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價格知識 » 日本良品計畫股票價格
擴展閱讀
寶明科技股票走勢 2025-09-04 23:44:07

日本良品計畫股票價格

發布時間: 2022-09-23 03:12:04

❶ 無印良品為什麼叫MUJIMUJI的名字來歷

無印良品是按照日本發音叫的MUJI,日本發音為:MUJIRUSHIRYOUHIN(むじるしりょうひん),提取了前四個發音字母。

無印良品是一個日本雜貨品牌,在日文中意為無品牌標志的好產品。產品類別以日常用品為主。產品注重純朴、簡潔、環保、以人為本等理念,在包裝與產品設計上皆無品牌標志。產品類別從鉛筆、筆記本、食品到廚房的基本用具都有。最近也開始進入房屋建築、花店、咖啡店等產業類別。

(1)日本良品計畫股票價格擴展閱讀:

無印良品的最大特點之一是極簡。它的產品拿掉了商標,省去了不必要的設計,去除了一切不必要的加工和顏色,簡單到只剩下素材和功能本身。除了店面招牌和紙袋上的標識之外,在所有無印良品商品上,顧客很難找到其品牌標記。

在無印良品專賣店裡,除了紅色的「MUJI」方框,顧客幾乎看不到任何鮮艷的顏色,大多數產品的主色調都是白色、米色、藍色或黑色。

在商品開發中,無印良品對設計、原材料、價格都制定了嚴格的規定。例如服裝類要嚴格遵守無花紋、格紋、條紋等設計原則,顏色上只使用黑白相間、褐色、藍色等,無論當年的流行色多麼受歡迎,也決不超出設計原則去開發商品。

為了環保和消費者健康,無印良品規定許多材料不得使用,如PVC、特氟隆、甜菊、山梨酸等。在包裝上,其樣式也多採用透明和半透明,盡量從簡。由於對環保再生材料的重視和將包裝簡化到最基本狀態,無印良品也贏得了環境保護主義者的擁護。

此外,無印良品從不進行商業廣告宣傳,就如木內正夫所說:「我們在產品設計上吸取了頂尖設計師的想法以及前衛的概念,這就起到了優秀廣告的作用。我們生產的產品被不同消費群體所接受,這也為我們起到了宣傳作用。」

有人認為,與其說無印良品是一個品牌,不如說它是一種生活的哲學。它不強調所謂的流行,而是以平實的價格將還原了商品價值的真實意義,並在似有若無的設計中,將產品升華至文化層面。

如今,無印良品的產品種類已達到6000種左右,國際著名的財經雜志《福布斯》,也曾經將它評為全球最佳中型企業。

❷ 良品鋪子股票代碼

良品鋪子股票代碼是:603719。
良品鋪子是良品鋪子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品牌,成立於2006年,是一個集休閑食品研發、加工分裝、零售服務的專業品牌。2019年1月上榜Top榜;同月簽約品牌代言人吳亦凡。其門店數量超過2000家。良品鋪子擁有品控實驗室和200多人的商品研發和品控團隊。2019智慧零售潛力TOP100排行榜,良品鋪子排名第42名。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法律生活常識全知道系列叢書》

❸ 無印良品這個牌子是做什麼的

日本良品計劃株式會社是西友株式會社於1980年開發的PB品牌,1983年於東京流行發訊地的「青山」開出第一家獨立旗艦店,受到消費者支持與肯定後,於1990年才正式成立良品計劃株式會社,從40項自有商品開始,如今已增加超過近8,000種品項,至2007年2月日本國內直營店數172家,加盟及其它店數146店,海外市場更跨足全球15個國家設立76家店鋪,結算包含2007年11月甫於美國紐約蘇活區設立第1家門市

❹ 假無印良品叫什麼

無印良品。

株式會社良品計畫1980年在日本成立。2005年5月成立了上海無印良品,主要經營雜貨等日用品,就是我們平時所逛的MUJI。

無印良品是一個日本雜貨品牌,在日文中意為無品牌標志的好產品。產品類別以日常用品為主。產品注重純朴、簡潔、環保、以人為本等理念,在包裝與產品設計上皆無品牌標志。產品類別從鉛筆、筆記本、食品到廚房的基本用具都有。最近也開始進入房屋建築、花店、咖啡店等產業類別。

2017年3月15日,3·15晚會曝光,在無印良品超市,一些日本食品的外包裝上都被貼上了產地為日本的中文標簽,但是當揭開中文標簽後,露出了這些產品的真實產地為東京都,名列禁止進口名單。

株式會社良品計畫1980年在日本成立。2005年5月成立了上海無印良品,主要經營雜貨等日用品,就是我們平時所逛的MUJI。

中國的無印良品可能正是借鑒日本的經驗,它的商店風格和日本一樣是極簡主義。很快,這種簡單、簡約、環保、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得到了中國人的認可,一時間流行起來,無印良品專賣店在全國各地開張。

2011年,這家日本公司開始瞄準北京市場,卻發現自己的商標被注冊了,這註定了它在北京的銷售市場不會順利。

北京無印良品發現上海無印良品生產、銷售的抹布、面巾、浴巾、浴室用腳墊等商品上都使用了它們申請的「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商標,侵犯了其對該商標享有的權利,於是便把正版「無印良品」告上了法庭。

發展歷史

「無印良品(MUJI)」創始於日本,其本意是「沒有商標與優質」。雖然極力淡化品牌意識,但它遵循統一設計理念所生產出來的產品無不詮釋著「無印良品」的品牌形象,它所倡導的自然、簡約、質朴的生活方式也大受品位人士推崇。

1980年,世界經濟增長陷入低迷,日本也經歷了嚴重的能源危機。當時的消費者不僅要求商品有好的品質,也希望價格從優。在這種情況下,「無品牌」概念(源自英文:no brand goods)在日本誕生了。當年,木內正夫創辦了「無印良品」公司,向市場推出了第一批無品牌產品。

1983年,無印良品在東京青山開設了第一家旗艦店。由於大受消費者的肯定,幾年內在日本就有了上百家專賣店。1991年,無印良品在倫敦開設了它的第一家海外專賣店,此後陸續進入法國、瑞典、義大利、挪威、愛爾蘭等國家,2005年7月,其上海專賣店正式開業。

❺ 日本百樂筆和無印良品的筆和中國價一樣嗎

明顯不一樣 日本無印良品的價格大概是國內5~6折

❻ 北京無印良品訴日本無印良品,這兩大品牌有什麼區別

“無印良品”和“無印良品”的流行搜索引起了軒然大波。事實證明,世界上真的有兩種無印良品,這是他們第二次提起訴訟。面對這種情況,網友們不僅感慨道:“看來是李逵碰到李鬼了。”棉田公司起訴,2019年11月10日,被告1、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和被告2、無印良品有限公司發表聲明,聲明“無印良品”商標已在中國大陸的一些商品類別如布、毛巾、床罩等被其他公司注冊。在2014年和2015年,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和無印良品在這些類別中錯誤地使用了“無印良品”商標。作為回應,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發現,該公司的“無印良品”商標的使用,侵犯商標權的北京棉田紡織有限公司有限公司。

相信大家都對日本的無印良品很熟悉,日本無印良品早在上個世紀就在日本流行起來了,日本無印良品直到2005年才第一次進入中國大陸市場。在當時的中國,當“無印良品”這個詞出現的時候,日本無印良品甚至提出訴訟和異議,但都沒有幫助。本案最高法院裁定,在申請國內企業之前,日本無印良品沒有進入中國市場。雖然它在日本乃至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都很受歡迎,但這種知名度並不能保護中國市場。

❼ 第三大股東減持背後,良品鋪子目前的現狀如何

第三大股東減持背後,良品鋪子目前的現狀如何?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營業費用連累不斷營運能力,研發投入的低佔有率及其無法產生技術要求的領域特點,也許是控股股東「清倉處理式」減持的首要緣故。除高瓴系外,2021年全國社保基金和挪威中央銀行也幾近清倉處理式減持良品鋪子。

良品鋪子的股票價格也自2020年7月15日創下的86.98元最高處後便不斷振盪下滑。2022年1月24日,良品鋪子股票價格點收37.08元每一股,漲跌幅超55%,總的市值為148.7億人民幣,跌來到近200億人民幣。

❽ 北京無印良品再訴日本無印良品,兩者之間有何矛盾

北京無印良品再訴北京無印良品,很多網友驚呼“到底誰是李逵?誰是李鬼?”!不過根據網友的議論,絕大多數網友都站在了日本無印良品這邊。甚至很多網友稱,北京無印良品就是一個“山寨”,北京無印良品是搶注了日本無印良品的商標。不過可能很多網友之前一直以為無印良品是日本牌子,沒想到北京還有一個無印良品!那麼這一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都知道日本無印良品堪稱“日系用品雜貨店”,商品的種類實在是太多了,而且有很多的忠實消費者。而北京這家無印良品是以銷售家紡用品為主的牌子,我們知道日本無印良品也有很多家紡用品,所以兩者之間因為商標糾紛一直不斷,現在兩家公司之間的糾紛終於有了結果,令很多網友意外的是,居然是北京無印良品贏了!

評價

面對這樣的結果,很多網友表示,北京無印良品不應該一味地和日方搶商標,應當把精力放在產品質量上面,對於顧客來說,商標不是最重要的,質量才是第一位。

❾ 無印良品的東西好不好

有人詬病無印良品在中國的價格一度達到日本的兩倍。造成如此價格差異的原因就在於:

1、無印良品的成本考慮,那時無印良品在中國還沒有倉儲中心,需要把那些中國製造的商品運回日本後再送至中國,成本自然高。

2、中國的增值稅比較高(為 17%,日本的消費稅為 8%)。

3、不得不提的是隱形的差距,那就是兩國消費者實際的消費和購買水平。

4、中國和日本的無印良品店鋪形態也是一大重要原因。

這樣便民和多樣化的店鋪讓日本無印良品的資金更容易回籠,加上由全球經濟不穩,消費者節約意識越來越強烈、無印良品母公司——「良品計畫」對常規產品降價,提高集客能力。

......種種原因,導致無印良品在日本賣得很便宜,而中國這邊盡管有多次調價。價格還是比日本高出了很多。舉個例子:自「良品計畫」將日本區無印良品門店進行調價後,同樣一條斜紋布褲子,中國現價是278元,而日本是183元。

❿ muji無印良品是誰創建的

創設者堤清二

「無印良品(MUJI)」創始於日本,其本意是「沒有商標與優質」。雖然極力淡化品牌意識,但它遵循統一設計理念所生產出來的產品無不詮釋著「無印良品」的品牌形象,它所倡導的自然、簡約、質朴的生活方式也大受品位人士推崇。

1980年,世界經濟增長陷入低迷,日本也經歷了嚴重的能源危機。當時的消費者不僅要求商品有好的品質,也希望價格從優。

在這種情況下,「無品牌」概念(源自英文:no brand goods)在日本誕生了。當年,木內正夫創辦了「無印良品」公司,向市場推出了第一批無品牌產品。這些產品包裝簡潔,降低了成本,所使用的口號是「物有所值」。

1983年,無印良品在東京青山開設了第一家旗艦店。由於大受消費者的肯定,幾年內在日本就有了上百家專賣店。

1991年,無印良品在倫敦開設了它的第一家海外專賣店,此後陸續進入法國、瑞典、義大利、挪威、愛爾蘭等國家,2005年7月,其上海專賣店正式開業。

2015年7月24日,日本「無印良品」的母公司良品計劃決定在2015年8月以後,將在中國銷售的衣物等約260個品類的商品價格平均下調20%。

(10)日本良品計畫股票價格擴展閱讀

無印良品(MUJI)理念的誕生:對顧客需求的深切體察

無印良品的經營理念,並不是自以為是想出來的「創意」,而是根植於日本經濟和社會發展條件下對顧客需求的深切體察。

日本經濟經過了1956年到1973年的「高速增長」階段,到1973年時經濟首次出現下滑現象,開始了向「成熟消費」時代的演變。

當時流通業界的三大巨頭面對銷售下滑,分別採取了各自的策略來應對。但很遺憾,無一取得成功。

無印良品當時隸屬於西友集團,西友在商品開發上的一大特點就是高度關注顧客,無印良品也傳承了這種積極聽取顧客心聲和意見的優秀傳統,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自己的觀察和發現,也給此後無印良品的商品開發帶來重要啟示。

再結合對三大巨頭公司在開發PB商品(自有品牌商品或中間商品牌商品)上陷入苦戰的觀察,促使無印良品跳出了常規思路,提出了自己的理念——「有理由的便宜」——以低三成的價格,為顧客提供與百貨店同品質的商品,從此奠定了無印良品在商品開發上的根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