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股票市場上的融資融券是怎麼回事,怎麼交易請高手解釋一下
股票市場上的融資融券是怎麼回事,怎麼交易?融資融券交易又稱「證券信用交易」或保證金交易,是指投資者向具有融資融券業務資格的證券公司提供擔保物,借入資金買入證券(融資交易)或借入證券並賣出(融券交易)的行為。包括券商對投資者的融資、融券和金融機構對券商的融資、融券。從世界范圍來看,融資融券制度是一項基本的信用交易制度。通俗的說,融資交易就是投資者以資金或證券作為質押,向證券公司借入資金用於證券買入,並在約定的期限內償還借款本金和利息;投資者向證券公司融資買進證券稱為「買多」。融券交易是投資者以資金或證券作為質押,向證券公司借入證券賣出,在約定的期限內,買入相同數量和品種的證券歸還券商並支付相應的融券費用;投資者向證券公司融券賣出稱為「賣空」。
⑵ 我想問下國內股票市場如何進行融資融卷交易具體是怎麼操作的個人能做嗎
現在還是50W門檻吧,而且90隻標的股,其實券商持有的股票有限,能融券做空的品種也有限,建議你做股指期貨
⑶ 信用交易對股票市場有何影響
一般情況,當客戶非常看好一隻股票,就會在劵商那裡繳納一部分保證金,餘款由卷商墊付,讓卷商買入特定數量的指定的證劵(融資)。當客戶感覺一隻股票很差將來下跌的時候,就會從卷商那裡借來股票賣出,等股票下跌的時候買入股票歸還卷商(融卷)。所以,當有人借錢買股票,說明他很看好這個股票,或者借股票賣錢的時候他認為股票會下跌。我們在做股票分析的時候可以參考一下,一直股票有沒有客戶信用交易擔保證劵賬戶。如果有並且是買入,我們可以認為該股票未來上漲的概率大,參與交易的買方能量較大。
⑷ 信用交易對股票市場有何影響
這個看看國外的期貨就知道了。
國外的股票可以買空賣空,但是這並沒有左右股票的走勢,他們的股票仍然按照公司的盈利能力波動
⑸ 進行股票信用交易的具體步驟是什麼 有什麼限定 保證金有最低限定嗎
進行股票信用交易的具體步驟和限定:
1、要到證券交易營業部去開戶
2、根據所持的卡或本到相應的銀行辦理監管手續
3、向卡或本上注入本金
4、進行股票買賣交易
股票開戶指投資者在證券交易市場上買賣股票之前在證券公司開設證券賬戶和資金賬戶,並與銀行建立儲蓄等業務關系的過程。
隨著證券交易的發展,股票開戶分為現場開戶與非現場開戶,其中現場開戶指投資者在證券公司營業部櫃台辦理開戶的過程;非現場開戶包括見證開戶、網上開戶及中國結算公司認可的其他非現場開戶方式 。詞條詳細介紹現場開戶流程和非現場開戶流程。
⑹ 股票信用交易怎麼辦理
股票信用交易,又叫保證金交易或墊頭交易,也是通常所說的買空賣空,這就是當投資者在看好後市但資金又不充足時,以將購入的股票為擔保向經紀人借入一定的款項來購買股票,或在看空後市時但沒有股票,以一定數額的資金為擔保向經紀人融通股票而賣出股票的行為。
股票的信用交易可分為保證金多頭交易和保證金空頭交易。
1、保證金多頭交易及融資交易,亦稱多頭交易。當投資人預料股票行情將上漲,他想立即買入而後在合適的時機以更高的價格賣出,但他手中現金不夠,於是通過股票信用交易方式,按照規定比例預交一部分價款,其餘的差額部分由經紀人設法墊付,這就是保證金多頭交易。在保證金多頭交易中,投資人可以少許的現款買入價值較大的股票。當股票行情上漲後,投資者可將股票拋出,再將借款本息償還與經紀人,從而獲得較多的盈利。
2、保證金空頭交易即融券交易,也稱賣空交易。當投資者預期股票價格將下降時,他想從股票的下跌中得到好處,但其手中股票不多甚至一點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下,他也可藉助於信用交易方式,向經紀人交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而後由該經紀人墊付股票,同時將股票出售,這就是保證金空頭交易。當一段時間股價下跌後,投資人再以市價買進同等數額的股票歸還與經紀人,扣除傭金和墊款的利息後,其餘額就是投資人賣出買進差價利潤。
⑺ 跪求金融市場信用交易的意義以及弊端,金融衍生交易的意義和弊端,消費者信用的作用和風險。
資本市場作為舶來品,多年來我國一直跟在西方後面照搬西方成熟模式,缺乏創新與特色。信用交易制度在成熟市場國家已經被廣泛運用且證明效果良好,目前在國內受到各方熱捧,擬訂中的《證券法(草案)》也明確採納了這種制度。筆者認為,信用交易制度的出台,應充分考慮到我國投資者的素質和風險承受能力,券商的風險監控水平以及監管機構的監管經驗,應當慎行。
在現行法制環境下,證券融資融券交易被歸於禁止之列。《證券法》明確規定「證券交易以現貨進行交易」,禁止證券公司「從事向客戶融資或者融券的證券交易活動」。但現實中,雖然監管部門監管力度不斷加大,但券商挪用客戶保證金為股民「透支」情況仍然盛行,方式越來越隱蔽,引起的訴訟越來越多,長此以往,必釀成金融風險。「堵」不如「疏」,不如使之合法化,通過制訂規范的操作流程和風險監控程序讓處於半地下的融資融券活動從隱蔽走向規范,及時暴露出什麼問題也可以及時控制風險。
眾所公認我國的證券市場是單邊市。行情好大家都爭相殺入賺錢,行情跌則爭相斬倉止損,客觀上形成了「共振」效應,加倍放大了股指的振盪幅度。據統計,從1996年到2002年,我國股票市場的年平均波動幅度達30%左右。參與各方利益高度一致,一賺俱賺,一損俱損,只能做多,不能做空,導致市場一味地追高。而在完善的融資融券制度下,可以通過買空、賣空組合鎖定收益與損失,即使遭遇熊市也可以利用做空機制迴避風險,使市場本身具備價格穩定器的作用。而且長時間以來,伴隨市場的低迷,我國滬深股市均交投慘淡,常常一天成交量兩市加起來不到100億元。而證券市場要實現其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維持一定的交易活躍程度是前提。從這個意義上說,拓展券商的融資融券渠道,進而活躍股市交易,是應時之需。
目前我國的證券行業處於全面虧損局面。據統計,近兩三年來每年中國證券公司虧損均高達數百億元。相當多券商處於虧損甚至破產邊緣,券商的困境最終會形成連鎖反應傳遞到整個金融市場,形成金融風險。而目前國內券商的贏利方法有限,收入仍大部分來自交易手續費,收入的高低主要取決於股市行情的好壞。開辟信用交易,為券商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收入來源,有利於我國證券業成功實現盈利模式的轉變,培養一批優秀的券商。
信用交易雖具有上述好處,但使用不當,也易滋生弊端。當信用交易失控之際,往往會形成市場震盪,暴漲暴跌。對投資者來說,融資融股會促使其過度投機,掌握不當會造成快速破產,危及券商經濟利益和社會秩序。信用交易也容易給市場造成一種資金充足的假象,以致管理者對市場供需情況不能真正掌握,當問題發生後,缺乏經驗的監管當局會嘗試用行政管理手段管理股市,在短期內一刀切,必然造成券商和透支者集中平倉,將給已經十分脆弱的股市再度打擊,雪上加霜。
因此,筆者認為,信用交易的推行,必須嚴格設定交易品種,加強對參與方的資格認證,並控制信用額度與交易規模,改革完善現有漲跌停等風險交易制度並輔之以先進的信息技術的適時監控系統。監管機構也要提高監管水平,對可能產生的風險做好充分准備工作。實踐中應選擇一些優質券商和優質股票進行試點,逐步放開、擴大,從點到面,從試行到完善,不能操之過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