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當天買的股票當天賣跌了算損失嗎
同一支股票,如果是第一次購買的話,當天買進,下一個交易日才可以賣出,不可以當天買進又賣出。這是規則。
㈡ 為什麼股票一買就跌,一賣就漲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
㈢ 為何最近買入的股票,當天還漲得好端端的,第二天就跌了,郁悶
最近大盤不穩,上下震盪的比較厲害,所以買漲總是容易跌,不如換了思路進行高拋低吸,這樣會提高操作成功率,具體參考布林線這類震盪指標。
㈣ 買的股票跌了怎麼辦
炒股,買入和賣出就是陰陽兩面不可分割,買入時就要想好賣出點,否則不買。一切違反原則的交易第二天不管漲跌一律賣出。然後忘掉從新開始。
㈤ 為何我一買股票就跌了呢
一定要順趨勢操作,找好買賣時間點。
㈥ 如果昨天買的股票,今天就跌了五個點,你會怎麼做
當天買的股票當天跌了五個點。只是很不幸。買錯了就是買錯了,因為當天買的股票當天賣不出去。你只看著股價下跌,下一個交易日看情況 如果股票是第一天買的,一天不虧,第二天跌了五分,那應該不是
股票市場永遠賺不到錢。不要總想吃個胖子。當你想賺錢的時候,一定要做好風險應對策略。否則,賺十倍還不夠輸一次。
㈦ 請問為什麼第一天上市公司的,第一天股票就跌破了發行價
市場因素也有一定的影響,04年是什麼時候?熊市!
確實是大家都在買,那下跌就只有一個原因啊,那就是賣的願意低價賣呵呵
這是當時的一些評論,供參考:
對於該股的表現,市場人士認為,除了中小板本身的低迷外,蘇泊爾因「特富龍事件」受到的影響也是主要原因。
特富龍事件是禍根
昨日開盤後,蘇泊爾很快便被幾筆大額拋單打壓至11.3元附近,此後雖經幾番震盪,但股價重心依然不斷下移,收盤前一波加速下跌,股價最低探至11.03元,最終以11.20元報收,全天成交787.8萬股,換手率僅為23.17%。
上市前,蘇泊爾在招股書中稱,公司生產銷售的不粘炊具上的塗料含有杜邦「特富龍」成分,而特富龍被認為對人身體會造成損害。招股書還稱,因特富龍事件的影響,公司部分產品將受到影響,同時還可能引發與消費者的糾紛而給公司造成潛在影響。另外,蘇泊爾今年前5個月的業績較去年同期下降13.28%。
民族證券的分析師認為,上述兩方面原因給蘇泊爾上市埋下了地雷,還沒上市業績就下滑,投資者肯定不會對其加以關注。而中小板開板以來節節下滑的走勢也使得投資者參與意願減弱。從江蘇瓊花(資訊 行情 論壇)丑聞到德豪潤達(資訊 行情 論壇)跌破發行價,投資者早就對中小板失去了興趣,蘇泊爾的上市自然不會受到投資者追捧。
蘇泊爾成長性不佳
昨日,蘇泊爾董秘葉繼德對記者表示:「不粘鍋產品在公司主營中所佔比重不到10%,這對公司主營不會造成不利影響,公司前5個月的主營利潤其實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8.27%。而今年補貼收入較去年同期減少91.6%,才是業績下降的主要原因。」
申銀萬國一分析師認為,其實整個中小板都面臨著業績能否持續增長的問題。蘇泊爾作為一家生產廚具的企業,行業本身就缺乏高成長的空間,而且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高增長更是談何容易。
該分析師提醒投資者,不要以為新股跌破發行價後投資機會就來了,上周跌破發行價的德豪潤達至今仍未止跌就是最好的教訓。
承銷商忍痛割肉
蘇泊爾的主承銷商興業證券因包銷了57.41萬股,也被套其中。對於蘇泊爾的大跌,興業證券承銷項目主辦人周慧敏告訴記者:「市場行為不好多說,但我們對這家公司非常了解,我們相信蘇泊爾的發展前景會非常好。」盡管如此,興業證券昨日還是賣出了包銷的大部分股票。深交所公開信息顯示,興業證券昨日在蘇泊爾上的賣出金額為382.2萬元,按昨日成交均價11.55元計算,有33萬多股。記者曾子建
三大因素生不逢時
蘇泊爾如此「背運」,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
首先是市場環境不利。周一受有關中小板率先實行全流通討論影響,市場信心受到打擊,當日中小板全線飄綠。其次是受特富龍事件影響。對特富龍塗料安全性的質疑,已經影響了國內的不粘鍋市場,蘇泊爾也在其中。據公司董事長蘇顯澤透露,目前,公司不粘鍋的國內市場銷量下跌了30%,盡管他一再聲稱,此事對公司的經營不會有大的影響,但投資者的顧慮顯然難以消除。
此外,有市場人士還認為,作為一家炊具製造企業,蘇泊爾的科技含量和成長性並不顯著,12.21元的發行價偏高,上市後即下跌,其實是一種價值回歸。
從蘇泊爾本身看,盡管去年每股收益高達0.754元,以致12.21元的發行價,市盈率僅16倍,但今年1至5月每股收益(攤薄)迅速降至0.134元,雖然公司強調產品存在季節性因素,但估計全年能有0.30元也就不錯了,以此估算,12元多的發行價市盈率超過40倍,而目前大盤的市盈率不過30來倍,中小板許多股票更只有20多倍,其12.21元的發行價又怎能挺得住呢?
蘇泊爾的負面因素還不止這些。
例如,公司負債率畸高,不僅表現在近三年負債率都在65%左右,而且有息負債(銀行貸款)佔了絕大部分,截至今年5月底其凈資產總共才2.26億元,可銀行貸款高達3.52億元,相當於凈資產的1.55倍,特別是今年上半年,短期貸款一下子從1.82億元增至2.94億元,可利潤不增反降,充分說明公司成長性不佳。公司解釋說今年利潤下降,是因為去年有很大一塊補貼收入,今年沒有了,這從另一個側面表明去年0.754元的每股收益有水份,而12.21元的發行價正是以此定價的。此外,今年存貨上升、現金流下降,等等,均顯示其發行價定得過高,二級市場股價恐還未到位。
㈧ 剛開始/第一天買的股票就大跌了怎麼辦明天還沒有到啊!還有就是看到股票的分時圖上漲就想買,而且不是
恩 沒辦法 股票交易機制就是t+1,跟商品不同,商品是t+0的
㈨ 為什麼每次買的股票一買入它就跌呢
技術沒學好,談心態都是浮雲!等什麼時候技術學到頭了,有自己的操作系統了,再來談心態。一買入就跌,必然是你買在了某個級別的賣點上!奧維通信大趨勢還算完好,解套應該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