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買到李嘉誠公司股票
香港股票只有兩種方式可以買賣,一種是直接去香港開證券賬戶,一種是等港股通正式營運,而且一定要"和記黃埔"納入到滬港通才行,長江實業集團控股上市公司,00031和記黃埔。
B. 怎樣選擇合理正確的股票投資方法
1、股票投資撥檔子操作法:指的是投資人在股票價位高的時候賣出所持有的股票,等到價位下降之後,再補回去同種股票,來賺錢一定的差價。具體的操作方法有兩點內容:
一是在行情上漲一段後賣出予以補進的操作;二是在行情下跌的時候,趁價位尚高的時候賣出,等到價位低的是再進行買進操作;
2、心理價位踏准法:指自己認為某種股票應該達到的某個價位——上升到什麼價位,可能下跌的價位是多少,有了這樣的心理價位才能在波動的股市中順勢操作,而具體的操作分為3個方面:①對市場信息、企業效益、供求矛盾、形勢政策等方面進行由表到里的進行科學的分析;②忌諱貪婪的心理,因為貪婪型的投資者的心理價位會隨著股價的上漲而上漲,結果常常被套牢,穩健的投資者達到一定的心理價位之後,就會及時的獲利了結;③總結經驗,合理地修正心理價位,從而在股市實踐中獲得盈利。
3、虧損極限法,就是以准備最大限度的虧損來進行投資的一種方法,操作方法就是假設買技能的股票價格跌幅超過一定的百分比,一般是10%左右,無論後市如何都會立即賣出,這樣可以將虧損控制在自己設定的極限幅度之內,防止股市出現連續暴跌造成的損失;
4、守株待兔法,指的是在多頭市場中可以分散買進幾種不同類型的股票,然後等待上漲,適合不善於使用技術分析方法的散戶,但是在使用中要注意兩點:①要確定是「牛市」、多頭市場才能夠使用;②一旦決心採用這樣的方法,就不要為各種股市流言所左右,以免後市出現大漲而錯過投資機會;
5、以熊搏牛致勝法,在股價下跌已經有一段較長的時間後,進行分階段的買進股票,然後靜靜等待新一輪牛市的到來,在日後牛市到來的時候,進行獲利了結;
6、順勢操作法:跟隨市場的慣性,尋找大眾的口味,買進大家都看好的股票,但是必須要早確認股市漲跌的大趨勢,然後才能根據行情的傳遞帶來進行操作;
7、保本投資法,投資前要制定自己的獲利賣出點和停止損失點,當股市上漲到獲利賣出點的時候,不是將所有的股票全部拋光,而是賣出其所謂的保本的部分,也可以說是保護既得的盈利,以不至於將本金虧損掉,在跌勢的時候可以保存實力進行後市的操作。
C. 李嘉誠的股票代碼,在大陸能買嗎如何買
需要開通港股戶頭才可以買賣。00013和記黃埔
D. 市盈率的含義和基本用法 評價
一提到這個市盈率,這不僅是讓人愛也讓人恨,有人說它非常好用,有人說它非常的不好用。那到底是否有用呢,怎麼去用呢?
在分享我是怎麼使用市盈率買股票前,先給大家遞上近期值得重點關注的三隻牛股名單,隨時會被刪,有需要的還是應該盡早領取再說:【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市盈率是什麼意思?
市盈率的意思就是股票的市價除以每股收益的比率,這個比例就可以非常明白的反映出一筆投資回本所需要的具體時間。
可以像這樣去計算:市盈率=每股價格(P)/每股收益(E)=公司市值/凈利潤
打個比方,一家上市公司有股價,比如20元,買入成本我們可以核算一下,為20元,過去的一年裡公司每股收益可以到達5元,這個時候市盈利率就等於20/5=4倍。公司需要花費一定時間(4年)去賺回你投入的錢。
那就是市盈率越低就代表越好,投資價值就越大?當然不是,市盈率是不能隨隨便便的這么來套用,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馬上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二、市盈率高好還是低好?多少為合理?
原因就在於不同的行業當中市盈率不一樣,傳統行業發展的前景並不是很大,市盈率不怎麼高的,但高新企業的發展前景較好,這樣投資者就會給於很高的估值了 ,導致市盈率變高。
也許又有人該問,具有發展潛力的有哪些股票,說實話我真不知道?這份股票名單是各行業的龍頭股我熬夜歸整好了,正確的選股方法是選頭部,更新排名是系統設定的,先領了各位再研究:【吐血整理】各大行業龍頭股票一覽表,建議收藏!
那市盈率多少才合理?上文也說到不用行業不同公司的性質不同,很難測出市盈率到底多少才合適。話又說回來,我們還是能用市盈率,給股票投資做出一個很好的參考。
買入股票,可別一次性的全部投入。分批買入是一種買股票的方法,接下來我們教大家怎樣做。
我們用xx股票來說明,現在他的價格是79塊多,如果你准備投入8萬,你可以分批買入,分四次,一共買十手。
對近十年來的市盈率進行仔細的觀察,得出了最近十年市盈率的最低值為8.17的結果,現在有個股票它的市盈率是10.1。那麼你可以將8.17-10.1的市盈率區間平均劃分為5個區間,每下跌至一個區間買入一次。
打個比方吧,買入一手要等到市盈率是10.1的時候,等到市盈率降到了9.5就是我們第二次購入的時機,可以買入兩手,第三次買入是在市盈率降到8.9的時候,買入3手,第4次的買入是在市盈率到8.3的時候,可以買入4手。
入手後就不用擔心持股的問題,市盈率每下跌至一個區間,按照計劃來進行買入。
一樣的道理,如果股票的價格上漲了的話,估值高的劃分在一個地方,依次賣出手中持有的股票。
應答時間:2021-08-23,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E. 李嘉誠怎麼做股票
在南方一所著名大學的管理學院,管理經濟學課後的午休時間,一位在企業里從事營銷管理的高管,和我討論起做股票的操作方法。 他認為,對股票這玩意要小心,不能老抓著不放,什麼時候都要有避險的意識。防人之心不可無啊!我倒是贊賞他的風險意識,問題是我們沒法預知股票什麼時候跌,所以也就不知道該什麼時候跑。他告訴我,基於這種風險意識,他認為做股票投資,本質上應該短線為王,長期抓著風險是非常大的。他認為,股票價格每天升升跌跌,充分說明了股票價格的不穩定,這就是風險。既然沒法穩定在一個價格以上,所以必須准備隨時拋出,才有可能避開下跌,才有可能保住勝利果實。 我知道他是被套怕了,股價小跌就跑,每跑必虧,小虧積累成大虧。但個性又不服氣,屢敗屢戰。我非常同情他,告訴他我們學習的理論認為,股票不應該這么做,應該是以公司的價值為核心來選擇,而且必須持有必要的時間,以分享公司成長的成果。這位老兄顯然有點生氣,認為我真是書獃子,居然相信書中的那些理論條文,他說,我們的授課教授都沒有用這種理論賺到錢,還靠講課賺工資,這種理論能有多大用處?我告訴他應該注意一個現象,就是,那些世界著名金融公司里的員工,好像還都是讀這些個理論出身的哦。而且,這些金融方面的理論,還都是來自於世界發達國家的哩,不會沒有道理吧。 我仍然試圖幫他恢復好心情,說既然經過做短線吃虧,為什麼不反過來,試試做長線?他好像沒興趣和我討論下去了:短線都逃不過虧損,長線不是虧得更多?我說理論應該是對的,因為我見過這樣的例子。有人五年內只買賣過三次股票,其餘時間都把股票抓在手上,一動不動。幾年總計下來,大約升了四十倍:一個五倍,一個兩倍,還有一個四倍。這些倍數的股票可不少哦。動了情緒的他認為我基本上是被騙了,怎麼可能抓得了那麼久,怎麼可能跌也不走? 我告訴他,李嘉誠就是這樣做股票的。他開始嘲笑我了:李嘉誠是做實業的,做房地產的! 我說李嘉誠真的是做股票賺的大錢,而且李嘉誠做的股票不多,主要就是兩只:長江實業、和記黃埔。他持有兩只股票的時間相當長,從一發行到現在,好像沒怎麼動過。我跟他分析:如果從陰謀論的角度,李嘉誠最清楚這兩只股票的真實價值和公司內幕,他是最有機會和理由操縱股價的人。但是,除了幾次出於其他動機,吃入自家股票以維持市面穩定,好像沒有什麼其它動作,這是事實吧。另外,我們都沒有見過一個人,他買賣長江實業、和記黃埔的股票,能有和李嘉誠一樣的身家。如果我們把李嘉誠的角色分成兩個,一個是他作為企業家,作為經營者,管理著這兩家大企業,但從公開資料看到的結果是,他的這個角色好像並不能讓他成為首富;而他的另外一個角色,是這兩家公司的股票持有者,他長期持有這兩家公司的股票,倒是讓他獲利甚豐,並因此成為華人首富。 我總結出,在李嘉誠「做股票」的例子里,股價陰謀論、操作短線論好像都不支持哦!那些炒來炒去,不停買賣長江實業、和記黃埔股票的人,都沒有李嘉誠做股票的成績好吧!
F. 怎麼炒股就是說股票怎麼買
1.新手如何學會炒股 首先應該學會怎樣選股票。 面對上千隻股票?到底該用什麼標准去篩選呢?該選什麼樣的股票?選什麼樣的公司呢?有人采訪美國著名的房地產大亨特朗普,問:「你經營房地產的訣竅是什麼?」特朗普說:「好地段,好地段,好地段。」那麼老百姓買股票應該遵循什麼原則?我想,那也是三句話:「好企業,好企業,好企業!」 買股票先選好企業,再選小盤的、選有庄的、選資產重組的等等。 那麼,到底什麼樣的企業才算是好企業? 2001年到2005年這么大一個熊市,很多好企業的股票已經翻了三四倍了。那麼現在從一千多點漲到三千五六百點了,很多企業還是沒漲,為什麼?要破產了,能漲嗎?所以,要選就要選確定性高的,能夠不斷給股東回報的,不斷贏利的,持續發展的企業。這就是好企業。 選龍頭好企業 如果一個企業的產品根本就沒見到,這個企業的股票最好不要染指。為什麼?買一個股票不了解它,它突然跌了兩個跌停板怎麼辦?一般人只有割肉跑,因為不知道出了什麼事?但是如果這個企業你了解,到市場上看得到這個企業的產品,你就會認為企業股價跌一點非常正常,這就是確定性。 炒股如果不抓住最優秀的企業,在2020年的時候,無論是5000點還是10000點,你照樣會賠錢。優勢的企業是因為管理優秀、品牌優秀、領導人能幹才不斷地向前發展, 英國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基金經理叫陶布,他說,自己投資非常簡單,把英國可以做到世界上最好的那些企業一網打盡就行了,英國哪些企業是做到世界最好的呢?第一,三五香煙;第二,蘇格蘭威士忌;第三,聯合利華;第四,希思羅機場;第五,保誠保險公司。陶布說:「我的投資組合非常簡單,就是把這些東西變成一個投資組合。效果相當好,25年翻了54倍!為什麼?因為這些好企業越來越長大。」 選壟斷稀缺企業 現在很多投資者投資時,願意受別人鼓動。比如,人家說這個企業是茅台第二,茅台漲多高它也能漲多高;說那個企業是第二個招商銀行,買它比招商銀行好,因為招商銀行價格太高,它低,潛力非常大;這個企業是第二個五糧液,這個企業是第二個……很多投資者就願意貪這個便宜,就去買第二個「茅台」、第二個「工商銀行」、買第二個「蘇寧電器」,這都是些概念,好的永遠是稀缺的,而且這些好的都是壟斷的、稀缺的、不可再生的,長期持有問題不大,而且管理的風險也不太大。其次,選那些品牌卓著的,比如可口可樂,再比如同仁堂、貴州茅台、雲南白葯、阿膠,這些品牌已經存在了幾百年了,再存在個二三十年也不用擔心,這些品牌有很大溢價,而企業是文化的載體。 每個行業都會有自己的龍頭企業,那麼是不是每個行業都值得同樣關注呢?不是。要選優勢行業。什麼叫優勢行業?就是要做精而不要做得太廣泛。香港在上世紀70年代,當時李嘉誠身價才幾千萬,而包玉剛是世界船王,身價更高,一個油輪等於岸上好幾棟大樓呢,但現在誰有錢?李嘉誠,他已經是華人首富了。為什麼?看看李嘉誠的資產配置就知道了,當包玉剛是船王的時候,李嘉誠就在買碼頭,所以李嘉誠現在旗下不管是長江實業、和記黃浦,主要的投資就是碼頭、貨櫃碼頭、高速公路、電力、機場、商業零售,還有香港的電訊、歐洲的電訊,他買這樣的收費口行業,才使得他的資產往上走。對於老百姓而言,就買收費口行業、穩健的行業最適合。 除了「收費口」行業之外,還有哪些行業也值得留意呢?中國品牌的白酒、醫葯、旅遊區、鐵路、公路、機場這些東西,別人復制不出來的這些東西也是應該重點關注的。 選快速成長企業 再一點,選能長大的行業。什麼行業能不斷長大?選全球商業周刊的企業前五十家,就知道選什麼行業了。第一是金融,金融里邊有證券保險銀行,有花旗銀行、摩根大通、富國銀行、哈撒威保險、美林高盛證券;第二是科技,有微軟、有思科、有戴爾、英特爾;第三個是消費品,有雀巢、可口可樂、百事可樂、萬寶路;第四個是醫葯行業,有輝瑞制葯、有默克制葯、有葛蘭素史克;第五個是沃爾瑪、家樂福、家得寶這樣的商業巨頭;第六個是殼牌石油、美孚石油這樣大的能源巨頭;第七是通用電器、豐田汽車。這些說明了什麼行業能長大,什麼行業長不大,擠不到前五十。 中國的崛起分為大致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製造業的崛起,我們可以紡世界上最好的布,製造世界上最好的鞋,做世界上最好的電冰箱,製造世界上最好的微波爐;第二個層次是服務業,金融資本市場的崛起,帶動消費的服務行業的全面發展;第三個層次是整個文明的崛起,是文化的復興,這也是最高一個層次,那麼很多品牌的、承載著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瑰寶的東西,未來就會非常有前途。所以,要選擇這樣的行業、企業,作為長期關注、投資的一個重點。沈春寧整理下期預告:選擇優勢行業中的龍頭企業,是目前中國經濟面臨騰飛的背景之下,最適合於普通投資人的選股方法。
G. 李嘉誠的成功秘訣有那些
這是我看得李嘉誠的忠告,可能看了這個之後,你會明白他為什麼成功.
李嘉誠的忠告
1.我17歲就開始做批發的推銷員,就更加體會到掙錢的不容易、生活的艱辛了。人家做8個小時,我就做16個小時。
2.我們的社會中沒有大學文憑、白手起家而終成大業的人不計其數,其中的優秀企業家群體更是引人注目。他們通過自己的活動為社會作貢獻,社會也回報他們以崇高榮譽和巨額財富。
3、精明的商家可以將商業意識滲透到生活的每一件事中去,甚至是一舉手一投足。充滿商業細胞的商人,賺錢可以是無處不在、無時不在。
4.我凡事必有充分的准備然後才去做。一向以來,做生意處理事情都是如此。例如天文台說天氣很好,但我常常問我自己,如5分鍾後宣布有台風,我會怎樣,在香港做生意,亦要保持這種心理准備。
5.精明的商人只有嗅覺敏銳才能將商業情報作用發揮到極致,那種感覺遲鈍、閉門自鎖的公司老闆常常會無所作為。
6.我從不間斷讀新科技、新知識的書籍,不至因為不了解新訊息而和時代潮流脫節。
7.即使本來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儲足二百的力量去攻,而不是隨便去賭一賭。
8.擴張中不忘謹慎,謹慎中不忘擴張。……我講求的是在穩健與進取中取得平衡。船要行得快,但面對風浪一定要捱得住。
9.好的時候不要看得太好,壞的時候不要看得太壞。最重要的是要有遠見,殺雞取卵的方式是短視的行為。
10.不必再有絲毫猶豫,競爭即搏命,更是鬥智斗勇。倘若連這點勇氣都沒有,談何在商場立腳,超越置地?
11.對人誠懇,做事負責,多結善緣,自然多得人的幫助。淡泊明志,隨遇而安,不作非分之想,心境安泰,必少許多失意之苦。
12.在逆境的時候,你要問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條件。當我自己逆境的時候,我認為我夠!因為我勤奮、節儉、有毅力,我肯求知及肯建立一個信譽。
13.做生意一定要同打球一樣,若第一桿打得不好的話,在打第二桿時,心更要保持鎮定及有計劃,這並不是表示這個會輸。就好比是做生意一樣,有高有低,身處逆境時,你先要鎮定考慮如何應付。
14.我表面謙虛,其實很驕傲,別人天天保持現狀,而自己老想著一直爬上去,所以當我做生意時,就警惕自己,若我繼續有這個驕傲的心,遲早有一天是會碰壁的。
15.當生意更上一層樓的時候,絕不可有貪心,更不能貪得無厭。
16.任何一種行業,如有一窩蜂的趨勢,過度發展,就會造成摧殘。
17.隨時留意身邊有無生意可做,才會抓住時機把握升浪起點。著手越快越好。遇到不尋常的事發生時立即想到賺錢,這是生意人應該具備的素質。
18.人才缺乏,要建國圖強,亦徒成虛願。反之,資源匱乏的國家,若人才鼎盛,善於開源節流,則自可克服各種困難,而使國勢蒸蒸日上。從歷史上看,資源貧乏之國不一定衰弱,可為明證。
19.假如今日,如果沒有那麼多人替我辦事,我就算有三頭六臂,也沒有辦法應付那麼多的事情,所以成就事業最關鍵的是要有人能夠幫助你,樂意跟你工作,這就是我的哲學。
20.你們不要老提我,我算什麼超人,是大家同心協力的結果。我身邊有300員虎將,其中100人是外國人,200人是年富力強的香港人。
21.長江取名基於長江不擇細流的道理,因為你要有這樣豁達的胸襟,然後你才可以容納細流??沒有小的支流,又怎能成長江?
22.在我心目中,不理你是什麼樣的膚色,不理你是什麼樣的國籍,只要你對公司有貢獻,忠誠、肯做事、有歸屬感,即有長期的打算,我就會幫他慢慢地經過一個時期而成為核心分子,這是我公司一向的政策。
23.一個總司令,是一個集團軍的統帥,拿起機關槍總不會勝過機關槍手,走到炮兵隊操作大炮也不如炮兵。但作為集團軍的總司令不要管這些,只要懂得運用戰略便可以,所以整個組織十分重要。
24.人才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你對人好,人家對你好是自然的,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成為你的核心人物。
25.知人善任,大多數人都會有部分的長處,部分的短處,各盡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才而用為原則。
26.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一個大企業就像一個大家庭,每一個員工都是家庭的一分子。就憑他們對整個家庭的巨大貢獻,他們也實在應該取其所得,只有反過來說,是員工養活了整個公司,公司應該多謝他們都對。
27.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人,在哪裡都有。你千萬別傷害別人的尊嚴,尊嚴是非常脆弱的,經不起任何的傷害。
28.在我的企業內,人員的流失及跳槽率很低,並且從沒出現過工潮。最主要的是員工有歸屬感,萬眾一心。
29.有錢大家賺,利潤大家分享,這樣才有人願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會財源滾滾來。
30.我老是在說一句話,親人並不一定就是親信。一個人你要跟他相處,日子久了,你覺得他的思路跟你一樣是正面的,那你就應該可以信任他;你交給他的每一項重要工作,他都會做,這個人就可以做你的親信。
31.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較難,生意跑來找你,你就容易做,那如何才能讓生意來找你?那就要靠朋友。如何結交朋友?那就要善待他人,充分考慮到對方的利益。
32.有金錢之外的思想,保留一點自己值得自傲的地方,人生活得更加有意義。
33.以往我是百分之九十九是教孩子做的道理,現在有時會與他們談生意……但約三分之一談生意,三分之二教他們做人的道理。因為世情才是大學問。
34.壞人固然要防備,但壞人畢竟是少數,人不能因噎廢食,不能為了防備極少數壞人連朋友也拒之門外。更重要的是,為了防備壞人的猜疑,算計別人,必然會使自己成為孤家寡人,,既沒有了朋友,也失去了事業上的合作者,最終只能落個失敗的下場。
35.那些私下忠告我們,指出我們錯誤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36.商業合作必須有三大前提:一是雙方必須有可以合作的利益,二是必須有可以合作的意願,三是雙方必須有共享共榮的打算。此三者缺一不可。
37.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動。是我的錢,一塊錢掉在地上我都會去撿。不是我的,一千萬塊錢送到我家門口我都不會要。我賺的錢每一毛錢都可以公開,就是說,不是不明白賺來的錢。
38.我覺得,顧及對方的利益是最重要的,不能把目光僅僅局限在自己的利上,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自己捨得讓利,讓對方得利,最終還是會給自己帶來較大的利益。佔小便宜的不會有朋友,這是我小的時候我母親就告訴給我的道理,經商也是這樣。
39.一個人一旦失信於人一次,別人下次再也不願意和他交往或發生貿易往來了。別人寧願去找信用可靠的人,也不願意再找他,因為他的不守信用可能會生出許多麻煩來。
40.如果取得別人的信任,你就必須做出承諾,一經承諾之後,便要負責到底,即使中途有困難,也要堅守諾言。
41.我生平最高興的,就是我答應幫助人家去做的事,自己不僅是完成了,而且比他們要求的做得更好,當完成這些信諾時,那種興奮的感覺是難以形容的……
42.世情才是學問。世界上每一個人都精明,要令大家信服並喜歡不容易?
43.注重自己的名聲,努力工作、與人為善、遵守諾言,這樣對你們的事業非常有幫助。
44.講信用,夠朋友。這么多年來,差不多到今天為止,任何一個國家的人,任何一個省份的中國人,跟我做夥伴的,合作之後都成為好朋友,從來沒有一件事鬧過不開心,這一點是我引以為榮的事。
45.我個人對生活一無所求,吃住都十分簡單,上天給我的恩賜,我並沒多要財產的奢求。如果此生能做多點對人類、民族、國家長治久安有益的事,我是樂此不疲的。
46.保持低調,才能避免樹大招風,才能避免成為別人進攻的靶子。如果你不過分顯示自己,就不會招惹別人的敵意,別人也就無法捕捉你的虛實。
47.如果單以金錢來算,我在香港第六、七名還排不上,我這樣說是有事實根據的。但我認為,富有的人要看他是怎麼做。照我現在的做法我為自己內心感到富足,這是肯定的。
48.做人最要緊的,是讓人由衷地喜歡你,敬佩你本人,而不是你的財力,也不是表面上讓人聽你的。
49.絕不同意為了成功而不擇手段,刻薄成家,理無久享。
50.一個有使命感的企業家,應該努力堅持走一條正途,這樣我相信大家一定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成就。
51.要成為一位成功的領導者,不單要努力,更要聽取別人的意見,要有忍耐力,提出自己意見前,更要考慮別人的意見,最重要的是創出新穎的意念……作為一個領袖,第一最重要的是責已以嚴,待人以寬;第二。要令他人肯為自己辦事,並有歸屬感。機構大必須依靠組織,在二三十人的企業,領袖走在最前端便最成功。當規模擴大至幾百人,領袖還是要去參與工作,但不一定是走在前面的第一人。要大便要靠組織,否則,便遲早會撞板,這樣的例子很多,百多年的銀行也一朝崩潰。
52.未攻之前一定先要守,每一個政策的實施之前都必須做到這一點。當我著手進攻的時候,我要確信,有超過百分之一百的能力。換句話說,即使本來有一百的力量足以成事,但我要儲足二百的力量才去攻,而不是隨便去賭一賭。
53.與其到頭來收拾殘局,甚至做成蝕本生意,倒不如當時理智克制一些。
54.眼睛僅盯在自己小口袋的小商人,眼光放在世界大市場的是大商人。同樣是商人,眼光不同,境界不同,結果也不同。
55.身處在瞬息萬變的社會中,應該求創新,加強能力,居安思危,無論你發展得多好,時刻都要做好准備。
56.中華民族勤勞勇敢,堅忍不拔,雖然歷史上有過受辱挨打的過去,但是現在走正確的道路必然會有著光明的未來。無論哪個民族和人民,都是愛自己國家……
57.力爭上游,雖然辛苦,但也充滿了機會。我們做任何事,都應該有一番雄心壯志,立下遠大和目標,用熱忱激發自己幹事業的動力。
58.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
59.知識不僅是指課本的內容,還包括社會經驗、文明文化、時代精神等整體要素,才有競爭力,知識是新時代的資本,五六十年代人靠勤勞可以成事;今天的香港要搶知識,要以知識取勝。
60.人們贊譽我是超人,其實我並非天生就是優秀的經營者。到現在我只敢說經營得還可以,我是經歷了很多挫折和磨難之後,才領會一些經營的要訣的。
61.今天在競爭激烈的世界中,你付出多一點,便可贏得多一點。好像奧運會一樣,如果跑短賽,雖然是跑第一的那個贏了,但比第二、第三的只勝出少許,只要快一點,便是贏。
62.當你作出決定後,便要一心一意地朝著目標走,常常記著名譽是你的最大資產,今天便要建立起來。
63.在事業上謀求成功,沒有什麼絕對的公式,但如果能依賴某些原則的話,能將成功的希望提高許多。
64.苦難的生活,是我人生的最好鍛煉,尤其是做推銷員,使我學會了不少的東西,明白了不少事理。所以這些,是我今天10億100億也買不到的。
65.我認為勤奮是個人成功的要素,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一個人所獲得的報酬和成果,與他所付出的努力是有極大的關系。運氣只是一個小因素,個人的努力才是創造事業的最基本條件。
66.創業的過程,實際上就是恆心和毅力堅持不懈的發展過程,其中並沒有什麼秘密,但要真正做到中國古老的格言所說的勤和儉也不太容易。而且,從創業之初開始,還要不斷學習,把握時機。
67.在看蘇東坡的故事後,就知道什麼叫無故受傷害。蘇東坡沒有野心,但就是給人陷害,他弟弟說得對:我哥哥錯在出名,錯在出高調。這個真是很無奈的過失。
68.年輕時我表面謙虛,其實我內心很驕傲。為什麼驕傲呢?因為同事們去玩的時候,我去求學問;他們每天保持原狀,而自己的學問日漸提高。
69.我這棵小樹是從沙石風雨中長出來的,你們可以去山上試試,由沙石長出來的小樹,要拔去是多麼的費力啊!但從石縫里長出來的小樹,則更富有生命力。
70.科技世界深如海,正如曾國藩所說的,必須有智、有識,當你懂得一門技藝,並引以為榮,便愈知道深如海,而我根本未到深如海的境界,我只知道別人走快我們幾十年,我們現在才起步追,有很多東西要學習。
71.無論何種行業,你越拼搏,失敗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識,沒有資金的話,小小的付出就能夠有回報,並且很可能達到成功。
72.從前經商,只要有些計謀,敏捷迅速,就可以成功;可現在的企業家,還必須要有相當豐富的知識資產,對於國內外的地理、風俗、人情、市場調查、會計統計等都非常熟悉不可。
73.一個人憑己的經驗得出的結論當然是最好,但是時間就浪費得多了,如果能將書本知識和實際工作結合起來,那才是最好的。
74.下一個世紀的企業家將和我完全不同,因新世紀企業家的成功取決於科技和知識,而不是錢。
75.作為父母,讓孩子在十五六歲就遠離家鄉,遠離親人,隻身到外面去求學深造,當然是有些於心不忍,但是為了他們的將來,就是再不忍心也要忍心。
76.如果在競爭中,你輸了,那麼你輸在時間;反之,你贏了,也贏在時間。
77.世界上並非每一件事情,都是金錢可以解決的,但是確實有很多事情需要金錢才能解決。
78.我的錢來自社會,也應該用於社會,我已不再需要更多的錢,我賺錢不是只為了自己。為了公司,為了股東,也為了替社會多做些公益事業,把多餘的錢分給那些殘疾及貧困的人。
79.萬一真的失敗了,也不必怨恨,慢慢圖謀東山再起的機會,只要一息尚存,仍有作最後決戰的本錢。
80.一個人除了賺錢滿足自己的成就感之外,就是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好一點,如果只顧賺錢,並賠上自己的健康,那是很不值得的。
81.做事投入是十分重要的。你對你的事業有興趣,你的工作一定會做得好。
82.盡量擠出時間使自己得到良好的休息。只有得到良好的休息,才會有充沛、旺盛的精力去面對突如其來發生的各種事情。
83.衣服和鞋子是什麼牌子,我都不怎麼講究。一套西裝穿十年八年是很平常的事。我的皮鞋十雙有五雙是舊的。皮鞋壞了,扔掉太可惜,補好了照樣可以穿。我手上戴的手錶,也是普通的,已經用了好多年。
84.我覺得一家幸福是最緊要,生意起跌是小事。生意今日起,明日跌,一家人開心最緊要。
85.商業的存在除了創造繁榮和就業,最大作用是服務人類的需要。企業是為股東謀取利潤的,但應該堅持固定文化,這里經營的其中一項成就,是企業長遠發展最好的途徑。
86.為了適應時代發展變化的需要,也為了企業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企業必須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手段、以效率為核心,重建企業形象。
87.我們長江要生存,就得要競爭;要競爭,就必須有好的質量。只有保證質量,才能保證信譽,才能保證長江的發展壯大。
88.我對自己有一個約束,並非所有賺錢的生意都做。有些生意,給多少錢讓我賺,我都不賺……有些生意,已經知道是對人有害,就算社會容許做,我都不做。
89.領導全心協力投入熱誠,是企業最大的鼓動力。與員工互動溝通,對同事尊重,才可建立團隊精神。人才難求,對具備創意、膽識及謹慎態度的同事,應給予良好的報酬和顯示明確的前途。
90.對一個職工,如果他平時馬馬虎虎,我會十分生氣,一定會批評,但他有時做錯事,你應該給他機會去改正。
91.大部分的人都有部分長處部分短處,好像大象食量以斗計,螞蟻一小勺便足夠。各盡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才而用為原則;又像一部機器,假如主要的機件需要用五百匹馬力去發動,雖然半匹馬力與五匹馬力相比是小得多,但也能發揮其一部分作用。
92.中國古人講:萬變不離其宗。這個宗就是指合乎實際情況,合乎道理。變是一定要變的,這個世界本來就是豐富多彩的,千變萬化的。
93.要給員工好的待遇及前途,讓他們有受重視的感覺。當然,還要有良好的監督和制衡制度,不然山高皇帝遠,一個好人也會變壞。
94.雖然老闆受到的壓力較大,但是做老闆所賺的錢,已經多過員工很多,所以我事事總不忘提醒自己,要多為員工考慮,讓他們得到應得的利益。
95.我認為要像西方那樣,有制度且比較進取,用兩種方式來做,而不是全盤西化或是全盤儒家。儒家有它的好處,也有它的短處,儒家在進取方面是很不夠的。
96.一間小的家庭式公司要一手一腳去做,得當公司發展大子,便要讓員工有歸屬感,令他們感到安心,這是十分重要的。管理之道,簡單來說是知人善任,但在原則上一定要令他們有歸屬感,要他們喜歡你。
97.只有博大的胸襟,自己才不會那麼驕傲,不會認為自己樣樣出眾,承認其他人的長處,得到他人的幫助,這便是古人所說的有容乃大的道理。
98.凡事都留個餘地,因為人是人,人不是神,不免有錯處,可以原諒人的地方,就原諒人。
至於你的補充問題,我也看到了,李嘉誠經常捐錢的:
「人生在世,能夠在自己能力所逮的時候,對社會有所貢獻,同時為無助的人尋求及建立較好的生活,我會感到很有意義,並視此為終生不渝的職志。」
李嘉誠先生少年經歷憂患,12歲便輟學到社會謀生, 深深體會健康和知識的重要,同時認為對無助的人給予幫助是世上最有意義的事情,教育及醫療兩者更是國家富強之本,他也認識到個人力量到底有限,惟有事業成功,才能對社會和國家作更大的貢獻。故早年隨著事業進展、行有餘力的時候,便熱心公益,支持內地及本港的教育醫療事業。於1980年,成立李嘉誠基金會,藉以對教育、醫療、文化、公益事業作更有系統的資助。歷年來,李先生成立的私人公益慈善基金會已捐出及承諾之款項約76億港元。此外,李先生亦推動旗下企業集團捐資及參與社會公益項目。
他曾經捐款給內地癌症患者,殘疾人,香港大學,在飢荒時還捐大量大米賑災.捐助衛生扶貧,防治禽流感等等,具體請搜李嘉誠捐款和李嘉誠基金會.
H. 如果有一百萬,買房還是買股票,李嘉誠怎麼做的
不可能全是現金
他可能會是70%左右的股票 15%左右的流動資金 15%左右的保值物品
股票不專業風險是很大的,建議賣房子也會升值的
I. 李嘉誠怎麼買股票
跟巴菲特差不多了,人家資金大 人脈廣,見識深,他們這些買股票是非常簡單的,上市公司的內容搞得清清楚楚,一家公司長遠發展到底行不行,感覺行就在股票低點的時候買進去,感覺上市公司快不行了,在相對高點的時候如果持股就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