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是備兌開倉
備兌開倉是期權交易里的一種投資組合策略。即是買入一個標的證券的同時,賣出一個相對應的認購期權的做法,以增加備兌持倉頭寸。
要注意的是,使用備兌開倉的投資者,雖然可以賺取權利金降低持倉成本,但是,如果股票上漲,期權相應上漲,認購期權的買方要求行權,則備兌開倉的投資者需要履行義務,相當於買入標的所得與認購期權行權成本相抵,最大收益為權利金。
這種策略適合那些已經持有股票,但不看好股票短期走勢,又不願賣出股票的投資者,利用賣出認購期權來獲得權利金,以降低股票的持倉成本。如果股票價格果然如預期沒有上漲,則賣出的期權不會被行權,該投資者持股數不會變化。
但是如果股票價格出現了大幅上漲,則期權買方會要求行權,該投資者將被迫以約定價格賣出股票,但即便如此,由於約定價格一般較高,投資者也是願意接受的。
例如上交所對期權投資者設置了嚴格的准入門檻,對其資金、資歷和資格均有一定要求。投資者參與個股期權交易需經過專門的培訓,通過相應的專業知識測試。
此外,上交所對投資者進行分級管理制度,根據投資者的投資經驗、專業知識、財務狀況、風險偏好等綜合情況,將投資者分為三級,並設置相應的交易許可權:一級投資者在持有股票時可進行備兌開倉和保險策略交易,對二級投資者增加買入開倉許可權,對三級投資者進一步增加賣出開倉。
為投資者提供更好的服務。為了避免投資者在期權到期時忘記或無法行使持有合約,而錯失獲利機會,個股期權業務由券商向投資者提供自動行權服務,自動行權的觸發條件和行權方式由券商與客戶協定。
㈡ 備兌開倉注意事項
備兌開倉的調整過程中,投資者仍然需要重點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向上轉倉和向下轉倉都是基於投資者對於未來的預期而做出的調整,會改變投資者的盈利潛力和盈虧平衡點。
向上移倉可以提高潛在盈利,但是具有更高的盈虧平衡點,意味著對於標的股票下行保護變弱。
向下移倉雖然降低了盈虧平衡點,使標的證券的保護加強,但是潛在盈利降低。
因此,不管是向上轉倉,還是向下轉倉,其實都是盈利與股價下跌保護之間的一種交換。如何取捨,這將由投資者基於自己對市場和標的證券價格的判斷,自己決定。
二是,投資者繼續持有標的證券的意願是否強烈,也將對投資者是否採取轉倉的決策產生一定的影響。
如果標的證券價格上漲超過預期,而投資者又看好股票而不願意被行權而失去股票,那麼就應該及時向上移倉或者直接平倉,避免因為賣出的認購期權變為實值而收到指派賣出股票。
三是,投資者在調整過程中,要注意成本的考慮。
不管是向上移倉或者是向下移倉,都涉及到先將原來的認購期權平倉,然後再賣出新的認購期權,這會增加交易成本,投資者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將這個因素考慮在內。
㈢ 什麼是備兌開倉
備兌開倉策略,是指在持有標的證券的同時,賣出相應數量的認購期權,獲得權利金收入。
當預期未來標的證券會處於不漲或小漲時,投資者可以通過備兌開倉策略來增強收益、降低成本。和單純賣出認購期權不同,由於備兌開倉策略使用全額標的證券來作為擔保,因此不需額外繳納現金作為保證金。
備兌開倉的作用:一是增強持股收益,降低持倉成本;另一個是鎖定心裡目標價位,作為「高拋現貨」的一種替代。
㈣ 個股期權交易規則是怎樣的
個股期權的交易規則買賣指令:
當前,交易所提供了6種買賣類型,包括買入開倉、賣出平倉、賣出開倉、買入平倉,備兌開倉以及備兌平倉。
買入開倉,即投資者買入期權。
賣出平倉,即投資者賣出之前買入的期權了結頭寸。
賣出開倉,即投資者賣出個股期權。和買入開倉享有權利不同,賣出開倉意味著需要背負相應義務。因此,買入開倉僅需支付期權權利金,而賣出開倉則需要投資者繳納足額保證金才能開倉。
買入平倉,即通過買入之前賣出的個股期權來沖銷相應義務,這時交易所會釋放對應的保證金。
備兌開倉,即投資者在擁有標的證券的基礎上預期股票價格變化較小或者小幅上漲,賣出該股票的認購期權,從而獲取權利金的操作。與賣出開倉不同的是,百分之百現券擔保,不需現金保證金。
備兌平倉,即投資者買入之前賣出的備兌認購期權,按買入申報的權利金金額計減可用保證金。成交後,計減備兌持倉頭寸,計增備兌開倉額度。當買入頭寸超過當前可平備兌持倉頭寸時,則返回無效。
㈤ 如何使用好50ETF期權的備兌開倉
當預期未來標的證券會處於不漲或者小漲時,投資者可以通過備兌開倉策略來增強收益、降低成本。
備兌開倉策略就是在持有標的證券的同時,賣出相應數量的認購期權,獲得權利金收入。
其實,備兌開倉的角色就是認購期權的賣方。我們知道,作為期權的賣方是需要交納保證金的,而做備兌開倉策略則不同,因為它是用足額的標的證券作為擔保,所以不需要交納現金保證金,同樣也就不存在保證金不足的風險了。
我們用一個例子來形象說明備兌開倉。假如你擁有一套價值100萬的房子,你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房價不會大漲。那麼,你可以把這套房子租出去增加收入,當然,如果房價大漲到某個價位比如120萬時,你也是願意賣出的,這樣你便賺了房價上漲的利潤,同時也賺到了房租。
把例子里的房子換成股票便是備兌開倉策略了。當你持有股票時,你便可以想想如何做這門租房生意了?
我們會在什麼時候用到備兌開倉策略???
場景一:當你持有的股票不溫不火而且大部分時間是橫盤狀態的時候,你會在持有和賣出之間權衡,(1)賣出吧,萬一後期漲了怎麼辦;(2)持有吧,如果一直維持這種狀態,就損耗了大量的時間成本。場景二:當你的股票長期被套,不願意割肉,但短期又看不到快速反彈解套的希望。這兩個場景發生的時候,其實就是我們可以用到備兌開倉的時候。通過備兌開倉我們可以增加收益,降低持股成本。我們來看到這個策略,是基於你有現貨的基礎上的,我們來看這個例子。50ETF現價3.0,你採取備兌策略,在持有10000股50ETF的基礎上,賣出一張行權價為3.2的認購期權。現在合約到期了,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50ETF從3.0漲到了3.1,那麼我作為賣出方必須履行行權的義務,我需要將手上的10000股50ETF以當初約定好的3.2的價格賣出。那麼其實在股票這一端我是盈利的了,賺了1000元。同時因為我是賣出方,收取了權利金(假如是200元),所以我的總收益應該為1000元+權利金=1200元。第二種情況,50ETF從3.0跌到了2.95,合約到期了買方是不會選擇行權的,我獲取全部的權利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是間接降低了股票的持倉成本。其實備兌開倉的目的簡單說起來,就是降低持股成本、鎖定股票盈利。期權市場上並沒有完美的策略,備兌開倉也是一樣的,它也有優點和缺點。優點:1、定期(如每月)獲得收入
2、比直接擁有ETF指數基金風險更低3、該策略使用現券擔保,無需額外繳納保證金,因此通常情況下無須每日盯市,無強平風險。缺點:1、ETF價格持續上漲時,該策略向上收益有限。2、ETF價格持續下跌,該策略下行風險較大,價格越低,虧損越大所以備兌開倉使用的前提是:預期未來不漲或者小漲如果市場預期變了,要及時作出調整當我們選擇做備兌開倉的時候,市場上那麼多的合約,應該怎麼選?1、最好選擇平值或輕度虛值的合約。深度實值的期權,到期時被行權的可能性大,期權的時間價值相對較小,備兌投資的收益也相對較小;虛值期權的權利金則較小。2.、在到期時間選擇上,由於近月合約的時間價值流逝最快,因而賣出近月合約的收益也相對較高。3、構建該策略時可以錯時開倉,比如先買入標的資產50ETF,等上漲後再賣出開倉看漲期權,這樣可以先鎖住部分利潤。4、該策略最大的不足就是怕下跌,因為投資者持有標的,所以下跌時要做好標的的保護,避免大虧損。
㈥ 股票期權中,備兌開倉指的是什麼呢
通常,當准備開盤時,持有目標股票通常對短期趨勢並不樂觀,但不想出售目標投資者會選擇通過認購期權來降低股票的頭寸成本。如果股價沒有像分析的那樣上漲,賣出的期權就不會被行使,你可以保持持有的股票數量不會改變;如果這段時間與分析結果相反,股價大幅上漲,當期權買方需要投資者行使時,股票將以約定的價格出售。即使進行了這樣的操作,雙方約定的價格通常都是更高的價格,賣出也無妨。
股票下跌,期權合約價格下跌,特別是低於期權合約價格,買入認購期權不會選擇行使(行使,意味著以相對較高的價格買入低價股票),此時,在認購期權之前,可以給投資者使用准備開放策略的好處是:只損失買入股票本金,避免持有認購期權合約價格下跌造成損失,但因為賣出認購期權減少損失。
㈦ 為什麼會有備兌開倉
備兌賣出是一種常見的期權交易方式。在實施的過程中要注意對期權行權價格、到期日以及備兌開倉時機的選擇。備兌開倉雖然不能鎖定股票價格下跌的損失,但是可以獲得權利金。如果股票下跌,權利金的收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股票下跌的損失做出補償;無論股價如何波動,權利金的收入都是確定的。相應的,賣方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不能夠再獲得股價超出行權價格以上的收益。
從回報的角度,您在進行備兌開倉前,首先需要評估一下,在期權被行權的情況下你對所能獲得的收益率是否會滿意。如果您不能接受期權可能被行權而導致的較低收益率,就不宜進行備兌開倉。另外,當您進行備兌開倉後,如果您對股票價格走勢的預期發生變化,還可以通過買入相同期權來調整您的持倉甚至完全平倉。
㈧ 備兌開倉不能鎖定損失,在股票價格大幅上漲時,超出行權價格以上的收益也無法實現,為什麼還要選擇備兌開倉
備兌賣出是一種常見的期權交易方式。在實施的過程中要注意對期權行權價格、到期日以及備兌開倉時機的選擇。備兌開倉雖然不能鎖定股票價格下跌的損失,但是可以獲得權利金。如果股票下跌,權利金的收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股票下跌的損失做出補償;無論股價如何波動,權利金的收入都是確定的。相應的,賣方需要付出的代價就是不能夠再獲得股價超出行權價格以上的收益。從回報的角度,您在進行備兌開倉前,首先需要評估一下,在期權被行權的情況下你對所能獲得的收益率是否會滿意。如果您不能接受期權可能被行權而導致的較低收益率,就不宜進行備兌開倉。另外,當您進行備兌開倉後,如果您對股票價格走勢的預期發生變化,還可以通過買入相同期權來調整您的持倉甚至完全平倉。
㈨ 進行備兌開倉時,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備兌開倉三個注意事項:
1、合約選擇
深度實值的期權,到期時被行權的可能性大,期權時間價值相對較小,備兌投資的收益也相對較小;深度虛值期權的權利金較小。因而最好選擇平值或輕度虛值的合約。在到期時間選擇上,由於近月合約的時間價值流逝最快,因而賣出近月合約的收益也相對較高。
2、心理准備
建議將行權價格選在心理賣出價格附近,這樣即使到期時標的證券價格超過行權價,投資者被指派到行權也能按照心裡目標價位把標的證券賣出。
另外,備兌開倉策略無法防範標的價格持續下跌的風險,如果標的價格一直下跌,那麼整個備兌組合會因為現貨端的虧損而整體面臨虧損。
3、及時調整
備兌開倉的使用預期前提是未來標的證券不漲或小幅上漲,如果市場真實走勢與開倉時預期相悖,則要及時作出調整。
如果備兌開倉後,標的證券價格迅速升至行權價以上,且預期仍將上漲,投資者可以選擇了解頭寸、轉換策略或向上轉倉。
如果備兌開倉後,標的證券快速下跌,且預期仍將進一步下跌時,投資者可以選擇轉換策略或向下轉倉。
參考:上交所期權相關知識
㈩ 當投資選擇備兌開倉策略時,備兌開倉有什麼注意事項
備兌開倉——是指投資者在擁有標的證券(含當日買入)的基礎上,賣出相應的認購期權(百分之百現券擔保,不需現金保證金),即通過備兌開倉增加備兌持倉頭備兌開倉的策略使用所謂備兌開倉,是指投資者持有股票時出售全部認購期權的行為。
投資者參與股票期權交易需要經過專門的培訓,並通過相應的專業知識測試。此外,上海證券交易所對投資者進行分級管理制度,根據投資者的投資經驗、專業知識、財務狀況、風險偏好等綜合情況,將投資者分為三級,並設置相應的交易許可權:一級投資者可以持有股票和保險策略交易,增加二級投資者的購買許可權,進一步增加三級投資者的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