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票信用賬戶怎麼開通
開通股票信用賬戶需要的條件:
1、首先,申請人必須年滿18周歲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2、申請人需要有已開立實名普通證券交易賬戶,且擬申請的信用證券賬戶與其普通證券賬戶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完全一致。
3、申請人已在開戶不少於6個月並有交易記錄。
(1)股票信用交易擴展閱讀:
開通股票信用賬戶需要的步驟:
申請:申請材料包括身份證、普通證券賬戶卡等。
授信審核:客戶根據要求提交資格申請材料,收到材料後,對其進行資格審查並確定授信額度。
向信用賬戶轉入擔保物,進行融資融券交易:投資者將擔保物轉入交易賬戶,賬戶被激活,投資可以進行交易。
② 信用交易是什麼
信用交易又稱"保證金交易",指客戶按照法律規定,在買賣證券時只向證券商交付一定的保證金,由證券商提供融資或融券進行交易。客戶採用這種方式進行交易時,必須在證券商處開立保證金賬戶,並存入一定數量的保證金,其餘應付證券或價款不足時,由證券商代墊。信用交易分為融資買進(即買空)和融券賣出(即賣空)兩類。 融資簡單的講就是籌集資金的過程,一般可以向銀行貸款,你可以把企業的資產等抵押給銀行,經評估公正後,如果貸款行能確認,就可以得到一定比例的貸款。現在銀行的信用貸款已取消,所以貸款一定要有資產抵押的。
另外你也可以通過典當行之類的機構取得貸款,但同樣要有資產作抵押的。
什麼是融券業務呢?如果你購買了國債希望來獲得穩定的投資收益,這時某個券商找上門來了,只要你將國債借給他使用,他不但保證你原有的國債收益不受影響,而且還再給你支付一筆可觀的費用,這就是融券業務。券商取得這筆國債後,可以將這筆國債做國債回購融入資金,並且通過對該國債回購不斷展期,使得這筆資金成為一筆穩定的低利息資金。這里有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出現了,為什麼你的國債做了回購,資金卻沒有達到你的賬上呢?根據國債回購的技術規則,交易所只認這筆國債是哪個席位的,而不是具體到個人,所以國債回購融入的資金也直接到了席位上。那麼券商根據與你達成的融券協議,就可以取得這筆資金的使用權,即融來的債券最終轉為了資金。
這么做,可以看到的收益方有三個:國債持有人獲得了更多的投資收益、券商獲得了資金、國債回購的資金提供者獲得了比銀行存款更高的利息。當然具體業務中還可以節外生枝,券商在這項業務中可以只做中介人,負責為國債持有人和融券方牽頭做中介。但是現實中,這項業務甫一開展就百蔽叢生。
首先來看國債持有人。大額國債的持有者往往是公司法人,而不會是個人。這些公司購買能夠國債,看中的是國債的安全可流通易套現,對國債可以用來做國債回購進一步發展投資理財業務也許並不熟悉。而國債被用來做了國債回購,只要證券公司營業部予以配合,帳戶上是看不到這項業務的。並且國債回購套得的資金往往用來坐莊買股票,股票很容易套現,如果設定了一定的折扣率,是一個很好的抵押品,風險並不太大。所以法人公司里具體管理國債的經手人基於這個判斷,認為自己既能夠承受國債放貸出去給機構用來做股票的風險,又不會被公司發現,很可能會私下簽署融券業務協議,個人吞得這筆業務的收益。而這個情況確實是很難監管到的。
另外,融券方這一邊風險更大。第一個風險是資金鏈風險。因為融券的利息成本很高,必須將資金用來坐莊。為了坐莊,就必須最大程度的獲得資金支持,所以這筆融券資金會被用來打造資金鏈。資金鏈是通過買入股票,股票抵押貼現,貼現資金再買股票,股票又去貼現,這樣循環下去。資金鏈是任何環節都不可以斷裂的,風險高得驚人。資金一旦吃驚,很可能就是雪崩效應,市場上出現幾只股票同時跳水。第二個風險是營業部的道德風險。因為席位操控在證券公司營業部手裡,並且業務很隱蔽,很難被發現,意味著營業部的負責人可能會做出個人行為來。營業部可以瞞著客戶將該客戶的國債做國債回購,或者是在未經公司授權的情況下,私下與客戶簽署融券業務。第三個風險是,所有風險都可能綜合發生,錯綜復雜,上升到更高層次。比如說,欺瞞客戶挪用客戶國債做回購上升到了公司層面,是該證券公司的有組織行為;還可能是融入的資金不但被用來打造資金鏈,而且被用來投入房地產等實業,甚至被經手人捲款而逃;也可能是營業部是在做第三方業務,只是做國債持有人和國債融入方的中間人,而這個融券方到處融資融券,為了維系「××系」,早已成失控局面。
這個局面很可怕,富友證券很可能是在這件事情上已經一發不可收拾。從近期大量股票跳水來看,國債回購變法之舉將帶來極大的震動。
③ 股票信用交易的保證金多頭交易
保證金多頭交易及融資交易,亦稱多頭交易。當投資人預料股票行情將上漲,他想立即買入而後在合適的時機以更高的價格賣出,但他手中現金不夠,於是通過股票信用交易方式,按照規定比例預交一部分價款,其餘的差額部分由經紀人設法墊付,這就是保證金多頭交易。在保證金多頭交易中,投資人可以少許的現款買入價值較大的股票。當股票行情上漲後,投資者可將股票拋出,再將借款本息償還與經紀人,從而獲得較多的盈利。
在股票的信用交易中,做保證金多頭交易的前提是投資者預測行情上漲,如股票後市不像投資者預測的那樣樂觀,則投資者的損失也將加倍。
如某投資者認為某種股票的價格將上漲,其市價為每股100元,但其手中只有1萬元資金,只能購入1手。他想大量買進然後在上漲時拋出以獲取高額價差,就決定做保證金多頭交易,於是該投資者與券商簽訂信用交易協議,言明保證金比例為25%。這樣,該投資者便以每股100元的價格購得股票4手。不久之後,股票價格上漲到每股120元,該投資者便拋出股票並與經紀人清算,在扣除各種費用後,該投資者每手股票賺得價差1700元,4手股票累計賺取利潤6800元。如果不採取信用交易方式,該投資者用自己的資金也就只能買1手股票,能賺得的利潤也就1700多元。
如果投資者的預測錯誤,其損失將比不做信用交易要大得多。如上例中,投資者購入股票後價格不漲反而急劇下跌,為了避免股價進一步下跌造成更大的損失,該投資者決定以每股80元的價格將股票拋出,這樣每手股票就造成虧損2300元。如果投資者僅用自有資金購入股票,其虧損也就2300元,但由於採取了信用交易,該投資者累計將損失9200元,幾乎將把自己的本錢都賠了進去。
④ 股票信用交易的基礎是什麼
支付保證金等,
⑤ 股票信用交易的保證金空頭交易
保證金空頭交易即融券交易,也稱賣空交易。當投資者預期股票價格將下降時,他想從股票的下跌中得到好處,但其手中股票不多甚至一點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下,他也可藉助於信用交易方式,向經紀人交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而後由該經紀人墊付股票,同時將股票出售,這就是保證金空頭交易。當一段時間股價下跌後,投資人再以市價買進同等數額的股票歸還與經紀人,扣除傭金和墊款的利息後,其餘額就是投資人賣出買進差價利潤。
在保證金空頭交易中,其前提條件是投資者預測行情下跌並補證實,如股票後市不象投資者預測的那樣下跌,則投資者的損失也將加倍。
如某種股票的市價為每股100元,投資者認為它的價格已處高位,其不久將下跌,但其手中只有1萬元資金而不持有該種股票。他想大量拋售該種股票然後在價格下跌後補進以獲取高額價差,於是他決定做保證金空頭交易。該投資者與券商簽訂信用交易協議,言明保證金比例為25%,這樣,該投資者便從券商處借得股票4手並以市價拋出。其後不久,該股票價格果然跌至每股80元,該投資者便將股票買回交與券商並與其結算。在扣除各種費用後,該投資者每手股票賺得價差1700元,4手股票累計賺取利潤6800元。
如果預測錯誤,投資者將因股票價格的上漲而遭受損失。
假設投資者拋出股票後價格不跌反漲,為了避免股價進一步上漲帶來更大的損失,該投資者決定以每股120元的價格將股票買回,這樣每手股票就造成虧損2300元,4手就一共造成虧損9200元。
⑥ 股票信用交易怎麼辦理
股票信用交易,又叫保證金交易或墊頭交易,也是通常所說的買空賣空,這就是當投資者在看好後市但資金又不充足時,以將購入的股票為擔保向經紀人借入一定的款項來購買股票,或在看空後市時但沒有股票,以一定數額的資金為擔保向經紀人融通股票而賣出股票的行為。
股票的信用交易可分為保證金多頭交易和保證金空頭交易。
1、保證金多頭交易及融資交易,亦稱多頭交易。當投資人預料股票行情將上漲,他想立即買入而後在合適的時機以更高的價格賣出,但他手中現金不夠,於是通過股票信用交易方式,按照規定比例預交一部分價款,其餘的差額部分由經紀人設法墊付,這就是保證金多頭交易。在保證金多頭交易中,投資人可以少許的現款買入價值較大的股票。當股票行情上漲後,投資者可將股票拋出,再將借款本息償還與經紀人,從而獲得較多的盈利。
2、保證金空頭交易即融券交易,也稱賣空交易。當投資者預期股票價格將下降時,他想從股票的下跌中得到好處,但其手中股票不多甚至一點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下,他也可藉助於信用交易方式,向經紀人交納一定比例的保證金,而後由該經紀人墊付股票,同時將股票出售,這就是保證金空頭交易。當一段時間股價下跌後,投資人再以市價買進同等數額的股票歸還與經紀人,扣除傭金和墊款的利息後,其餘額就是投資人賣出買進差價利潤。
⑦ 進行股票信用交易的具體步驟是什麼 有什麼限定 保證金有最低限定嗎
進行股票信用交易的具體步驟和限定:
1、要到證券交易營業部去開戶
2、根據所持的卡或本到相應的銀行辦理監管手續
3、向卡或本上注入本金
4、進行股票買賣交易
股票開戶指投資者在證券交易市場上買賣股票之前在證券公司開設證券賬戶和資金賬戶,並與銀行建立儲蓄等業務關系的過程。
隨著證券交易的發展,股票開戶分為現場開戶與非現場開戶,其中現場開戶指投資者在證券公司營業部櫃台辦理開戶的過程;非現場開戶包括見證開戶、網上開戶及中國結算公司認可的其他非現場開戶方式 。詞條詳細介紹現場開戶流程和非現場開戶流程。
⑧ 普通股票交易和融資融券交易的區別
融券交易是指客戶想證券公司提供擔保品,借入證券並賣出的行為。
在投資者看空某隻證券、預測該證券價格將要下跌時,雖無此證券持倉,卻可以向證券公司借入證券並賣出該看空的證券,在高位進行「融券賣出」,低位「買券還券」,以獲取價差收益。
融券交易的交易范圍是在證券公司融券標的的證券名單內的證券,並且證券公司需有足夠的券源,才可以進行融券業務。融券的最長期限不得超過6個月,如果合約到期前,證券公司可根據客戶的申請為客戶辦理展期,每次展期的期權不得超過六個月。
普通股票交易和融資融券交易的區別:
普通投資者要想參與此種交易,首先得到或得批準的開設此種業務的券商那裡簽訂一個融資融券合同和一個融資融券風險揭示書。然後又券商為你設立一個信用資金賬戶和信用證券賬戶。
一是投資者從事普通證券交易,買入證券時,必須事先有足額資金;賣出證券時,則必須有足額證券。而從事融資融券交易則不同,投資者預測證券價格將要上漲而手頭沒有足夠的資金時,可以向證券公司借入資金買入證券;預測證券價格將要下跌而手頭沒有證券時,則可以向證券公司借入證券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