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七互娛高傭金靠譜嗎
是靠譜平台。
三七互娛(股票代碼:002555)是全球TOP20上市游戲企業、A股行業龍頭企業、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廣東省文明單位。三七互娛憑借優異業績被納入中證滬深300指數、明晟MSCI指數、高盛「新漂亮50」名單,是國內A股優秀綜合型文娛上市企業。三七互娛總部設在廣州,並在北京、上海、安徽、湖北、海南、江蘇、四川、香港、歐美、日韓及東南亞等多個地區設有子公司或辦事處等分支機構。公司涵蓋游戲、在線教育等業務板塊,同時積極布局影視、音樂、藝人經紀、動漫、泛文娛媒體、VR/AR、文化健康、社交、新消費等文娛領域。
㈡ 調整了很長時間的游戲板塊突然領漲,是資金短期的切換還是基本面出現拐點
游戲版號今起在近期修復審核,利好消息刺激下今日游戲股走高,截止到收市,盛天網路20%股票漲停,順網科技收漲10.57%,完美國際、新國脈各自暴漲3.91%、3.84%,雲游戲板塊今日創下年之內新紀錄。最近伴隨著元宇宙的火爆及其電子競技EDG奪得冠軍,游戲股越來越受到大家關心,版塊也會跟著慢慢走高。
從具體內容的角度來看,手機游戲有能力吸收很多客戶進到虛幻世界;從技術的角度看,元宇宙有關硬體軟體及各類技術性基本能立足於游戲市場;從發展趨勢的角度看,元宇宙的逐漸落地式都將在游戲市場獲得呈現;投資標的層面,關鍵關心目前手機游戲、社交媒體層面行業巨頭。
㈢ 三七互娛:新游戲集中上線,銷售費率先增後降,研發提升盈利能力
2020年實現營收144億元,同比增長8.87%;歸母凈利潤27.76億元,同比增長 31.28% ,符合市場預期。
2020年是產品小年,4個季度收入主要依靠過往老 游戲 ,2020年2季度開始營收連續3個季度環比出現收入緩慢下滑,主要是2020年疫情導致1季度高基數影響及老 游戲 流水自然衰減。統計歷年財報數據,三七互娛營收不存在明顯季節性波動,目前從2021年1季度開始實現環比增長,預計後續新游貢獻的營收增長能抵消老 游戲 營收下滑的影響。
2021年1季度業績預告,營收35.78億元至37.33億元,環比增長15%至20%!營收增長主要原因是:國內新產品上線和國外業務拓展。
①國內市場:
1月上線的自研 游戲 《榮耀大天使》
2月上線的代理 游戲 《絕世仙王》
3月16日正式上線的 游戲 為《斗羅大陸:武魂覺醒》
②國外市場:
2021年一季度,國外市場收入預計同比增幅在120%至150%之間,預計環比增幅在40%至60%,海外整體月流水預計將超過5億元,其中,全球發行的策略品類 游戲 《Puzzles & Survival》2021 年 2 月實現流水超 1 億元人民幣,並仍保持高速增長。
游戲 業務具有先投入後回收的特性,銷售費率短期高
多款 游戲 集中在2021年一季度上線,公司持續增大流量投放,使得第一季度銷售費用大幅增加。由於以上 游戲 處於推廣初期,對應的銷售費用增長率會在這一階段高於營業收入增長率,進而對報告期內的銷售費用率產生階段性影響。 對比上年同期公司主要運營成熟期的 游戲 ,對應的銷售費用增長率與營業收入增長率相當,因而銷售費用率較為穩定。根據「投入與產出存在一定周期」的業務特性,公司一季度的銷售費用投入預計將於2021年的二至四季度逐步回收。
三七互娛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在利潤率方面,由於公司的投放ROI相對謹慎,新產品雖然會有短期的虧損,但是嚴格按投放ROI進行,公司有信心在更長的維度維持相對穩定的長線利潤率。」
產品結構優化,銷售費率長期下降
2021 年第一季度,海外市場收入預計同比增幅在120%至150%之間,預計環比增幅在40%至60%,增長主要集中在策略型品類。策略型品類產品具有運營生命周期長、前期投入大的特點,前期銷售費率高是階段性影響。從公司長線經營的角度,隨著公司策略型、模擬經營等長生命周期品類的戰略布局逐步成型,將提升公司未來營業收入的增長空間,並逐步優化公司長期銷售費用率。
IP 游戲 銷售費率更低:例如,3月16日上線的 游戲 《斗羅大陸:武魂覺醒》、預計將於暑期前上線的《斗羅大陸: 魂師對決》,有IP效應及影視加成短視頻平台買量成本較低,市場投放差異化有利於控制銷售費率 。
電視劇《斗羅大陸》目前登上騰訊視頻熱搜第一,截止目前播放量超過276.9億次!強大的IP效應不僅教化市場,更能形成 游戲 客戶流量導入。
三七互娛在投資者互動平台表示,公司自18年開始就進行多元化的轉型,目標是多元化、年輕化、多品類化,用戶年齡層會向下突破,在流量經營的核心優勢基礎上去做新品類創新和用戶拓展,未來3-5年公司會立足「雙核+多元」產品戰略,推動雙核(MMORPG和SLG)+多元(SRPG、模擬經營、泛二次元、女性向)品類發展。
三七互娛「研運一體」模式不斷成熟,該模式有利於充分利用資源,加深護城河。「由流量運營向研發傾斜」, 可以通過強大的研發實力保障精品產品的供給,降低對外部產品的依賴;同時研發團隊可配合運營部門的反饋對產品進行打磨調優,使產品更能滿足用戶需求,進一步延長產品生命周期;此外,自研精品 游戲 能夠提升市佔率,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增強公司在產業鏈中的話語權,為發行團隊吸引更多的精品 游戲 。
三七互娛2019年研發費8.2億(占當年營收6.2%,占當年利潤33.94%),較上年同期增加52.57%,自此啟動高額研發投入。2020年不僅維持了高額研發投入,而且同比增長34.08%;2021年一季度業績預告,公司研發投入進一步提高,同比增長超15% 。
優質 游戲 儲備豐富: 《斗羅大陸:魂師對決》 、《傳奇紀元》、《萬古聖墟》等已獲版號。
2021年3月10日非公開發行105,612,584 股(27.77 元/股),凈募集29億元。其中,8.74億用於「網路 游戲 開發及運營建設項目」,8.72億用於「5G 雲 游戲 平台建設項目」。
網路 游戲 開發及運營建設項目:
為了不斷滿足 游戲 玩家的需求,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公司需要根據市場變化豐富產品矩陣,因此啟動24款新 游戲 的開發和運營。
該24款 游戲 涵蓋西方魔幻類、仙俠類、東方玄幻類、戰爭主題類、北歐神話類及 中世紀文明類等題材,並計劃在 游戲 故事、 游戲 玩法、 游戲 道具、 游戲 效果等方 面進行創新,為玩家帶來多樣化的獨特 游戲 體驗。分三個批次開發該24 款 游戲 ,每批次 游戲 開發周期為 1年,整體開發周期為3年。
三七互娛公告稱,該項目稅後內部收益率為79.12%,靜態投資回收期為2.60年。
5G 雲 游戲 平台建設項目:
「5G雲 游戲 平台」核心研發內容包括基礎雲層服務、 平台層服務和雲 游戲 平台三部分。5G 雲 游戲 平台是連接雲 游戲 和用戶端的平台, 整合豐富的雲 游戲 並進行運營,為用戶帶來高質量的 游戲 體驗。雲 游戲 是一種以 雲計算為基礎的網路 游戲 類型,在技術上實現 游戲 數據處理與運算和畫面顯示的 分離。雲 游戲 的運行將從用戶端轉移至雲伺服器端,解放用戶端設備的硬體性能, 並將渲染處理後的 游戲 畫面壓縮後經網路轉送給用戶。通過 5G 雲 游戲 平台,用戶不再需要依賴自身設備運行 游戲 ,而是在雲端伺服器處理完 游戲 數據並渲染 後,通過互聯網在本地的設備屏幕上接收 游戲 畫面即可。雲 游戲 即雲流化技術在 游戲 領域的應用,在網速達標的情況下,用戶可在 5G 雲 游戲 平台使用任意配置 的終端設備暢玩大型主機類、3A 級 游戲 ,且免下載免安裝,點開 游戲 即可體驗雲 游戲 。
三七互娛公告稱,該項目稅後內部收益率為 40.62%,靜態投資回收期為4.41年。
感謝粉絲朋友「關注、點贊」,期待你留言下彩蛋(づ 3 )づ約稿私信
㈣ 2022游戲版號如果開放游戲股能漲嗎
不一定。
游戲版號是一個游戲進行商業化必要因素,只有完成版號申領,才能開放用戶充值付費。換言之,只有擁有版號,游戲才能盈利。此前,2018 年游戲版號便出現過近8個月的停擺,游戲行業遭受沖擊頗大,多家游戲行業頭部公司均在財報中將版號問題列為影響公司業績的重要因素之一。2018年12月後,游戲版號雖重新開始發放,但發放數量逐年遞減。根據GameLook的統計,與2020年發放1405個游戲版號相比,2021的版號總量減少了46.26%,近乎「腰斬」。對於是否重新開放還是未知。
因消息引發的普漲和普跌。
在2021年,游戲股有三次因消息引發的整體波動。
第一次是8月3日,《經濟參考報》將游戲比喻為「精神鴉片」,使得游戲股整體下挫,其中港股方面,截至8月3日午間休盤,網易跌11.76% ;騰訊控股跌10.23%;中手游跌20.94%;心動公司跌11.97%;嗶哩嗶哩跌11.29%;A股方面,吉比特盤中跌近10%,午間收盤跌幅收窄至4.7%;完美世界盤中跌逾8%,午間休盤跌幅收窄至5.4%;三七互娛盤中跌近8%,午間休盤跌幅收窄至6.5%;游族網路盤中跌逾3%,午間休盤跌幅收窄至2.5%。雖然到了下午,《經濟參考報》將這篇文章進行了調整,午後港股游戲股開始持續回升,但是依然造成了較大的股價影響。
第二次是9月9日,《南華早報》發布消息稱,中國國內將暫停新網游版號的審批。這讓A股和港股游戲板塊再次大幅下跌。9日,港股騰訊控股開盤跌2.96%,收跌8.48%;網易開盤跌6.78%,收跌11.03%;心動公司開盤跌3.23%,收跌5.34%;嗶哩嗶哩開盤跌5.66%,收跌8.89%。A股完美世界開盤跌4.07%,收跌6.11%;三七互娛開盤跌4.53%,收跌3.84%;吉比特開盤跌3.47%,收跌7.05%;世紀華通開盤跌2.78%,收跌1.81%;巨人網路開盤跌2.71%,收跌5.16%;昆侖萬維開盤跌4.88%,收跌9.26%。第二天(9月10日),《南華早報》修改了這篇報道,文章標題改為「slow approval of new online games」,直譯是「放慢新游戲審批」。但是因為之前的內容被國內和海外媒體大量轉載,跟風報道,其造成的影響已無法挽回。
在兩次普跌之後,因消息引發的普漲發生在11月16日,有消息稱游戲版號或將在近期恢復審批。港股手游股16日午後集體走高,其中,百奧家庭互動大漲18%,飛魚科技漲13%,心動公司漲近10%,中手游漲5%。而這次普漲勢頭還持續到了17日。雖然二級市場的反應非常強烈,但多家游戲公司均表示尚未收到正式通知。
誰跑贏了大市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收盤,上證綜指累計漲4.8%,深證成指累計漲2.67%,創業板指累計漲12.02%,恆生指數累計跌14.08%,道指累計漲18.73%;納指累計漲21.39%。港股只能用慘淡來形容,其中因為種種原因,國內游戲公司上市的第一選擇也是在港股,所以只要跌幅沒有超過14.08%,都可以算得上是跑贏大市。而在A股和美股來看,下跌肯定就是不行的,特別是美股,全年上漲幅度至少需要達到18.73%才能算跑贏大市。
㈤ 靠頁游起家,年賺20億,它成了僅次於騰訊、網易的游戲第三極
在騰訊、網易之後,三七互娛領跑國內 游戲 廠商第二梯隊。
2019年前三季度,三七互娛實現營業收入95.6億元,同比增長72.7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5.6億元,同比增長27.70%
三七互娛創始人、董事長李逸飛透露, 「2019年公司凈利潤預計將首次突破20億大關,增長率超100%;國內市場份額佔比首次超過10%,坐穩了中國第三大 游戲 公司的寶座。」
據多家證券機構預計,2019年三七互娛總營收有望達到120億元。三七互娛有望成為繼騰訊、網易之後,A股 游戲 上市公司中唯一一家破百億的企業。
強勁的營收能力,也獲得了資本市場的認可,2019年全年三七互娛漲幅高達200%。
這家依仗頁游起家的企業,究竟在產品上有何特色,能夠在騰訊、網易的眼皮底下長袖善舞?未來在國內市場、海外市場,三七互娛又有哪些可期待的呢?
在國內市場,三七互娛的路徑可以說是獨辟蹊徑。
三七互娛起家於頁游,產品大多瞄準中青年人市場,主打傳奇類、奇跡類。
2014年,自研明星級頁游《傳奇霸業》《大天使之劍》讓市場為之一震。2015年,三七互娛頁游市佔率達到16.7%,頁游收入佔比高達87%。
隨後移動浪潮來襲,三七互娛也順勢轉向手游端。2016年推出自研「頁轉手」《永恆紀元》取得較大的成功,截至2018年,該作國內累計流水超過40億,累積用戶超過5000萬,單日最高流水超過7200萬。
在既有優勢ARPG品類的基礎上,三七互娛也在積極嘗試,推進研發層面的「多元化」策略,比如休閑競技類 游戲 《超能球球》以及模擬經營類 游戲 《代號DG》。
2019年,三七互娛打造了《斗羅大陸》H5、《王城英雄》在內的多款月流水過億的自研產品;而在代理業務上,也涌現《混沌起源》《最強王者》《拳魂覺醒》等一系列表現亮眼的產品。
發行策略方面,2018 年三七互娛發行策略從相對單一的「ARPG+SLG」調整為產品、推廣、服務等多個層面的「多元化展」。
眾所周知,騰訊、網易是國內 游戲 市場的兩座大山,二者合計的市場份額超過80%。隨著馬太效應加劇,其它 游戲 廠商單打獨斗很難佔到便宜,開展合作成了切實可行的突圍策略。
三七互娛正是這一策略的堅定踐行者。
公司已與極光網路、騰訊、網易、完美世界、世紀華通等內外部知名廠商進行深度合作完成多元化的產品布局,比如三七互娛研發的《擇天記》《傳奇霸業》由騰訊獨代,網易研發的《鎮魔曲》、《楚留香》等 游戲 由三七互娛在海外發行,完美世界研發的《精靈契約》由三七互娛代理發行等。
為加強IP獲取能力,三七互娛跟網文企業展開合作。2019年6月,37 手游、極光網路(現三七 游戲 )與閱文 游戲 等多家業界知名合作方聯合成立 IP 聯盟,共同推進頭部 IP 游戲 的開發製作。
同年 12 月,三七互娛宣布與閱文集團旗下起點中文網簽訂長約, 未來十年雙方將就知名網路小說《斗羅大陸》共同打造另外五款移動 游戲 。
《斗羅大陸》作為國民級網文IP ,影響力可見一斑。2008年《斗羅大陸》小說正式推出,多次霸榜起點中文網月票冠軍,位列網路風雲榜玄幻奇幻小說榜首位,創下全網點擊數十億的傳奇。在動畫和漫畫領域的改編聯動中,漫畫閱讀量12.9億,動畫點擊達到88.9億。
憑借上述IP開發,《斗羅大陸》已積淀一批忠實粉絲。再加上騰訊QQ閱讀,微信閱讀等渠道,《斗羅大陸》改編 游戲 有望吸引大批擁泵,擁有較大的營收潛力。
由於國產IP全球影響力有限,海外市場的打法是另一番光景。
財報顯示,三七互娛已投資著名 游戲 製作人劉宇寧創立的 SLG 出 海 游戲 公司——北京羯磨 科技 有限公司。三七互娛投資1700萬,持有10%股權。
劉宇寧是原Funplus 主策,代表作品有《阿瓦隆之王》、《火槍紀元》。目前劉宇寧正研發新SLG 游戲 《狂野西境》,三七互娛將成為其代理發行商,以此敲開北美市場。
得益於《阿瓦隆之王》、《火槍紀元》的亮眼表現,Funplus一直盤踞在出海手游廠商收入榜前列。據App annie統計的2019年中國出海廠商收入榜,Funplus有十個月位居榜首。
兩款產品在市場上均斬獲了不俗的成績。2016年FunPlus發行《阿瓦隆之王》,成功拿下了77個國家和地區的 游戲 暢銷TOP1。Sensor Tower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該作海外累計收入達到了3.8億美元。
2017年9月,FunPlus推出的另一款策略 游戲 《火槍紀元》,營收同樣不錯。SensorTower數據顯示,發布一周年之際,該作在全球市場的累計營收超過了2.15億美元。
去年四月份,FunPlus北美運營主管Oren Bennett接受外媒采訪時透露,公司旗下兩款SLG 游戲 《火槍紀元》和《阿瓦隆之王》累計營收分別達到了5.1億美元和7.21億美元。
也就是說,截至2019年四月份,這兩款SLG手游累計營收已經突破了12.3億美元。
單就《火槍紀元》和《阿瓦隆之王》兩款產品而言,前者在題材、玩法、生態方面都進行了創新,比如SLG+養成模式。
長城證券預期「劉宇寧新SLG」有較高的成功率,原因在於劉宇寧具備不斷創新的能力。
倘若三七互娛能順利代理,龐大的吸金能力,有望助推三七互娛海外營收增長。
事實上,跟國內 游戲 廠商相比,三七互娛海外運營產品數,以及營收均處於較低的水平。
據艾瑞咨詢數據統計,三七互娛自研出海產品數為3款,代理運營出海產品數為4款,共計7款。這一數據顯著低於游族網路、心動網路、世紀華通等廠商。
極少的海外運營產品數,直接導致三七互娛海外營收表現疲軟。
2018年,三七互娛海外營收排在國內發行商第16位,占總營收比重僅為12.14%。要知道, 2018 年 23 家 游戲 業務收入破億元的上市公司中,有9 家公司海外收入佔比低於 40%,只有2 家公司海外收入佔比 低於 20%。
與國內 游戲 廠商相比,比如完美世界、游族網路,三七互娛海外營收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誠如大家所知,出海手游中SLG品類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伽馬數據顯示,出海 游戲 收入前 50 的 游戲 中,SLG 品類佔比 46.9%,其次為RPG品類佔比20.8%。
隨著,三七互娛代理發行西方魔幻SLG《代號MH》、中世紀SLG 《Ocean Wars》等貢獻流水。加之,通過投資羯磨 科技 獲取優質SLG產品,三七互娛有望進一步加強全球SLG市場的布局,拉動海外營收增長。
如果說三七互娛依靠產品俘獲了中青年人,那麼投資手段則幫助該公司跟年輕人站在了一起。
截至目前,三七互娛投資的文創企業,包括影視(宸銘影視、優映文化、中匯影視)、動漫(藝畫開天、劇能玩)、音樂(風華秋實)、互聯網 體育 (Wake瑜伽)、少兒教育(妙小程、KaDa故事)、藝人經紀(原際畫)、IP孵化(金海拾藝)等細分領域。
拿藝畫開天舉例,在B站十周年活動上,B站宣布三體將動畫化,由動畫製作公司藝畫開天負責製作。公開資料顯示,藝畫開天的作品包括《瘋味英雄》《幻鏡諾德琳》。此外,其尚未上線的《靈籠:INCARNATION》也有著較高的關注度。
藉由藝畫開天,三七互娛有望更輕松獲取優質動漫IP,並與B站展開聯動。要知道,B站90—00後用戶佔比超過80%,是Z世代聚集區。這無疑能幫助三七互娛縮短與年輕人的距離。
前期的投資也為三七互娛帶來了財務上的回報,比如2018年投資的社交軟體積目,在2019年成功退出,投資收益近五倍。
此外,多家參股企業成功上市,諸如禪游 科技 、心動網路先後於香港上市;SNK則在韓國上市,成為韓國KOSDAQ市場上市的最大的中國 游戲 企業。
隨著與被投公司業務協同不斷深化,三七互娛有望突破固有的年齡圈層,為全年齡段用戶提供優質的內容。
談及 游戲 內容,原生雲 游戲 想像空間巨大,試想下萬人吃雞、五位好友同時操作一個王者英雄等場景。
上述頗具想像力的玩法有望進一步拓展 游戲 市場、用戶規模。
鑒於雲 游戲 即點既玩的特性,且弱化了渠道。對於 游戲 廠商而言,雲 游戲 無疑是一次必須抓住的機會。
三七互娛針對雲 游戲 進行了相應的布局。20201月9日,三七互娛宣布與華為簽訂合作,未來雙方將圍繞5G網路、ARM安卓雲 游戲 等領域展開深度合作。
據悉,三七互娛首款雲 游戲 已在開發,未來將登陸華為雲 游戲 平台。
三七互娛公共事務副總裁程琳表示:「多年來,三七互娛一直與華為保持密切的關系。在5G、雲 游戲 等領域上的合作,將進一步深化雙方之間的交流合作。
她強調,公司希望憑借多年來在 游戲 研發上所積累的技術與經驗,結合華為在5G技術上的行業領先技術和領導地位,為全球玩家帶來品質更高、體驗更好的精品 游戲 。
誠然雲 游戲 前方是一片藍海,但實際運行環境中還得面臨時延、原生雲 游戲 開發以及培育用戶消費習慣等挑戰。
在自研 游戲 業務上,三七互娛已研發休閑競技類和模擬經營類產品,同時對SLG等其它品類進行前期 探索 。出海方面,隨著自研SLG以及代理SLG產品相繼投放市場,有望為三七互娛帶來可觀的回報。隨著投資標的進入成熟期,三七互娛不僅能獲得財報上的回報,同時也將低成本獲取優質IP。未來,雲 游戲 也將會三七互娛帶來新的可能。
㈥ 國產游戲版號時隔8個月恢復發放, 行業迎重大利好了嗎
國產游戲版號時隔8個月恢復發放, 行業迎重大利好了嗎?下面就我們來針對這個問題進行一番探討,希望這些內容能夠幫到有需要的朋友們。
艾瑞數據3月份公布的《中國移動游戲趨勢洞察報告》表明,2021年,中國自研挪動游戲國外銷售市場中,在美國、日本、韓國三個國家的收益占較為高,各自為32.6%、18.5%、7.2%。而近期三年,中國自研挪動游戲在這里三個國家收益的佔有率各自為67.5%、60.3%和58.3%,即整體佔有率有逐漸下滑的發展趨勢,大量的國外新興經濟體已經被開發設計和擴展。與此同時,東南亞和中東也是中國游戲公司開船的關鍵終點,2021年,中國游戲開發公司在以上2個地域TOP250游戲中的收益佔有率均已超40%。
艾瑞數據投資分析師覺得,挪動游戲與中國文化藝術要素的融合,讓游戲內容擔負起向國外客戶散播出色企業文化的重任,進一步提升中國文化藝術在全球性的知名度。
㈦ 三七互娛有什麼游戲
三七互娛是全球知名的文創產業上市公司(股票代碼:002555),業務涵蓋游戲、在線教育等,旗下擁有游戲研發品牌三七游戲,以及37網游、37手游、37GAMES等游戲運營平台;同時積極布局影視、音樂、藝人經紀、動漫、VR、文化健康產業、互聯網少兒教育等領域。
三七互娛有什麼游戲,其中網頁游戲:
《大天使之劍》,《傳奇霸業》,《武神趙子龍》,《少年群俠傳》這四款網游都獲得了最受歡迎網頁游戲獎項,還有《軒轅劍之天之痕》,《劍雨江湖》,《決戰武林》,《混沌戰域》等多款網頁游戲。
在原網頁游戲的基本上,三七互娛推出的移動端手游分別有:
《榮耀大天使》,《永恆紀元》,《斗羅大陸:魂師對決》,《雲端問仙》《霸道天下》,《洪荒異錄獸》,《叫我大掌櫃》等多達37款手游。
《永恆紀元》是三七互娛旗下的極光工作室製作發行的一款3DMMO動作手游,游戲有多種職業可供玩家選擇,這款手游其實就是頁游《大天使之劍》的手游移植版本。但是這款手游創造的收入流水也讓三七互娛達到了收入第三的游戲發行商,這款手游也成為了三七互娛的代表作。
《斗羅大陸:魂師對決》是三七互娛自研的第一款次世代戰斗策略手游,這款游戲因原漫畫IP而受到玩家的喜歡。游戲類型兼顧了卡牌養成類+回合制的游戲特點,游戲的畫質精美,游戲性也不錯,但是氪金強度過強並且游戲中沒有社交的玩法,也導致了平民玩家的流失。
《雲端問仙》是由三七互娛旗下的雲端工作室自研的一款趣味國風修仙手游,《雲端問仙》這款手游整體來說游戲性不錯,並且重視劇情。這款手游的氪金點和運營也是玩家吐槽的點之一,戰斗30秒就結束,導致了很多玩家卡關,想要不卡關的唯一辦法就是氪金,這個做法就和強制氪金沒什麼區別了。明明是手游卻很奇怪的賣起了dlc,就算買了dlc一樣是卡關,只要玩家一直玩,就要一直不停地充錢才能玩這個游戲。
㈧ 三七互娛「類借殼」上市之路
「類借殼」是一種創新的資本運作手段,目的是以創新的股權交易手段,來規避重組上市監管的一種方法。因為如果資產重組達到了重組上市標准,則需要依照IPO來進行審核,審核較難通過,而且也失去了買殼的意義。證監會之所以要公布如此嚴格的借殼規定,是希望資本市場不要以「殼資源」名目來進行炒作,希望投資者理性投資。但由於重大資產重組的審核難度大大低於IPO審核,公司總是費勁腦汁探索「打擦邊球」規避借殼的認定條件,爭取以重大資產重組名目進行審核,因此就出現了如今眾多的「類借殼」玩法。
在這些「類借殼」公司中,三七互娛一直被稱作「教科書式案例」。只因他巧妙的運作手法,一次次躲避了「最嚴借殼新規」的要求,最終成功借殼,還藉此題材讓自己身價翻番,還造就了安徽首富家族。站在如今的時點來看,三七互娛的「類借殼」歷史仍然經典,借殼意圖「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可每一步操作都沒有違反規定,卻讓三七互娛不需要接受IPO審查,讓人感嘆其資本運作手法的精妙。
在討論三七互娛的「類借殼」案例之前,讓我們從關於借殼的規定開始說起。
一般而言,借殼上市是指收購人及其關聯方在取得控制權後一定時間內對上市公司進行重大資產重組,注入自身資產或業務,且相關指標達到一定比例,實現間接上市的行為。
根據2014年10月修訂的《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滿足以下要求的,為重大資產重組:
根據《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借殼認定有兩項指標:
為了防止利用化整為零規避監管的行為,《證券期貨法律適用意見第12號》規定在借殼數據相關計算的時候,適用 累計首次 原則,即上市公司購買資產總額的計算,從「上市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之日開始」。
對於借殼上市,《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規定,上市公司購買的資產對應的經營主體應當是股份有限公司或者有限責任公司,且符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 32 號)規定的其他發行條件,包括主體資格、獨立性 、規范運作、財務與會計等標准。也就是說,明確了借殼上市需要與IPO審核等同的要求。
因此,在判斷重大資產重組是否構成借殼上市時,需要判斷本次交易是否導致控制權發生變更。如果控制權未發生變更,則要關注歷史上最近一次控制權變更時間。從最近一次控制權變更時間開始計算,如果收購人累計購買資產總額達到控制權變更前一年期末資產總額的100%,則構成借殼上市。
順榮股份,全稱蕪湖順榮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95年,主營業務是汽車零部件製造和銷售。順榮股份也經歷過一段眾叛親離,一波三折的IPO之路,可2007年的當時,那些撤資的風投又怎能預料到如今的輝煌?
2011年,順榮股份終於登陸A股市場,但上市第一年,凈利潤便下滑43%,此後更是下滑91%,公司陷入困境。由於資產干凈,還被掛上了「殼股」的標簽。
2013年中國的游戲行業,在剛剛起飛的階段,但監管層還並不看好這一行業,游戲公司想要直接IPO還是較為困難。經歷了IPO暫停和自身歷史原因的三七玩,他的上市之路還是較為暗淡。在三七玩和大唐電信並購緋聞結束後,順榮股份伸出了橄欖枝。一場經典的並購大戲就此在A股市場上演。
生不逢時,在2014年,正好是「最嚴借殼新規」出台之時,借殼上市也要按照IPO審核。想要躲避IPO審核的三七玩,只好另闢蹊徑。
2013年10月,順榮股份發布《蕪湖順榮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預案》,擬向李衛偉、曾開天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收購三七玩合計60%股權,估值共計19.25億元,協議作價19.20億元,交易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並向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吳氏家族及投資者吳斌、葉志華、楊大可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資金,用作交易支付對價。
但這次收購卻以失敗告終。該重組事項於2014年3月27日,經2014年第18次並購重組委工作會議審核,未獲得通過。原因在於李衛偉、曾開天之間不構成一致行動關系的解釋並沒有得到並購重組委的認可。
2014年4月,順榮股份再次發布《蕪湖順榮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修訂版)》,增加了交易完成後36月內吳氏家族不得減持上市公司股票的承諾,李衛偉、曾開天不得增持上市公司股票的承諾,36個月內曾開天放棄股東表決權、提名權、提案權的承諾。
2014年12月2日, 上市公司取得證監會批復,交易方案獲得證監會通過。
交易完成前後,公司的股權結構圖變化如下所示。
從交易後的股權結構圖可以看出,李衛偉、曾開天兩人分別持股23.01%、21.05%,如果二者構成一致行動人身份,那麼此次交易會構成上市公司控制權的變更,很容易觸發借殼上市。為什麼並購重組委在第一次審核時對一致行動關系要求嚴格,是因為李、曾二人是否達成一致行動關系會影響重組是否構成借殼上市的判斷。
1. 交易前後公司的實際控制權不變
為了保證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不發生改變,吳氏家族先達成了一致行動人關系,而李衛偉、曾開天為分別持股。。交易前,吳氏家族共計持有上市公司 7510 萬股股票,持股比例為 56.04%,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本次交易中,在募集配套資金環節,吳氏家族以現金認購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2400萬股。因此交易完成後,吳氏家族持有上市公司 9910 萬股股票,持股比例為 30.86%,實際可以支配的上市公司表決權超過30%, 符合《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中規定的擁有公司控制權的情形,因此交易前後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不變,上市公司的控制權不變。
2. 交易對方不存在一致行動關系
此次發行過後,三七玩的兩位主要股東李衛偉、曾開天持有順榮股份的持股比例分別達22.82%、20.88%,兩者合計將超過順榮股份控股股東吳氏家族30.86%的持股比例,可能導致導致控制人變更。對此,中介機構在方案中稱,李衛偉及曾開天已作出承諾,不存在親屬關系,也不存在通過協議或其他安排在三七玩的經營管理、決策、提案和股權收益等方面形成一致行動關系的情形,不屬於《上市公司收購管理辦法》中的一致行動人關系。
3. 交易對方承諾不謀求上市公司控制權,並放棄股東投票權。
此次交易中,交易對方曾開天承諾,在本次交易完成後 36 個月內,放棄所持上市公司股份所對應的股東大會上的全部表決權、提名權、提案權,且不向上市公司提名、 推薦任何董事、高級管理人員人選。且李衛偉、曾開天分別出具承諾,在本次交易完成後,不會基於所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謀求一致行動關系。
4. 上市公司將於2016年12月31日之前現金方式收購三七玩剩餘股權的承諾。
為避免可能的後續交易改變公司控制權,李衛偉、曾開天承諾同意上市公司以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三七玩剩餘的40%股權。由於現金支付不會改變公司的股權結構和控制權結構,因此預計將來收購事項也不會改變公司的控制權。
通過以上四點,李衛偉、曾開天非一致行動人,二者的股份不會被合並計算,從而沒有達到《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中規定的控制權發生變更的要求,因此不構成借殼上市。雖然這筆交易的借殼意圖頗為明顯,但是仍然得到了證監會的批准。這是這筆類借殼交易邁出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一步。
2015年2月2日,上市公司以主營業務發生變化為由,更名「順榮三七」。
2015年5月,上市公司根據承諾,向匯添富基金等投資者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現金用於收購三七互娛(「三七玩」改名)剩餘40%股權。此次發行後,公司實際控制人未改變,因此也未觸發借殼的條件。2015年12月18日,該非公開發行股票獲得證監會批復。12月25日,三七互娛資產交割完成,順榮三七至此已經完成收購三七互娛100%股權。
2016年1月19日,上市公司再次更名,更名為「三七互娛」。
至此,三七互娛類借殼交易告一段落。三七互娛名義上是順榮三七的全資子公司,雖然公司名義上的實際控制仍然是吳氏家族,但是李衛偉,曾開天分別持股23.01%,21.05%,為公司事實上的掌控者。
雖然資產重組報告中稱公司將向汽車、文娛兩方面發展,但之後公司的一系列擴張都是向著文娛方向發展。2016年8月,三七互娛收購了墨鵾科技,智銘網路和中匯影視;2017年9月公開發行可轉債方式收購江蘇極光20%股權。這些年來三七互娛的並購對象均是娛樂、影視行業的公司,三七互娛要在文娛產業發展的願景可見一斑。
與此同時,三七互娛努力剝離汽車部件業務。2015年,三七互娛就將上市公司的汽車相關資產全部打包成立子公司蕪湖順榮汽車部件有限公司。2018年4月28日,三七互娛就將蕪湖順榮汽車部件有限公司100%股權以9億元價格公開拍賣,但以流拍告終。7月25日,三七互娛向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之一吳緒順出售汽車部件公司100%股權,作價9億元,吳緒順則以公司A股股票作為交易對價。8月24日,公司董事會又撤回了這項交易決定,並將資產再度進行公開拍賣,但最終還是失敗。9月20日,公司最終與蕪湖凝眾汽車部件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協議,以折價8.19億元向凝眾汽車出售順榮汽車資產。值得注意的是,凝眾汽車的實際控制人,還是吳緒順,而且這家公司是2018年9月19日才剛成立的。
至此,順榮汽車100%股權又回到吳氏家族吳緒順手上,而上市公司三七互娛也從一家汽車製造業公司變成了一家資產干凈的游戲公司。
雖然吳氏家族股票的解禁日為2017年12月29日,但大股東套現的意圖從較早開始初見端倪。2016年6月25日,吳衛東就將其占公司總股本的0.65%限售股質押給華金證券。解禁後,從2018年2月開始,吳氏家族就開始對持有上市公司股份進行減持,進行套現。截止2019年8月,吳氏家族共減持2億股,占總股本10.79%,共套現28億元,平均成交價格13.32元。減持情況如下表所示。
此外,吳緒順還在2019年7月用400萬股(總股本0.19%)公司股份換購「華安中證民企成長ETF」和1400萬股(總股本0.66%)公司股份換購「匯添富中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主題ETF「,相當於「變相減持」。
在三七互娛的類借殼風波中,吳氏家族可謂最大的受益者,不僅拿回了汽車部件公司的資產,還通過這一系列資本運作,增加了28億元現金和50億元的上市公司股票,為「空手套白狼」之典範。幾次交易、減持時間都安排得剛好,證監會的問詢函也無法阻止這場「合理」減持。資本市場總歸是零和游戲,吳氏家族的盆滿缽滿,還是在由資本市場其他參與者買單。
再看三七互娛,隨著吳氏家族的不斷減持離場,2019年4月8日,李衛偉持有公司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19%, 為公司第一大股東,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易主,三七互娛成功接手這個殼,實現了上市。
巨潮資訊網
借殼上市認定標准研究
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
順榮28億吞下三七互娛 分析師:趁虛胖賣個好價錢
三七互娛"類借殼"留遺傷 安徽首富"暴力"減持大玩資本游戲
1元回購超2000萬股,實控人不斷減持,三七互娛轉軌進行時
三七互娛遭持續減持 「吳氏家族」近兩月套現2.66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