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2006年騰訊股票價格大跌
擴展閱讀
電話股票交易號碼 2025-09-12 01:42:25
露笑科技新增發行股票 2025-09-12 00:29:59
企業上市後股票交易 2025-09-11 23:16:47

2006年騰訊股票價格大跌

發布時間: 2021-10-19 08:25:36

㈠ 為什麼騰訊股票漲到500多,一下跌到100

因為拆股。

巨型上市公司拆股容易讓人聯想到2014年5月香港股王「騰訊控股」的一股拆五股方案。當時騰訊董事長馬化騰表示,拆股主要是由於騰訊股價已經漲至500多港幣,一手(100股)港股成交需要近5萬港幣以上。

如果拆股以後,股價將會降低至100港元,一手只需一萬多港幣,大大降低了入市門檻。而對於騰訊而言也能增加股票交易的流動性。

(1)2006年騰訊股票價格大跌擴展閱讀

騰訊控股給出的說法是,拆分股份可以降低每股面值和買賣價,使已發行股份的數目增加。這一舉動的目的是提升股份買賣的流通性,以吸引更多投資者。

拆股的確有上述作用。但騰訊選擇在現在這個時間點上拆股,也與其股價的漲幅可能出現階段性回調有關。騰訊的股價隨著阿里巴巴上市的市場預期水漲船高,但到5月,阿里上市地的曝光以及估值預期的階段性穩定,市場對互聯網股股份的上漲預期告一段落。

沒有隻漲不跌的股份,騰訊也不會例外。拆股能激發普通投資者的參與熱情,從資本市場來講,是利好的因素。騰訊管理層當然也樂於見到公司的股份受到追捧,因此,在階段性回調時期選擇拆股,增加了普通投資者的投資熱情,可以刺激股價上漲。

㈡ 2000年和2006年兩次股市大跌分別是從多少點跌到多少點

2000年和2006年兩次股市大跌分別是從:2245點下跌到998點,從6124點下跌到1664點。
中國股市的牛市和熊市簡介:
第六次牛市: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1047~2245)(兩年多,114%);
第六次熊市:2001年6月14日~2005年6月6日(2245~998)(四年多,-55.5%);
第七次牛市:2005年6月6日~2007年10月16日(998~6124)(兩年半,513%);
第七次熊市:2007年10月16日~2008年10月28日(6124~1664)(一年,-73%);

㈢ 騰訊昨天股票跌了多少

騰訊控股00700,昨天(2018年3月27日)上漲1.31%,沒有下跌。

㈣ 騰訊股價為什麼能在這2年從380多跌到現在的110多

沒注意到騰訊拆股了么?最高漲過500,然後一股拆成五股了。

㈤ 騰訊 股價 為什麼下跌

如果購買一家有長期支付股息的公司發行的股票,你可以期待一個非常可靠的收入來源。天真爛漫;難忘的少年時代,

㈥ 騰訊控股為什麼股價下跌

騰訊股票價格一直上漲,受到回歸A股消息刺激,今年以來持續拉升,積累了大量的獲利盤,因此,近期有所下跌。

㈦ 騰訊股價 為什麼 暴跌

股票漲跌都很正常,要是暴漲暴跌,那就是操作跟莊家的控盤

㈧ 騰訊股價1小時暴跌2700億,這幾天的股市是怎麼了

1、騰訊股價在短期內暴跌導致賬面上市值快速蒸發2700億元,主要是幾個因素疊加共同作用的結果。

4、投資者對騰訊的利潤兌現需求,也對騰訊的股價產生了壓製作用。畢竟,先前多年騰訊的股價上漲使得其投資者收獲了較多的盈利,而一旦面對基本面的利空,必然有不少投資者會對此類資產進行獲利了結,兌現先前的盈利,而這也對近期的股價下殺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㈨ 騰訊股票從635元暴跌至105元

股價是跌的,但去年5月騰訊有過拆股,1股拆成5股。
打個比方,原先一股500元,1股拆5股,拆完了變成每股100元。

㈩ 好多年前股票大跌是哪一年

第一次大熊市:1992年5月26日至1992年11月17日
沖動過後,市場開始價值回歸,不成熟的股市波動極大,僅僅半年時間,股指就從1429點下跌到386點,跌幅高達73%,這樣的下跌在現在來看是不可想像的,而在當時,投資者們都自然地接受了,難怪有人說,還是早期的股市炒起來爽。
第三次大熊市:1994年9月13日至1995年5月17日
早期的股市不講究什麼價值投資,業績好壞也是無所謂,最重要的是流通盤要小,這樣好炒。但是隨著股價的炒高,總有無形的手將股市打低,在1995年5月17日,股指已經回到577點,跌幅接近50%。
第四次熊市:1995年5月22日至1996年1月19日
短暫的牛市過後,股市重新下跌。從1995年的8月開始,當時僅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長虹開始悄悄走強,業績白馬股票逐步受到主流資金的關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達到階段低點512點,績優股股價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條件具備。
第五次大熊市:1997年5月12日至1999年5月18日
這輪大調整也是因為過度投機,在績優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後,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經跌至1047點。這兩年間,股市的擴容繼續瘋狂進行,規模出現了難以想像的擴張。嚴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級市場出現極度失血,持續2年的熊市就此展開
第六次大熊市:2001年6月14日至2005年6月6日
"5·19"行情過後,市場最關注的就是股權分置的問題。投資者普遍認為這是利空因素,解決股權分置也成為股市下跌的理由,股指也從2245點一路下跌到998點。經過這輪歷史上最長時間的大調整,A股市場的市盈率降至合理水平,新一輪行情也在悄然醞釀當中。
第七次大熊市:2007年10月16日至2008年10月28日
全國製造業和地產等支柱產業泡沫顯現,危機四伏,在投資者普遍對行情盲目樂觀之際,股指則開始一路下跌。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爆發,指數隨之一瀉千里,僅一年時間,股指便從6124點狂跌至1664點。從此,進入幾個月的震盪調整之中。很多製造業的老闆,發現搞製造業賺不到錢了,所以投身於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