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景瑞控股股票價格
擴展閱讀
摩通科技股票 2025-08-16 04:17:11
股票金荔科技 2025-08-16 03:42:21

景瑞控股股票價格

發布時間: 2021-11-15 01:00:28

① 之前在媒體上讀到過復旦大學MBA有個iLab,好像在讀生可以跟著企業做項目具體是怎樣的呢

iLab全稱叫作「復旦MBA商業咨詢實驗室項目」,是2005年復旦大學MBA項目在國際MBA培養方案中開設的實踐項目,在國際MBA課程體系裡佔3個學分。復旦國際MBA學生在復旦管理學院老師的指導下,以小組的形式(3-5人/組),作為合作企業的外部智囊,從企業的需求出發,圍繞企業的發展開展專項咨詢或研究工作,幫助企業剖析實際問題,提供解決方案與思路,從而為企業的發展助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得以將課堂上學到的管理理論應用於商業實踐,全面提升綜合運用管理知識的能力。
從2005年到2020年期間,復旦MBA項目已經成功與210家合作企業開展了261個iLab項目,合作企業包括IBM、英特爾、LG、華為、葡萄牙電信、埃克森美孚、康寧、米其林中國、正大集團、復星集團、百勝餐飲集團、麥當勞中國、漢堡王中國、Popeyes、來伊份、上房集團、景瑞控股、默沙東、輝瑞、賽諾菲、中金公司、東證資管、德之馨、連卡佛、絲芙蘭、科蒂集團、VIPABC、超星集團、清暉管理、博世、沃爾沃等中外企業。復旦MBA iLab項目內容涵蓋國際化戰略、市場進入、公司財務、營銷、競爭者分析、渠道管理、品牌策略、電子商務、商業模式創新、投資分析、供應鏈和公益項目等多方面。
復旦MBA商業咨詢實驗室分為國內商業咨詢實驗室(Local iLab)和全 球商業咨詢實驗室 (Global iLab)兩塊。
Local iLab的咨詢團隊全部由復旦IMBA學生組成,周期為一學期(3月-6月),為國內企業或位於上海的跨國企業提供解決方案與思路。
Global iLab分為:
1. Fudan–MIT China Lab復旦-麻省理工學院中國實驗室項目(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合作)
項目周期為五個月(1月-5月),每個商務咨詢團隊由4人組成,2位MIT斯隆管理學院的MBA學生和2位復旦MBA學生為中小企業提供專業咨詢。參與公司包括康寧玻璃和特殊材料公司、博世汽車部件公司、來伊份、東方財富網、VIPABC、道康寧、合合信息、上海電氣電力電子、美敦力、瑞安房地產、復蘭科技、Raise3D、清暉管理等。
2. Fudan-Business Finland iLab 復旦-芬蘭國家商務促進局商業咨詢實驗室項目(與芬蘭國家商務促進局合作),2012年,復旦MBA首次與芬蘭國家商務促進局(原芬蘭國家技術創新局)合作開展商業咨詢項目,周期為四個月,咨詢團隊由5位復旦MBA組成,主要為芬蘭的企業進入或拓展中國市場提供咨詢服務。
3.Thailand–China Lab 泰國-中國商業咨詢實驗室項目(與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合作)
2018年,復旦MBA首次與泰國朱拉隆功大學合作開展商業咨詢項目,周期為四個月(3月-6月),咨詢團隊由3位復旦MBA學生和3位朱拉隆功大學MBA 學生組成,主要為泰國的企業進入或拓展中國市場、或者中國的企業進入或拓展泰國市場提供咨詢服務。參與的公司包括泰國國家石油、亞航、梵璞麗、暹羅化工、曼谷銀行、Harnn、MQDC。
4.Australia–China Lab 澳大利亞-中國商業咨詢實驗室項目(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合作)
2014年,復旦MBA首次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合作開展商業咨詢項目,周期為四個月,咨詢團隊由5位復旦MBA學生和5位昆士蘭大學MBA 學生組成,主要為澳大利亞的企業進入或拓展中國市場、或者中國企業進入或拓展澳大利亞市場提供咨詢服務。
5. Portugal-China Lab 葡萄牙-中國商業咨詢實驗室項目(與里斯本MBA合作)
始於2011年暑期,周期為八個星期,咨詢團隊由3位復旦MBA和3位里斯本MBA組成,主要為葡萄牙的企業進入或拓展中國市場、或中國企業進入或拓展葡萄牙市場提供咨詢服務。兩國的學生們會共同合作七到八周:前兩周在中國度過,接下來的三到四周在線溝通,最後兩周在葡萄牙度過。
6. 沃頓-復旦全 球商業咨詢實踐項目(2005-2017)
與沃頓商學院GCP項目的合作,項目周期為八個月(第 一年10月-第二年5月)。沃頓-復旦GCP項目由5位沃頓商學院MBA和5位復旦MBA組成咨詢團隊,主要為有志於拓展美國或中國市場的企業提供咨詢服務。合作的企業包括:百勝餐飲集團中國事業部、美國常青實業集團、美國利康科技集團公司、上海先導葯業有限公司、北京萬業源生物工程技術有限公司等。

② 01862是什麼股票

01862是香港股票,公司名稱 景瑞控股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3-10-31
所屬行業 地產建築業 - 地產 - 地產發展商
主要股東 Beyond Wisdom Limited
總股本 12.91億股
每手股數 1000.0000
主營業務 開發、投資地產項目及物業管理。

③ 悅樘公寓口碑好不好,入住都是什麼樣的人群,本人男 28歲 做IT方面的

口碑很好。「悅樘公寓」是景瑞控股旗下的,入住的基本是25歲-40歲的中高端白領人群,屋裡環境,空間,周邊交通,各方面都挺好的。

④ 我想搬家,朋友跟我推薦悅樘公寓,這個好不好

的公寓挺好的,有很多人都入住了,而且公寓比較干凈。安全措施比較齊全,而且。採光度也好。應該去可以看一看。

⑤ 品牌公寓近年來很火,大家知道悅樘公寓嗎,怎麼樣

「悅樘公寓」是景瑞控股旗下五大平台之一,負責景瑞旗下持有型公寓業態產品的投資、開發/改造、持有運營及項目退出等相關工作。悅樘公寓聚焦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以及人口導入型二線核心城市,自2017年成立,目前在上海、北京、蘇州、杭州四城,有約40億資產規模。

⑥ 誰知道龍光地產上市了嗎,股票代碼是多少

道富投資為你提供優質解答:
龍光地產上市成功 港股代碼03380共發售7.5億股;
從2008年股改到2013年正式上市,龍光地產登陸資本市場長達5年,這與幾度沖刺上市的卓越集團等房企大同小異。
由於市況不佳、投資者反應不積極,導致股票認購價格太低,此前的龍光地產和卓越集團一樣,在臨近上市的那一刻又中止上市。
原本樂觀的融資規模,也一步步下滑,有傳言說,龍光地產最早期曾設想募資30億元,但時至今日卻落個低價上市。
2013年,內地房企分別有金輪天地、五洲國際、當代置業、毅德國際、景瑞控股、時代地產和龍光地產7家公司赴港上市。
這7家內地房企赴港上市共募得資金預計最高93.39億港元,與最初的募資計劃可謂相差甚遠,這些公司的表現幾乎都不理想。
公開資料顯示,五洲國際公開發售部分僅獲得57%認購,而當代置業公開發售部分的認購僅僅12%,最終發行價只能定在下限。
從融資規模來看,融資最多的毅德國際共募集資金15.81億,其次是時代地產、五洲國際、景瑞地產分別募得資金15.5億港元、13.3億港元和13.16億港元。
在盛富資本國際公司總裁黃立沖看來,除了內地房產調控不斷升級的因素外,港股市場投資人向來看重輕資產、重運營 的模式以及較高的內部投資回報率,這些恰恰是內地房企的軟肋,也是近年來內地房企赴港上市不被看好的主要原因。
另一位投行人士直言,今年上市的房企均為區域性中小型房企,整體上都是融資渠道單一和資金實力不足,與事關企業生死存亡的資金來源相比,公司上市是否獲得理想估值已經不再那麼重要。
這反映出內地赴港上市房企信心不足,而內地政策對房地產企業融資渠道的堵死,讓這些企業只能選擇屈身賤賣。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仍有不少房企在香港排隊IPO,包括國瑞地產、力高地產、重慶協信、金山地產等十餘家房企。

⑦ 悅樘公寓租房有了解的嗎介紹下唄

「悅樘公寓」是景瑞控股旗下公寓平台,入住的基本是中高端白領人群,屋裡環境,空間,周邊交通,各方面都挺好的。這里回答字數有限 你自己網上搜索「悅樘公寓」 求採納!

⑧ 景瑞地產股票代碼是多少

只有在香港上市,景瑞控股(HK:01862)
大陸暫未上市。

⑨ 2019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的100強是哪些

題主應該問的是2018年,畢竟2019還在賽道上。
2018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名單
1 恆大集團 51 景瑞地產
2 碧桂園控股52 武漢地產
3 萬科企業 53 光明房地產
4 保利房地產 54 上海三盛宏業
5 融創中國 55 仁恆置地
6 中國海外 56 中國葛洲壩集團
7 綠地控股 57 星河控股
8 綠城中國58 北京北辰實業
9 華夏幸福 59 廣州市方圓房地產
10 華潤置地 60 頤和地產
11 龍湖地產 61 東方銀座集團
12 金地(集團) 62 當代置業
13 新城控股集團 63 德信地產
14 世茂房地產 64 北大資源集團
15 旭輝集團 65 上海建工房產
16 榮盛房地產 66 上海實業城市
17 金科地產集團67 銀億股份
18 中南置地 68 鴻坤偉業
19 正榮集團 69 三盛集團
20 陽光城集團 70 保集控股
21 雅居樂集團 71 上海愛家集團
22 四川藍光 72 美好置業集團
23 泰禾集團 73 華鴻嘉信
24 中國金茂 74 重慶德傑
25 杭州濱江 75 百步亭集團
26 龍光地產 76 中交地產
27 奧園集團 77 杭州市城建
28 融信(福建) 78 桂林彰泰
29 中梁地產集團 79 上海城建
30 佳兆業集團 80 天朗控股集團
31 卓越置業 81 中惠熙元房地產
32 天津房地產集團 82 長沙房產
33 廣州市時代 83 領地集團
34 海倫堡地產 84 中銳地產集團
35 祥生地產集團 85 重慶澤京房地產
36 廣州市敏捷86 深圳市中洲投資
37 紅星地產 87 奧山置業
38 金輝集團 88 中迪禾邦集團
39 福晟集團 89 庭瑞集團
40 中冶置業90 金僑投資控股
41 花樣年91 四川藍潤
42 美的置業集團 92 雲星集團
43 隆基泰和置業 93 銀城地產
44 中糧置地 94 紐賓凱集團
45 寶龍地產 95 正黃集團
46 新力地產96 雲南實力房地產
47 新鷗鵬集團 97 眾安房產
48 蘇寧置業 98 上海大發房地產
49 聯發集團99 宋都基業
50 俊發集團 100 財信國興地產

⑩ 新一線城市落戶政策再加碼 短期會拉動購房需求

進入12月,已有鄭州、沈陽、武漢三個新一線城市放寬落戶政策。
12月23日,從武漢市相關部門了解到,該地的落戶政策主要是解決長期在武漢市工作卻沒有戶口的市民的落戶需求。「目前,武漢市針對人才落戶已經陸續出台多個政策,其中大學生群體落戶比例較大。未來,武漢市還會繼續出台利好人才引進的相關政策。」 該負責人表示。
不止武漢,鄭州、沈陽兩座城市也是在已出台政策基礎上繼續「加碼」。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2019年全國至少已有30個城市出台或者加碼人才落戶政策。時代周報記者梳理發現,這些城市的人才落戶政策范圍普遍涵蓋了落戶、住房、租房、補貼等多個方面。
北大經濟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蘇劍23日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人口紅利」是城市經濟活力的重要驅動力,各城市圍繞「人」的競爭只會越來越激烈。另外,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平穩新增人口,將成為各地樓市發展的「潤滑劑」。12月13日,沈陽市一位房產中介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沈陽近些年的購房客,主要分為四部分,剛需、周邊城市到省會沈陽落戶的、投資的以及人才引進的。
對此,景瑞控股合夥人耿俊峰表示:「人才引進和人口增加,將有助於減緩樓市跟隨經濟周期大波段起伏的情況,有利於當地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人才政策加碼背後邏輯
新一線城市落戶門檻正在放低。
12月1日,武漢公布積分入戶管理辦法2019年版,其中取消了全市年度落戶數量限制,積分累計達到75分,即可在武漢市落戶。
12月4日,沈陽宣布下放戶籍審批權,沈陽的外埠居民購房落戶、父母投子女落戶、子女投父母落戶等16項戶口的審批許可權,由分、縣(市)局審批調整至落戶地派出所受理、審批。
12月11日,鄭州明確將在2017年戶籍制度改革的基礎上放寬兩項、增加一項戶口遷入鄭州市落戶條件,租賃住房滿1年可入戶。
再將時間線向前推,早在今年3月,石家莊率先「一降到底」,成為國內首座實現「零門檻」落戶的城市。海南省緊隨其後,今年10月發布公告稱,除三沙市,全省全面取消落戶限制。
可以預見,未來加入「零門檻」落戶的城市將越來越多。而新一線城市也的確成為人口流動的新選擇。
《2019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顯示,「新一線」城市對應屆大學畢業生的吸引力不斷增強,杭州、天津、蘇州、南京、成都、西安、寧波等城市外省籍畢業生佔比從2014屆的27.9%上升到2018屆的37.3%。
各地陸續放寬落戶門檻則與吸引人才息息相關。「隨著中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下降,為爭奪人才,城市落戶門檻會繼續下降,大部分城市都將實現零門檻落戶。」蘇劍說。
針對人才補貼方面,各城市更是下大成本,「十萬元」起跳,動輒上百萬元。例如,貴陽引進人才個人獎勵最高可達600萬元(人民幣,下同)。
然而,誠意滿滿並不意味著收獲就大增。作為「GDP萬億俱樂部成員」的山東,雖然近些年陸續進行「齊魯之約」「齊魯英才匯聚計劃」等人才引進工程,但數據顯示,2018年山東省凈流出人口卻高達19.55萬,在全國所有省份中排名第二。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付一夫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產業結構單一、教育壓力大、營商環境是制約山東人才流入的三個重要原因。付一夫強調,就業、教育、生態環境等因素,都是吸引人才的重要指標。城市要想築巢引鳳,不只在政策力度,更在於一座城市自己本來的魅力。
人才競爭還是提振樓市?
據某機構此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過去兩年,全國多個新一線城市房價出現了反彈。「巧合」的是,其中大部分城市都發布了力度空前的人才吸引政策。
以南京為例,該地為人才購房出台專門文件開辟優先通道。而距南京千里之遙的沈陽,也有相似的境遇。
一位沈陽的房產中介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近些年經她手,通過人才引進政策獲得購房資格的購房客不少,「總體來說這樣的引進人才還挺多的,很多人選擇在開發區購房,方便上班,也有不少人顧慮新房不是現房,選擇購買二手房的」。
今年以來,樓市下行,一線城市也陸續加入「放鬆人才購房」的陣營。
12月20日,廣州市黃埔區「松綁」人才購房政策:經區認定的在黃埔區連續工作半年以上的各類人才,可不受戶籍限制,在區范圍內購買1套商品住房等。黃埔區成為今年來繼海南三亞、天津濱海新區、南京六合區後又一放開人才購房限制的地區。
景瑞控股合夥人耿俊峰對時代周報記者直言:「雖非本意,但人才引進政策對地區樓市有一定傳導關系。」
耿俊峰表示,在國家明令「不把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背景下,未來房地產中的居住需求必然大於投資需求。人才引進政策有利於人口湧入,對住房的需求量也會隨之增加,對前期改善性住戶也會有影響。
「人才引進政策不僅會觸動一手房市場,對二手房市場也會有所影響。」耿俊峰透露,在業內,從企業經營角度來看,價格體系雖然在調控政策內,但是人才引進情況較好的城市,其「安全度」比較高。「很多房地產開發商企業會把人才引進情況較好的城市當作『基地』,因為在需求增加的背景下,銷售速度有保障,有利於維護企業現金流的安全。」
某機構市場分析師張大偉表示,人才引進政策可以影響市場預期,但並非影響房地產的決定性因素。「人才對樓市的影響遠不及信貸政策,更多的是心理影響。」
付一夫也指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為2020年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定下基調,延續了「房住不炒」的定位。各城市出台人才引進政策,旨在吸引人才,而不會觸碰房地產的「高壓線」。
「短期看,人口的增長確實會拉動當地購房需求。長期來看,人們基於經濟發展情況、公共服務水平等方面,對城市的預期,才是樓市堅挺的保障。」付一夫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