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基金股票投資請教高手
買股票需要你對股票市場有所了解,並根據銀行賬號(設定為三方存款)到證券公司開戶,開戶最低限由證券公司定,一般為5000元.可開通網上交易。
建議買一些人身保險,存一些錢。量入為出買一點基金定投。基金是專家幫你理財。基金的起始資金最低是1000元,定投200元起
買基金到銀行或者基金公司都行。銀行能代理很多基金公司的業務,具體開戶找銀行理財專櫃辦理。現在有些證券公司也有代理基金買賣的。在銀行開通網上銀行後網上購買一般收費上有優惠。
先做一下自我認識,是要高風險高收益還是穩健保本有收益。前一種買股票型基金,後一種買債券型或貨幣型基金。確定了基金種類後,選擇基金可以根據基金業績、基金經理、基金規模、基金投資方向偏好、基金收費標准等來選擇。基金業績網上都有排名。穩健一點的股票型基金可以選擇指數型或者ETF. 定投最好選擇後端付費。恕不做具體推薦,鞋好不好穿只有腳知道。
一般而言,開放式基金的投資方式有兩種,單筆投資和定期定額。所謂基金「定額定投」指的是投資者在每月固定的時間(如每月10日)以固定的金額(如1000元)投資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方式。 由於基金「定額定投」起點低、方式簡單,所以它也被稱為「小額投資計劃」或「懶人理財」。
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具有類似長期儲蓄的特點,能積少成多,平攤投資成本,降低整體風險。它有自動逢低加碼,逢高減碼的功能,無論市場價格如何變化總能獲得一個比較低的平均成本, 因此定期定額投資可抹平基金凈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場的波動性。只要選擇的基金有整體增長,投資人就會獲得一個相對平均的收益,不必再為入市的擇時問題而苦惱。
投資股票型基金做定投永遠是機會,但有決心堅持到底才能見功效。
㈡ 如何選股票買入時機
你好,股票買入時機:
一, 行情啟動階段
這一 般大家都知道,問題是上證指數到達1000點後回升時誰都不會認為這是一波牛市的啟動階段(即使進入的也是在猶豫中試探性買入的)!同時在此時介入的股民 也往往在此後的行情中進進出出、經過了無數次的反復和猶豫才積累了相當的財富,同時在手中有錢的狀態下勇氣十足,這就不在此時討論了,因為大多數人只可能 吃到行情的中間一段(但願不要最後一段)。
二, 探底反彈時
凡是上漲也就必然會有下跌,同時上漲過快時就會有大的暴跌,大家都知道 機會是跌出來的,當手中有餘錢一直沒敢介入的人看到暴跌肯定是欣喜若狂,但是也可以看到5月30日大跌時在第一波介入的,往往是最近套的最深的(選擇題材 股的朋友更慘),因為他們在前一段時間內都是看到下探一百點即迅速回升,對震盪開始麻木,以為每一次百餘點的下跌都會迅速上漲,可是忽略了消息面的力量! 所以當一段時間內出現幅度較大的震盪後必須要引起警惕!
那麼如何來界定可以介入的機會呢?
下跌開始縮量,恐慌性開始穩定,陰線實體開始變 短,指標股和績優股開始反翹,第二天上漲時開始放量,陽線實體大於前一天的陰線實體,消息面開始回暖,同時要看本次下跌後又向上反彈的空間有多少?(觸及 上次高點還有多少空間,空間越大就越安全)迅速介入主力大單的品種,如果第一次反彈沒有抓住,第二次靠近這個點位就不要猶豫。
三, 剛上市的次新股
經 過好事者的測算,上海市場上市後的新股表現上漲的為90%以上,而深圳市場上市後的表現較差,上漲的僅為60%,而且很多會高開後連續下跌(這是由於深圳 上市的是小盤股,股價容易被操控),一般來說次新股的表現是:低開低走--低開高走--高開高走--高開低走,呈循環周期狀態出現,所以當你需要在這個板 塊介入時首先就需要判斷出目前處在哪個階段?中國國航上市時是此輪循環的最低點,而後是逐步上升階段,一旦出現新股上市後高開低走,整個行情里出問題的時 間也不遠了!
四, 一周內何時介入?
有很多新股民是在朋友賺錢的誘惑下,在道聽途說的蠱惑下介入股市,所以當他們准備好錢後只是問現在哪個股票可以買入?然後一悶頭就往裡沖!由於每周交易時段都會受到上一周行情或消息面的變化而波動,所以在一周中的那個階段買入將會決定你買入的成本與賺錢與否。
因此在連續出現黑色星期一或星期五時,你就沒必要在其他時段買入,特別是當大家都對周末可能出現利空消息時你的判斷就至關重要了(剛剛出過利空後還會連續出台此類消息嗎?)如果你等到確實沒有利空消息時的周一買入,往往會看到一片高開的景象,成本之高可想而知!
五, 一天內的買入時機
當 你判斷好在這一天買入時,在上午還是下午買入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因素。就目前的走勢來看,由於指數站在高位,震盪加劇,即使前一天沒有不利的消息出現,大 盤在高開後也不可能一路上揚,往往會在開盤後半小時後出現迅速下探以確認上升的動力,這時除非是相當活躍的股票,一般都會出現反復,同時由於T+0交易制 度,下午兩點後進場的意願就會減弱,所以這時也會有較大波動,而這時是你進場撿便宜貨的時候。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㈢ 如何把一個股指擇時交易系統改造為股票倉位管理系統
倉位管理需要自己的心態!
㈣ 如何選擇股票買入時機
選擇合適的時機買入股票:
1、投資思想認識上要秉承保守和苛刻的理念信條
理念一:在投資買入之前要做好六個准備:信心准備、情緒准備、現金准備、策略准備、眼光准備、風險准備。
理念二:要知道買不上具有深度價值的廉價位置很正常,也許3~5年內能有3~5個標的符合條件就不錯了。其實市場永遠不缺機會,根本不用擔心買不上,有些朋友估值時候總糾結:「買不上怎麼辦?」簡單記住這樣一句話:「買不上也很正常,因為我們不是僅僅為了買入而估值,但一經買入的,必將為復利收益做出積極貢獻。絕大多數買不上是由於貪婪和恐懼,貪婪,使你過早地就全倉傾倒在價格高位;恐懼,使你錯過明顯的廉價位置而被迫追漲。合理的買入說來也簡單,就是在你認為的價值區域再加幾道保險,然後嚴守標准就行了。
理念三:安全邊際就是要苛刻地討價還價,而不是過分褒揚未來的成長預期,當然定性分期其長期成長因素是必須的。有些朋友隨意買入過往或臆想的成長股,大多數都是寄託在虛幻的期望或炒作中。因此要學會固執己見,我行我素地獨立思考問題,哪怕是教條些,也要避免外界高成長估高價格和市場喧囂熱點的誘惑。
2、操作方法上解決方案
解決方案一:固定跟蹤,量化買入價格和買入倉位尺度。
將自己所有認為可能成為投資標的的股票、債券、基金等都搜羅一起,做一個全市場范圍內大的投資標的池子,然後結合你的較為深度的評估標准,來量化首筆頭寸建立的具體區域,並且將幾乎所有的價格變化都考慮在內,去繼續制定你未來可能的最佳解決方案,這里包括買入價格和尺度,或是評估標准和細則、買入倉位尺度大小,如何量化前端的風險風控等等。
解決方案二:不在盤中做決定,提前幾周甚至幾個月做好投資計劃,最好要做專門的風險評估。
這就是接下來的理念原則的執行問題,機構投資者可將策略計劃制定人員和具體執行交易人員分開,各司其職。交易計劃定製在幾個月或幾周前完成,沒有特殊原因,不準在具體交易時間段內下達交易指令。
而個人投資者要想法迴避在交易時間打開交易系統,所有交易必須全部在9:30前掛單完成,所有掛單都符合事前所制定之交易計劃。
解決方案三:組合式買入,倉位控制。
絕對避免提早買入是不現實的,但我們可以適當分散組合時買入,比如規定某同類板塊買入上限,盡可能找行業稍有對沖性質的板塊,比如大盤和小盤都安排適當比重,黃金資源類和科技消費類配比,醫葯類和周期類配比,股票和低風險基金債券比例等等,當然具體買入倉位結果是順其價值深度而自然形成的倉位,但總體上我們可以稍加控制買入進度和買入對象。這樣即便是某些品種買入過早,也可以有迴旋餘地。
基於過去我的「買入成本稍高」的問題,幾年來潛心研究價值投資的買入的具體解決方案等系列問題,得到了一些比較深刻的認識。用長周期眼光看,買入成本稍高已經成為成熟投資人最突出的嚴重問題,雖不可能完全消除,但如果有能力和手段去減少這種成本損耗,盡可能提高資金使用效率,不僅能提高熊市中的防禦能力,而且對投資業績的提高和投資心態的平衡也大有裨益。
㈤ 股票的擇時是什麼意思
股票擇時即為介入的時間,這是最為重要的,介入時間選得好,就算股票選得差一些,也會有賺,但介入時機不好,即便選對了股也不會漲,而且還會被套牢。
㈥ 怎樣買賣股票和基金啊
買股票需要你對股票市場有所了解,並根據銀行賬號(設定為三方存款)到證券公司開戶,開戶最低限由證券公司定,一般為5000元.可開通網上交易。
基金是專家幫你理財。基金的起始資金最低是1000元,定投200元起
買基金到銀行或者基金公司都行。銀行能代理很多基金公司的業務,具體開戶找銀行理財專櫃辦理。現在有些證券公司也有代理基金買賣的。在銀行開通網上銀行後網上購買一般收費上有優惠。
先做一下自我認識,是要高風險高收益還是穩健保本有收益。前一種買股票型基金,後一種買債券型或貨幣型基金。確定了基金種類後,選擇基金可以根據基金業績、基金經理、基金規模、基金投資方向偏好、基金收費標准等來選擇。基金業績網上都有排名。穩健一點的股票型基金可以選擇指數型或者ETF. 定投最好選擇後端付費。恕不做具體推薦,鞋好不好穿只有腳知道。
一般而言,開放式基金的投資方式有兩種,單筆投資和定期定額。所謂基金「定額定投」指的是投資者在每月固定的時間(如每月10日)以固定的金額(如1000元)投資到指定的開放式基金中,類似於銀行的零存整取方式。 由於基金「定額定投」起點低、方式簡單,所以它也被稱為「小額投資計劃」或「懶人理財」。
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具有類似長期儲蓄的特點,能積少成多,平攤投資成本,降低整體風險。它有自動逢低加碼,逢高減碼的功能,無論市場價格如何變化總能獲得一個比較低的平均成本, 因此定期定額投資可抹平基金凈值的高峰和低谷,消除市場的波動性。只要選擇的基金有整體增長,投資人就會獲得一個相對平均的收益,不必再為入市的擇時問題而苦惱。
㈦ 巴菲特買股票會擇時嗎
當前諸多公司選擇拆股,巴菲特卻認為拆股促進短線交易,而非讓股東長期持有。巴菲特建議個人投資者買入並持有,更具體講是對股指買入並持有。事實上,巴菲特很懂得擇時投資,他會買入後賣出,比如前些天伯克希爾年報顯示,當前其持現金比例為公司成立以來最高。那麼巴菲特是如何把握買賣時點的呢?
1992年,巴菲特在致股東的信中稱:
人們應該投資貼現現金流(Discounted Cash Flow)最大的資產。盡管多數時候估值模型顯示,股票比債券便宜,但並不總是如此。若經過計算後債券比股票便宜,那麼應買入債券。
道理很簡單,債券VS股票,誰便宜買誰。然而問題是,巴菲特是如何計算「價值」的呢?他提到的貼現現金流基於多種假定(未來年度的現金流收入、貼現利率等),參數不同結果大不相同。
JESSE FELDER在其博客中寫道,有一種便捷的方法來近似「貼現現金流」。巴菲特曾表示,美股整體市值與GDP比率(Market Cap / GDP),是判斷估值處於什麼位置的最好指標。有人對巴菲特最愛的指標進行研究,發現它能很好地預測股市。FELDER用1950~2013年數據進行測試,發現若該比率低,那麼未來10年收益率就高,反之亦然,這在80%的時間里是成立的。數據來自FRED和Roert Shiller教授網站。
1999年,巴菲特稱很難認為未來17年股市會如過去17年那樣出色。巴菲特認為1982年時股市非常誘人(美股整體市值與GDP之比為0.333),而1999年時他認為美股不太具吸引力了(比率為1.536)。
下圖為1950年以來,美股整體市值與GDP比率VS10年期美債收益率。如果每年年底做一次美債與美股的調倉,那麼會是:1950~1980年持美股,1981年持美債,1982~1995年持美股,1996~2002年持美債,2003~2004年持美股,2005~2008年持美債,2009~2012年持美股,2013年起持美債。
㈧ 新開戶用戶,需下一交易日開市後方可進行股票買賣,是什麼意思
開戶當天雖然下來了賬戶,但是交易所的中登系統裡面還是沒有數據,需要等當天交易所結算完成後第二個交易日才能進行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