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一家上市交易的股票是哪一隻
上海證券交易所第一家上市交易的股票是飛樂音響 第一家退市的是PT水仙
『貳』 中國第一支股票是什麼名字和什麼時候發行的
1984年發行中國第一支股票飛樂音響
「老八股」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直接產物。1984年11月「飛樂音響」公開發行股票50萬元,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發行的第一隻股票,猶如建立新中國證券市場的一支嚆矢。次年,「延中實業」和「愛使電子」分別發行股票500萬元和40萬元; 1987 年,「真空電子」和「飛樂股份」分別發行1000萬元和210萬元; 「豫園商場」於 1988年發行129.1萬元,「申華實業」(當時名申華電工聯合公司)發行46 萬元。 1992年2月,「真空電子」又發行首隻B股。
1990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時,上述八家公司成為上交所首批掛牌交易的上市公司,因而獲得了「老八股」的雅號。面對投資者旺盛的投資熱情,有限的幾只股票供不應求,「老八股」著實熱鬧了一番,成為第一批老股中的寵兒。
『叄』 初入股市,如何選擇自己的第一隻股票
出入股市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股票,自己覺得股票這個東西它固然是有風險的,你怎麼選你都不可能保證自己選的股票不虧損,在股市裡面摸爬滾打幾十年的老股民都不能保證,普通的一個新人更是做不到,首先就是心態要好,其次就是要有一些最基本的投資技巧,投資常識。
最後就是逐漸加倉的過程,怎麼加倉加倉不是盲目加的,不是說看它虧損了你就加倉,你首先看它虧損加倉的前提是你覺得它未來具備發展前景。它現在的虧損是暫時的,不是一直虧損,而且這個虧損它也是有限度的,虧損10%以內你可以自行決定是跑路還是加倉超過10%,你必須要看好它的前景,那就應該加倉了,超過50%沒得選了,你要麼就是持倉,要麼就是加,這時候你要是賣了那就是全部虧損了。
『肆』 《脫口秀大會5》將一直股票帶火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是怎樣的
這件事是參加脫口秀的House 引起來的,House在說段子的時候提及自己購買的第一支股票600759,誰知道網友對號入座去查這支股票,瘋狂的行為直接帶火了股票600759。
因此,我們普通人在投資的時候,不要聽風就是雨,也不要相信節目裡面的段子,就以為自己可以趁機撈一筆,這種好事還是不要多想,做人老老實實腳踏實地好。
『伍』 老闆娘在股市買的第一支股票是什麼
第一支股票不重要啊,是要在股市上長期盈利才重要啊!
『陸』 中國第一支股票是哪年發行的
中國第一支股票是1984年11月18日發行的。
上海飛樂音響公司位於武夷路的上海飛樂音響公司由上海電聲總廠發起成立,經營成套設備並承包賓館、影劇院、體育館等音響設施的設計、安裝工程,是一家接受個人和集體自願認購股票並以此籌集資金的新型公司,於1984年11月18日正式開業。
公司委託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證券部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一萬股,每股50元。這是「文革」結束以來中國金融機構第一次發行的股票。
(6)老闆娘在股市買的第一支股票是擴展閱讀:
1986年11月14日,當鄧小平將「飛樂音響」股票贈予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約翰·凡爾霖後,俗稱「小飛樂」的「中國第一股」讓世界為之轟動。上海飛樂音響公司1984年發行的股票(通稱「小飛樂」),是改革開放後我國公開發行的第一支股票。這「中國第一股」究竟是怎樣勇敢地橫空出世?
改革浪潮初涌,有志勇士敢設想
20世紀80年代初,在黨和國家改革開放政策的推動下,城市改革的浪潮已經開始涌動,各單位開始按照「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的要求培養幹部。
1940年出生的秦其斌,於1958年順利考入復旦大學電子專業。畢業後,被分派在上海無線電九廠技術科。年輕好學、思想活躍的秦其斌被抽調到上海儀表電訊工業局下面的元件工業公司擔任辦公室副主任,當時吳邦國委員長是元件公司的副經理。
1983年初,秦其斌被任命為上海飛樂電聲總廠第一副廠長,1984年接任退休的老廠長成了電聲總廠廠長。這時的秦其斌43歲,年富力強,雄心勃勃,有知識懂技術又有管理經驗。他不甘於僅僅為儀表系統的產品做配套,開始帶領電聲總廠開拓經營。
當時,「音樂茶座」十分紅火,他就大膽設想,提出本廠生產的揚聲器除了給電視機做配套,還可以做成音響。於是,就有了電聲總廠下設上海飛樂音響公司(即「小飛樂」)的創新,有了以後「小飛樂」發行股票的故事。
『柒』 我國發行的第一支股票叫什麼名
新中國發行的第一隻股票要在上海股市裡去找,1984年11月14日,經有關部門批准,上海飛樂音響股票誕生,這是改革開放以後國內發行的第一隻股票,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捌』 股票的起源第一支股票是怎麼上市的
股票制度,起源於160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當時,它是經營航海事業,每次出海前,向人集資,航次終了,即將各人的出資以及該航次的利潤交還給出資者。1613年起,該公司改為四航次,才派一次利潤,這就是「股東」和「派息」的前身。
中國股票證券市場
春秋戰國時期,國家的舉貸和王侯的放債,形成了中國最早的債券。明後清前,在一些收益高的高風險行業,採用了「招商集資、合股經營」的經營方式,參與者之間簽訂的契約,成為中國最早的股票雛形。19世紀40年代外國在華企業發行外資證券。1872年,中國第一家股份制企業和中國人自己發行的第一張股票誕生。證券的出現促進了證券交易的發展。最早的證券交易也只是外商之間進行,後來才出現華商證券交易。1869年中國第一家從事股票買賣的證券公司成立。1882年9月上海平準股票公司成立,制定了相關章程,使證券交易無序發展變得更加規范。
1990年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1991年7月3日,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開業。這兩所交易所的成立標志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市場的形成。1992年中國開始向境外發行股票,2月,第一支B股(上海真空電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B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1996年12月,股票交易實行漲跌停製度(即指漲跌幅一旦超過前日收市價的10%,該股票將於當天停止交易)。
從2005年夏天開始,中國股市開始進行股權分置改革,其目標是消除各類股權分置的結構,從而解決中國股市的頑疾。
然而,相當數量的經濟學家認為,中國股市的弊病並不在於股權分置的問題,而在於中國股市缺乏誠信,以及監管不得力造成上市公司質地過差且投資人無法獲得合理的賠償。同時,由於此次股權分置改革以「速度」為目標,忽略了改革方案的合理性,從而引發了巨大的爭論。
『玖』 Ray Dalio《原則》譯文(1)
自己在閱讀Ray Dalio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英語思維並沒有形成,閱讀原版更多的陷入到與英語搏鬥的陷阱裡面,對於學習原則本身幫助不是很大,自己面對中文會理解更為深入。
我想很多人都會面對這樣的問題,所以我想我把它翻譯成為中文豈不是可以讓很多小夥伴受益。翻譯當中有個人的理解偏差,所以我把原版也放出來,如果有理解上的困惑大家也可以參照原文。
我不在意有沒有其他中譯本,因為這件事對我來說有很多好處,如果對你也有一丁點兒好處,那就太好了。
這次發布的不是文章的開頭,因為起初的翻譯有很多的隨意的地方,我會修改後陸續放出。
Part 2: My Most Fundamental Life Principles
我基本的生活原則:
時間就像一條永不停息的河流總是讓你面對現實的遭遇時做出抉擇。你不能夠阻止時間的流逝,你也不能避免生活中的各種遭遇。你唯一能做的是通過最好的方式去處理這些遭遇。那就是這一章的主題。
我從哪裡來。因為我們都是基因和環境的產物,所以我們帶著偏見去接近世界,我想告訴你一些我的背景是很有意義的,這樣你就可以知道我來自哪裡了。(這一段翻譯的極為糟糕)
我出生於長島的一個中產家庭,我的爸爸是爵士樂演奏家,媽媽是家庭主婦。我事一個天子普通的孩子,我喜歡和我餓的小夥伴們一起玩耍,但是我不喜歡上學,因為學校的死記硬背給我留下了不好的印象。我很討厭別人強加於讓我,在不明就裡的情況下學習知識。
為了生活的更為積極,我不會按照別人編寫的劇本去工作,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工作。為了取得成功,我需要自己找到成功的方法,而不是聽從別人的意見去背誦一些教條。
有一件事讓我念念不忘,就是增加自己的零用錢。因此我開始了送報紙,刈草坪,在馬路上鏟積雪,在餐館里洗盤子,12歲那年我開始當球童。
1960年,股市一片繁榮,每個人都在談論股市,尤其是被我提供撿球服務的主顧。因此,我開始了投資。我購買的第一支股票是一家稱為東北航空的公司。我購買這家公司的唯一原因是,這是我所知道的股價低於5美元唯一一家公司,因為我可以買到更多的份額,我認為這是一件好事。當這家公司快要倒閉的時候,另外一家公司收購了它,就這樣這只股票翻了三倍。
這次的賺錢經歷純屬運氣,但是當時我不那樣想。我認為這個賺錢游戲如此簡單。畢竟,成百上千的公司擺在你面前,從中撈出來一支能夠賺錢的是多麼的不容易。跟其他工作相比較,這種賺錢方式顯得更為有趣,也更為簡單,而且還利潤豐厚。好景不長,不長時間我就在股市裡賠錢了。這時才發現,股市中賺錢的不易和股市中的學費還是極其昂貴的。
在股票市場里即使你做了很多准備,你又可能還是錯的。所以,在股市裡建立自信對我來說是非常困難的。
在股票市場里錯誤的決定是非常昂貴的。很多人做了非常多的決定,但是這些決定並不會有太多經濟方面的損失。在股票市場里,這會大不一樣。無論你如何努力工作,我還是不能篤行我是正確的。這就是我在股票市場里如此謹慎的原因。
即使那些大家一致看好的事情常常也是錯的,我必須成為一個獨立思考者。如果想賺錢,你必須在別人犯錯的時候做出正確的決定。
So ...
...1) I worked for what I wanted, not for what others wanted me to do. For that reason, I never felt that I had to do anything. All the work I ever did was just what I needed to do to get what I wanted. Since I always had the prerogative to not strive for what I wanted, I never felt forced to do anything.
1) 我為我自己的想法工作,而不是在別人的強迫下工作。 由於這個原因,我從來沒有被迫做一些事情。所有的工作都是自己計劃,然後去取得預想的結果。當然我也有很高的自主權放棄自己要做的事,反正我從來不被迫的做一些事情。
2) 如果我想在某個領域內擁有獨立思考能力,我就必須成為該領域內的專家。 舉例來說,當我想在股票市場上賺錢的時候,我就必須學習如何評估我感興趣的公司的股票。在那個時候,財富雜志有一項優惠活動。如果你發郵件給他們,你就可以免費獲得任意500強公司的年報。因此我就訂閱了所有公司的年報,並且以我的方式研究我所感興趣的公司。
...3) I stress-tested my opinions by having the smartest people I could find challenge them so I could find out where I was wrong.6 I never cared much about others』 conclusions—only for the reasoning that led to these conclusions. That reasoning had to make sense to me. Through this process, I improved my chances of being right, and I learned a lot from a lot of great people.
3)通過壓力測試檢驗自己的想法。我盡可能的找一些精英人士,通過質疑他們來發現我錯在哪裡。我從不在乎別人的結論,但我非常在意這些結論的推理過程。這些推理過程對我來說意義重大。通過這個過程,我增加了我的准確率,同時也從精英人士哪裡學到了不少。
4)我持續的警惕過分的自信。我認識到如何有效的面對未知的領域。面對我未知的領域要麼從各種渠道收集信息,直到我覺得自己變得有信心,要麼我就盡力避免將自己暴露在各種風險之中。
5)我不斷和現實做斗爭,從我的決策之中獲得想要的結果,從不斷面對現實的過程中學習和改進。
通過這些事情,我學習到獨立思考的重要性,獨立思考也更能夠解放思想。
簡而言之,這是一條我認為對你非常有效的路,也是我想告訴與我一起共事完成非凡事情的人的高度總結。我希望你們能夠獨立思考,然後對它們進行壓力測試,警惕過分自信,時刻留意你所做的決定產生的結果,最後要不斷持續的改進它。高中畢業後,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進入當地的一所我所夢寐以求的學校。我非常喜歡這所學校,和高中不一樣,因為我能夠學習我所感興趣的知識;我學習我喜歡,而不是被迫學習。
在那個時候Beatles專程前往印度學習如何「冥想」,這激發了我的興趣。因此,我也開始學習如何冥想。冥想幫助我思考的更清晰和更有創造力。我非常確信他提高了我學習的能力和思考的質量。在這一點上,我在大學做的很好。
當然我也繼續活躍在交易市場上。在這個時間段,我被期貨市場深深的吸引,而其他一些人則已經出局。期貨市場吸引我的地方在於,我只需要支付很低的交易保證金,這樣我可以依據我的判斷賺更多的錢。
1971年夏天,我被HBS錄取。在未到HBS報道之前,我成為了紐交所的一名實習交易員。那個夏天,全球貨幣體市場發生振盪。那是一次非常喜劇性的經濟事件,我恰巧在EPI 中心,這件事激發了我的好奇心。那是一次貨幣領域的危機,它影響了所有人的市場交易行為,因此我又深入研究了貨幣市場。貨幣市場在我後來的投資中具有深遠的影響。
那年秋天我進入了HBS,對於我能夠成為HBS精英中的一員我感到非常自豪。雖然我預想了很多種可能,實際上我還是低估了HBS的魅力。因為課程容許大家開放的思考,為了得到最好結論我們可以相互爭論和碰撞,而不是像機器一樣死記硬背。我真的好喜歡這種努力鑽研的氛圍。
在HBS的第二年,我說服了期貨市場的專家Merrill給了非常渴望的助理工作。在那個時候,期貨交易市場依然是一個偏門的存在。
1972-1973年,期貨市場成為一個熱炒的市場。由於1971年金融系統的崩潰,引發了通貨膨脹的蔓延最終導致期貨市場價格飆升。最終在1973年導致了石油危機。隨著通貨膨脹的蔓延,聯邦儲備委員會實行了緊縮的貨幣政策對抗通脹,因此股票市場開始了大蕭條以後的最嚴重熊市。
因此,期貨市場交易似火而股票市場則平淡如水。自然的,那些沒有期貨交易部門的經紀公司希望建立這樣的部門,與之相對真正了解期貨市場的人少之又少。事實上,沒有人像我一樣既了解期貨市場又擁有HBS學校的教育背景。
因此,我擁有了在一家中等規模的經紀公司擔任負責任的機會,並有一位富有經驗的老油條協助我建立部門。糟糕的股票行情讓這家經紀公司關門的速度快過了我籌建期貨部門速度,公司破產了。我前往了一家更大的經紀公司負責行政工作。由於我不能很好的融入公司,最終因違抗命令而被開除。
到了1975年,經過兩年的華爾街大學的歷練,我開始了橋水資本的運營。很快,我結婚組建了自己的家庭。
在那段時間直到現在,我都遵守著與12歲時想要打敗市場的相同准則。
1.做我想做,絕不被動接受任務。
2.獨立思考,並找到直達目的的方法。
3.挑戰牛人,用壓力測試矯正自己的想法。
4.警惕過分自信。
5.不斷通過現實打磨自己的想法,總結這些想法產生的源頭和如何改進它們。
By the way, I still meditate and I still find it helpful.
順便說一句,我還在冥想,它依然很有效果。
『拾』 中國第一支股票是什麼股
上海飛樂音響公司。
上海飛樂音響公司位於武夷路的上海飛樂音響公司由上海電聲總廠發起成立,經營成套設備並承包賓館、影劇院、體育館等音響設施的設計、安裝工程,是一家接受個人和集體自願認購股票並以此籌集資金的新型公司,於1984年11月18日正式開業。
公司委託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證券部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一萬股,每股50元。這是「文革」結束以來中國金融機構第一次發行的股票。
(10)老闆娘在股市買的第一支股票是擴展閱讀:
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擁有「亞」牌、「Sylvania」兩大百年品牌,國內擁有一個國家級技術中心和一個全球產品檢測中心以及九大研發生產基地,分別是上海亞明、北京申安、江蘇亞明、四川亞明、山東亞明、湖北申安亞明、江西申安亞明、河南亞明、遼寧申安亞明。
上海亞明燈泡廠有限公司創建於1923年,是中國第一家民族照明企業,也是中國第一隻燈泡的製造者。「亞」字品牌更是近一個世紀家喻戶曉的著名民族品牌。
歷經幾十年的發展壯大,公司業已成為集研發、製造、營銷和工程服務為一體的專業照明企業,形成了光源、電器、燈具、零部件產品系列,並以技術雄厚、規格齊全、質量上乘、服務優質而享譽海內外市場。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新中國第一支股票誕生記
參考資料來源:飛樂音響-公司簡介
參考資料來源:飛樂音響-上海亞明照明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