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知識 » arca股票交易所
擴展閱讀
股票程序化交易說明什麼 2025-08-23 01:42:01

arca股票交易所

發布時間: 2021-05-25 19:11:42

① 紐交所-泛歐證交所的詳細資料

紐交所—泛歐證交所首任總裁約翰·賽恩表示,證交所希望創造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全球證券交易所,並通過增加在其他國家資本市場中的交易量,來創造新的發展機遇,包括提供全新的金融產品、進行交叉式報價和提高數據信息的處理水平等等。副總裁讓·佛朗索瓦則認為,由於兩家公司具有不同的地域及文化優勢,新集團有能力吸納其他股市的交易業務,為創造出新的業績奠定穩固基礎。
接下來,紐交所—泛歐證交所還將進一步整合歐洲股票交易市場,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與義大利、德國股票交易所展開相關洽談。同時,該所也絲毫不掩飾其向亞洲發展的雄心。有關人士表示,他們注意到最近幾年仍有大量的優秀金融產品「逃離」了紐約股市,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歐美以外的新興發展中國家經濟增長強勁、資金流動活躍,在區域和股市之間出現了一些新型的金融合作與協調機制。例如紐約證交所與日本東京股票交易所已經採取「戰略聯盟」合作模式開展業務,紐交所—泛歐證交所預計也會採取類似的步驟在亞洲拓展業務。
紐交所—泛歐證交所目前正在積極研究合並後提高競爭力的各項有效措施,其中通過跨大西洋證券交易的「聯盟關系」,紐約與泛歐交易所將統一交易成本,泛歐交易所建議交易成本在未來兩三年內降至10%到15%左右,而由於美國股票市場的競爭因素,紐約股票交易所交易本身的費用已經低於歐洲,因此紐約交易所正在考慮,以降低清算方的成本及簡化交割規則的方式來配合紐交所—泛歐證交所的行動計劃。
金融專家估計,全球新的股市競爭模式正在形成,紐交所—泛歐證交所正式登陸歐美股市後,有可能使全球股票交易進一步接受新規則的挑戰。例如,美國國家證券交易委員會2005年已全面推行「國家市場系統管理規則」(Reg NMS)。根據這項規則,美國證券經紀公司在從事股票買賣代理業務時,無論股票交易發生在哪家證券交易所,都必須接受可供選擇的「最優價格」,這就幫助普通投資者獲得「最佳」收益。
為了適應新規則的要求,美國多家地方股票交易所都在積極研究、實施完全自動化的電子交易系統,它能使交易者不受地理限制以最優的價格進行交易,而這個最優交易不是某一地域內股票交易所的最優價格,而是美國所有交易所中的最優價格,這對交易者來說,尤其是對小額的交易者是非常有利的。那麼,紐交所—泛歐證交所是否有計劃或能力在全球實施類似「國家市場系統管理規則」?如果實施,將給全球或區域股市交易帶來何種變化?這就給金融與經濟界提出了一項新的研究課題。
紐交所—泛歐證交所也將面對同業的激烈競爭,如美國密蘇里通信網路公司2006年推出每筆交易2美分的低費用,為抵禦競爭對手利用低價搶奪客戶,納斯達克今年開始將日成交9000萬股以上的股票經紀商交易費用降低到每筆1美分,據說紐約交易所阿而卡(Arca)系統的交易費價格繼續維持在每筆10美分不變,這似乎讓金融專家們越來越難以理解。與此同時,歐洲金融界同樣醞釀著重大行動,2006年11月,7家落戶歐美並在國際上赫赫有名的投資銀行:花旗集團、瑞士信貸集團、德意志銀行、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和瑞士銀行,決定在歐洲成立一個新的公司即「聯合公司」,並委託該公司組建一個泛歐洲股票交易平台,以便提高歐洲現貨市場的交易量。
該交易平台被冠以「綠寶石」計劃,其規則來自歐盟金融工具市場法規(MiFID)。這7家投資銀行組建聯合公司的目的是:一方面推動歐洲股票市場的競爭,允許建立多邊的和優質的大宗股票交易活動,減少交易費用,增加股票價格和成交量的透明度;另一方面,從技術上避免成立一個新的規模巨大的交易所,防止壟斷經營。但聯合公司會像交易所一樣運轉,能夠交易在其他交易所上市的股票。現在聯合公司已經具備了基本雛形,並積極吸納其他市場參與者的加入,其競爭「矛頭」直指紐交所—泛歐證交所。
面對內外夾擊的局面,紐交所—泛歐證交所總裁約翰·塞恩仍堅持以往一貫態度,表示新的證交所從來不想過多地在價格上展開競爭,而是靠服務、靠提供最高效率、最便捷的流動性和不斷開拓新的市場來增強競爭能力。

② 美股通道是什麼東西

MARKET CENTER :任何再LV2上可視的ECN和交易所,通道
ROUTED OUT:首選交易市場量不夠實現下單者的下單數量,所以單到其它市場
RE-ROUTE:在SPECIALIST交易市場中量不足以實現下單者的單子數量,所以單子由SPACILIST轉到其它市場
PROACTIVE:一旦單子被首選市場或者次選市場(及如上ROUTED OUT或者RE-ROUTE)顯示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它會被ROUTED OUT:與其它市場的單子相互符合(即你的買單或者賣單在另一個市場遇到相應的賣或買的要求)這種情況屬於侵略式放單
NON-PROACTIVE:在這種情況下它不會被ROUTED OUT:與其它市場的單子不與相互符合(即你的買單或者賣單在另一個市場遇到相應的賣或買的要求)這種情況屬於非侵略式放單
SWEEP:即PUNCH,直吃。當你選擇直吃,你可以快速的持有倉位。當你想直接持有買單(買漲)即BUY,直吃左邊的價位.想賣單(即賣空)SELL,直吃右邊的價位. 這樣你需要付出手續費.即REMOVE-LIQUIDITY FEE
POST:擺單,按照下單的先後順序擺單給別人FILL.交費情況視具體市場而定。選擇相應的ECN,會有手續費回扣.
ELP:在不被顯示的情況下,在主要交易場所之外提供交易,增加交易量

③ 請高手結合附圖指點:在交易美股時,NBBO、ARCA分別代表什麼含義

NBBO:National best bid and offer, 為Nyse的最高Bid和最低Offer價。

Arca:一個電子交易通道,看沒花錢買其他通道的entitlement所以看不到其他的只有arca。

根據多個消息來源,在美國東部時間6日14點47分左右(即北京時間2010年5月7日2:47前後),一名交易員在賣出股票時敲錯字母,將百萬(m)誤打成十億(b),導致道瓊斯指數突然出現近千點的暴跌。

從14點42分14點47分之間,道瓊斯指數從10458點瞬間跌至9869.62點,與前一交易日收盤相比,下跌了998.5點。到2點58分,道指又回到10479.74點。這是道瓊斯指數歷史上第二大單日波幅。

(3)arca股票交易所擴展閱讀:

OTC:

在股票交易所以外的各種證券交易機構櫃台上進行的股票交易市場(也就是沒有集中場所的資產交易網路)所以也叫做櫃台交易市場。

市場如何把買賣雙方組織起來進行交易將決定市場的基本機制、特點和效率。據此,證券交易市場可以分為競價市場與櫃台市場兩種基本形態。

其代表形式是證券交易所。櫃台市場是按標購標售(Bid and Ask)方式進行交易的市場,其典型代表是美國的NASDAQ系統。

④ 港股與美股的交易時間各是多少

按北京時間

港股:
上午 10:00—12:30(9:30至10:00為集合競價時間)
下午 14:30—16:00

美股:
夏令晚上9:30-清晨4:00
冬令晚上10:30-清晨5:00

紐約處於美國東部,採用美國東部時間,按當地時間美股交易時間9:30-16:00,中間沒有休息間隔的,每天交易時間為六個半小時。當然了,即使不在這一時間范圍內,也是存在交易的,那就是其它電子交易平台,如Arca、Inet等的盤前、盤後交易,主要是那些有新聞的股票,例如盤後公布季報、合並、被投行升降級之類的。
轉換到北京時間,牽涉到夏令時問題,本來於每年10月的最後一個星期日凌晨2時起實施冬令時間;4月的第一個星期日凌晨2時起,恢復夏令時間。但根據國會最新通過的能源法案,為加強節約,自2007年起美國的夏令時 (DST) 將延長 4 個星期:提前3個星期(3月第二個星期日凌晨2:00)開始,推遲1個星期(11月第一個星期日凌晨2:00)結束。
目前正處在美國冬令時,按北京時間算,交易時間晚上10:30-清晨5:00。

⑤ 尊嘉金融和艾德證券期貨是做港美股的嗎分別持有哪些牌照呢

艾德證券期貨和尊嘉金融都是香港持牌機構,是港美股券商。艾德證券期貨持有1/2/3/4/5/9等六塊牌照,尊嘉金融持有1/2/4/5等四塊牌照。艾德證券期貨出席了第十六屆上海理財博覽會、第三屆金港股等大型活動,還主辦了上海首屆港股專題論壇、2019外匯「錢」瞻投資講座等線下活動。

⑥ 美國納斯達克OTCQB股票公司上市的股票靠譜嗎這個股票公司怎麼樣

不清楚。我只知道一點,就是美國已經幾乎沒有散戶了。散戶都虧光被消滅了。

⑦ 紐約證券交易所對證券市場的規模統計中的幾個詞彙不知如何翻譯

軋平交易量;大數交易量;TRF交易量;統一交易量

⑧ 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 這兩者本身是不是上市公司

從2000年至今已有近200家公司從納斯達克升板至紐交所

金融界網站5月31日訊 5月30日,總部位於中國香港的國際領先的技術設備供應商KHD公司(NASDAQ,KHDH)從納斯達克股票交易市場成功升板至紐約證券交易所。KHD日前宣布,該公司在世界最大的股票交易市場——紐約證券交易所的上市申請已獲得批准。此前,該公司已告知納斯達克自願終止該公司股票在納斯達克的交易。這是繼南太電子之後第二家從納斯達克升板至紐交所的總部設在香港的公司。

預計公司股票將於6月15日終止在納斯達克交易,並於6月18日起在紐交所上市,交易代碼為「KHD」。

KHD首席執行官Jim Busche表示:「紐約證券交易所在世界范圍內擁有很高的聲望,在紐交所上市將有助於我們在全球范圍內更好地服務於我們的客戶。我們相信,在紐交所上市將大大提高公司股票的流動性,從而為股東帶來更大的利益。對於能夠加入紐約證券交易所,我們感到非常榮幸。」

由於紐交所上市標准比較高,每年在美國上市的企業大約只有三分之一能夠達到紐交所的上市標准,因此,很多無法達到紐交所上市標準的企業會選擇先到美國其它交易所上市,在公司成長壯大之後再升板到紐交所。隨著紐交所高增長板(NYSEArca)的推出,那些暫時達不到紐交所主板上市標準的企業已可以選擇先在紐交所高增長板上市,在公司發展壯大以後再升板到紐交所主板。

從2000年至今,已經有近200家公司從納斯達克升板至紐交所,隨著KHD的加入,將有9家來自香港的公司在紐交所進行交易,來自大中華地區的公司總數將達到3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