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紐約股票交易所是什麼意思啊
不是
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有價證券交易市場。在美國證券發行之初,尚無集中交易的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大都在唐提咖啡館和拍賣行里進行,1792年5月17日,24名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和威廉街的西北角紐約證券交易所大門一咖啡館門前的梧桐樹下簽訂了「梧桐樹協議」,協議規定了經紀人的「聯盟與合作」規則,通過華爾街現代老闆俱樂部會員制度交易股票和高級商品,這也是紐約交易所的誕生日。到了1817年,華爾街上的股票交易已十分活躍,於是市場參加者成立了「紐約證券和交易管理處」,一個集中的證券交易市場基本形成,1863年,管理處易名為紐約證券交易所,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道瓊斯指數,即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世界上最有影響、使用最廣的股價指數。它以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公司股票作為編制對象,由四種股價平均指數構成,分別是:
① 以30家著名的工業公司股票為編制對象的道瓊斯工業股價平均指數;
② 以20家著名的交通運輸業公司股票為編制對象的道瓊斯運輸業股價平均指數;
③ 以6家著名的公用事業公司股票為編制對象的道瓊斯公用事業股價平均指數;
④ 以上述三種股價平均指數所涉及的56家公司股票為編制對象的道瓊斯股價綜合平均指數。
在四種道瓊斯股價指數中,以道瓊斯工業股價平均指數最為著名,它被大眾傳媒廣泛地報道,並作為道·瓊斯指數的代表加以引用。
納斯達克始建於1971年,是一個完全採用電子交易、為新興產業提供競爭舞台、自我監管、面向全球的股票市場。納斯達克是全美也是世界最大的股票電子交易市場。
一般來說,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的公司以高科技公司為主,這些大公司包括微軟(Microsoft)、英特爾(Intel)、 戴爾(Dell)和思科(Cisco)等等。
雖然納斯達克是一個電子化的證券交易市場,但它仍然有個代表性的「交易中心」存在,該中心坐落於紐約時代廣場旁的時報廣場四號(Four Times Square,該大樓又常被稱為「康泰納仕大樓」,Condé Nast Building)。時代廣場四號內並沒有一般證券交易所常有的各種硬體設施,取而代之的是一個大型的攝影棚,配合高科技的投影屏幕並且有歐美各國主要財經新聞電視台的記者派駐進行即時行情報道。
他分三個層次:
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NASDAQ-GS)
納斯達克全球精選市場的標准在財務和流通性方面的要求高於世界上任何其他市場,列入納斯達克精選市場是優質公司成就與身份的體現。
納斯達克全球市場(即原來的「納斯達可全國市場」)(NASDAQ-GM)
作為納斯達克最大而且交易最活躍的股票市場,納斯達克全球市場有近4400隻股票掛牌。要想在納斯達克全國市場折算,這家公司必須滿足嚴格的財務、資本額和共同管理等指標。在納斯達克全球市場中有一些世界上最大和最知名的公司。
納斯達克資本市場(即原來的「納斯達克小額資本市場」)
納斯達克專為成長期的公司提供的市場,納斯達克小資本額市場有1700多隻股票掛牌。作為小型資本額等級的納斯達克上市標准中,財務指標要求沒有全球市場上市標准那樣嚴格,但他們共同管理的標準是一樣的。當小資本額公司發展穩定後,他們通常會提升至納斯達克全球市場。
同一企業不可以在兩市同時上市
Ⅱ 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上市要求
紐約證券交易所因為歷史較為悠久,因此市場較成熟,上市條件也較為嚴格,像那些還沒有賺錢就想上市籌資的公司是無法進入紐約證交所的,而歷史悠久的財星五百大企業大多在紐約證交所掛牌,像:賣洗發精的嬌生(johoson&jonhson),賣壯陽葯威而鋼的輝瑞制葯(pfizer),做快迅服務的優比速(ups)和聯邦快迅(fdx)等大公司都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成員。
在二百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紐約證券交易所為美國經濟的發展、社會化大生產的順利進行、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對美國國內公司上市要求
公司最近一年的稅前盈利不少於250萬美元;
社會公眾擁有該公司的股票不少於l10萬股;
公司至少有2000名投資者,每個投資者擁有100股以上的股票;
普通股的發行額按市場價格例算不少於4000 萬美元;
公司的有形資產凈值不少於4000萬美元。
對非美國公司上市要求
作為世界性的證券交易場所,紐約證交所也接受外國公司掛牌上市,上市條件較美國國內公司更為嚴格,主要包括:
:1.最低公眾持股數量和業務記錄公司最少要有2000名股東(每名股東擁有100股以上);或2200名股東(上市前6個月月平均交易量為10萬股);或500名股東(上市前12個月月平均交易量為100萬股);至少有110萬股的股數在市面上為投資者所擁有(公眾股110萬股)。
2.最低市值公眾股市場價值為4000萬美金;有形資產凈值為4000萬美金。
3.盈利要求上市前兩年,每年稅前收益為200萬美金,最近一年稅前收益為250萬美金;或三年必須全部盈利,稅前收益總計為650萬美金,最近一年最低稅前收益為450萬美金;或上市前一個會計年度市值總額不低於5億美金且收入達到2億美金的公司:三年調整後凈收益合計2500萬美金(每年報告中必須是正數)。
4.上市企業類型主要面向成熟企業。
5.採用會計准則美國一般公認會計原則。
6.公司注冊和業務地點無具體規定。
7.公司經營業務信息披露規定要遵守交易所的年報、季報和中期報告制度。
8.其他因素對公司的管理和操作有多項要求;詳細說明公司所屬行業的相對穩定性,公司在該行業中的地位,公司產品的市場情況。
Ⅲ 紐約證券交易所、納斯達克、道瓊斯三者有何區別
1、代表的意義不同
紐約證券交易所是指交易所,如同上海證券交易所。紐約證券交易所是上市公司總市值第一(2009年數據),IPO數量及市值第一(2009年數據),交易量第二(2008年數據)的交易所。
而納斯達克(英語:NASDAQ),全稱為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自動報價表,是美國的一個電子證券交易機構,是由納斯達克股票市場公司所擁有與操作的。
2、用途不同
紐約證券交易所作為世界性的證券交易場所,是進行股票交易的地方。而道瓊斯指數最早是在1884年由道瓊斯公司的創始人查爾斯·亨利·道(Charles Henry Dow 1851-1902年)開始編制的一種算術平均股價指數。道瓊斯指數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股票指數,它的全稱為股票價格平均指數。
3、建立背景不同
納斯達克是由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為了規范混亂的場外交易和為小企業提供融資平台於1971年2月8日創建。納斯達克的特點是收集和發布場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證券商報價,它現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的證券交易市場。
道瓊斯指數最早是在1884年由道瓊斯公司的創始人查爾斯·亨利·道(Charles Henry Dow 1851-1902年)開始編制的,是一種算術平均股價指數。
而最初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根據11種具有代表性的鐵路公司的股票,採用算術平均法進行計算編制而成,發表在查理斯·道自己編輯出版的《每日通訊》上。該指數目的在於反映美國股票市場的總體走勢,涵蓋金融、科技、娛樂、零售等多個行業。
Ⅳ 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發展歷史
在美國證券發行之初,尚無集中交易的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大都在咖啡館和拍賣行里進行,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92年5月17日,當時24個證券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68號外一棵梧桐樹下簽署了梧桐樹協議,協議規定了經紀人的「聯盟與合作」規則,通過華爾街現代老闆俱樂部會員制度交易股票和高級商品,這也是紐約交易所的誕生日。1817年3月8日這個組織起草了一項章程,並把名字更改為「紐約證券交易委員會」。1863年改為現名,紐約證券交易所。從1868年起,只有從當時老成員中買得席位方可取得成員資格。
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第一個總部是1817年一間月租200美金,位於華爾街40號的房間。1865年交易所才擁有自己的大樓。坐落在紐約市華爾街11號的大樓是1903年啟用的。交易所內設有主廳、藍廳、「車房」等三個股票交易廳和一個債券交易廳,是證券經紀人聚集和互相交易的場所,共設有十六個交易亭,每個交易亭有十六至二十個交易櫃台,均裝備有現代化辦公設備和通訊設施。交易所經營對象主要為股票,其次為各種國內外債券。除節假日外,交易時間每周五天,每天五小時。自20世紀20年代起,它一直是國際金融中心,這里股票行市的暴漲與暴跌,都會在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股票市場產生連鎖反應,引起波動。現在它還是紐約市最受歡迎的旅遊名勝之一。
交易所在一戰發生後不久(1914年7月)就被關閉了,但是這一年的11月28日又重新開放,使得各種債券自由交易支持作戰。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美國股票市場崩潰,股價下跌引起的恐慌又促使了大蕭條。1938年10月31日,為了恢復投資者的信心,提高對投資公眾的保護,交易所推出了15點計劃。
1934年10月1日,交易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為一家全國性證券交易所,有一位主席和33位成員的董事會,1971年2月18日,非營利法人團體正式成立,董事會成員的數量減少到25位。2006年6月1日,紐約證券交易所宣布與泛歐證券交易所合並組成紐約證交所-泛歐證交所公司。1股紐約證交所的股票換成1股新公司股票,泛歐證交所股東以1股泛歐證交所股票換取新公司的0.98股股票和21.32歐元現金。新公司總部設在紐約。
1953年起,成員限定為1366名。只有盈利250萬美元(稅前)、最低發行售出股票100萬股、給普通股東以投票權並定期公布財務的公司,其股票才有資格在交易所掛牌。至1999年2月,交易所的日均交易量達億股,交易額約達300億美元。截至1999年2月,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已超過3000家,其中包括來自48個國家的385家外國公司,在全球資本市場上籌措資金超過10萬億。另外,美國政府、公司和外國政府、公司及國際銀行的數千種債券也在交易所上市交易。
2006年年底,歐盟監管機構初步批准了紐約證交所(NYSE)與歐洲證券交易所(Euronext)的合並交易,從而為這筆交易的完成掃清了一個重大障礙。這預示著第一個橫跨大西洋的證交所並購交易在經過六個月的跋涉後向終點更進一步。
Ⅳ 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是誰成立創辦的
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92年5月17日,當時24個證券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68號外一棵梧桐樹下簽署了梧桐樹協議,協議規定了經紀人的「聯盟與合作」規則,通過華爾街現代老闆俱樂部會員制度交易股票和高級商品,這也是紐約交易所的誕生日。
1817年3月8日這個組織起草了一項章程,並把名字更改為「紐約證券交易委員會」。1863年改為現名,紐約證券交易所。從1868年起,只有從當時老成員中買得席位方可取得成員資格。
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第一個總部是1817年一間月租200美金,位於華爾街40號的房間。1865年交易所才擁有自己的大樓。坐落在紐約市華爾街11號的大樓是1903年啟用的。交易所內設有主廳、藍廳、「車房」等三個股票交易廳和一個債券交易廳,是證券經紀人聚集和互相交易的場所,共設有十六個交易亭,每個交易亭有十六至二十個交易櫃台,均裝備有現代化辦公設備和通訊設施。交易所經營對象主要為股票,其次為各種國內外債券。除節假日外,交易時間每周五天,每天五小時。自20世紀20年代起,它一直是國際金融中心,這里股票行市的暴漲與暴跌,都會在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股票市場產生連鎖反應,引起波動。現在它還是紐約市最受歡迎的旅遊名勝之一。
交易所在一戰發生後不久(1914年7月)就被關閉了,但是這一年的11月28日又重新開放,使得各種債券自由交易支持作戰。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美國股票市場崩潰,股價下跌引起的恐慌又促使了大蕭條。1938年10月31日,為了恢復投資者的信心,提高對投資公眾的保護,交易所推出了15點計劃。
1934年10月1日,交易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為一家全國性證券交易所,有一位主席和33位成員的董事會,1971年2月18日,非營利法人團體正式成立,董事會成員的數量減少到25位。2006年6月1日,紐約證券交易所宣布與泛歐證券交易所合並組成紐約證交所-泛歐證交所公司。1股紐約證交所的股票換成1股新公司股票,泛歐證交所股東以1股泛歐證交所股票換取新公司的0.98股股票和21.32歐元現金。新公司總部設在紐約。
1953年起,成員限定為1366名。只有盈利250萬美元(稅前)、最低發行售出股票100萬股、給普通股東以投票權並定期公布財務的公司,其股票才有資格在交易所掛牌。至1999年2月,交易所的日均交易量達億股,交易額約達300億美元。截至1999年2月,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已超過3000家,其中包括來自48個國家的385家外國公司,在全球資本市場上籌措資金超過10萬億。另外,美國政府、公司和外國政府、公司及國際銀行的數千種債券也在交易所上市交易。
2006年年底,歐盟監管機構初步批准了紐約證交所(NYSE)與歐洲證券交易所(Euronext)的合並交易,從而為這筆交易的完成掃清了一個重大障礙。這預示著第一個橫跨大西洋的證交所並購交易在經過六個月的跋涉後向終點更進一步。
Ⅵ 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交易所分別是什麼時候成立的,他們有什麼區別嗎求回答謝謝了
紐交所可以追溯到1792年,而納斯達克成立於1971年
紐約證交所是世界投資基金的集散地。紐約市場股票種類繁多,是個綜合性的股票市場,包括許多行業,如石油,鋼鐵,運輸,醫療等。
納斯達克則是全球第一家電子化證券市場,世界上主要的股票市場中成長速度最快的市場,上市公司數量和交易規模超過紐約市場。
但是在電子交易普遍應用的今天,對於交易員來說,2個市場的界限越來越模糊
Ⅶ 求紐約股票交易所的詳細介紹,如位置、布局、歷史等
界金融業的脈搏--股票交易所 華爾街11號,坐落的是鼎鼎大名的紐約股票交易所。別看這座只有7層樓的大廈普普通通,而且夾在高聳入雲的紐約摩根抵押信託大廈和歐文信託大廈中間,似有受壓迫的委屈之感,可它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卻是巨大的。如果說華爾街是世界金融業的心臟,那麼股票交易所則是其脈搏,只要它輕輕一跳,國際經濟與金融界立即就隨其晃動。華爾街今天的顯赫,與股票交易所密不可分。
華爾街兩側本來綠樹成蔭,經過英國人的砍伐,只剩下幾棵孤零零的梧桐樹。1792年5月17日,24個經紀人在華爾街68號門口的一棵梧桐樹下簽訂了著名的「梧桐協議(The Buttonwood Agreement)」,成為紐約股票交易所這一著名機構的前身。他們商定以後每周用幾個上午在這棵樹下聚會,按照只進行相互交易、一律排除外人、服務按規定價格收費的「三條原則」進行活動,同時舉行了所有成員參加的拍賣。公眾對這種新的、相對保險的賭博活動給予了無限的熱情,無論刮風下雨樂此不疲。1817年,有組織的中介商們創立了紐約股票與交易委員會(NYS & EB)。
1853年,更名為「紐約股票交易所」的原紐約股票與交易委員會試圖控制整個市場,在1869年與其對手——公開(Open Board)交易所合並了。
到20世紀20年代出現新的上漲行情時,紐約股票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 Inc)戰勝了所有挑戰,成為美國首屈一指的交易所,成交量佔美國上市證券交易的75%。1929年危機驟起以後的大蕭條使人們普遍喪失了對華爾街的信任,尤其是對紐約股票交易所的信任。美國國會在1933年的《證券法》中設立了聯邦披露的要求。而1934年的《證券交易法》將那些未被規范的交易所置於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監督之下。
作為全球最大和最重要的股票交易市場,紐約股票交易所以其近3000家上市公司和16萬億美元的總市值,成為監視世界經濟運轉狀況的中心。而紐約股票交易所股價綜合指數和選用在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股票貶值的道·瓊斯股價平均數,則成為了解股市行情最重要的參考指標之一,成為衡量美國經濟甚至世界經濟的晴雨表。
今天,紐約股票交易所仍然在1901年至1903年建造的老房子里。其位於布羅德大街18號的正門依然富麗堂皇。這座早期愛德華式的建築體現了羅馬文藝復興時代的風格:6根凹槽的科林斯式的圓柱,裝飾華麗的三角門牆,上面刻著6個淺浮雕人像,分別代表農業、礦業、動力和設計等幾個方面。中間站著一個被稱做「誠實」的豐滿的女人像,兩旁有兩個較小的男人像接收並記錄別人帶給她的成果。
Ⅷ 紐約股票交易所是什麼含義
同學你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您所說的這個詞語,是屬於期貨從業詞彙的一個,掌握好期貨從業詞彙可以讓您在期貨從業的學習中如魚得水,這個詞的翻譯及意義如下:紐約股票交易所負責制定政策、監督股票交易所及其會員的行為以及上市證券的公司,也負責管理交易所會員議席的轉換,包括評審申請成為專家人士的資格
希望高頓網校的回答能幫助您解決問題,更多期貨從業問題歡迎提交給高頓企業知道。
高頓祝您生活愉快!
Ⅸ 紐約證券交易所的歷史發展
在美國證券發行之初,尚無集中交易的證券交易所,證券交易大都在咖啡館和拍賣行里進行,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792年5月17日,當時24個證券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68號外一棵梧桐樹下簽署了梧桐樹協議。1817年3月8日這個組織起草了一項章程,並把名字更改為「紐約證券交易委員會」,1863年改為現名。1792年5月17日,當時24個證券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68號外一棵梧桐樹下簽署了梧桐樹協議,協議規定了經紀人的「聯盟與合作」規則,通過華爾街現代老闆俱樂部會員制度交易股票和高級商品,這也是紐約交易所的誕生日。1817年3月8日這個組織起草了一項章程,並把名字更改為「紐約證券交易委員會」。1863年改為現名,紐約證券交易所。從1868年起,只有從當時老成員中買得席位方可取得成員資格。 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第一個總部是1817年一間月租200美金,位於華爾街40號的房間。1865年交易所才擁有自己的大樓。座落在紐約市華爾街11號的大樓是1903年啟用的。交易所內設有主廳、藍廳、「車房」等三個股票交易廳和一個債券交易廳,是證券經紀人聚集和互相交易的場所,共設有十六個交易亭,每個交易亭有十六至二十個交易櫃台,均裝備有現代化辦公設備和通訊設施。交易所經營對象主要為股票,其次為各種國內外債券。除節假日外,交易時間每周五天,每天五小時。自20世紀20年代起,它一直是國際金融中心,這里股票行市的暴漲與暴跌,都會在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的股票市場產生連鎖反應,引起波動。現在它還是紐約市最受歡迎的旅遊名勝之一。 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所在一戰發生後不久(1914年7月)就被關閉了,但是這一年的11月28日又重新開放,使得各種債券自由交易支持作戰。1929年10月24日,「黑色星期四」,美國股票市場崩潰,股價下跌引起的恐慌又促使了大蕭條。1938年10月31日,為了恢復投資者的信心,提高對投資公眾的保護,交易所推出了15點計劃。 1934年10月1日,交易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為一家全國性證券交易所,有一位主席和33位成員的董事會。1971年2月18日,非營利法人團體正式成立,董事會成員的數量減少到25位。 1953年起,成員限定為1366名。只有盈利250萬美(稅前)、最低發行售出股票100萬股、給普通股東以投票權並定期公布財務的公司,其股票才有資格在交易所掛牌。至1999年2月,交易所的日均交易量達6.7億股,交易額約達 300億美元。截至1999年2月,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已超過3000家,其中包括來自48個國家的385家外國公司,在全球資本市場上籌措資金超過10 萬億。另外,美國政府、公司和外國政府、公司及國際銀行的數千種債券也在交易所上市交易。 1934年10月1日,交易所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為一家全國性證券交易所,有一位主席和33位成員的董事會,1971年2月18日,非營利法人團體正式成立,董事會成員的數量減少到25位。2006年6月1日,紐約證券交易所宣布與泛歐證券交易所合並組成紐約證交所-泛歐證交所公司。1股紐約證交所的股票換成1股新公司股票,泛歐證交所股東以1股泛歐證交所股票換取新公司的0.98股股票和21.32歐元現金。新公司總部設在紐約。 1953年起,成員限定為1366名。只有盈利250萬美元(稅前)、最低發行售出股票100萬股、給普通股東以投票權並定期公布財務的公司,其股票才有資格在交易所掛牌。至1999年2月,交易所的日均交易量達億股,交易額約達300億美元。截至1999年2月,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已超過3000家,其中包括來自48個國家的385家外國公司,在全球資本市場上籌措資金超過10萬億。另外,美國政府、公司和外國政府、公司及國際銀行的數千種債券也在交易所上市交易。 2006年年底,歐盟監管機構初步批准了紐約證交所(NYSE)與歐洲證券交易所(Euronext)的合並交易,從而為這筆交易的完成掃清了一個重大障礙。這預示著第一個橫跨大西洋的證交所並購交易在經過六個月的跋涉後向終點更進一步。
Ⅹ 1929年10月24日紐約華爾街股票交易所前的人群 等待求職的失業者 英國經濟危機中汽車工人舉
(1)1929—1933年美國爆發經濟危機;危機首先從紐約華爾街股票交易所爆發;危機導致人們大量失業;工農業生產遭受嚴重破壞;社會矛盾激化。 (2)破壞性大;時間長。 (3)羅斯福新政。羅斯福政府要實行國家干預經濟,改變胡佛政府所奉行的自由放任政策。 (4)不能。新政僅僅是一種政策調整,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消除資本主義經濟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