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誘騙投資者買股票造成損失
擴展閱讀
國外股票上市及交易 2025-09-14 10:04:05
海淀科技股票代碼 2025-09-14 09:56:53
浙江財稅股票交易 2025-09-14 09:51:20

誘騙投資者買股票造成損失

發布時間: 2022-09-11 08:58:25

① 刑法對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罪的定罪標准

法律分析: 1、「嚴重後果」,主要指因此而引起證券交易價格較大幅度的異常變動,損害了其他投資者的利益,嚴重擾亂了證券市場秩序等等。2、以證券投資分析人士身份提供投資參考意見的行為不構成本罪; 情節顯著輕微,並未造成嚴重後果的,不追究刑事責任。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八十一條 編造並且傳播影響證券、期貨交易的虛假信息,擾亂證券、期貨交易市場,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

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的從業人員,證券業協會、期貨業協會或者證券期貨監督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故意提供虛假信息或者偽造、變造、銷毀交易記錄,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期貨合約,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② 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罪立案標准及立案標准

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罪立案條件是:
1、獲利或者避免損失數額累計在五萬元以上的。
2、造成投資者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3、致使交易價格和交易量異常波動的。
4、其他造成嚴重後果的情形。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三十八條
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的從業人員,證券業協會、期貨業協會或者證券期貨監督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故意提供虛假信息或者偽造、變造、銷毀交易記錄,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期貨合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獲利或者避免損失數額累計在五萬元以上的;
(二)造成投資者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三)致使交易價格和交易量異常波動的;
(四)其他造成嚴重後果的情形。

③ 有些上市公司弄虛做假,欺騙上市,做假帳,給投資者造成了損失,該怎麼處理

上市公司弄虛做假,欺騙上市,做假帳,給投資者造成了損失,這些事情聽上去好像很嚴重,但是在A股股票市場上卻並非是什麼新鮮事了,該怎麼來處理,早有案例和處理結果,典型如欣泰電氣——無非就是股票被啟動強制退市、設立專項資金賠付補償投資者、參與造假的公司高管等相關人士被罰款、證券市場禁入。

然而實際上參與造假上市、做假賬的人往往最終還是賺到不少了,一方面是在東窗事發之前直接的減持、股權質押變現了不少,另一方面等事情萬一不幸被踢爆之前往往也需要若干年的時間,也為其企業成功融資、借雞生蛋提供了足夠多的資金運轉時間。欺騙上市、做假賬的代價不夠慘重,懵一腳成功了還有很大賺頭,也助長了一些人鋌而走險運作企業上市的舉動,這說到底還是監管不夠完善和處罰不夠嚴格所至。

源自風生焱起的個人分析,歡迎關注本賬號以便獲取更多財經知識

④ 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罪既遂犯罪的賠償金多少

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罪既遂刑事責任的承擔為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法律依據】
《刑法》第一百八十一條
編造並且傳播影響證券、期貨交易的虛假信息,擾亂證券、期貨交易市場,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
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的從業人員,證券業協會、期貨業協會或者證券期貨監督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故意提供虛假信息或者偽造、變造、銷毀交易記錄,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期貨合約,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情節特別惡劣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⑤ 忽悠別人買股票什麼罪

法律分析:誘騙別人投資涉嫌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期貨合約罪,按照《刑法》第一百八十一條第二款判刑,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的從業人員,證券業協會、期貨業協會或者證券期貨監督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故意提供虛假信息或者偽造、變造、銷毀交易記錄,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期貨合約,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節特別惡劣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一百八十一條 編造並且傳播影響證券、期貨交易的虛假信息,擾亂證券、期貨交易市場,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期貨合約罪。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經紀公司的從業人員,證券業協會、期貨業協會或者證券期貨監督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故意提供虛假信息或者偽造、變造、銷毀交易記錄,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期貨合約,造成嚴重後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節特別惡劣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單位犯前兩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⑥ 我國刑法對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罪的立案規定

我國《刑法》對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罪的立案規定為,達到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1、致使交易價格和交易量異常波動的;
2、獲利或者避免損失數額累計在五萬元以上的;
3、造成投資者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第三十八條
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的從業人員,證券業協會、期貨業協會或者證券期貨監督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故意提供虛假信息或者偽造、變造、銷毀交易記錄,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期貨合約,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一)獲利或者避免損失數額累計在五萬元以上的;
(二)造成投資者直接經濟損失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三)致使交易價格和交易量異常波動的;
(四)其他造成嚴重後果的情形。

⑦ 證券公司投行葆代用虛假投資報告忽悠投資人在法律上有責任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15

⑧ 以第三方誘騙客戶投資股票,每次行情都是虧損,是屬於詐騙嗎

兄弟,這事沒那麼好定性,要看聊天記錄有無明顯的誘導性語言等等
如僅是建議、意見什麼的,決定權在客戶手裡,肯定和你說入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最後說一句,炒股還是自己把握,多想想人家非親非故的憑什麼幫你,他們靠什麼賺錢

⑨ 證券欺詐客戶行為是什麼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在買賣股票時,往往都會有專門的投資經理、投資顧問等經紀人進行交易指導,但有些經紀人出於盡可能獲取傭金、認識錯誤等原因,會誘導,甚至誘騙投資者進行股票交易,嚴重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以致很多投資者認為經紀人欺詐,要追究經紀人的法律責任。
證券欺詐客戶行為是指證券經營機構或其工作人員在履行職責義務時實施的故意誘騙投資者買賣證券的行為。例如:證券公司挪用客戶的保證金,或者證券公司不在規定時間內向客戶提供交易的書面確認文件,這都屬於欺詐客戶。盡管法律規定了經紀人「不當勸誘」構成欺詐,但是在實踐中,投資者根據經紀人提供的虛假投資建議導致虧損的情況,是否構成經紀人對投資者的欺詐,不易認定。
證券經紀人向客戶提供建議並不違法,甚至可以說這是很多證券經紀人的工作職責之一,股票買賣等證券交易行為本身就存在風險的,不能因為證券經紀人提供了無效、錯誤的建議,導致虧損的出現,就認定經紀人欺詐。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第七十九條 禁止證券公司及其從業人員從事下列損害客戶利益的欺詐行為:
(一)違背客戶的委託為其買賣證券;
(二)不在規定時間內向客戶提供交易的書面確認文件;
(三)挪用客戶所委託買賣的證券或者客戶賬戶上的資金;
(四)未經客戶的委託,擅自為客戶買賣證券,或者假借客戶的名義買賣證券;
(五)為牟取傭金收入,誘使客戶進行不必要的證券買賣;
(六)利用傳播媒介或者通過其他方式提供、傳播虛假或者誤導投資者的信息;
(七)其他違背客戶真實意思表示,損害客戶利益的行為。欺詐客戶行為給客戶造成損失的,行為人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