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借錢購買股票等於看漲期權
你說的「借錢買股票」是指,你自己一分錢也沒有吧?也就是說,到還錢的時候,你必須賣掉股票,然後才有錢還。如果股票一分不值,你就一分也不還了。
只有這種情況可以說,借錢購買股票約等於看漲期權。(區別看下面)
可以這么想。
首先,一個看漲期權的收益曲線是,低於行權價格時,損失是固定的(期權費)。高於行權價格時,損失開始減少,慢慢的開始賺錢。假設一隻個股票的看漲期權,執行價格100元,期權費5元。到期時如果股價低於或等於100,不行權,損失5元期權費,高於100,行權。當股價高於105後,股票每漲一元,你就凈賺一元。
然後現在考慮借錢買股票的情況。假設你借了100元,買入一隻100元的股票,利息是5元。到期還錢的時候,賣出股票,然後還錢。如果這時候股價低於100元,賣出後全部還給對方,你沒有任何損失。如果股價高於105,賣出後還掉本息(105元),每上漲一元你就凈賺一元。
當然,這只發生在這種假設的情況:就是如果股價跌了,你不需要還全部的借款。實際上從財務學的角度來說,借錢給你的人承擔了股票下跌的風險,但卻完全沒有分享股票上漲的利潤,這樣會趨勢對方提高利息水平,以補償這種風險。
2. 期權定價為什麼期權價格=股票購買支出-借款
如果只購買股票,那麼投資組合成本為股票購買支出,但現在又借款了,借款帶來的是現金流入,與購買股票帶來的現金支出相抵,所以是減號。不知道對不對,這是我自己的理解。
3. 為什麼用借錢買股票模擬看漲期權
性質相同,因為期權的權利金以外的股票相關杠桿和你借的錢一個類型。
4. 期權價值中組合投資成本為什麼是購買股票支出減去借款
一個是現金的流出,一個是現金的流入
5. 買入股票認購期權與融資買入股票有什麼區別
不一樣的杠桿,不一樣的風險收益
買入股票認購期權,可以用小額的權利金來撬動正股價格上揚帶來的收益,具有杠桿作用。融資買入股票則是付出一定的利息向證券公司借錢,來獲取股票價格上揚帶來的收益,也具有杠桿作用。那麼買入股票認購期權和融資買入股票是一回事嗎?答案是:否。
這是因為,買入股票認購期權是付出一定的權利金,獲得購買股票的權利,但注意,買方沒有義務必須買。因此對於投資者來說,進退皆宜。股價漲了,行權獲取收益,股價跌了,可不行權,但要損失權利金。在這筆交易中,期權買方的損失是有限的,收益卻相對來說沒有限制。
而對於融資買入股票來說,是投資者向證券公司借錢買入股票並支付利息,股價漲了,投資者賺錢,股價跌了,投資者因為已經買了股票,故而需要承擔虧損。不難發現,如果股價下跌,投資者要承擔兩個損失,一是支付融資利息,二是股價下跌損失。對比而言,買入股票認購期權在股價下跌過程中相對風險可控。但是融資買入則需要承擔更大的潛在風險。
買入認購期權的收益及風險預期
買入認購期權是指期權買方支付權利金,獲得以約定的行權價格向期權賣方買入股票的權利。
以ETF期權為例。投資者若買入了某 ETF的認購期權,期權到期時,若ETF價格上漲,則可以選擇行權,從期權賣方那裡以較低的行權價格買入該ETF,隨後按較高的市價賣出獲利,在彌補所支付的權利金後還有盈餘,這部分盈餘即為投資者買入認購期權的收益;期權未到期時,若期權合約價格上漲,投資者也可以直接將期權高價賣出,獲得價差收益。
如果ETF價格沒有上漲而是下跌了,期權到期時,期權買方可以放棄行權,當然,這也將帶來權利金的全部損失。期權未到期時,若期權合約價格下跌,如果投資者此時把期權賣出平倉,將損失權利金下跌的部分。
總結而言,認購期權到期時,期權買方的收益預期為:若股票或ETF價格高於行權價格與投資者支付的權利金之和,則收益為股票或ETF的市價減去行權價格,再扣除支付的權利金成本,也就是說標的價格漲得越多,期權買方的獲利就越大。
當然,需要提醒投資者注意的是,期權到期時,若股票或ETF價格低於行權價格,則投資者將損失支付的全部權利金。
賣出認購期權的收益及風險預期
賣出認購期權,期權的賣方獲得權利金,如果期權買方要求行權,則賣方就必須以約定的行權價格賣出標的證券。
以股票期權為例。投資者如果賣出了某股票認購期權,期權到期時,若股票價格下跌至低於行權價格,期權買方會放棄行權,則賣出期權的一方將獲得全部權利金,這部分權利金即為投資者賣出認購期權的收益;期權未到期時,若期權合約價格下跌,投資者也可以直接低價買回期權進行平倉,獲得權利金的價差收益。
如果期權到期時,股票價格沒有下跌而是上漲至高於行權價格,期權賣方需要按較高的市價買入股票,再以較低的行權價格賣給期權的買方,這部分虧損在扣除收取的權利金之後,即為期權賣方的風險預期。期權未到期時,若期權合約價格上漲,如果期權賣方將期權買入平倉,則會損失權利金的價差。
因此,認購期權到期時,期權賣方的收益預期為:若股票或ETF價格低於行權價格,買方一般不會行權,則賣出股票認購期權的收益為全部權利金。
認購期權到期時,期權賣方的風險預期為:若股票或ETF價格上漲高於行權價格,則賣出股票認購期權的投資者將出現損失,即股票市價減去執行價格,最初收取的權利金將抵減賣出股票的損失。因此,標的證券下跌,期權賣方最多賺到權利金,而標的證券漲得越多,期權賣方的損失就越大。
現實中,為了確保賣方履行義務,認購期權賣方需要交納一定的保證金。
6. 為什麼要通過個股期權購買股票
一是保護現有持股,防範下跌的風險。
在您持有標的股票,看好長期走勢但又擔心下跌時,您可以買入一份認沽期權保護您手上持有的股票的安全。
二是資金管理。
一方面是為未來的現金流提前建倉。當您非常看好某隻股票,但是現在又缺乏足夠的現金時,您可以以較小的資金代價,買入對應於預期購入股票的認購期權,只要未來您的現金流到位後再執行該認購期權,就能實現當前資金不足情況下投資提前布局。
另一方面,您也可以在資金充足的情況下,通過認購期權的配置將節約的大部分資金轉投其他如債券,信託等高收益,低風險理財產品實現資金管理,增加資產的綜合收益率。
三是降低標的股票的持倉成本。
當您長期持有某隻個股,且該股票走勢並不活躍時,可以通過備兌方式賣出該股票的認購期權,並在期權到期後滾動賣出新的期權,持續的得到權利金的收益,從而降低了您的持倉的成本。因此,即時該股票處於長期的橫盤,您的持倉成本也可以通過獲取穩定的權利金收益而不斷的下降。
四是低風險或者無風險的組合套利交易。
期權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投資理念,就是組合套利。根據對標的證券未來走勢的預期,您可以任意搭配各種期權、股票、債券等不同資產的持倉組合,來實現您基於對標的證券未來漲跌方向和漲跌幅度判斷的投資預期,只要判斷正確,無論預期是漲、跌或者橫盤,都能實現盈利。
7. 融資融券,融資買入就是借錢買股票給利息,融券賣出怎麼理解,一隻股票在高位,你看跌,做空,類似於期指
融資余額:所有融資買入該股票,尚未償還的數額。可以用來評估有多少交易者看好該股票,不惜借款買入,並且沒有償還借款(借款買股不還,說明交易者認定還要繼續漲)。
融資買入額:融資買入額指的是某股票所有融資買入的數量。可以用來評估某股票某個時間段或者某天,評估該股票的人氣和活躍度(有人借款買股不還,高度看好,有人借款買股,買了後趕緊賣出償還,吃短差,也增加了股票的人氣)
融券余額:所有融券賣出尚未還券的數量。可以用來評估有多少交易者看跌該股票,不惜從券商處借來股票賣出,並且沒有償還借券(借券賣出不還,說明交易者認定還要繼續跌)
融券賣出量:某股票當天發生的所有融券賣出的數量。有人借券賣出不還券,高度看跌,有人借券賣出,然後趕緊買券償還,也增加了股票的人氣,當然也增加了該股票的拋壓。
融資融券余額:融資余額+融券余額。可以用來評估該股票的交易量中,有多少是自有資金交易,有多少是杠桿交易。杠桿交易的比例越大,說明有越多的投資者關注該股票(一般來說,融資融券的交易者,多是資金量稍大的中戶、大戶)
8. 為什麼投資組合成本=購買股票之處—借款
要創建一個投資組合,看漲時這個組合是買入股票,借入資金,看跌時正好相反,賣空股票,借出資金。
把看漲時的公式改一下,改成,
股票上行時 期權的價值(上行)=-賣空股票的數量×上行的股價+借出資金×(1+利率)
股票下行時 期權的價值(下行)=-賣空股票的數量×下行的股價+借出資金×(1+利率)
這時,期權的價值(上行)=0(股價高於執行價格,看跌的人不會行權,所以價值為0)
期權的價值(下行)=10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