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為什麼在網上買賣股票時,實際買入價比委託買入價高出一些,應該如何操作才能按照我所委託的價格買入股票
因為有傭金,成交價格會給傭金算上,另外一個是印花稅,買入的時候沒有印花稅,賣出的時候收印花稅,印花稅是全國統一的千1,
㈡ 為何我買股票的成本價會比購買時的價格高
今年的A股市場專治各種不服。
從1200元的貴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恆瑞醫葯,再到3000億市值的醬油股。
什麼樣的白馬股都可能會辜負你,只有消費行業的核心資產才是穩穩的幸福。
不過從傳統意義上的估值情況來看,大消費板塊無論市盈率(PE)還是市凈率(PB),都已經不便宜了:
① 食品飲料行業的PE為32.17倍,達到歷史百分位68%,PB為6.5倍,達到歷史百分位的81%;
② 細分白酒板塊市盈率更是高達32.17倍,遠高於歷史均值水平。
消費股的估值,過高了嗎?
國泰君安零售團隊最新發布《堅守消費龍頭,分享中國成長》,詳細地分析了消費股估值邏輯正在發生的轉變。
本文共2303字,預計閱讀時間10分鍾,拉至本文底部可閱讀本文核心觀點。
還記得美國「漂亮50」嗎?
探討消費白馬股估值是否過高的問題之前,我們不妨先回顧下美國20世紀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謂「漂亮50」,指的是美國20世紀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備受追捧的50隻大盤股,它們當中有很多我們至今仍然耳熟能詳的消費品牌,比如麥當勞、可口可樂等等。
「漂亮50」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高盈利、高PE同時存在,直譯為「很貴的好股票」。
自1971年開始,「漂亮50」股價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數超過40倍,最高的寶麗來公司估值甚至超過了90倍,而同期標普500估值中位數僅為12倍。
縱觀市場,我們不難發現,消費股尤其受到大資金的重點青睞。分析其背後原因,我們認為有兩點:
1、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 2、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消費股抱團行情何時會結束?
仍舊以美國「漂亮50」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終結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國大幅的財政赤字和信貸擴張積聚高通脹泡沫,糧食危機觸發CPI上行,美聯儲不得不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導致通脹進一步惡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蝕企業盈利,企業毛利率和盈利增速雙雙下行,股市由牛轉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開始回落,盈利穩定性受到市場質疑。
我們認為,A股機構「抱團取暖」的現象只可能在兩種情況下被打破:
1)消費龍頭業績持續低於預期,但目前而言,貴州茅台、五糧液、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白馬股營收和凈利潤保持穩定增長;
2)像美國「漂亮50」那樣,A股遭遇大的外部變動,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級或全球經濟斷崖式衰退,但目前來看概率很小。
兩種情況在目前來看可能性都很小。
後續如何配置?
後續配置上,我們建議從兩條主線主線挖掘投資機會。
1)供給看效率:經營效率高、業績增長穩健、競爭優勢明顯的龍頭企業,將會持續通過擠壓中小企業的市場份額來獲得成長,值得重點關注。
2)需求看紅利:三四線市場仍存在巨大的消費需求紅利,看好所處賽道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尤其是戰略重心向低線級市場擴張、能夠通過自身管理及成本優勢提升市場份額的龍頭公司。
本文觀點總結:
1從傳統意義上來說,大消費板塊現在已經不便宜了。
2 但消費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其龍頭股不應簡單按照市盈率(PE)判斷估值水平高低。
3消費行業的估值體系正在從PE模型向DDM模型轉變。消費龍頭一旦建立起足夠深的「護城河」,穩健增長、市佔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續分紅等就足以支撐其估值水平。
4 國內資金和海外資金在大消費行業保持了較高的配置熱情。消費股受到大資金青睞的原因是其業務模式清晰,財務內容簡單,且在經濟下行期更具避險屬性。
5 消費股抱團行情在短期內不容易被打破。後續配置上,從供給看,關注龍頭企業;從需求看,關注成長性強、行業邏輯和收入端均有支撐的企業。
㈢ 買股票時成交價為什麼比買入價高
目前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同時採用集合競價和連續競價兩種競價方式。即對每個交易日上午9:15至9:25撮合系統接受的全部有效委託進行集合競價處理,對其餘交易時間的有效委託進行連續競價處理。 集合競價是這樣確定成交價的:1、系統對所有買入有效委託按照委託限價由高到低的順序排列,限價相同者按照進入系統的時間先後排列;所有賣出有效委託按照委託限價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限價相同者按照進入系統的先後排列。2、系統根據競價規則自動確定集合競價的成交價,所有成交均以此價格成交;集合競價的成交價的確定原則是,以此價格成交,能得到最大成交量。3、系統依序逐步將排在前面的買入委託和賣出委託配對成交,即按照"價格優先、同等價格下時間優先"的成交順序依次成交,直到不能成交為止,即所有買委託的限價均低於賣委託的限價。未成交的委託排隊等待成交。 集合競價後新的委託逐筆進入系統,與排隊的委託進行連續競價撮合。 連續競價是這樣確定成交價格的:對新進入的一個買入有效委託,若不能成交,則進入買委託隊列排隊等待成交;若能成交,即:其委託買入限價高於或等於賣委託隊列的最低賣出限價,則與賣隊列順序成交,其成交價格取賣方叫價。對新進的餓一個賣出有效委託,若不能成交,則進入賣委託隊列排隊等待成交;若能成交,即:其委託賣出限價低於或等於買委託隊列的最高買入限價,則與買委託隊列順序成交,其成交價格取買方叫價。這樣循環往復,直至收市。
㈣ 股票交易中委託買入價高於委託賣出價時系統會怎樣撮合
成交價格的確定原則為:
(一)最高買入申報價格與最低賣出申報價格相同,以該價格為成交價格;
(二)買入申報價格高於即時揭示的最低賣出申報價格的,以即時揭示的最低賣出申報價格為成交價格;
(三)賣出申報價格低於即時揭示的最高買入申報價格的,以即時揭示的最高買入申報價格為成交價格。
(4)股票交易時買入價比當時價還高擴展閱讀:
影響因素
影響股票價格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上市公司的基本面
上市公司的基本麵包括:公司的競爭地位、公司的贏利水平、財務狀況、股息政策、經營管理能力。公司的競爭地位和公司的贏利水平是最重要的因素。
(2)股票市場的平均市盈率
同一隻股票在不同的股票市場將有不同的價格。中國的A股和B股是最好的例子,同樣一隻股票在兩個市場的價格差異如此之大。股票市場的平均市盈率影響股票的價格。
(3)莊家的人為控制
股票市場上的股票價格被人為控制是人人皆知的事實。同一板塊的兩只股票,它們的基本面幾乎一樣,但如果其中一隻有莊家控制,另一隻沒有莊家控制,它們的股價會產生天大的差異。
㈤ 股票買賣 如果掛單買入價比股價還要高,到時成交價是掛單價還是股價
價高者優先,同價者時間優先,比如你說的,現買入價為4.99元,而賣出價為5元,如果有人出6元買入10000手的話,那麼他就以5元的價格買入5元的掛單,如果5元的掛單不夠,則會以高於5元的次價買入,以此類推,直到買夠10000手止,賣出也是這樣交易的
㈥ 股票買入時假如掛單價高於當時價,怎麼成交
股票買入時假如掛單價高於當時價,那麼要看賣一價格多少,如果買價高於賣一價格,那麼就會以賣一價格成交。這里不考慮買賣數量。如果賣一價格的掛單成交完了,買單還沒成交完,就會繼續以賣二價成交。
㈦ 股票設定的購買價格比實時的價格高會馬上成交嗎
會的,會以當時的買一或賣一的最新價格成交。
㈧ 為什麼網上股票交易買到股票成本價總比下單價格高呢
成本里包括印花稅,過戶費1元,傭金(現在貌似漲不少,最低是萬分之11,也就是你成交金額1w的時候包括買賣,都要付11元),賣的時候也還是要收取一定的費用的。。。。 操作軟體里有明細的,可以多了解一些,
㈨ 為什麼股票開盤時我賣出的價比我的報價高
是那樣的 開盤集合競價中 你報價是4.79<4.83 如果你報4.85 那就賠了 交易價還是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