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想算年平均股價,具體是怎麼計算的
如果我們想要算股票一年的平均價格,那麼我們應該要怎麼樣進行計算呢?接下來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
一.如何計算
首先我們先來說一下,我們應該要如何去計算一年的股票平均價格呢?這個也是非常簡單的。我們只需要把一年200多個交易日的全部收盤價格給加起來,然後再處理對應的天數,那就可以得到我們每一天的平均價格了。比如說一共有200個交易日,每天加起來的最後價格等於8000。然後用8000/200=40元。這樣子就能夠去算出這一年的平均價格了。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
㈡ 股票價值計算公式詳細計算方法
內在價值V=股利/(R-G)其中股利是當前股息;R為資本成本=8%,當然還有些書籍顯示,R為合理的貼現率;G是股利增長率。
本年價值為: 2.5/(10%-5%) 下一年為 2.5*(1+10%)/(10%-5%)=55。
大部分的收益都以股利形式支付給股東,股東無從股價上獲得很大收益的情況下使用。根據本人理解應該屬於高配息率的大笨象公司,而不是成長型公司。因為成長型公司要求公司不斷成長,所以多數不配發股息或者極度少的股息,而是把錢再投入公司進行再投資,而不是以股息發送。
您可登錄會計學堂官網,免費領取10G會計學習資料;關注會計學堂,學習更多會計知識。
㈢ 某股票當前價格為 30 元,年化波動率為25%,則在95%的置信區間下,該股票下一年內 價格的上下限分別為
15元,45元
㈣ 關於股票價格制定
股票定價模型
-、零增長模型
二、不變增長模型
三、多元增長模型
四、市盈率估價方法
五、貼現現金流模型
六、開放式基金的價格決定
七、封閉式基金的價格決定
八、可轉換證券
九、優先認股權的價格
-、零增長模型
零增長模型假定股利增長率等於零,即G=0,也就是說未來的股利按一個固定數量支付。
[例]
假定某公司在未來無限時期支付的每股股利為8元,其公司的必要收益率為10%,可知一股該公司股票的價值為8/0.10=80元,而當時一股股票價格為65元,每股股票凈現值為80—65=15元,因此該股股票被低估15元,因此建議可以購買該種股票。
[應用]
零增長模型的應用似乎受到相當的限制,畢竟假定對某一種股票永遠支付固定的股利是不合理的。但在特定的情況下,在決定普通股票的價值時,這種模型也是相當有用的,尤其是在決定優先股的內在價值時。因為大多數優先股支付的股利不會因每股收益的變化而發生改變,而且由於優先股沒有固定的生命期,預期支付顯然是能永遠進行下去的。
二、不變增長模型
(1)一般形式。如果我們假設股利永遠按不變的增長率增長,那麼就會建立不變增長模型。
[例]假如去年某公司支付每股股利為1.80元,預計在未來日子裡該公司股票的股利按每年5%的速率增長。因此,預期下一年股利為1.80×(1十0.05)=1.89元。假定必要收益率是11%,該公司的股票等於1.80×[(1十0.05)/(0.11—0.05)]=1.89/(0.11—0.05)=31.50元。而當今每股股票價格是40元,因此,股票被高估8.50元,建議當前持有該股票的投資者出售該股票。
(2)與零增長模型的關系。零增長模型實際上是不變增長模型的一個特例。特別是,假定增長率合等於零,股利將永遠按固定數量支付,這時,不變增長模型就是零增長模型。
從這兩種模型來看,雖然不變增長的假設比零增長的假設有較小的應用限制,但在許多情況下仍然被認為是不現實的。但是,不變增長模型卻是多元增長模型的基礎,因此這種模型極為重要。
三、多元增長模型
多元增長模型是最普遍被用來確定普通股票內在價值的貼現現金流模型。這一模型假設股利的變動在一段時間7、內並沒有特定的模式可以預測,在此段時間以後,股利按不變增長模型進行變動。因此,股利流可以分為兩個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在股利無規則變化時期的所有預期股利的現值。
第二部分包括從時點T來看的股利不變增長率變動時期的所有預期股利的現值。因此,該種股票在時間點的價值(VT)可通過不變增長模型的方程求出
[例]假定A公司上年支付的每股股利為0.75元,下一年預期支付的每股票利為2元,因而再下一年預期支付的每股股利為3元,即
從T=2時,預期在未來無限時期,股利按每年10%的速度增長,即0:,Dz(1十0.10)=3×1.1=3.3元。假定該公司的必要收益率為15%,可按下面式子分別計算V7—和認t。該價格與目前每股股票價格55元相比較,似乎股票的定價相當公平,即該股票沒有被錯誤定價。
(2)內部收益率。零增長模型和不變增長模型都有一個簡單的關於內部收益率的公式,而對於多元增長模型而言,不可能得到如此簡捷的表達式。 雖然我們不能得到一個簡捷的內部收益率的表達式,但是仍可以運用試錯方法,計算出多元增長模型的內部收益率。即在建立方程之後,代入一個假定的伊後,如果方程右邊的值大於P,說明假定的P太大;相反,如果代入一個選定的盡值,方程右邊的值小於認說明選定的P太小。繼續試選盡,最終能程式等式成立的盡。
按照這種試錯方法,我們可以得出A公司股票的內部收益率是14.9%。把給定的必要收益15%和該近似的內部收益率14.9%相比較,可知,該公司股票的定價相當公平。
(3)兩元模型和三元模型。有時投資者會使用二元模型和三元模型。二元模型假定在時間了以前存在一個公的不變增長速度,在時間7、以後,假定有另一個不變增長速度城。三元模型假定在工時間前,不變增長速度為身I,在71和72時間之間,不變增長速度為期,在72時間以後,不變增長速度為期。設VTl表示
在最後一個增長速度開始後的所有股利的現值,認-表示這以前所有股利的現值,可知這些模型實際上是多元增長模型的特例。
四、市盈率估價方法
市盈率,又稱價格收益比率,它是每股價格與每股收益之間的比率,其計算公式為反之 ,每股價格=市盈率×每股收益
如果我們能分別估計出股票的市盈率和每股收益,那麼我們就能間接地由此公式估計出股票價格。這種評價股票價格的方法,就是「市盈率估價方法」。
五、貼現現金流模型
貼現現金流模型是運用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來決定普通股票的內在價值的。按照收入的資本化定價方法,任何資產的內在價值是由擁有這種資產的投資者在未來時期中所接受的現金流決定的。由於現金流是未來時期的預期值,因此必須按照一定的貼現率返還成現值,也就是說,一種資產的內在價值等於預期現金流的貼現值。對於股票來說,這種預期的現金流即在未來時期預期支付的股利,因此,貼現現金流模型的公式為
式中:Dt為在時間T內與某一特定普通股相聯系的預期的現金流,即在未來時期以現金形式表示的每股股票的股利;K為在一定風險程度下現金流的合適的貼現率; V為股票的內在價值。
在這個方程里,假定在所有時期內,貼現率都是一樣的。由該方程我們可以引出凈現值這個概念。凈現值等於內在價值與成本之差,即
式中:P為在t=0時購買股票的成本。
如果NPV>0,意味著所有預期的現金流入的凈現值之和大於投資成本,即這種股票被低估價格,因此購買這種股票可行;
如果NPV<0,意味著所有預期的現金流入的凈現值之和小於投資成本,即這種股票被高估價格,因此不可購買這種股票。
在了解了凈現值之後,我們便可引出內部收益率這個概念。內部收益率就是使投資凈現值等於零的貼現率。如果用K*代表內部收益率,通過方程可得
由方程可以解出內部收益率K*。把K*與具有同等風險水平的股票的必要收益率(用K表示)相比較:如果K*>K,則可以購買這種股票;如果K*<K,則不要購買這種股票。
一股普通股票的內在價值時存在著一個麻煩問題,即投資者必須預測所有未來時期支付的股利。由於普通股票沒有一個固守的生命周期,因此建議使用無限時期的股利流,這就需要加上一些假定。
這些假定始終圍繞著勝利增長率,一般來說,在時點T,每股股利被看成是在時刻T—1時的每股股利乘上勝利增長率GT,其計
例如,如果預期在T=3時每股股利是4美元,在T=4時每股股利是4.2美元,那麼不同類型的貼現現金流模型反映了不同的股利增長率的假定。
六、開放式基金的價格決定
開放式基金由於經常不斷地按客戶要求購回或者賣出自己公司的股份,因此,開放式基金的價格分為兩種,即申購價格和贖回價格。
1.申購價格
開放式基金由於負有在中途購回股票的義務,所以它的股票『般不進入股票市場流通買賣,而是主要在場外進行,投資者在購入開放式基金股票時,除了支付資產凈值之外,還要支付一定的銷售附加費用。也就是說,開放公司股票的申購價格包括資產凈值和彌補發行成本的銷售費用,該附加費一般保持在4%一9%的水平上,通常為8.5%,並且在投資者大量購買時,可給予一定的優惠。開放式基金的申購價格、資產凈值和附加費之間的關系可用下式表示。
例如;某開放式基金的資產凈值為10元,其附加費為8%,則其申購價格為10/(1?%)=10.87元。
但是,對於一般投資者來說,該附加費是一筆不小的成本,增加了投資者的風險,因此;出現了一些不計費的開放式基金,其銷售價格直接等於資產凈值,投資者在購買該種基金時,不須交納銷售費用,也就是說
申購價格=資產凈值
可見,無論是計費式還是不計費的開放式基金,其申購價格都與其資產凈值直接相關,成正比例關系。
2.贖回價格。
開放式基金承諾可以在任何時候根據投資者的個人意願贖回其股票。對於贖回時不收取任何費用的開放式基金來說,
贖回價格=資產凈值
有些開放式基金贖回時是收取費用的,費用的收取是按照基金投資年數不同而設立不同的贖回費率,持有基金券時間越長,費率越低,當然也有一些基金收取的是統一費率。在這種情況下,開放式基金的贖回價格與資產凈值、附加費的關系是
贖回價格=資產凈值+附加費
可見,開放式基金的價格僅與資產凈值密切相關(在相關費用確定的條件下),只要資產凈值估算準確,基金的申購和贖回沒有任何問題。
七、封閉式基金的價格決定
封閉式基金的價格除受到上述因素影響以外,還受到杠桿效 應高低程度的影響。封閉式基金發行普通股是一次性的,即:基 金的資金額籌集完後就封閉起來,不再發行普通股。但是由於管理上的需要,這類公司亦可以通過發行優先股和公司債券,作為資本結構的一部分,形成末償優先債券,並且能獲得銀行貸款。這對公司的普通股的股東來說,他們的收益就要受到杠桿作用的影響。優先證券對資產和收益有固定的權利。因此,當公司資產和收益總值(利息和優先股股息支付的收益)上升時,普通股的股 東收益就會增加,他不僅可以得到更多的股息,而且還能獲得資本收益。也就是說,當基金資產價值提高時,基金普通股增長更快;反之,當基金資產價值下降時,基金普通股也下降更快。這種杠桿效應往往使某些封閉式基金公司的普通股市場價值的增減超過總體市場的升降。封閉式基金由於不承擔購回其股票的義務,其股票只有在公開市場上出售才能回收,以及有時由於杠桿效應的影響,使得封閉式基金的普通股價格不如開放式基金的普通股價格穩定,它們 的價格就如同一個商業性公司的股票價格一樣,其單股資產價值與市場價值之間存在著-個顯著的離差。封閉式基金的價格決定可以利用普通股票的價格決定公式進行。
八、可轉換證券
1.可轉換證券的價值
可轉換證券賦予投資者以將其持有的債務或優先股按規定的價格和比例,在規定的時間內轉換成普通股的選擇權。可轉換證券有兩種價值:理論價值和轉換價值。
(1)理論價值。可轉換證券的理論價值是指當它作為不具有轉換選擇權的一種證券的價值。估計可轉換證券的理論價值,必須首先估計與它具有同等資信和類似投資特點的不可轉換證券的必要收益率,然後利用這個必要收益算出它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我們可以參考本章第一節中有關債券估價部分。
(2)轉換價值。如果一種可轉換證券可以立即轉讓,它可轉換的普通股票的市場價值與轉換比率的乘積便是轉換價值,即
轉換價值=普通股票市場價值×轉換比率
式中:轉換比率為債權持有人獲得的每一份債券可轉換的股票數。
2.可轉換證券的市場價格。
可轉換債券的市場價格必須保持在它的理論價值和轉換價值之上。如果價格在理論價值之下,該證券價格低估,這是顯然易見的;如果可轉換證券價格在轉換價值之下,購買該證券並立即轉化為股票就有利可圖,從而使該證券價格上漲直到轉換價值之上。為了更好地理解這一點,我們引入轉換平價這個概念。
(1)轉換平價。轉換平價是可轉換證券持有人在轉換期限內可以依據把債券轉換成公司普通股票的每股價格,除非發生特定情形如發售新股、配股、送股、派息、股份的折細與合並,以及公司兼並、收購等情況下,轉換價格一般不作任何調整。前文所說的轉換比率,實質上就是轉換價格的另一種表示方式。
轉換平價=可轉換證券的市場價格/轉換比率
轉換平價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數字,因為一旦實際股票市場價格上升到轉換平價水平,任何進一步的股票價格上升肯定會使可轉換證券的價值增加。因此,轉換平價可視為一個盈虧平衡點。
(2)轉換升水和轉換貼水。一般來說,投資者在購買可轉換證券時都要支付一筆轉換升水。每股的轉換升水等於轉換平價與普通股票當期市場價格(也稱為基準股價)的差額,或說是可轉換證券持有人在將債券轉換成股票時,相對於當初認購轉換證券時的股票價格(即基準勝股價)而作出的讓步,通常被表示為當期市場價格的百分比,公式為
轉換升水=轉換平價一基準股價
轉換升水比率=轉換升水/基準股價
而如果轉換平價小於基準股價,基準股價與轉換平價的差額就被稱為轉換貼水,公式為
轉換貼水=基準股價一轉換平價
轉換貼水比率=轉換貼水/基準股價
轉換貼水的出現與可轉換證券的溢價出售相關。
(3)轉換期限。可轉換證券具有一定的轉換期限,它是說該
證券持有人在該期限內,有權將持有的可轉換證券轉化為公司股票。轉換期限通常是從發行日之後若干年起至債務到期日止。
[例]某公司的可轉換債券,年利率為10.25%,2000年12月31日到期,其轉換價格為30元,其股票基準價格為20元,該債券價格為1200元。
轉換率=1200/300=40
轉換升水=30?0=10
轉換升水比率=10/20=50%
九、優先認股權的價格
優先認股權是指在發行新股票時,應給予現有股東優先購買新股票的權利。其做法是給每個股東一份證書,寫明他有權購買新股票的數量,數量多少根據股東現有股數乘以規定比例求得。一般來說,新股票的定價低於股票市價,從而使優先認股權具有價值。股東可以行使該權利,也可以轉讓他人。
1.附權優先認股權的價值。
優先認股權通常在某一股權登記日前頒發。在此之前購買的股東享有優先認股權,或說此時的股票的市場價格含有分享新發行股票的優先權,因此稱為「附權優先認股權」,其價值可由下式求得。
M-(RN+S)=R (1)
式中:M為附權股票的市價;R為附權優先認股權的價值;N為購買1股股票所需的股權數;S為新股票的認購價。
該式可作以下解釋:投資者在股權登記日前購買1股股票,應該付出市價M,同時也獲得1股權;投資者也可購買申購l股新股所需的若乾股權,價格為及RN,並且付出每股認購價S的金額。這兩種選擇都可獲得1股股票,唯一差別在於,前一種選擇多獲得l股權。因此,這兩種選擇的成本差額,即M-(RN+S),必然等於股權價值R。
重寫方程,可得
R=(M-S)/(N+1) (2)
[例2.14]如果分配給現有股東的新發行股票與原有股票的比例為1:5,每股認購價格為30元,原有股票每股市價為40元,則在股權登記日前此附權優先認股權的價值為
40-30/5+1=1.674元
於是,無優先認股權的股票價格將下降到
40-1.67=38.33(元)
2.除權優先認股權的價值。
在股權登記日以後,股票的市場價格中將不再含有新發行股票的認購權,其優先認股權的價值也按比例下降,此時就被稱為「除權優先認股權」。其價值可由下式得到。
M-(RN+S)=0 (3)
式中:M為除權股票的市價;R為附權優先認股權的價值;N為購買1股股票所需的認股權數;S看為新股票的認購價。
此式原理與公式(1)完全一致。投資者可在公開市場購買1股股票,付出成本M,或者,他可購買申購1股股票所需的認股權,並付出 l股的認購金額,其總成本為RN+S。這兩種選擇完全相同,都是為投資者提供l股股票,因此成本應是相同的,其差額為0。
把公式(3)進行改寫,可得
R=(M-S)/N (4)
在前面例子中,除權後,隊股權的價值應為
(38.33-30)/5=1.666(元)
3.優先認股權的杠桿作用。
優先認股權的主要特點之一就是它能提供較大程度的杠桿作用,就是說優先認股權的價格要比其可購買的股票的價格的增長或減小的速度快得多。比如說,某公司股票在除權之後價格為15元,其優先認股權的認購價格為5元,認購比率為1;4,則其優先認股權的價格為(15?元)/4=2.5元。假定公司收益改善的良好前景使股票價格上升到30元,增長100%,則優先認股權的價格為(;25?)/4=6.25元,增長(6.25?.6.25+5)/2.5=150%,遠快於股票價格的增長速度。
㈤ 下一年的收益預期會以11%的速度增長。用公司的歷史平均市盈率作為一個基準,求公司下一年的股票價格。
各年的市盈率為:PE1=49.5/2.4=20.625; PE2=58.12/2.58=22.527;PE3=67.34/2.71=24.849; PE4=60.25/2.85=21.140,則平均PE為22.29;明年EPS=2.85*1.11=3.1635,則明年股價=平均PE*明年EPS=70.51
㈥ 求股票交易價格計算方法。
舉個例子:某日某股票在集合竟價時間內的買賣申報狀況如下,求集合競價成交價格。 12元價位的成交量最大,為440手,高於12.00元價位的買入委託300手和低於12.00元價位的賣出委託280手全部滿足成交願望。三個條件全部具備,因此12.00元為該股票當日的集合競價的成交價格,即當日開盤。
股票的理論價格的計算公式是:預期股息/市場利率。
得出來的價格一般與發行價格相同,但是發行價格不得低於票面金額。其發行價格一般多於票面價格0.01元,其發行價格為1.01元。市場價格一般是指在二級市場上買賣的價格,是由股票的供求關系決定並受多種因素影響,起伏變化較大。而交易的價格又相對於發行價格而言的一種價格,是指買賣雙方對已經發行過的證券進行交易時報出或成交的價格。
股票交易成交價格是由影響股票價格的各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從交易技術的角度來看股票交易價格是如何產生的。
1.股票交易按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竟價撮合成交。價格優先是指較高價格買進申報優先於較低價格買進申報,較低價格賣出申報優先於較高價格賣出申報。而時間優先是指買賣方向、價格相同的,先申報者優先於後申報者。先後順序按交易主機接受申報的時間確定。 2。集合競價時,成交價格的確定原則是a。成交量最大的價位b。高於成交價格的買進申報與低於成交價格的賣出申報全部成交c。與成交價格相同的買方或賣方至少有一方全部成交。兩個以上價位符合上述條件的,上交所取其中間價為成交價,深交所取距前收盤價最低的價位為成交價。集合竟價的所有交易以同一價格成交。
另外除股價外還有股票交易費。
股票交易費用是指投資者在委託買賣證券時應支付的各種稅收和費用的總和,通常包括印花稅、傭金、過戶費、其他費用等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印花稅
印花稅是根據國家稅法規定,在股票(包括A股和B股)成交後對買賣雙方投資者按照規定的稅率分別徵收的稅金。印花稅的繳納是由證券經營機構在同投資者交割中代為扣收,然後在證券經營機構同證券交易所或登記結算機構的清算交割中集中結算,最後由登記結算機構統一向征稅機關繳納。其收費標準是按A股成交金額的4‰計收,基金、債券等均無此項費用。
二、傭金
傭金是指投資者在委託買賣證券成交之後按成交金額的一定比例支付給券商的費用。此項費用一般由券商的經紀傭金、證券交易所交易經手費及管理機構的監管費等構成。
三、過戶費
過戶費是指投資者委託買賣的股票、基金成交後買賣雙方為變更股權登記所支付的費用。這筆收入屬於證券登記清算機構的收入,由證券經營機構在同投資者清算交割時代為扣收。過戶費的收費標准為: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基金交易的過戶費為成交票面金額的1‰,起點為1元,其中0.5‰由證券經營機構交登記公司;深圳證券交易所免收A股、基金、債券的交易過戶費。
四、其他費用
其他費用是指投資者在委託買賣證券時,向證券營業部繳納的委託費(通訊費)、撤單費、查詢費、開戶費、磁卡費以及電話委託、自助委託的刷卡費、超時費等。這些費用主要用於通訊、設備、單證製作等方面的開支。
其中委託費在一般情況下,投資者在上海、深圳本地買賣滬、深證券交易所的證券時,向證券營業部繳納1元委託費,異地繳納5元委託費。其他費用由券商根據需要酌情收取,一般沒有明確的收費標准,只要其收費得到當地物價部門批准即可,目前有相當多的證券經營機構出於競爭的考慮而減免部分或全部此類費用。
㈦ 新股發行價格如何確定
新股發行價是向各個機構詢價,由機構報價得來的。
每一隻新股的網下詢價,都有數百家機構投資者參與報價申購。比如炬華科技網下超額認購105倍,良信電器網下超額認購更是達到156倍。新寶股份和我武生物公告網上超額認購為95倍和176倍。
一般由研究部提供研究支持以及詢價建議,各基金產品在此基礎上獨立報價,必須經過首發股票詢價與申購決策小組審批。
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往往有幾十隻基金及專戶組合參與打新,每個組合報一至三檔價格。所有報價通過同一個埠完成。
不同基金公司的不同基金組合,對新股報價往往相差50%甚至更多,在具體的內部操作中,研究員提供建議,由基金經理本人對發行報價和參與比例進行自主決策。合規部門把控風險。
基金公司對新股詢價的流程一般是:由行業研究員研究調查、參加路演提問解惑,綜合得出一個報價區間,報研究總監審批。審批通過後,研究員會通過郵件的形式,將報價區間發給各個基金經理參考。在此過程中,研究員往往會小幅修正其報價區間。
每位基金經理自行決定最終報價及申購量。為了提高中簽可能,基金經理報價時,往往同時給出1-3檔報價。報價一般在研究員給出的區間范圍內,或略高於該區間。
基金公司研究員參考什麼指標定價?——主要是基於對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判斷,結合市盈率、市凈率、市銷率、PEG估值方法,放棄定價過高的新股發行。各家基金公司研究員對新股盈利能力、PE/PB等一般會有量化的選取指標。而每個指標根據新股所在行業不同,新興產業估值略微高一些。而市場熱點公司,其盈利能力門檻可以稍微放低。參考指標大同小異,但是具體量化標准不一樣,這就是各個基金公司打新報價的底牌,不對別人說。
新股定價以研究員的基本面研究最為重要,其次新股申購的市場熱度和發行制度的設計,導致了是否啟用存量發行對於新股的價格也有較大影響。
㈧ 如何查詢一個股票最近一年內的最高價最低價和走勢
所有證券公司的交易軟體切換到日線,在縮小即可看到最高與最低價格。
也可以在股票日線圖上查看,或按F8鍵選擇周線,月線,年線等查看。
一般短線都看近期半年內的最低最高,所有證券公司的交易軟體切換到日線,在縮小即可看到最高與最低價格。
(8)股票下一年的價格擴展閱讀:
A:K線圖下:
黃色是5日均線
紫色是10日均線
綠色是20日均線
白色是30日均線
藍律色是120日均線(因為半年內交易時間可能也就120天左右),所以也可叫半年線
紅色是250天線,同半年線道理,也叫年線
以上大部分股票軟體都是這樣規定的,具體你可以看看界面上方的字:比如用黃色字體標MA5 6.08,這就表示5日均線的價格位置為6.08,還有MA10就是10日均線了,如此類推.
B:分時圖的基礎知識:
分時圖是指大盤和個股的動態實時(即時)分時走勢圖,其在實戰研判中的地位極其重要,是即時把握多空力量轉化即市場變化直接根本,在這里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概念性的基礎常識。
大盤指數即時分時走勢圖:
1)白色曲線:表示大盤加權指數,即證交所每日公布媒體常說的大盤實際指數。
2)黃色曲線:大盤不含加權的指標,即不考慮股票盤子的大小,而將所有股票對指數影響看作相同而計算出來的大盤指數。
參考白黃二曲線的相互位置可知:A)當大盤指數上漲時,黃線在白線之上,表示流通盤較小的股票漲幅較大;反之,黃線在白線之下,說明盤小的股票漲幅落後大盤股。
㈨ 上市幾年的股票容易大漲
老股票,上市公司超過四~六年,股價站上三十月線(二十月線),一百二十周線(六十周線),後股價才能夠連續暴漲。月線周線持股。必須是底部形態完成後,均線形成多頭排列上漲,股價站上一百二周線,和三十月線的股票,一百二周線,和三十月線必須走平,周線上,拐頭向上最好,周線上小陰小陽K線最好,單周漲幅不大的股票,溫水煮青蛙,買入股票,按月和周持股。
新股票,股價站上二十月線,六十周線上(三十周線的新股),股價才能夠連續大漲。
所有的股票,底部形態完成之前,基本上不用買入股票,只需要關注……
不做底部整理形態完成前的買入股票。不做回踩的股票。只做攻擊上漲趨勢的股票,只買上漲的股票,不買回調中的股票。只買陽線,不買陰線……
底部形態完成前的股票一律不買不看
底部形態完成的找出來,屬於熱點的就買入股票,
底部形態完成後,是16/20歲的姑娘,16歲以前不具備抗風險能力,16歲以後才具備成長性……
月線沒有站上二十月線,三十月線,一律不買不看,只有站上二十,三十月線,才可以按月持股待漲。
三十月線是所有的股票,啟動暴漲的節點。底部整理三十個月的股票,都是大牛股……
周線沒有站上三十周線,六十周線,一百二十周線的股票,一律不買不看,只有站上三十六十一百二十周線,才可以按周持股待漲……
所有的長線大牛股,暴漲三倍五倍十倍大牛股,都是一樣的。都是出現了一樣的特徵。都是流通股集中在十大股東之手後,市場發現了股票成交量換手率極低,股價依舊輕松上漲。股票價格的上漲,已經開始獨立於大盤板塊,開始特立獨行,股價創新高,不斷創新高……
獨立於大盤指數板塊效應,自己不斷創新高的股票,一定是股票流通籌碼高度集中在十大流通股股東之手的股票……
大家買入股票後盈利賣出股票後,不得不從新開始以更高的價格買回來。每次都是賺錢,股價不斷創新高。因為市場上可以流通交易的籌碼不斷減少,因為大家惜售,物依稀為貴。先出現籌碼集中在十大流通股股東之手,後出現股價長紅……
十大流通股股東持股大於5%的股東持股累積持股大於60%,有的累積持股大於98%……同時持股小於5%的股東持股累積持股小於10%
股價站上二十月,三十月線後,股票價格開始獨立於大盤,不斷創新高,市場上沒有充足的可以大量交換籌碼,剛好題材業績對應風口,股價才能夠連續大漲。
重點關注一季度,中報,三季度,年報,十大流通股股東累積持股的變化,股價會跟隨十大流通股股東累積持股的變化而變化……
最好是籌碼集中在十大流通股股東之手後,股價還沒有出現三倍五倍暴漲……
比如中潛股份。
2019年,一季報十大流通股股東累積持股24.93%,中報27.67%三季報77.30%年報75.75%
2020年一季報75.06%……
類似於中潛股份的股票很多。
股價漲跌基本上圍繞市場里可以流通交易的籌碼的多少而變化。籌碼結構決定股價漲跌……
股價任性大漲,特立獨行,必有妖。
㈩ 為什麼每年年底股票下跌
1、年底資金緊張:
因為銀行、稅務、企業等年底都會進行資金往來結算。以銀行來說,年底結算的時候,不進行貸款發放,所以很多企業資金緊張,
2、我們國家有春節:
春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所以會休市七天,但是外國市場不休市,所以外圍市場動盪就會影響節後的股價走勢。因此很多投資者會賣出手裡的股票,持幣過節。
3、年底我們居民總會持幣過節,所以基金客戶就會贖回基金,當基金大額贖回的時候,基金經理就會減持股票,所以基金減持會導致股價下跌。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發行的所有權憑證。它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股票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當前,從研究範式的特徵和視角來劃分,股票投資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基本分析、技術分析、演化分析。這三種分析方法所依賴的理論基礎、前提假設、研究範式、應用范圍各不相同,在實際應用中它們既相互聯系,又有重要區別。
其中基本分析屬於一般經濟學範式,技術分析屬於數理或牛頓範式,演化分析屬於生物學或達爾文範式;基本分析主要應用於投資標的物的選擇上,技術分析和演化分析則主要應用於具體操作的時機和空間判斷上,作為提高股票投資分析有效性和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在基本分析的各種工具中,每股凈資產和每股收益、市盈率、凈資產收益率等一樣,是判斷上市公司內在價值最重要的參考指標。
股票凈值:股票上市後,形成了實際成交價格,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股票價格,即股價。股價大半都和票面價格大有差別,一般所謂股票凈值是指已發行的股票所含的內在價值,從會計學觀點來看,股票凈值等於公司資產減去負債的剩餘盈餘,再除以該公司所發行的股票總數。
股票周轉率:一年中股票交易的股數占交易所上市股票股數、個人和機構發行總股數的百分比。
委比:是衡量某一時段買賣盤相對強度的指標。它的計算公式為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
量比:是一個衡量相對成交量的指標,它是開市後每分鍾的平均成交量與過去5 個交易日每分鍾平均成交量之比。
市盈率:是最常用來評估股價水平是否合理的指標之一,由股價除以年度每股盈餘(EPS)得出(以公司市值除以年度股東應占溢利亦可得出相同結果)。
對於持有可轉債的投資者來說,可轉債溢價率為正比較合適,即可轉債溢價率大於0比較合適,這意味著轉債價格較轉股價值要高,此時投資者持有債券更為劃算;對於將要把可轉債轉換成股票的投資者來說,可轉債溢價率為負比較合適,即可轉債溢價率小於0比較合適,這意味著轉債價格較轉股價值要低,此時換成股票會更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