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股票核心價格
擴展閱讀
宇玎紡織股票代碼 2025-09-13 17:29:58
期貨和股票交易時間 2025-09-13 17:25:07

股票核心價格

發布時間: 2021-10-15 09:14:53

⑴ 股票的市價

你的問題核心就是問股票的價格是怎樣形成的。 很簡單 由供需決定。

但是短期的均衡價格可能瞬時就會變化,其·變化的原因就是供需的變化。

決定供需變化的原因有很多,以我的拙見有以下幾類:1.對基本面認識的不同 2.對市場認識的不同 3.流動性需求的不同

沒有人能精確預測價格。

莊家之所以能夠炒作也是因為其控盤到一定程度,可以影響供需變化,進而形象股價。

你的例子概括一下就是成交量小為什麼還能持續上漲。
如果是排除莊家的因素,那就是基本面很好,大家有普遍的共識,所以都握著,但也有一定概率的人可能是因為對基本面的認識不同,或者對流動性要求不同達成交易,推高價格,牛市普遍縮量上漲就是這個原因,所以內外盤量、換手率、量比小都是由成交量小決定的。

調整隻是對現象起了個名字,所以並不沒有誰來執行的問題,當連續上漲並且產生分歧就會有調整,原因肯能是多方面的 消息面 心理面 基本面都可能誘發。其實股票市場和任何市場都一樣,只不過是財富效應使得這個市場有些放大,有些失真。

⑵ 股票的一般開始發行價格是多少

上市公司的不同 所以股價也會有所不同!!!!

多數新股申購成功都會賺到錢,但申購成功機會不大隻有千分之幾.

一、關於開戶。包括股東帳戶和資金帳戶,根據交易所的規定,投資者在申購前必須先開戶,滬市新股申購的證券帳戶卡必須辦理好指定交易,並在開戶的證券部營業部存入足額的資金用以申購。

二、關於申購數量的規定。交易所對申購新股的每個帳戶申購數量是有限制的。首先,申報下限是1000股,認購必須是1000股或者其整數倍;其次申購有上限,具體在發行公告中有規定,委託時不能低於下限,也不能超過上限,否則被視為無效委託。

三、關於重復申購。新股申購只能申購一次,並且不能撤單,重復申購除第一次有效外,其他均無效。而且如果投資者誤操作而導致新股重復申購,券商會重復凍結新股申購款,重復申購部分無效而且不能撤單,這樣會造成投資者資金當天不能使用,只有等到當天收盤後,交易所將其作為無效委託處理,資金第二天回到投資者帳戶內,投資者才能使用。

四、新股申購配號的確認。投資者在辦理完新股申購手續後得到的合同號不是配號,第二天交割單上的成交編號也不是配號,只有在新股發行後的第三個交易日(T+3日)辦理交割手續時交割單上的成交編號才是新股配號。投資者要查詢新股配號,可以在T+3日到券商處列印交割單,券商也會在該日將所有投資者的新股配號列印出來張貼在營業部的大廳內,投資者可以進行查對。一部分券商還開通了電話查詢配號的服務,投資者也可通過電話委託在查詢新股配號一欄中進行查詢。另外,上交所和深交所也為廣大投資者提供新股申購查詢聲訊電話服務,滬市查詢電話為021-16893006,深市查詢電話為0755-2288800。 新股配號是按照每1000股配一個號,按時間順序連續配號,號碼不間斷。每個股票帳戶在交割時只列印一個申購配號,同時列印有效申購股數,例如,交割配號為10003502,有效申購股數為5000股,則該帳戶全部申購配號為5個,依次為10003502,10003503,10003504,10003505,10003506。

五、申購新股資金凍結時間。根據新股申購的有關規定,投資者的申購款於T+4日返還其資金帳戶,也就是說,投資者可於申購新股後的第四個交易日使用該筆資金。

六、如何確認自己是否中簽。投資者在T+3日得到自己的配號之後,可以在T+4日查詢證監會指定報刊上由主承銷商刊登的中簽號碼,如果自己配號的後幾位與中簽號碼相同,則為中簽,不同則未中,每一個中簽號碼可以認購1000股新股。另外,投資者的申購資金在T+4日解凍,投資者也可以在該日直接查詢自己帳戶內的解凍後的資金是否有減少或者查詢股份余額是否有所申購的新股,以此來確定自己是否中簽。

七、新股申購T+4日交割單顯示「賣出」。申購新股後T+1日券商列印的是「買入」交割單,T+4日券商將資金返回投資者帳戶交割單列印的是「賣出」申購款,如申購成功則列印「買入」某股票1000股,這里的「賣出」申購款與通常的股票買賣含義不同,它是交易所統一規定的返還投資者申購餘款的一種形式。例如,某投資者申購新股5000股,中簽1000股,則在T+4日交割單上顯示「賣出5000股」和「買入1000股」。

八、證券代碼的變更。滬市新股申購的申購代碼是730XXX,申購確認後,T+1日開始投資者在帳戶內查到的是申購款740XXX,新股的配號是741XXX,如果中簽,T+4日後投資者帳戶內會有中簽的新股730XXX,該股上市交易的當天,證券代碼變更為600XXX。 深市新股申購代碼為0XXX,其申購款、配號、中簽新股直至上市後代碼均不變。

九、新股申購期間指定交易變更。如果投資者在某天申購了新股但又撤銷了指定交易,則該投資者的新股數據會傳送給申購席位,投資者應在原申購席位上進行查詢。

十、新股申購不收手續費。根據兩個交易所的規定,申購新股不收取手續費、印花稅、過戶費等費用,但可以酌情收取委託手續費,上海、深圳本地收1元,異地收5元,大多數券商出於競爭的考慮,不收取這項費用。
參考資料:http://www.kingvp.com/jinri/caijing/gupiaorumen-xingushengou.html

⑶ 股票當前的價格是怎麼計算的

一、目前A股市場上股票上市的定價方法是建立在企業當年的預測利潤基礎上,比過去採用前三年利潤的平均值來確定股價相對科學一些,因為投資者是投資未來的業績而非過去的回憶。目前國內A股股票上市價格計算公式為:
發行價格P=每股利潤EPS*市盈率R
其中:每股利潤=發行當年預測利潤/發行當年加權股本數
二、決定股票上市價格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
(1)上市企業的整體評估價值V(主要是企業核心技術的評估價值)。此因素是決定股票上市價格的重中之重,其評估方法和結果不但要得到二板上市委員會的認可,而且必須通過投資者的最後檢驗,因為只有投資者才是購買股票的顧客,是上帝。研究上市企業的整體評估價值是目前內地券商研究機構必須重點研究的二板市場課題。
(2)投資者對上市企業價值的認可度M1。此因素決定於保薦人向潛在投資者宣傳企業價值的營銷戰略是否成功。
(3)上市時企業所屬國家和地區、上市地和全球政治、經濟、金融形勢,稱之為宏觀影響系數M2。很明顯,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對潛在投資者在亞洲的投資決策的影響難以估量,直接影響到股票的發行價格乃至發行成功與否。
(4)投資者在一級市場申購新股的合理投資回報率R。若沒有誘人的投資回報,誰會動用資金去申購具有更大風險的二級市場股票呢?風險資金的成本一般是比較高的。

⑷ 股票定價

這是一個「市贏率」方面的問題,正常情況下是由它的業績決定的,「市贏率」低就相對便宜,反之則貴,至於幾元的股票漲到上百元,那是有可能的。

⑸ 每股股票的價格

股票理論價格的計算公式為:股票價格=股息/利率,與公司凈資產無關 . 股價平均數的計算 股票價格平均數反映一定時點上市股票價格的絕對水平,它可分為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加權股價平均數三類。人們通過對不同時點股價平均數的比較,可以看出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及趨勢。 (1)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是將樣本股票每日收盤價之和除以樣本數得出的,即: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P1+P2+P3+…+ Pn)/n 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價格平均——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在1928年10月1日前就是使用簡單算術平均法計算的。 現假設從某一股市采樣的股票為A、B、C、D四種,在某一交易日的收盤價分別為10元、16元、24元和30元,計算該市場股價平均數。將上述數置入公式中,即得: 股價平均數=(P1+P2+P3+P4)/n =(10+16+24+30)/4 =20(元) 簡單算術股價平均數雖然計算較簡便,但它有兩個缺點:一是它未考慮各種樣本股票的權數, 從而不能區分重要性不同的樣本股票對股價平均數的不同影響。二是當樣本股票發生股票分割派發紅股、增資等情況時,股價平均數會產生斷層而失去連續性,使時間序列前後的比較發生困難。例如,上述D股票發生以1股分割為3股時,股價勢必從30元下調為10元, 這時平均數就不是按上面計算得出的20元, 而是(10+16+24+10)/4=15(元)。這就是說,由於D股分割技術上的變化,導致股價平均數從20元下跌為15元(這還未考慮其他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顯然不符合平均數作為反映股價變動指標的要求。 (2)修正的股份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有兩種: 一是除數修正法,又稱道式修正法。 這是美國道·瓊斯在1928年創造的一種計算股價平均數的方法。該法的核心是求出一個常數除數,以修正因股票分割、增資、發放紅股等因素造成股價平均數的變化,以保持股份平均數的連續性和可比性。具體作法是以新股價總額除以舊股價平均數,求出新的除數,再以計算期的股價總額除以新除數,這就得出修正的股介平均數。即: 新除數=變動後的新股價總額/舊的股價平均數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報告期股價總額/新除數 在前面的例子除數是4,經調整後的新的除數應是: 新的除數=(10+16+24+10)/20=3,將新的除數代入下列式中,則: 修正的股價平均數=(10+16+24+10)/3=20(元)得出的平均數與未分割時計算的一樣,股價水平也不會因股票分割而變動。 二是股價修正法。股價修正法就是將股票分割等,變動後的股價還原為變動前的股價,使股價平均數不會因此變動。美國《紐約時報》編制的500 種股價平均數就採用股價修正法來計算股價平均數。 (3)加權股價平均數 加權股價平均數是根據各種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加權平均計算的股價平均數,其權數(Q) 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總市值、股票發行量等。 2.股票指數的計算 股票指數是反映不同時點上股價變動情況的相對指標。通常是將報告期的股票價格與定的基期價格相比,並將兩者的比值乘以基期的指數值,即為該報告期的股票指數。股票指數的計算方法有三種:一是相對法,二是綜合法,三是加權法。 (1)相對法 相對法又稱平均法,就是先計算各樣本股票指數。再加總求總的算術平均數。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指數=n個樣本股票指數之和/n 英國的《經濟學家》普通股票指數就使用這種計演算法。 (2)綜合法 綜合法是先將樣本股票的基期和報告期價格分別加總,然後相比求出股票指數。即: 股票指數=報告期股價之和/基期股價之和 代入數字得: 股價指數=(8+12+14+18)/(5+8+ 10 + 15) = 52/38=136.8% 即報告期的股價比基期上升了36.8%。 從平均法和綜合法計算股票指數來看,兩者都未考慮到由各種采樣股票的發行量和交易量的不相同,而對整個股市股價的影響不一樣等因素,因此,計算出來的指數亦不夠准確。為使股票指數計算精確,則需要加入權數,這個權數可以是交易量,亦可以是發行量。 (3)加權法 加權股票指數是根據各期樣本股票的相對重要性予以加權,其權數可以是成交股數、股票發行量等。按時間劃分,權數可以是基期權數,也可以是報告期權數。以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拉斯拜爾指數;以報告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為權數的指數稱為派許指數。 拉斯拜爾指數偏重基期成交股數(或發行量),而派許指數則偏重報告期的成交股數(或發行量)。目前世界上大多數股票指數都是派許指數。

採納哦

⑹ 股票價格通道線的核心是什麼

1)股票一般都在通道內容波動運行,這樣股民就可以利用通道的上下軌判斷股票的壓力與支撐。

2)股票一旦有效的離開原來的交易通道就會進入另外一個交易通道。

⑺ 股票價格是怎麼定的呢

股票交易中股票是根據時間優先和價格優先的原則成交的,那麼,每天早晨交易所剛上班時,誰是那個"價格優先者"呢? 其實,早晨交易所的計算機主機撮合的方法和平時不同,平時叫連續競價,而早晨叫集合競價。 每天早晨從9:15分到9:25分是集合競價時間。

所謂集合競價就是在當天還沒有成交價的時候,你可根據前一天的收盤價和對當日股市的預測來輸入股票價格,而在這段時間里輸入計算機主機的所有價格都是平等的,不需要按照時間優先和價格優先的原則交易,而是按最大成交量的原則來定出股票的價位,這個價位就被稱為集合競價的價位,而這個過程被稱為集合競價。直到9:25分以後,你就可以看到證券公司的大盤上各種股票集合競價的成交價格和數量。 有時某種股票因買入人給出的價格低於賣出人給出的價格而不能成交,那麼,9:25分後大盤上該股票的成交價一欄就是空的。當然,有時有的公司因為要發布消息或召開股東大會而停止交易一段時間,那麼集合競價時該公司股票的成交價一欄也是空的。 因為集合競價是按最大成交量來成交的,所以對於普通股民來說,在集合競價時間,只要打入的股票價格高於實際的成交價格就可以成交了。所以,通常可以把價格打得高一些,也並沒有什麼危險。因為普通股民買入股票的數量不會很大,不會影響到該股票集合競價的價格,只不過此時你的資金卡上必須要有足夠的資金。

從9:30分開始,就是連續競價了。一切便又按照常規開始了。

集合競價是指對一段時間內所接受的買賣申報一次性集中撮合的競價方式。我們知道,每天開盤價在技術分析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世界各國股市市場均採用集合競價的方式來確定開盤價,因為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人為操縱現象。 在咨詢文件的創業板交易規則中,對集合競價的規定有兩點與主板不同:第一,集合競價時間拉長。由原來的每交易日上午9:15-9:25為集合競價時間,改為每交易日上午的9:00-9:25,延長了15分鍾,這使得參與集合競價的申報更多,競價更充分, 加大了人為控制的難度,也使得開盤價更為合理,更能反映市場行為, 體現了公平的原則;第二,文件規定,每交易日上午開盤集合競價期間,自確定開盤價前十分鍾起,每分鍾揭示一次可能開盤價。可能的開盤價是指對截至揭示時所有申報撮合集合競價規則形成的價格,這條規則在主板中是沒有的,主板只公布最後集合競價的結果。這條規則的意義就在於加強了對投資者的信息披露,使投資者能夠更多、 更細地掌握市場信息,特別是對於新股上市首日的集合競價,意義更加重大, 它使投資者能夠提前在集合競價期間就掌握較為充分的市場信息,從而作出決策。 這體現了市場的公開原則.

你理解得不錯``只是每天的漲跌輻是在10%的范圍。

⑻ 股票價格是如何定價的

拿肉(股票)來說吧,第一天,某市場(比喻股票交易市場)一斤肉10(股票價格)元一斤,我(比喻莊家)發話了:今天收購價格只要低於15塊,都賣我,我全買了.市場上這批豬肉被我買的差不多了,收攤...
第二天,肉商們提高價格(股票上漲),至少比昨天10塊錢的價格高,因為昨天有人大量高價收購,某些喜歡傳話的老太婆們(股票評價公司,或者股票推薦人等)四處傳:看吧,我就說肉今天肯定漲價你們都不聽,後悔了吧!再者市場上的肉的確因為我的收購而顯得稀少,大家(散戶)到肉肯定還要漲價,也都紛紛跟著買進,想高價時賣出個好價錢.此時肉的價格漲到20元一斤.我沒有出手.
第三天,我將手中肉的10%投入市場賣,定價為25元,買不買隨便.肉商們看到我這個大戶都提高價格了,也會紛紛提高價格雖然不可能一下子漲5元,2元3元都有可能.大家看到肉的確漲價了買入的心情就更加強烈了,紛紛搶購.
第四天,肉因為我的囤積,老太太們的炒做,大家的追捧,價格一路直上,我將股票定到為30元即可出售,某時某分肉價為30元,拋...
第五天,肉價因為我的拋售,大家手中資金基本上前兩天都花光了購買力下降,老太太們也啞巴了等各種不利因素下肉價向下小幅度動搖,為28元
第六天,因為肉價太高無人問津,市場上有大量的肉在銷售,大家紛紛拋售,導致價格一路直下為20元,市場管理者(是誰都知道吧)說:為了穩定肉價不收你們攤位衛生費了(比如印花稅).肉價上漲到21元.
第七天,肉價還是持續走低,大家忍不住了,紛紛拋售,此時購買的人四處講價:誰便宜我買誰的.大家相互壓價最後肉價又回歸為10元左右.

基本上就是這個模式,象咱們小老百姓買股票都要跟庄跟的好就行,比如:莊家在30元賣出,此時我們並不能感覺到什麼,但是第二天研究各種信息能發現莊家拋了,不要抱任何"貪"的心理拋出.大概就是"第二天"跟買,"第五天"跟賣.還有一點,不要相信那些多嘴的老太太們瞎叨叨,股票漲了跌了都會扯淡半天,馬後炮而已.你要是問買哪個股票一定漲,他們就都啞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