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支付寶基金怎麼看基金買的哪些股票
點擊基金右上角的詳情。可以看到基金建倉的股票。
⑵ 今年55歲了(男性),購買支付寶的『全民保』好還是拿這些錢買基金或股票好呢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風險承受能力變差,理財的話以保本為主,所以建議是買保險,基金和股票風險高,適合年輕人
⑶ 投資基金股票,大家都用什麼APP支付寶、天天還是雪球
自己買基金的時候更習慣使用支付寶,因為支付寶買基金的優點就是你不需要再去建相應的投資理財平台的賬戶,你用支付寶裡面的錢,無論是余額寶還是余額還是說你銀行卡里的錢,都可以去完成這樣一個投資的過程簡化了很多的手續,而且手續費率也並不是特別高。
自己在這個平台也買了不少錢,雖然說大部分錢自己都放在了銀行,但也買了幾千的,先試試水,等效果不錯了再買,但是不幸的是自己從4月份開始建倉了很大一部分白酒,現在白酒的行情不怎麼樣,所以這就准備再觀望一段時間再考慮加重倉的問題。現在就是逐漸加一部分下跌到一定標准了,就是加個一兩千這樣的程度,因為現在風險比較高。
⑷ 基金不能再買了,數十家公司被曝光,在支付寶上買基金怎麼樣
曾經有一段時間,「挖」比特幣被看作是一種新的「財富之路」,為什麼會這么說呢?是由於一枚比特幣的價錢最高時能夠到達6.6萬美圓,但是,比特幣不是那麼好投資的。
在2021年5月20日,比特幣市場遭遇「震盪」。當日有超越58萬人被「爆倉」,據悉,爆倉總額高達69.1億美圓。無獨有偶,在端午節的第一天,比特幣下跌了4.59%,比照今年比特幣的最高點,曾經下跌了45%。
第三點是購置基金要防止「一家獨大」,不要把一切資金都放在同一家基金里,由於把一切錢都購置同一種基金,相當於被「套牢」,而且購置基金還是要依據本身的經濟條件停止選擇,基金的品種繁多,有些投資者屬於穩健型,就選擇收益相對平穩的基金產品;有些投資者屬於進取型,就選擇收益較高的高風險產品。
如今曾經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一代進入「基民」大軍,不過,任何理財富品都存有一定的風險,所以在投資時防止「自覺跟風」,最好還是參考個人的風險承當才能,將基金分散投資,能躲避掉一定的風險,你說對嗎?
⑸ 支付寶買基金和股票哪個更賺錢
買基金與炒股各有優劣,實戰收益因人、因市場、因資金量、因買賣時間點等差異而有較大不同。基金不僅由基金經理負責管理,還有背後投研團隊的全力支持,專業性較強,具有豐富投資經驗。因此,與自己炒股相比,買基金能夠獲得確定性收益的概率更高。
另外,與直接炒股相比,股票型基金具備能夠幫助投資者分散風險的優勢。這是由於基金投資的不是個股,而是一攬子股票,將風險平攤到數十隻股票中,即使遇到風險也能及時調倉應對,從而減少損失。
(5)買支付寶基金股票的90後擴展閱讀
操作技巧
第一、先觀後市再操作
基金投資的收益來自未來,比如要贖回股票型基金,就可先看一下股票市場未來發展是牛市還是熊市。再決定是否贖回,在時機上做一個選擇。如果是牛市,那就可以再持用一段時間,使收益最大化。如果是熊市就是提前贖回,落袋為安。
第二、轉換成其他產品
把高風險的基金產品轉換成低風險的基金產品,也是一種贖回,比如:把股票型基金轉換成貨幣基金。這樣做可以降低成本,轉換費一般低於贖回費,而貨幣基金風險低,相當於現金,收益又比活期利息高。因此,轉換也是一種贖回的思路。
第三、定期定額贖回
與定期投資一樣,定期定額贖回,可以做了日常的現金管理,又可以平抑市場的波動。定期定額贖回是配合定期定額投資的一種贖回方法。
⑹ 在支付寶買的股票基金最多虧損多少本金
這個可是不一定的,一般來說基金是比較穩定的,比股票要穩,所以說它的風險相對是較小的,但是既然是基金,它也是會完全虧損,也就是說他虧損的厲害,有可能你所有的本金都血本無歸。。。。
⑺ 為什麼說買基金不要在支付寶上買
因為平台本身推銷基金是有傭金的,所以盡量不要購買支付寶平台推薦的基金。這幾年開始,隨著A股行情的向好,加入股市的年輕人也越來越多,有數據顯示,90後的投資者佔比超過60%,這些年輕的基金投資者比較喜歡用互聯網平台進行申購,而支付寶就是其中一個非常熱門的平台。
很多年輕人也是在網路上開始申購基金的經歷,不少人看到平台上的各種高收益率的基金,認為自己可以投入其中,賺更多的錢。但事實上,基金的收益本身是波動的,但它被平台推薦的時候,很可能就是已經高點了,等你買進去,剛好被套牢了,這是基金投資者們經常會遇到的問題。
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購買基金前,至少要對這只基金以往的表現要有一個了解,如果基金發行時間不長,那就應該對基金經理的經歷進行一個研究,這樣能夠更好的幫助投資人了解這只基金的管理風格。
基金界里一直流傳著「基金賺錢,但是基民虧本」的一句話。從基金業協會的數據可知,截至2018年,在基金上賺錢的用戶僅佔41.2%,賺錢超過30%的群體只有6.5%,可以說是「鳳毛麟角」。
而且根據數據分析,頻繁買入基金的用戶比「不動」基金的用戶收益均要少28%;經常「追漲殺跌」的用戶比基金凈值的漲幅後少賺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