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許家印臨陣倒戈,深鐵已得萬科實際控制權
本來隨著保監會的決定公布,姚老闆離開寶能系各大險企董事長的職位已經明確,3月13日晚間,前海人壽發布公告稱,前海人壽原董事長姚振華辭去公司董事及董事長職務。同一天,姚振華還宣布辭去了前海財險董事會董事、董事長職務。可以說,到此為止寶萬之爭算是可以落幕了,然而雖然是落幕了,但卻像很多歌劇、音樂會一樣,返場尤為精彩,而寶萬之爭的返場好戲無疑就是即將到來的萬科董事局席位之爭。
而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這次的案例將是一個被寫入中國資本市場發展史的重要事件,相信等多少年後,都會是促進市場發展成熟的重要里程碑,而當歷史發生的時候,我們就在現場。
萬科董事會會議將會是本次返場大戲的重中之重,讓我們所有人一起拭目以待吧!
經濟視角觀天下 微信公眾號【江瀚視野觀察】ID:jianghanview
㈡ 萬科股權之爭背後的大佬都是誰
萬科股權之爭就兩方,一個是以姚振華為老闆的寶能系,另一個是萬科創始人也是現在的管理者王石團隊。姚振華想做大寶能地產,他選擇的途徑就是收購中國地產龍頭企業萬科!而王石為了萬科的長遠發展,不歡迎寶能!因為寶能收購萬科的錢一是有杠杠,可能有很多錢是融資借別人的,寶能收購萬科後可能要拿萬科的錢去還杠杠的債務。其次寶能收購萬科後會對萬科以後發展的決策產生影響,可能導致萬科發展受阻,王石這么做也是一種負責任的做法!
㈢ 別了萬科董事長王石是怎麼回事
寶萬之爭結束了,王石走了。
在寶萬之爭的風波中,面對寶能罷免提議,王石曾回應,「人生就是一個大舞台,出場了,就有謝幕的一天。但還不到時候,著啥子雞(急)嘛。」
如今,在股權紛爭落幕,深圳地鐵最終入主萬科塵埃落定之後,王石謝幕的時候終於到了。從1988年出任改制後的萬科董事長兼總經理,30年間萬科已經成為中國房地產市場毫無爭議的龍頭公司,而王石也已經成為標桿性的企業家,正如他的好友秦朔講的那樣,在中國房地產業王石贏得了「他說第二,無人稱首」的大哥大地位。
通過這一提名名單可以看出,在非獨立董事的提名人選中無寶能人選,無安邦人選,而深圳地鐵已經「一家獨大」。
深圳地鐵表示:
深圳地鐵集團將依法、依規履行基石股東職責,繼續支持萬科的混合所有制結構,支持萬科城市配套服務商戰略和事業合夥人機制,支持萬科管理團隊按照既定戰略目標,實施運營和管理,深化「軌道+物業」發展模式,與各方股東共同推動萬科長期穩定、健康發展。
對於此次董事會改選,萬科董秘朱旭回應記者稱,目前沒有收到寶能及其他股東的提名方案。而根據萬科的公司章程,新一屆董事會提名名單應該在股東大會至少十天前提出。記者問到,此份提名名單是否有與寶能進行溝通,朱旭回應,「深圳地鐵集團作為萬科的基石股東,在向萬科提交臨時提案前,徵求了萬科現有主要股東等各方意見。」
對於王石的去留,王石自己曾直言,「公司我是創立者之一,我的去留不重要,只要文化能延續下去。」
所以王石就算選擇退出,只要文化能繼續延續,相信他也就無憾了!
㈣ 恆大為什麼移去深圳了
恆大入深,可以說是一場你情我願的游戲。
深圳需要恆大,不僅是因為恆大作為一家民企,在房地產領域的管理經驗,可以為深圳地產行業帶來活力。
更關鍵的是,恆大遷入,讓深圳離2020年打造8-10家世界500強的目標,只有一步之遙。恆大在2017年的世界500強榜單上位列338位,排名較2016年大幅上升158位。它的到來,將深圳的500強方陣擴大為7席。
恆大同樣也需要深圳。
需要深圳的理由,諸如「小政府大市場的市場環境」、「靈活的發展空間」等所謂的競爭優勢,對於恆大這種體量的企業來講,根本就不重要。
最為直接的理由是,恆大希望回歸A股,而為深圳國資所有的深深房就是最好的殼標的。通過遷入深圳,恆大借殼上市的道路想必會更加順暢。
其次,恆大正在積極布局地產和金融業務,而深圳作為金融之城,其產業層級非廣州可比。恆大正在謀求參股、控股銀行、保險、證券、信託、公募基金、互聯網金融等金融全牌照,遷入深圳,不僅必須而且急迫。
恆大「二度選婆家」早在數年前已有徵兆。當樓市處於寒冬之際,恆大就開始布局深圳,先後拿下多個城市更新項目,並在幾年間將深圳的土地儲備擴張到1200萬平方米,僅土地價值就高達3700億元。
而前不久的萬科寶能大戰中,恆大曾經橫插一腳,最後卻寧願付出虧損70億元的代價,毅然將所持股份轉讓給深圳地鐵集團,幫助深圳在萬寶大戰中成為最終贏家。
這是一步深謀遠慮用真金白銀下的棋。
㈤ 萬科股份構成比例
萬科的股權結構大致為:
王石及其盟軍(華潤、劉元生等)持股比例大致為23%,安邦為5%,寶能為24.26%,如果寶能系投出反對票,則王石方面需要佔總股本48.52%的股份投出贊成票——如此高的股東投票比例,已經遠遠超過上述表格當中萬科股東會參與股東的比例。如何吸引安邦及更多的中小股東投票,同時還要讓他們投出贊成票,這才是最終決定萬科此次重組能否成行的關鍵因素。
所以,姚建華的選擇,以及中小股東的態度,對萬科此次重組仍極為重要,萬寶之爭還遠談不上結束。
【拓展資料】
萬科股權之爭是中國A股市場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公司並購與反並購攻防戰。2015年12月17日,一份王石內部講話公開挑戰寶能系,萬科股權之爭正式進入正面肉搏階段。
按照萬科公告披露,寶能系持股比例已經達到了25.04%,距離控股股東地位僅一步之遙。2017年6月9日晚,中國恆大轉讓14.07%萬科股權予深鐵,終破"萬寶之爭"僵局。此次轉讓後,深圳地鐵正式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萬科大股東再次易主。
2015年12月17日,王石在北京萬科內部談話中表示,寶能系增持到10%的時候,自己曾在馮侖的辦公室見過寶能系的老闆姚振華,雙方談了四個小時。寶能系掌門人姚振華曾經承諾,寶能系成為大股東之後,王石還是旗手。
但是生性直白的王石當時表態,在那個時間點上選擇萬科的股票、增持萬科是萬科的榮幸,「但是你想成為第一大股東,我是不歡迎的。」
王石稱,寶能系用短債長投方式強行進入萬科,風險極大,就是一場賭博。當時王石表明不歡迎寶能的四大理由是其:信用不足、能力不夠、短債長投,風險巨大、華潤作為大股東角色重要。
㈥ 萬科股權為什麼被收購了
萬科股權之爭是中國A股市場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場公司並購與反並購攻防戰。2015年12月17日,一份王石內部講話公開挑戰寶能系,萬科股權之爭正式進入正面肉搏階段。
按照萬科公告披露,寶能系持股比例已經達到了25.04%,距離控股股東地位僅一步之遙。2017年6月9日晚,中國恆大轉讓14.07%萬科股權予深鐵,終破"萬寶之爭"僵局。 [1] 此次轉讓後,深圳地鐵正式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萬科大股東再次易主。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 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8-06,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㈦ 萬科誰控股王石佔多少股份
王石的股份沒在十大股東裡面,他不是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萬科A控股股東與實際控制人:
控股股東 :華潤股份有限公司(14.73%)。
實際控制人 :中國華潤總公司(持有華潤股份有限公司比例:99.98%)。
最終控制人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7)恆大買萬科的股票給深圳地鐵擴展閱讀
中國恆大公司於2017年6月9日作為轉讓方與受讓方深圳地鐵簽訂協議,據此將持有的共15.53億股萬科A股出售予受讓方,總對價約為人民幣292億元,每股轉讓價格18.80元。預期將就出售事項產生虧損約為70.7億元,惟以最終審計為准。
本次轉讓後,恆大此前所持14.07%萬科股份全部出清,深鐵持股由15.31%變為29.38%,超寶能25.4%持股成萬科第一大股東。
目前萬科各方股東持股比例依次為:第一大股東深圳地鐵29.38%、第二大股東寶能系25.4%、第三大股東安邦6.73%。此前,3月份,恆大已經將所持萬科股份表決權、提案權及參加股東大會的權利,不可撤銷地委託給地鐵集團行使,期限一年。此次轉讓後,深圳地鐵正式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萬科大股東再次易主。
㈧ 恆大為什麼會負債
曾幾何時說起恆大,它可是國內房地產行業的龍頭老大之一,而且恆大集團在世界500強企業當中也是多年穩居榜中,其不僅是涉足地產行業,而且恆大的產業業務也是廣泛涉及新能源汽車製造小區物業等等多個核心業務,成為國內民營企業的翹楚之一。
房地產的開發一直都是奉行高杠桿的運營模式,該模式背後也是蘊藏著巨大的商業風險。如今的恆大在市場上已經面臨著巨大的經營窘境,如此龐大的負債金額,想必對於恆大而言必然形成巨大的危機挑戰,究竟恆大到最後是否能夠盡快走出困境,想必也是任重而道遠。
㈨ 恆大為什麼虧損70億讓深圳地鐵成為萬科a最大股東有何原因
中國恆大集團今天(6月9日)晚間公告,將以292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將其持有萬科A的14.07%股份全部出售給深圳地鐵。由此,深鐵以29.38%的股份,超過寶能的25.4%,成為萬科第一大股東。而由於寶能系此前遭證監會重罰,基本已無還手之力,萬科股權大戰可以宣告結束。
不過,成為這場大戰勝負手的恆大,卻在今天的交易中凈虧70.7億,圖什麼?
只要看看此前的新聞就清楚了。今年5月13日,同為深圳市國資的深深房A公告稱,預計將在6月14日前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或報告書。深深房A正是恆大A股上市所要藉助的「殼公司」。
恆大去年已經引入700億戰略投資,一旦回歸A股上市,勢必在與萬科的爭霸中獲得更大的優勢。
21世紀經濟報道還透露稱,恆大接下來將把總部前往深圳,從而讓深圳擁有了中國最大的兩家地產公司。
至此,在這場精彩刺激的萬科股權大戰中,深圳市政府和恆大集團都賺得盆滿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