉讓的上述新增股份不超過其所持有該新增股份總額的50%。
⑵ 上市公司在IPO之後能否從股票交易中獲利
當然可以,在二級市場上可以炒別家的股票,也可以炒自家的股票。在大宗市場上可以以比二級市場更低的成本交易股票。
⑶ 證監會審核通過ipo後,大概幾天能認購股票
證監會審核通過ipo後要等確認正式發售日期才可以,日期並不會確定,會公布公告的。
具體審核環節簡介
1、材料受理、分發環節中國證監會辦公廳受理處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許可實施程序規定》(證監會令第66號)和《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證監會令第61號)、《關於進一步做好創業板推薦工作的指引》(證監會公告[2010]8號)等規則的要求,依法受理創業板首發申請文件,並按程序轉創業板發行監管部(以下簡稱創業板發行部)。創業板發行部收到申請文件後由綜合處分發至審核一處、審核二處。審核一處、審核二處根據發行申請人所處的行業、公務迴避的有關要求以及審核人員的工作量等各確定一名審核人員審核發行人的創業板首發申請文件。
2、反饋會環節審核一處、審核二處審核人員審閱發行申請人申請文件後,從非財務和財務兩個角度撰寫審核報告,提交創業板發行部反饋會討論。反饋會主要討論初步審核中關注的重點問題,確定需要發行申請人補充披露、解釋說明以及中介機構進一步核查落實的問題。反饋會按照申請文件受理時間順序安排,由綜合處組織並負責記錄,參會人員有審核一處、審核二處負責人及該項目審核人員等。反饋會後形成書面意見,履行內部程序後反饋給保薦機構並抄送發行申請人注冊地證監局。見面會前不安排發行申請人及其中介機構與審核人員溝通。
保薦機構收到反饋意見後,組織發行申請人及相關中介機構按照要求落實並進行回復。綜合處收到反饋意見回復材料進行登記後轉審核一處、審核二處。審核人員按要求對申請文件以及回復材料進行審核。
發行申請人及其中介機構收到反饋意見後,在准備回復材料過程中如有疑問可與審核人員進行溝通,有必要時可與處室負責人、部門負責人進行溝通。
審核過程中如發生或發現應予披露的事項,發行申請人及其中介機構應及時報告創業板發行部並補充、修改相關材料。
3、見面會環節見面會旨在建立發行申請人與創業板發行部的交流溝通機制。首先由創業板發行部部門負責人介紹發行審核的程序、標准、理念及紀律要求等,其後與發行申請人就企業情況及反饋意見中涉及的問題等進行一對一溝通。見面會按照申請文件受理時間順序安排,由綜合處通知相關發行申請人及其保薦機構。見面會參會人員包括發行申請人代表、保薦代表人、創業板發行部部門負責人、綜合處、審核一處和審核二處負責人等。
4、問核環節問核機制旨在督促、提醒保薦機構及其保薦代表人做好盡職調查工作,安排在見面會後進行,參加人員包括問核項目的審核一處和審核二處的審核人員、兩名簽字保薦代表人和保薦機構的相關負責人。
5、預先披露環節反饋意見落實完畢、財務資料在有效期內的將安排預先披露。具備條件的項目由發審委工作處通知保薦機構報送發審會材料和預先披露的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創業板發行部收到相關材料後安排預先披露,並按受理時間順序安排初審會。
6、初審會環節初審會由審核人員匯報發行申請人的基本情況、初步審核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及其落實情況。初審會由綜合處組織並負責記錄,創業板發行部部門相關負責人、審核一處和審核二處負責人、審核人員、綜合處、發審委工作處以及相關發審委委員參加。
根據初審會討論情況,審核人員修改、完善初審報告。初審報告是創業板發行部初審工作的總結,履行內部程序後與申請材料一並提交發審會。
初審會討論決定提交發審會審核的,創業板發行部在初審會結束後出具初審報告,並書面告知保薦機構需要進一步說明的事項以及做好發審會召開前的准備工作。初審會討論後認為發行申請人尚有需要進一步落實的重大問題、暫不提交發審會審核的,將再次發出書面反饋意見。
7、發審會環節發審委制度是發行審核中的專家決策機制。目前創業板發審委委員共35人,其中專職委員23人,發審委工作處按工作量和需迴避事項安排相關發審委委員列席初審會和參加發審會,並建立了相應的迴避制度、承諾制度。發審委通過召開發審會進行審核工作。發審會以投票方式對首發申請進行表決,提出審核意見。每次會議由7名委員參會,獨立進行表決,同意票數達到5票為通過。發審委委員投票表決採用記名投票方式,會前須撰寫工作底稿,會議全程錄音。
發審會由發審委工作處組織,按發行人向創業板發行部報送上會材料的時間順序安排,發審委委員、審核一處、二處審核人員、發審委工作處人員參加會議,發行申請人代表、項目簽字保薦代表人各2名到會聆詢。
發審會召開5天前中國證監會發布會議公告,公布發審會審核的發行申請人名單、會議時間、參會發審委委員名單等。發審會上各參會委員獨立發表審核意見,發行申請人聆詢時間為45分鍾,聆詢結束後由委員投票表決。發審會認為發行申請人有需要進一步落實的問題的,將形成書面審核意見,履行內部程序後發給保薦機構和發行申請人,同時抄送地方證監局。
保薦機構收到發審委審核意見後,組織發行申請人及相關中介機構按照要求落實並進行回復。綜合處收到審核意見回復材料後轉審核一處、審核二處。審核人員按要求對回復材料進行審核並履行內部程序。
8、封卷環節發行申請人的首發申請通過發審會審核後,需要進行封卷工作,即將申請文件原件重新歸類後存檔備查。封卷工作在落實發審委審核意見後進行。如沒有發審委審核意見需要落實,則在通過發審會審核後即進行封卷。
9、會後事項審核環節會後事項是指發行申請人首發申請通過發審會審核後,招股說明書刊登前發生的可能影響本次發行及對投資者作出投資決策有重大影響的應予披露的事項。存在會後事項的,發行申請人及其中介機構應按規定向綜合處提交相關說明。須履行會後事項程序的,綜合處接收相關材料後轉審核一處、審核二處。審核人員按要求及時提出處理意見。按照會後事項相關規定需要重新提交發審會審核的需要履行內部工作程序。會後事項審核程序結束後相關材料存檔備查。
會後事項審核程序結束後,創業板發行部根據審核情況起草持續監管意見書,將創業板發行部和發審委審核中重點關注的問題及發行申請人承諾事項,書面告知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發行申請人注冊地證監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進行後續監管。
10、核准發行環節封卷完成後,履行申請批復程序,發行申請人領取批文後安排後續發行工作。
⑷ 上市公司IPO後,股票的價格問題
這個問題可以嘗試這樣來看:
公司一旦IPO成功之後,上市公開交易。有些公司(例如電信幾巨頭……)確實對股價沒有訴求,因此他們在處理投資者關系時比較「隨意」,經營上也並不以股價為主要參考目標。
但這並不能說股價對所有公司都沒有意義。例如股東減持時,當然希望二級市場股價高於自己成本價。另外,有再融資需求的公司也期待股價在二級市場的表現。當然,對於有股權激勵方案的公司來說,二級市場的股價表現是所有被激勵對象的重要參考指標之一。
歡迎討論補齊。
⑸ ipo之後一定能上市嗎
IPO上會是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時的用語,申請發行股票的公司向證監會提交IPO申請,將在發審委的定期會議上審核,如果通過公司即可發行股票,沒有通過則不能通過股票市場融資。
對於炒股的人都知道,新股發行稱為IPO,提到IPO就不能不說上會和過會。那麼,IPO上會是什麼意思?IPO過會是什麼意思?IPO過會後多久上市?相信很多股民還不了解,我們就來看看相關的內容。
IPO上會是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時的用語,申請發行股票的公司向證監會提交IPO申請,將在發審委的定期會議上審核,如果通過公司即可發行股票,沒有通過則不能通過股票市場融資。
IPO過會也是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時的用語,申請發行股票的公司向證監會提出IPO申請,獲得通過稱為過會,公司可以通過發行股票募集資金。
新股發行需要通過證監會的審批,證監會開會討論對提出IPO申請的公司進行審核,審核通過的IPO公司獲得上市資格,這個過程就是IPO上會以及過會。當然,IPO不一定獲得證監會的審核通過,被否的IPO申請不具備上市資格。
上會被否,股票就不能上市,到二級市場流通,普通投資者不能購買。通過之後,由簽訂合同的主承銷商和分銷商(證券公司)來完成股票的分銷工作,IPO日期公布之後,大家就可以通過自己的證券賬戶購買股票了。
⑹ 國務院停止ipo還可以買入股票嗎
停止IPO是指停止新股上市,其它股票可以正常購買
⑺ IPO怎樣才能買
IPO,即新股,按新股申購規定,需要持有滬、深股票市值才能申購。
具體【新股申購規則】如下:
1.上交所:
申購市值起點:10000元
市值標准:T -2日
額度計算:10000元市值可申購一單位
申購單位:1000股或其整數倍
申購時間:T日 9:30—11:30;13:00—15:00
開盤集合競價:不高於發行價格的120%,不低於發行價格的80%
首日上市收盤集合競價時間:14:55—15:00
2.深交所:
申購市值起點:10000元
市值標准:T -2日
額度計算:5000元市值可申購一單位
申購單位:500股或其整數倍
申購時間:T日 9:15—11:30;13:00—15:00
開盤集合競價:不高於發行價格的120%,不低於發行價格的80%
首日上市收盤集合競價時間:14:57—15:00
【新股申購注意事項】:
1.投資者必須持有非限售A股股份市值1萬元以上和足額的資金,才能參與新股網上申購,且滬、深兩個市場市值不能合並計算,滬、深證券賬戶只能申購本市場新股,並需在申購前存入足額申購資金。
2. 計算證券市值是指T -2日(T日為申購日,下同)日終投資者持有的(包括主板、中小板和創業板)非限售A股股份市值,包括融資融券客戶信用證券賬戶的市 值和證券公司轉融通擔保證券明細賬戶的市值,不包括B股股份、ETF、基金、債券或其他限售A股股份的市值。投資者持有多個證券賬戶的,將合並計算賬戶市 值。
3.投資者參與網上公開發行股票的申購,以該投資者的第一筆申購為有效申購,一個投資者只能用一個證券賬戶進行一次申購,其餘申購將被系統自動撤銷。新股一經申報,不得撤單。同一天有多隻股票發行的,該可申購市值額度對投資者申購每一隻股票均適用。
4.所持股票T-2日市值確定後,可以在T-1日或T日將T -2日持有的市值賣出,資金可用於T日申購新股。
⑻ IPO後原股東的股票是否可以在二級市場交易
一級市場(Primary Market)是籌集資金的公司或政府機構將其新發行的股票和債券等證券銷售給最初購買者的金融市場。
二級市場( Secondary market)是有價證券的交易場所。二級市場是有價證券的流通市場,是發行的有價證券進行買賣交易的場所。
只有發行市場才是一級市場,之後的交易都是在二級市場進行的。一二級市場的供求關系本來就不同。
存量發行是把擬上市公司現在手中的股票,切出一塊來上市。這樣一來,擬上市公司手裡的股票,實質上就是全部可以流通了。只是沒有切的那一塊,按以前的規定是三年後才能流通。等到上市滿三年,它所有的股票都是流通股了。至於上市公司手裡的股票願不願意賣出來,那就要看它對這家公司的控股願望了。這家股票在上市滿三年後,自然全流通了
⑼ IPO過會後多長時間發行股票
嗯,我明白你的問題了。你所說的發行股票可能是指股票上市,到二級市場(A股市場)流通。
這個不一定,因為IPO過會,不一定能通過證監會的審核。被否,股票就不能上市,到二級市場流通,普通投資者無法購買。通過之後,由簽訂合同的主承銷商和分銷商(證券公司)來完成股票的分銷工作,IPO日期公布之後,大家就可以通過自己的證券賬戶購買股票了。時間上,都會出公告的(時間上不固定,原則上審核通過之後,6個月之內完成上市手續。如果沒有去做,必須重新過會再審),交易所網站和各大媒體網站的證券專欄都是提前幾天發布消息的。
⑽ IPO後可交易的股票數量是多少
在目前的規則中(交易所規定),該公司原來的50萬股有個鎖定期,變成大或者小非了,只能IPO發行了的100萬股先交易,待鎖定到期後,這50萬才能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