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股票撮合成交
股票撮合成交是指股票的每一筆成交,必須是在成交價位有人買有人賣,一一對應,才能成交。以下是對股票撮合成交的詳細解釋:
一、撮合成交的過程
- 委託與傳送:證券經營機構受理股票投資者的買賣委託後,會將委託信息按時間的先後順序傳送給交易所主機。
- 申報競價:股票申報競價時,可以根據規定採用集合競價或連續競價的方式進行。集合競價是在規定時間內接受的買賣申報一次性集中撮合的競價方式,而連續競價則是對買賣申報逐筆連續撮合的競價方式。
- 撮合原則:交易所在撮合成交時,遵循「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即價格較高的買進申報優先於價格較低的買進申報,價格較低的賣出申報優先於價格較高的賣出申報;同價位申報,先申報者優先滿足。
二、撮合成交與主動成交的區別
- 撮合成交是交易所主機按照交易規則自動找到的配對的對手盤,並撮合他們之間成交。每一筆成交都是交易所主機撮合的。
- 主動成交是指在連續競價下,每一筆成交都有一方是主動的,另一方是被動的。當投資者的委託到達主機時,如果可以和已經排隊的委託撮合成交,那投資者就是主動方;如果找不到合適的成交對手,則參與排隊,等待有人主動成交。
綜上所述,股票撮合成交是股票市場交易的核心機制之一,它確保了交易的公平、公正和高效。投資者在進行股票交易時,應了解並遵守這一機制,以更好地把握市場機會,規避投資風險。
Ⅱ 股票交易中的撮合機制與時間間隔
股票交易中的撮合機制是在交易所接到訂單後,按照一定規則將買方和賣方的訂單匹配在一起的過程,而撮合的時間間隔取決於多種因素。
一、撮合機制
股票交易中的撮合機制是證券交易所的核心功能之一,它的作用是將買方和賣方的訂單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等原則進行匹配,從而完成交易。這一機制確保了市場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使得所有投資者都能在相同的市場條件下進行交易。
二、時間間隔
- 固定間隔:股票交易所通常會有一個固定的撮合時間間隔,這個間隔可能是每秒、每分鍾或者更長時間。具體的時間間隔取決於市場的活躍度、交易量的大小以及交易所的具體規定。
- 市場活躍度影響:在流動性較低的市場中,由於訂單較少,撮合可能會每秒甚至更長時間才發生一次。而在流動性高的市場上,為了確保交易的及時性和公平性,撮合可能會更加頻繁,甚至達到毫秒級別。
- 技術發展提升速度:隨著電子化交易平台的普及和技術的不斷發展,撮合速度得到了極大的提升。現代交易系統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處理大量的訂單,進一步減小了撮合的時間間隔。
三、其他影響因素
除了時間間隔外,撮合機制還受到其他多種因素的影響,如不同的交易指令(市價單、限價單等)的優先處理規則、委託隊列的管理方式等。這些因素共同作用於撮合過程,影響著交易的效率和公平性。
綜上所述,股票交易中的撮合機制是一個復雜而動態的過程,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投資者應該深入了解這些機制,以便更好地制定交易策略並應對市場變化。
Ⅲ 股票撮合成交規則是什麼
股票撮合成交規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申報與傳送:
- 證券經營機構受理投資者的買賣委託後,應即刻將信息按時間先後順序傳送到交易所主機,公開申報競價。
競價方式:
- 股票申報競價時,可依有關規定採用集合競價或連續競價方式進行。
- 集合競價:新股掛牌交易的第一天不受漲跌幅10%的限制,但深市新股上市當日集合競價時,其委託競價不能超過新股發行價的上下15元,否則該競價在集合競價中作無效處理。
- 連續競價:集合競價結束後,進入連續競價時間,即9:3011:30和13:00–15:00。
撮合原則:
- 交易所的撮合大機將按「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自動撮合成交。
- 同一價位時,以時間先後順序依次撮合。
成交價格決定原則:
- 成交價格的范圍必須在昨收盤價的上下10%以內。
- 最高買入申報與最高賣出申報相同的價位。
- 如買方的申報價格高於賣方的申報價格時,採用雙方申報價格的平均價位。
成交信息處理:
- 交易所主機撮合成交後,將成交信息即刻回報到券商處,供投資者查詢。
- 未成交或部分成交的,投資者有權撤消自己的委託或繼續等待成交,一般委託有效期為一天。
特殊規定:
- 深市股票的收盤價是該股票當日有成交的最後一分鍾的成交金額除以成交量而得,而非最後一筆的成交價。
未成交處理:
- 在集合競價階段沒有成交的會進入連續競價階段。
- 在連續競價階段沒有成交的,收盤後系統會自動撤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