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在美國持谷歌原始股票套現時要繳多少稅
看持有時間多久。12個月以下,聯邦稅就是35%。以上是20%。還要加上州稅(各州不一,還看其它收入的稅率是多少),及 醫療稅3.8%。
㈡ 炒美股盈利要交稅嗎
在美國個人和企業都要為資本利得繳稅,現在稅率為20%。股票投資利得稅也就是資本利得稅個人和企業都要為資本利得繳稅。但是,對於個人來說,長期投資的資本利得(超過1年的投資)稅率較低,2003年,長期投資的資本利得被調降到15%(對於歸入最低和次低所得稅繳納人群的兩類人,資本利得稅為5%)。短期投資的資本利得稅率較高,與一般所得稅稅率相同。然而在2011年,所有被調降的資本利得稅率將回復到2003年前的水平,即20%。被調降到15%的資本利得稅率本應該2008年終止,2006年5月被Tax Reconciliation Act延長到2010年。被豁免資本利得稅的情況包括:* 當出售一份房產時,如果該房產是出售者在出售前5年中的2年的主要居所,出售者可獲得250,000美元(對單身)或500,000美元(對夫婦)的資本利得稅豁免份額。* 資本利得計算的是凈值,即投資收益減去投資損失。所以,當每年年終繳稅前,美國會出現這樣一個趨勢,很多投資者會將他們正處於虧損狀態的資產出售。對於個人來說,如果投資損失超過了投資收益,凈損失可以被利用在一般所得稅的減免中。每年每個個人可以申報3,000美元的凈投資損失,用來減免一般所得稅。剩餘的投資損失還可以歸入下一年繼續用來計算下一年的資本利得凈值。企業還被允許將本年度的投資凈損失抵消上一年度投資收益,從而獲得一定的退稅。
㈢ 請教!美國聯邦稅和州稅的如何計算
美國的現行稅制,是以所得稅為主體稅種,輔以其他稅種構成的。主要稅種有個人所得稅、公司所得稅、社會保險稅、銷售稅、財產稅、遺產與贈與稅等。
1、 個人所得稅
美國個人所得稅是美國在1861年為籌措南北戰爭的經費而設置開征的一種稅。1862年,美國又修改了個人所得稅法,使個人所得稅具有了累進的性質。1872年到1892年,個人所得稅停徵。直到1913年,第16次憲法修正案通過了國會有權對所得征稅的條款,並通過了修正憲法之後的第一個個人所得稅法。從美國1913年所得稅法建立以來,又經過了若干次修訂改革。總的說來,稅率是不斷提高的,寬免額也不斷增加,所得稅在整個財政收入中占據的比重不斷上升,從而使美國的稅收制度由過去的以間接稅為主體轉變為以直接稅為主體。按照徵收級別的不同,美國個人所得稅又分為聯邦個人所得稅、州個人所得稅和地方個人所得稅,其中,以聯邦個人所得稅為主。
(1) 納稅人。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為美國公民、居民和非居民。美國公民是指出生在美國的人和加入美國國籍的人。美國居民指非美國公民,但按美國移民法擁有法律認可的永久居住權(如獲得綠卡)的人,不符合美國公民和居民身份的為非居民。
(2)課稅對象、稅率。個人所得稅的課稅對象是美國公民和居民來源於全球的所得,美國非居民來源於境內的所得。
(3)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及應納稅額的計算。美國個人所得稅的計算步驟是:稅法規定的各納稅人的全部所得先減去不予計列所得(為總所得);然後減去稅法規定的應在「調整所得前扣減的項目」(為調整所得);再減去分項扣減款項或標准扣減款項;再減去免稅項目(為應納稅所得額);乘以適用稅率(為應納稅額);最後減去稅收抵免稅款和已付稅款等,即為最終的納稅款。對每一項目的計算,稅法都有詳細的規定和計算規則。
(4) 徵收方法。美國個人所得稅的應稅期限為一全年。特殊情況可少於12個月。全年納稅年度截止於每個日歷年12月31日的,為按日歷年度計的納稅年度;截止於每個日歷年度其他的任何一個日期的,為按財務年度計的納稅年度。
個人所得稅的納稅人按日歷年度為納稅年度的,在納稅年度次年的4月15日前申報納稅;按財務年度為納稅年度的,應在納稅年度終止後次年的第4個月的第15日前申報納稅;以領取工薪的納稅人,實行由僱主預扣代繳的制度。
2、 公司所得稅
美國公司所得稅是對美國公司的國內外所得和外國公司來源於美國境內的所得徵收的一種稅。分聯邦和州地方兩級徵收,是美國除個人所得稅和薪工稅外的第三大稅種。公司所得稅開始於1913年3月1日的聯邦公司所得稅法,到1916年才成為一個正規化、永久性的稅種。
(1) 納稅人。公司所得稅以美國公司和外國公司作為納稅人。美國稅法規定,凡是根據各州法律而成立,並向各州政府注冊的公司,不論其設在美國境內或境外,也不論其股權屬誰,均為美國公司。凡是根據外國法律而成立,並向外國政府注冊的公司,不論其設在美國境內或境外,即使股權的全部或部分屬於美國,都是外國公司。
(2) 課稅對象、稅率。美國公司所得稅的課稅對象是美國公司來源於美國境內外的所得(即全球的所得)和外國公司來源於美國境內的所得。上述所得主要包括:經營收入、資本利得、股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勞務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公司所得稅採取超額累進稅率,對應納稅所得額在10萬美元至33.5美元之間的,加征5%的附加稅;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500萬美元的公司,要繳納的附加稅是超過1500萬美元的應納稅所得的3%或10萬美元的應納稅所得的3%,二者取較小者。主要從事提供服務的公司,只按35%的比例稅率納稅。外國在美國從事貿易經營活動的所得,按照美國公司所得稅的累進稅率征稅。
(3) 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和應納稅額的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是公司的總所得減去為取得收入而發生的、稅法允許扣除的各種費用和損失後的余額。允許扣除額是由稅法事先規定的、公司在取得總所得過程中發生的必要的營業和非營業支出。
公司所得稅的納稅人可以任意選擇各自的納稅年度,即納稅的起訖日期,但一經確定,就不得隨意改變。納稅人可以選擇權責發生制、現金收付制或其他會計核算方法作為計稅方法。納稅人應在每年4月15日前提交預計申報表和上年實際納稅表,並按預計申報表在該納稅年度的4月15日、6月15日、9月15日、12月15日前,按一定的比例納稅公司所得稅。公司所得稅按年一次徵收。納稅人可在其選定的納稅年度終了後兩個半月內申報納稅。年度之間的虧損可以抵補和結轉,本年度虧損,可向上轉抵3年,向下結轉15年。
3、 社會保險稅
社會保險稅亦稱「薪工稅」,是美國聯邦政府為社會保障制度籌措資金來源而課征的一種稅。美國的社會保障制度萌芽於20世紀30年代的社會經濟大蕭條時期,開始於羅斯福「新政」時期的1935年的「社會保障法案」。美國實行社會保障計劃,最初只包括「老年與遺屬保險」,簡稱OASI,以薪工稅籌措老年人的退休金。薪工稅收入專款專用,使社會保障成為自籌資金的制度。薪工稅由雇員和僱主各交納一半,開始時稅率為1%,按照雇員工薪收入的最初3000美元交納。後來,由於保險救濟金水平與薪工稅稅率,以及應納稅的工薪收入額與適用的職業范圍不斷增加,1956年增加了「傷殘人保險」,二者合稱為OASDI。1966年雙增加了「醫療保險」,它是為65歲以上老年人提供的「住院保險」和「醫葯保險」,與OASDI合稱為OASDHI。該計劃現通稱為「社會保險」。美國聯邦保險稅就是作為老年、遺屬、傷殘、醫療保險的資金來源而徵收的一種特殊的稅收。它的徵收對象是工薪收入或經營收入,分別由雇員、僱主和自營人員交納。1935年「社會保障法案」還制定了聯邦和州系統的失業保險制度。失業保險由各州的法律規定,各州之間在具體要求上略有不同。聯邦失業稅是作為對州的失業保險制度提供補助財源而課征的。此外,鐵路職工也包括在聯邦社會保障計劃之中,但是有其獨立的一套制度。鐵路退休保險稅相當於聯邦保險稅,鐵路失業稅同聯邦失業稅相同。
社會保險稅規定有計稅依據最高限額,對超過限額部分的工資、薪金額不征稅。最高限額隨每年消費物價指數進行調整。1996年僱主和雇員要就毛工資6.27萬(6.12萬)美元以下的部分,分別繳納稅率為7.65%的社會保險稅。此外,僱主和雇員要就超過上述限額的全部工資,分別繳納稅率為1.45%的對老年人和殘疾人的醫療保險稅。
社會保險稅的徵收方法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採取源泉扣繳;一種是採取自行申報繳納。雇員的應納稅款由僱主按雇員應納稅工資、薪金,依法定稅率,源泉扣繳,並連同僱主自己的應納稅款一並在每季度申報納稅。對自營人員課征的聯邦保險稅,除了自營人員必須自己交納全部稅款這一點與雇員不同外,其餘的基本相似。如果自營人員既是雇員,又是自營職業者,則首先應按照其雇員身份確定其應交納聯邦保險稅款;如果該納稅人作為雇員取得的全部工薪額沒有超過計稅依據最高限額,或不足這一限額的部分,則按其自營職業者身份納稅。
4、 銷售稅
銷售稅是美國州和地方政府對種類商品及勞務按其銷售價格的一定比例課征的一種稅。美國的銷售稅是在19世紀營業稅的基礎上演變過來的。1921年,西弗尼亞州率先開征零售銷售稅。那時的零售銷售稅是對一切工商業的銷售收入額徵收,稅率很低。目前,全美國已有46個設置了銷售稅,銷售稅已成為州政府的主要財政收入來源,占州政府稅收收入的40%以上。美國地方政府也徵收銷售稅。銷售稅包括普通銷售稅和零售銷售稅。普通銷售稅以從事工商經營的個人或者企業為納稅人,以出售商品的銷售收入或勞務收入作為課稅對象,採用比例稅率。在美國開征普通銷售稅的州之間差異及變化較大。普通銷售稅以商品或勞務流轉的全過程為征稅環節,實行從生產到消費每流轉一次,就徵收一次稅的原則。普通銷售稅的免稅范圍包括種子、化肥、保險費等。零售銷售稅亦稱特種銷售稅,是對商品零售環節的零售額所徵收的一種稅。美國稅法規定,零售業者可以在商品售價之外標明應納稅額,作為商品的賣價。這表明,雖然稅法規定零售業者是納稅人,但實際上稅負通常由購買者負擔。零售銷售稅實行差別比例稅率,各州規定不盡相同,最高稅率達到10%。
5、 財產稅
財產稅是美國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對在美國境內擁有不動產或動產,特別是房地產等財產的自然人和法人徵收的一種稅。財產稅一直是美國地方政府最重要的財政來源,它佔地方政府稅收收入的80%以上。聯邦政府不徵收財產稅,各州政府只征少量或不徵收財產稅。
財產稅最早是對土地和牲畜按不同稅率徵收的。到19世紀,財產稅發展為一般的、執行同一稅率的稅種。19世紀末,一般財產稅被只對不動產和工商業動產等徵收的選擇性財產稅所代替。財產稅的納稅人是在美國境內擁有住宅、工商業房地產、車輛、設備等不動產和動產的自然人和法人;課稅對象是動產和不動產,以不動產為主。不動產包括農場、住宅用地、商業用地、森林、農庄、住房、企業及人行道等。動產包括設備、傢具、車輛、商品等有形財產,以及股票、公債、抵押契據、存款等無形財產。美國現代地方財產稅中,最重要的課稅對象是非農業地區的居民住宅和非農業的工商業財產。財產稅的稅率,是由地方政府對不同類財產,根據各項支出的預算來確定系列的財產稅稅率,再得出總的財產稅稅率。此外,稅法規定,對各級政府的財產以及宗教、慈善機構和教育事業所擁有的財產都免徵財產稅。許多地方政府還規定對老年人的房地產減免財產稅。
6、 遺產和贈與稅
遺產與贈與稅是美國聯邦政府對死亡者的遺產和生前贈與的財產課征的一種稅。聯邦遺產稅採用總遺產稅制。以死者死亡時的遺產總額為課稅對象,以遺囑執行人為納稅人,以應稅遺產額為計稅依據。應稅遺產額是遺產總額先減去死者的喪葬費用、負債額、遺產損失後,得出「經濟遺產額」,繼而再減去夫妻之間遺贈的全部財產以及慈善捐款等稅法允許扣除項目金額後的余額。現行的聯邦遺產稅實行17級超額累進稅率,自最初1萬美元適用的18%稅率起,至300萬美元以上部分適用的最高邊際稅率55%。稅額的計算分兩步進行:第一步,按應稅遺產額和適用稅率計算出應納遺產稅額;第二步,在應納遺產稅額中,扣除稅法允許的「統一抵免額」後,最後得出實納遺產稅額。統一抵免額是指稅法允許每一納稅人從應納遺產稅額中扣除一定量的抵免額。統一抵免額經常調整,1987年以後為19.28萬美元,相當於60萬美元的財產轉移額免予課稅。
聯邦贈與稅以贈與財產總額為課稅對象,以財產贈與人為納稅人,以應稅贈與額為計稅依據。應稅贈與額是贈與財產總額減去稅法允許的每年免稅贈與額、夫妻之間贈與的全部財產以及慈善捐款等之後的余額。贈與稅稅率與聯邦遺產稅稅率相同,實行17級的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18%――55%。如果巨額財產(超過100萬美元)被生前贈與或死後轉讓給這樣的受益人――超越贈與人或被繼承人第一代以後的多代受益人,那麼就要徵收隔代財產轉讓稅,除非已經對中間一代的受益人徵收了遺產和贈與稅。隔代財產轉讓稅稅率為統一的遺產和贈與稅的最高稅率55%。聯邦贈與稅與聯邦遺產稅有著密切的內在聯系。1976年稅收立法將二者合並統一課征,死者生前和死後的財產轉移適用同一累進稅率表和統一抵免額。聯邦遺產和贈與稅占聯邦全部稅收收入的比重僅在1%左右,不是聯邦政府管理重要的財政收入來源。
㈣ 美國個人的股票收入需要征個人所得稅嗎
美國個人的股票收入需要征稅,股票利潤所得先徵收資本利得稅,年末報稅的時候,股票所獲的利潤也要計入家庭或者個人的應稅額度里邊,繳納所得稅。
(1)短期資本所得,即持有期不超過1年的資本所得,按普通所得稅率計算,最高不超過35%。也就是說,短期資本所得被視作普通所得,須繳付個人所得稅。2011年,美國聯邦稅務局將會將短期資本所得稅稅率提高至20%,並設定為統一比例稅率。這一計劃是在2003年作出的。
(2)長期資本所得,即持有期超過1年的資本所得,納稅人處在10%和15%兩個普通所得稅級的按5%繳付資本所得稅;納稅人處在25%、28%、33%和35%四個普通所得稅級的均按15%繳付資本所得稅。
(4)美國買股票州稅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根據不同的征稅項目,分別規定了三種不同的稅率:
綜合所得(工資、薪金所得,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適用7級超額累進稅率,按月應納稅所得額計算征稅。該稅率按個人月工資、薪金應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高一級為45%,最低一級為3%,共7級。
經營所得適用5級超額累進稅率。適用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稅款的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和對企事業單位的承包經營、承租經營的全年應納稅所得額劃分級距,最低一級為5%,最高一級為35%,共5級。
比例稅率。對個人的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產租賃所得,財產轉讓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適用20%的比例稅率。
㈤ 美股賣出要交多少稅
不用交稅。中國居民在填寫W—8BEN表格,確認外籍納稅人身份後,可享受免扣繳所得稅的優惠,因此中國居民買賣美國股票不需要交稅。但購買的股票進行現金分紅,則需要按照分紅金額收取10%的稅費。比如,小王購買某每股1000股,每股派發1.5美元的現金分紅,則小王需要交納的稅費=1000×1.5×10%=150美元;而美國居民在買賣美股時,是需要收取一定的稅費的,一般稅率在40%以上。
進行買賣美國股票需要交一些手續費,以「交易筆數」為基準來收取手續費,因券商的不同而有異。比如,在知名網路券商e*trade開戶交易,每筆交易手續費為14.99~19.99美元,若在擁有中文網站並有中文客戶服務的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交易,每筆手續費為29.95美元。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
股份有限公司採取發起設立方式設立的,注冊資本為在公司登記機關登記的全體發起人認購的股本總額。公司全體發起人的首次出資額不得低於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其餘部分由發起人自公司成立之日起兩年內繳足;其中,投資公司可以在五年內繳足。在繳足前,不得向他人募集股份。
㈥ 求高手指教,美國股票交易的資本利得稅是多少。
資本利得在稅收上是指資本商品,如股票、債券、房產、土地或土地使用權等,在出售或交易時發生收入大於支出而取得的收益,即資產增值。資本利得稅是對資本利得所征的稅。簡單而言就是對投資者證券買賣所獲取的價差收益(資本利得)征稅。
資本利得作為一種所得,仍然屬於所得稅的征稅范疇,是公司、個人所得稅應稅所得的組成部分。
在對資本利得是否征稅,以及如何征稅問題上也就形成了不同的處理方式,大致可概括為以下三種:
1 、視同普通所得征稅。
2 、徵收資本利得稅。
3 、對資本利得免稅。
(6)美國買股票州稅擴展閱讀:
被豁免資本利得稅的情況包括:
當出售一份房產時,如果該房產是出售者在出售前5年中的2年的主要居所,出售者可獲得250,000美元(對單身)或500,000美元(對夫婦)的資本利得稅豁免份額。
資本利得計算的是凈值,即投資收益減去投資損失。所以,當每年年終繳稅前,美國會出現這樣一個趨勢,很多投資者會將他們正處於虧損狀態的資產出售。對於個人來說,如果投資損失超過了投資收益,凈損失可以被利用在一般所得稅的減免中。
每年每個個人可以申報3,000美元的凈投資損失,用來減免一般所得稅。剩餘的投資損失還可以歸入下一年繼續用來計算下一年的資本利得凈值。企業還被允許將本年度的投資凈損失抵消上一年度投資收益,從而獲得一定的退稅。
㈦ 美國股票印花稅稅率是多少
美國不徵收印花稅。
美國是以直接稅為主的國家,實行聯邦、州和地方(市、縣)三級征稅制度,屬於徹底的分稅制國家。現行的主要稅種有:公司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銷售和使用稅、遺產和贈與稅、社會保障稅、財產稅、資本或凈財富稅、累積盈餘稅、消費稅等。聯邦稅以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障稅為主,其次有公司所得稅、消費稅、遺產和贈與稅、關稅等;州稅以銷售和使用稅為主,輔之以所得稅等;地方稅以財產稅為主。
拓展資料
美股,即美國股市。開盤時間是每周一至周五,美國東部時間 9:30-16:00,國內時間是,美國夏令時是中國21:30-4:00,非夏令時是22:30-5:00 。
目前國內存在著不少參與美股交易的投資者。
道·瓊斯指數,即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世界上最有影響、使用最廣的股價指數。它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為編制對象,由四種股價平均指數構成.
納斯達克(Nasdaq)是全美證券商協會自動報價系統(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s)英文縮寫,納斯達克。納斯達克始建於1971年,是一個完全採用電子交易、為新興產業提供競爭舞台、自我監管、面向全球的股票市場。納斯達克是全美也是世界最大的股票電子交易市場。
S&P500股價指數乃是由美國McGraw Hill公司,自紐約證交所、美國證交所及上櫃等股票中選出500支,其中包含400家工業類股、40家公用事業、40家金融類股及20家運輸類股,經由股本加權後所得到之指數,
以1941至1943這段期間的股價平均為基數10,並在1957年由S&P公司加以推廣提倡。因為S&P指數幾乎占紐約證交所股票總值80%以上,且在選股上考量了市值、流動性及產業代表性等因素,所以此指數貨一推出,就極受機構法人與基金經理人的青睞,成為評量操作績效的重要參考指標。
美股和A股一樣都是有休市和開盤時間。只是在時間上有所不同而已。美股開盤時間相當於中國的晚上。
美國股市交易時間較長,為美國東部時間9:30到16:00,也就是北京時間22:30到次日5:00,美國因為有夏令時間,因此夏天的交易時間與冬天相比會提前一小時,為北京時間21:30到次日4:00。
美股交易時間和開盤時間是相同的,開盤之後就可以進行股票買賣和交易。
投資者在傍晚時分留意一下歐洲股市的表現情況,歐洲股市如果大跌,那麼對稍後開盤的美國股市將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㈧ 在美國股票買股票賺了錢要怎麼繳稅啊
利潤部分是百分之二十的稅
你兌換成現金的時候要交稅
或者是年初這些利潤要交稅
㈨ 在美國買債券股票要交稅嗎
美國證券稅收的稅種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流轉稅,包括印花稅、證券交易稅。近年來,美國政府因為證券稅收中的印花稅、證券交易稅其收入佔全部稅收的比重小,同時注重資本的流動性,所以現已取消此稅。
二、收益稅,對個人證券投資所得的征稅,將其所得並入普通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對公司證券投資所得的征稅,將其並入公司所得,徵收公司所得稅。對個人投資所得和公司投資所得分開征稅,則存在重復征稅的現象。
三、資本利得稅。資本利得並入普通利得征稅。對長期資本利得和短期資本利得,採取差別稅率,最高達28%。資本損失區分個人和公司,採取兩種辦法。對個人資本損失可允許扣除,並規定短期資本損失先扣除,長期資本損失後扣除,但每年的扣除額不得超過3000美元,當年沒有扣完的,可結轉以後年度繼續扣除。
㈩ 購買了美國的股票納稅問題
沒有一個地方買賣股票會交30%的稅。除非是對贏利的錢徵收所得稅,但實際上這有一個征稅時間的問題,你可能在這之前是虧的,或者是在這之後是虧的,所以不會存在對一筆交易徵收哪怕是贏利的所得稅。
美國證券稅收的稅種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流轉稅,包括印花稅、證券交易稅。近年來,美國政府因為證券稅收中的印花稅、證券交易稅其收入佔全部稅收的比重小,同時注重資本的流動性,所以現已取消此稅。 二、收益稅,對個人證券投資所得的征稅,將其所得並入普通所得,徵收個人所得稅;對公司證券投資所得的征稅,將其並入公司所得,徵收公司所得稅。對個人投資所得和公司投資所得分開征稅,則存在重復征稅的現象。三、資本利得稅。資本利得並入普通利得征稅。對長期資本利得和短期資本利得,採取差別稅率,最高達28%。資本損失區分個人和公司,採取兩種辦法。對個人資本損失可允許扣除,並規定短期資本損失先扣除,長期資本損失後扣除,但每年的扣除額不得超過3000美元,當年沒有扣完的,可結轉以後年度繼續扣除。四、遺產和贈與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