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匡威是不是真的被耐克收購哦
是的。
2003年,匡威被耐克收購,但耐克並沒有直接干涉匡威的運營,也沒有動公司管理層的人事架構,一切照原樣,在那年匡威的年銷售額僅有2.05億美元。
那時,外界紛紛猜測耐克收購匡威的行為,是一次戰略失誤。然而,大眾不知道的是,耐克的大動作在後面。
第二年,耐克獲得了匡威多年積累下來的球員和渠道資源,同時也為匡威也簽下了一些年輕球員作為代言人,而當其發展成熟成為球星之後就輸送到耐克旗下,當年的DwyaneWade和ChrisBosh都是如此。
在復古風潮的興起的時期,耐克帶領著匡威重新進行產品定位,將匡威的AllStar和JackPurcell等經典復古鞋款放在了休閑時尚市場。
同時,加強品牌的科技含量,組建專業團隊。另一方面,利用耐克強大的營銷團隊和遍布全球的銷售網路,匡威最終迎來了復甦。
根據耐克發布的財報,匡威的年收入最高達到20億,比剛被耐克收購時的2.05億美元營收翻了近十倍之多。
(1)耐克股票價格是多少擴展閱讀:
匡威是最早統治NBA的品牌,雖然在50年代以後,阿迪達斯成為世界第一的運動品牌,但是在美國NBA的賽場上,匡威卻是當之無愧的霸主。從許多當年的照片和錄像中就可以看到,早年幾乎所有的NBA球員都是穿著匡威的鞋子在比賽的。
匡威之所以能夠在70年代以前統領NBA,在我看來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那時的籃球運動還遠沒有今天這樣強大的影響力,所以當年的行業老大阿迪達斯也並沒有重視這塊市場。這些因素給匡威的發展創造了一個相對安逸的環境。
安逸的環境意味著缺乏有力的競爭,缺乏競爭導致匡威的產品進步很慢。在Nike殺入NBA賽場前地幾十年時間里,匡威籃球鞋雖然也在不斷發展改良,但是幾乎沒有質的飛躍。
1982年Nike推出了搭載氣墊科技的Air Force1籃球鞋,當時匡威的產品與Air Force 1相比,幾乎毫無科技含量。
雖然Nike在80年代已經推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產品,但是匡威卻並沒有立刻意識到危機。因為在整個80年代,匡威擁有聯盟中最牛叉的「大鳥」伯德和「魔術師」約翰遜作為代言人,而那時的喬幫主還只是初出茅廬,離他拿下第一個三連冠,走上神壇還有好幾年的時間,其強大的市場號召力還沒有顯現。
所以即便Nike有了Air Force和後來的Air Jordan系列這些牛叉的產品,但是憑借伯德和約翰遜無與倫比的市場號召力,匡威的產品在80年代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依然走俏。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匡威的產品在90年代依舊發展緩慢,技術開發也不緊不慢。
2. 菲爾.奈特怎樣成功的——耐克創使人自傳《鞋狗》讀後感
耐克的創使人 菲爾.奈特的親筆自傳《鞋狗》,情節蠻吸引人的,很快就讀完了,是比較有傳奇色彩的故事。除了故事外,我還希望能從中獲得一些創業和管理的經驗教訓。菲爾.奈特是靠什麼獲得成功的呢?有什麼經驗,又有什麼教訓呢?
奈特在分析第一次賣虎鬼冢鞋銷售大獲成功的原因時,認為他之所以之前沒成功銷售網路全書,是因為自己打從心眼裡瞧不起它。銷售共同基金時表現也只是稍有改進,因為他沒有投入熱情。那為什麼賣鞋會如此不同呢?那是因為他發現這不是在銷售,而是他對跑步的信仰。「我堅信如果人們每天外出跑上幾公里,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我也堅信這些鞋更適合跑步。人們在感受到我的信念後,也會想要為自己打造這種信念。傳播信念,我決定。信念才是不可抵抗的。」
必須要有信念,要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是正確的,有益於他人的,才有銷售的底氣和熱情,銷售自己都不相信的東西,顯然就不具備說服力。只有自己喜歡的東西,才能全情投入。但從另一方面來說,興趣變成職業後,真的好嗎?會不會興趣都被工作給消磨掉了呢?
奈特是風險偏好型的人,他說「人生就是要成長,公司就是要成長,你不成長就會被淘汰。」他一路狠踩油門一路狂飆,每年銷售量都要比上年翻一番,導致經營獲得的資金完全跟不上快速的擴張。
按書中的數據,初期鬼冢虎一雙鞋售價7美元,成本3.33,提成1.75,毛利1.95,再扣除約15%的稅金、費用等,一雙鞋利潤0.9美元,1000美元買300雙鞋,可獲利270美元,,資金利潤率27%,而銷售則是每年翻番的;則第一年得到本金加利潤,共1270美元,第二年需要2000美元支付采購成本,顯然,靠利潤不能支撐這樣的增長速度,融資就成了必然。奈特說當時風險投資還沒有發展起來,只有銀行貸款一條路可以走。銀行又對凈資產很看重,把企業發展全部依靠銀行貸款,實在是相當於將大廈建在沙地上。
奈特在書里問:把所有尚未確定進賬的資金都直接投入到自己的業務中,這么做是不是太魯莽?
我覺得是太魯莽了,風險太大,靠浮存(float)生存,最終導致了日商岩井100萬美元危機,為了籌集需支付的100萬美元,奈特把各零售店的資金都清空,全部轉到總部,然後,工人們收到空頭支票,銀行凍結資金,不再與他們合作,如果沒有日商岩井的伊藤支持,幫公司還了銀行的錢,公司可能倒閉,甚至奈特會有牢獄之災(當時銀行已經通知聯邦調查局(FBI),公司涉嫌欺詐)。
然而,如果奈特走「正步」,每年以上年的收益,加上部分銀行貸款來答陸亮運營,則年銷售增長率只能達到50%。那會怎麼樣呢?也許不會有這么大的經營風險,不會被銀行放棄,但也可能成為一家正常發展的平庸公司,不能快速發展,可能就被其他公司超越、吞並......?也許,「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
奈特說,我每次認為團隊成員都是天生失敗者,但是我依然相信聚攏在一起的我們肯定會獲得勝利。
海斯因為太胖而無法成為一個合夥人。
約翰遜不能適應這個所謂常規世界朝九晚五的生活。
斯特拉瑟曾是一個討厭保險和律師的保險律師。
伍德爾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失去了所有的兒時夢想(高位癱瘓)。
我被棒球隊開除,心碎到不行。
他們之間的共悉昌同點明顯大於差異點,而正是這一點使我們的目標和努力能融為一體。我們大多都是來自俄勒岡,這一點很重要,我們天生需要證明自己,向世界展示我們不是鄉巴佬。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殘忍的自我厭棄者,這阻止了我們自我意識的膨脹。沒有什麼所謂的鶴立雞群。海斯、斯特拉瑟、伍德爾和約翰遜都是非常聰明的人,但是每個人都不會認為自己最聰明。我們的會面充滿著輕視、鄙棄和謾罵。
團隊一致同意,金錢不是我們的最終目標,金錢不是我們游戲的結果。團隊里都是同「一類人」,都無法忍受公司的那套繁文縟節,都想用一種游戲的方式來工作;當然是有意義的游戲。耐克賣的不僅僅是一種產品,更是一種理念、一種精神。
他們又是互補的,奈特說伍德爾是讓火車准時出發的人,海斯卻是鋪設鐵軌的人。海斯創建了所有的精密財務系統,如果沒有這些系統清寬,公司將會停滯不前。
奈特說,我好像總是僱用會計和律師。不過,這並不是因為我對會計和律師有特殊好感,我只是不知道還能從哪些行業尋找人才。我們需要僱用有敏銳頭腦的人,這是我們的首要考慮;會計和律師至少能證明他們可以掌握某一門復雜的科目,通過了很難的測試。
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還顯示出基本的能力。如果你雇了一個會計,你知道他計算能力還行;如果你雇了一個律師,你知道他語言能力不錯。當你雇了一個市場專家或產品開發員,你能知道些什麼呢?一無所知。你無法預測他可以做哪些事或不能做哪些事。
奈特說,雖然我們狂歡作樂,雖然我們有怪癖,雖然我們身體上有限制,我依然可以說,1976年我們是一個強大的團隊。幾年之後,哈佛大學一位著名教授在研究過耐克之後給出了同樣結論。「一般來說,」他說道,「如果公司有一位管理者能有戰術、有策略地思考問題,它的前景就會不錯。你太幸運了!過半數的成員都是這樣的人!」
在讀本書是我還是有個疑問,創業團隊大多是律師和會計師(奈特本人就是會計師),從1973年起,團隊就討論了N次上市事宜,又否決後,否決的原因是怕失去控制權。而團隊里也沒有人研究下A、B股制度。直到1980年查克提出A、B股制度,奈特震驚得說不出話來:「真可以做到嗎?」如果奈特早點了解A、B股制度,也許就不會在長達7年的時間就融資問題如此糾結不斷了。
1976年初,團隊試探性地討論過上市方案,但後來擱置了。現在,到了1976年末,我們再次更加嚴肅地提出了這一方案。我們分析了風險,權衡了反對意見,認真考慮了支持意見,最終再次決定不上市。團隊認為,上市會改變我們的文化,讓我們對別人感恩戴德,使我們淪為一家工廠。我們一致認為,這不是我們的風格。
1980年,在研究好A、B股制度後,耐克發行2000萬股的A股和3 000萬股的B股。在合計發行的5 000萬股中,將近3 000萬股將留作儲備,大約有2 000萬B股將向公眾出售。在剩下約1 700萬A股中,原始股東或內部人士,包括奈特、鮑爾曼、債券持有人以及其他創始人,將佔有56%,其中奈特佔有46%。大家都一致同意這個份額,因為不管發生什麼,公司都需要一個人來管理,用堅定可靠的聲音與其他公司交涉。這也就是說,團隊再合作無間,公司還是需要一個實際控制人來管理企業,太多的聲音,太多的民主,有時候可能會嚴重影響決策和效率。
最終,耐克股票以每股22美元的價格發售,耐特的身價是17800萬美元;鮑爾曼將有900萬美元;凱爾是660萬;伍德爾、約翰遜、海斯和斯特拉瑟,每人600萬。
信念和瘋狂, 都是奈特成功的基礎,運氣也佔有一定的比重,比如在銀行放棄藍帶公司時,如果日本岩井的伊藤不出手相助的話,可能就失敗了。成功,可能要靠99%的努力,但那1%的運氣,也是必不可少的。善於尋找團隊成員,凝聚團隊,也是奈特成功的重要基礎,既需要能慧眼識人,也需要容人之量。
3. 850億一夜灰飛煙滅,耐克跌落神壇,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耐克公司的850億元人民幣的市值一夜灰飛煙滅,耐克跌落神壇,這主要是由內因和外因導致的,由於耐克公司本身就不思進取,再加上國產鞋品牌廠商目前正在暗暗發力,這也就意味著耐克的份額在我國只會進一步萎縮。
除了內部原因以外,我國國產鞋品牌廠商崛起也是一個重要原因,隨著安踏等國產廠商研發出更好看和更舒服的鞋子,而且衣服也要比耐克的便宜很多,在外觀和功能性差不多的前提下,大家自然也就會支持國產。目前安踏的銷售額早就已經超過了阿迪達斯,這跟耐克的80億美元的銷售額也快差不多了,這也就意味著耐克的生存空間進一步壓縮。
4. 耐克股價上漲40%,為何現在的群體越來越注重健身了
耐克股價上漲40%,從這里可以看出來人們健身意識越來越強烈了,想必健身房的生意也變得越來越好。在我們周圍,有不少人參與到健身的隊伍當中,健身已逐漸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和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有人問,為何大家越來越注重健身了?首先,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處在亞健康狀態。其次,因為受到疫情的影響,越來越多人想增強抵抗力。最後,因為生活條件好了,人們的健身意識越來越強烈了。
在以往,由於許多人的生活條件比較差,所以大部分人都在關注著掙錢的事情。只要能掙到錢,消耗自己的身體也是無所謂的。但是,這么多年過去之後,人們的生活條件都變好了。所以,就有一些人停下來開始關注自己的身體,人們的健身意識就越來越強烈了。
因此,通過上述分析不難理解為何大家越來越注重健身了。大家有什麼不同的觀點嗎?
5. 耐克阿迪的股價大跌,造成股價大跌的原因是什麼
耐克、阿迪達斯股價開盤大跌,截至3月25日美股收盤,耐克股價下跌為3.39%,阿迪達斯跌6.10%。這是繼H&M之後,耐克、阿迪達斯被發現曾抵制新疆棉花,就是因為這一朵棉花引燃了燎原之勢,造成耐克阿迪股價大跌。耐克、阿迪股價大跌市值直接蒸發733億!原來他們在中國竟然賺了這么多~財報中的數字可以證明,如果沒有中國市場消費的有力支持,這兩個品牌信心必將大打折扣。在中國賺得盆滿缽滿沒問題,但不可觸碰中國底線,原則問題絕不容挑戰,中國棉花雖然很軟,但中國人很硬氣,絕不準許無良企業亂彈一氣!而新疆棉花不僅代表生產服裝的優質原材料,目前已經升華成昂揚的公眾情緒。在全球化的語境下,表達愛國情感的同時也要堅守住理性底線。希望這些跨國企業可以尊重中國消費者情感,表明自己正確立場並能對國民真誠致歉。而且,當今想要國貨雄起,支持新疆棉花才只是一個開端,更希望從中獲益而股價飆升的民族品牌,將產品質量與品牌服務並驅發展,千萬不能除了情緒激憤昂揚,但其餘方面都原地踏步。
6. Nike、adidas股價大跌,市值蒸發多少
H&M集團一份「碰瓷」新疆棉花的聲明,激怒了中國民眾,引發輿論廣泛關注。隨著事件的發酵,不少外國企業被發現近兩年發表過與新疆棉花「切割」言論,其中包括BCI成員巴寶莉、阿迪達斯、耐克、新百倫等。
受此次事件影響,耐克、阿迪達斯股價周四大跌。截至美股收盤,耐克股價大跌3.39%,報128.64美元,市值蒸發約71億美元,約合463億元人民幣;阿迪達斯則在德國法蘭克福交易所收跌6.49%,報261.55歐元,單日流通市值蒸發約35億歐元,約合270億人民幣。也就是說,兩家企業市值蒸發733億。
(6)耐克股票價格是多少擴展閱讀
多位知名藝人宣布結束與阿迪達斯、耐克的合作:
H&M集團一份「碰瓷」新疆棉花的聲明,激怒了中國民眾,引發輿論廣泛關注。隨著事件的發酵,不少外國企業被發現近兩年發表過與虛羨新疆棉花「切割」言論,其中包括BCI成員巴寶莉、阿迪達斯、耐克、新臘猛百倫等。
2021年3月25日,耐克,阿迪達斯相繼登上微博熱搜榜,一大批知名藝人(包括陳奕迅、楊冪、劉差局拍亦菲等)宣布結束與上述品牌的合作。
7. 王一博鍾楚曦解約後,耐克公布新廣告標語疑似挑釁,對此你怎麼看
耐克為何會有如此的底氣?這或許和26日耐克在淘寶官方旗艦店的一次新品女鞋發布脫不開關系。新鞋發布預約高達35萬,甚至一度出現了秒空的情況。
這款女鞋的在二手已經獲得了大幅度的漲價,售價高達1639元,與發售價799相比上漲了840元!並獲得了29016人的付款。不僅如此,這款鞋子目前的成交記錄活躍度非常高!基本上在每分鍾看起來都有交易達成。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哪一個企業不會覺得自己依舊占據著市場,依舊是市場的主流,任何的抵制都只是空話而已。
8. 匡威為什麼被耐克收購了
2007年7月9日,耐克公司宣布,它以3.05億美元及負擔部分債務的條件,全資收購另一家著名的運動鞋製造商匡威公司(Converse Inc.)。消息一公布,耐克公司的股票價格立即上漲了66美分,達到每股53.66美元。
百年老店匡威公司
股市的樂拍禪觀反應是有道理的。因為匡威公司不是無名之輩,它是一家成立已近百年,並擁有幾個著名品牌的老店。這家總部在美國東運褲部麻省北安多佛的公司建立於 1908年,在全球100個國家和地區有1.2 萬個專賣店、分銷店和龐大的經銷網路。上世紀20年代,它製作出世界上第一雙帆布面料的膠底籃球鞋。在隨後的半個世紀里,它是美國的籃球鞋大王,直到80 年代才被耐克公司超越。
匡威的籃球鞋與耐克的很不一樣。耐克的籃球鞋高檔、新穎,用真皮製作,常有氣袋和防震等新技術,但價格也貴,一雙要一百四五十美元。而匡威的籃球鞋朴實、旁賀簡耐用,至今還是用帆布面料。其價格便宜,一雙只要30美元。這樣的鞋對喜歡運動,但又囊中羞澀的中學生十分有吸引力,所以它擁有與耐克不同的顧客群和消費市場。有人說,耐克並購匡威填補了自己在中檔運動鞋和休閑鞋市場上的空白。這正好道出了耐克這次並購的目的。
留用原來的管理層
耐克成為匡威的老闆後,並沒有把匡威的產品換上耐克自己著名的大鉤子商標。因為匡威的籃球鞋已有了自己的老品牌:「全明星」,標志是一個五角星。耐克知道,這個品牌已經深入人心,有它的崇拜者,不是可以隨便換掉的。所以它仍保留匡威的3個著名品牌,甚至把匡威公司原來的管理層原封不動地留用。這反映出耐克的一種擴張經營戰略:即物色現有的著名品牌和好的經理人班子,然後整個買下來,作為耐克的一部分,這樣比自己創建一個品牌成本要低得多。
9. 耐克收盤跌 3.39%,阿迪跌逾 6.49%,市值合計蒸發 730 億,股價波動對耐克阿迪有多大影響
他們是究由自取。
這兩天,H&M集團一份「碰瓷」新疆棉花的聲明,徹底在中國引發眾怒。隨著輿論的發酵,阿迪達斯、耐克等國際運動品牌,也被扒出作為BCI成員,發表過與新疆棉花「切割」的言論。
隨後,「一邊造謠抵制新疆棉花,一邊又想在中國賺錢?痴心妄想!」、「希望這些扭曲事實又想掙中國人錢的公司好自為之」、「新疆棉花不吃這一套」,成為中國社交媒體上最多的評論。
受此消息影響,耐克、阿迪在資本市場大幅下挫。
在昨夜美股反彈的情況下,耐克盤中跌近6%,最終收跌3.39%,單日流通市值蒸發約71億美元(約合463億元人民幣);阿迪達斯3月25日在德國法蘭克福交易所跌逾6.49%(美股ADR跌逾5%),單日流通市值蒸發約35億歐元(約合270億人民幣);二者市值合計蒸發約733億元人民幣。
10. 著名公司聯合與收購的例子
聯想收購IBM。
2014年8月26日,美國官方同意聯想以23億美元(約合141億元人民幣)收購IBM公司的x86伺服器業務。2014年9月29日,聯想與IBM共同宣布,聯想已完成收購IBM x86伺服器業務的所有相關監管規定,10月1日正式完成並購。
並購對象包括IBM旗下System X、BladeCenter、Flex System blade伺服器和轉換器、以x86為基礎的Flex整合系統、NeXtScale和iDataPlex伺服器以及相關軟體、blade networking與維護營運等項目。
(10)耐克股票價格是多少擴展閱讀:
IBM在中國的發展歷史
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IBM最早在中國成立合資生產廠,最早開設研發機構,發掘人才的價值,最早將世界級的專業服務引入中國,引導了「中國製造」、「中國研發」和「中國服務」的潮流。
進入21世紀,IBM將中國視為全球最重要的創新中心和服務中心,IBM協助金融、電信、流通、製造等國民經濟重要行業實現了信息化的跨越式前進。
自2003年起,IBM與教育部進一步合作,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成都的20所小學開展了「基礎教育創新教學項目」。
採取更多、更有價值的支持方式,把國外成熟的經驗和資源引入中國,並充分結合中國的現狀和需求,更好地幫助學校藉助IT手段提高教學效果,更進一步的融入中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