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市中常用的幾個著名理論是什麼理論
股市著名的兩大理論:
1、是零股交易理論。所謂零股,是指不滿一手的交易。美國的股票價格普遍較高,如果每一次交易都要一手,許多散戶就無法購買,所以就有了專做零股交易的。零股交易理論,就是以零股交易的活躍與否來判斷市場。如果零股交易的買盤非常活躍,那就意味著行情快到頭了,反之則意味著市場快到底了。
2、還有一個是主力測市理論。當主力機構的持倉比例達到高峰,或主力機構都紛紛看好後市時,就意味著行情到頭了;反之則意味著市場快到底了。
2. 股票交易的成交原理
股票交易的成交原理是先掛單委託,然後股票交易系統按照一定原則進行交易的自動促成。(股票的成交的基本原理是供求關系,供大於需求價格上漲,反之股價下降)
股票交易是指股票投資者之間按照市場價格對已發行上市的股票所進行的買賣。股票公開轉讓的場所首先是證券交易所。中國大陸目前僅有兩家交易所,即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
交易促成遵循的基本原則是:
價格優先原則表現為:價格較高的買進申報優先於較低的買進申報,價格較低的賣出申報優先於較高的賣出申報。
價格最高的買方報價與價格最低的賣方報價優先於其他一切報價成交。
時間優先原則要求:在以相同的價格申報時,應該與最早報出該價格的一方成交。
客戶委託優先原則表現為:證券公司在自由買賣與代理買賣之間,優先進行代理買賣。
3. 股票交易原理是什麼
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發行的股份憑證,代表著其持有者(即股東)對股份公司的所有權,購買股票也是購買企業生意的一部分,即可和企業共同成長發展。
這種所有權為一種綜合權利,如參加股東大會、投票表決、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收取股息或分享紅利差價等,但也要共同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獲取經常性收入是投資者購買股票的重要原因之一,分紅派息是股票投資者經常性收入的主要來源。
股票收益即股票投資收益,是指企業或個人以購買股票的形式對外投資取得的股利,轉讓、出售股票取得款項高於股票帳面實際成本的差額,股權投資在被投資單位增加的凈資產中所擁有的數額等。股票收益包括股息收入、資本利得和公積金轉增收益。
股票投資的分析方法主要有如下三種:基本分析、技術分析、演化分析。它們之間既相互聯系,又有重要區別。相互聯系之處,主要表現在投資決策的具體應用層面——技術分析要有基本分析的支持,才能避免「緣木求魚」,而技術分析和基本分析要納入演化分析的基本框架,才能提高其科學性、適用性、時效性和可靠性!
重要區別之處,主要體現在如何理解人與市場關系的哲學層面——技術分析派認為市場是對的,股價走勢已經包含了所有有用的信息,其基本理念是「順勢而為並及時糾錯」;基本分析派認為他們自己的分析是對的,市場出錯會經常發生,其基本理念是利用市場出錯機會「低價買入並長期持有」;演化分析派則認為市場和投資者的對與錯,無論在時間和空間上,還是在形式和內容上,都不存在普世、恆定、統一的評判標准,而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性弱點與市場生態的協同演化進程,其基本理念是「一切以生物本能與進化法則考量為前提」。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由於受到機械論的思維定式和各種先入為主的理論或方法的嚴重影響,投資者在股票交易決策活動中,存在著許多誤區與困境,其中最常見的誤區,就是在認識論上復雜問題簡單化,在方法論上卻又簡單問題復雜化;最主要的困境在於,技術分析的有效性「此一時彼一時」已實屬常態,其科學性和可靠性一直受到廣泛質疑,而基本分析的客觀性顯然是「見仁見智」,其適用性、准確性、可行性也受到嚴峻挑戰!
⑴基本分析(Fundamental Analysis ):基本分析法是以傳統經濟學理論為基礎,以企業價值作為主要研究對象,通過對決定企業內在價值和影響股票價格的宏觀經濟形勢、行業發展前景、企業經營狀況等進行詳盡分析,以大概測算上市公司的長期投資價值和安全邊際,並與當前的股票價格進行比較,形成相應的投資建議。基本分析認為股價波動軌跡不可能被准確預測,而只能在有足夠安全邊際的情況下買入股票並長期持有。
⑵技術分析(Technical Analysis):技術分析法是以傳統證券學理論為基礎,以股票價格作為主要研究對象,以預測股價波動趨勢為主要目的,從股價變化的歷史圖表入手,對股票市場波動規律進行分析的方法總和。技術分析認為市場行為包容消化一切,股價波動可以定量分析和預測,如道氏理論、波浪理論、江恩理論等。
⑶演化分析(Evolutionary Analysis):演化分析法是以演化證券學理論為基礎,將股市波動的生命運動屬性作為主要研究對象,從股市的代謝性、趨利性、適應性、可塑性、應激性、變異性和節律性等方面入手,對市場波動方向與空間進行動態跟蹤研究,為股票交易決策提供機會和風險評估的方法總和。演化分析從股市波動的本質屬性出發,認為股市波動的各種復雜因果關系或者現象,都可以從生命運動的基本原理中,找到它們之間的邏輯關系及合理解釋,並為股票交易決策提供令人信服的依據。
4. 股票交易原理
基本原理就是低買高賣。
股票交易的成交原理是先掛單委託,然後股票交易系統按照一定原則進行交易的自動促成。(股票的成交的基本原理是供求關系,供大於需求價格上漲,反之股價下降)
股票交易是指股票投資者之間按照市場價格對已發行上市的股票所進行的買賣。股票公開轉讓的場所首先是證券交易所。中國大陸目前僅有兩家交易所,即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
交易促成遵循的基本原則是:
價格優先原則表現為:價格較高的買進申報優先於較低的買進申報,價格較低的賣出申報優先於較高的賣出申報。
價格最高的買方報價與價格最低的賣方報價優先於其他一切報價成交。
時間優先原則要求:在以相同的價格申報時,應該與最早報出該價格的一方成交。
5. 股票理論常識有哪些
一,股票理論常識:
道氏股價波動理論
波浪理論
成長周期理論
股票價值理論
信心理論
隨機漫步理論
亞當理論
黃金分割率理論
相反理論
證券市場分析論
6. 股票時空結構理論概述
①.時間循環
循環是周而復始的運動。從物理學的角度看,正指由低點至低點的運動。由此延伸出高—高,低—高及高—低四種方式,再分為長中短期的類別,至於多長及短至何種分寸,並無嚴格屆定,僅是相對而言,也從側面表明時間的無限可分特性及無限延長的物理特徵,它早於人類就存在於宇宙之中,另外,宇是空間的別稱,宙即時間代表,宇宙即是「時空」。
它由過去、現在、未來三者構成,是一個連續體系,具有不可逆性及連續性,最重要的物理特點是重復性,俗稱循環周期。由於它的無色無形的抽象特點,只能通過空間物質位移來感知。另外,它的長度與物體運動速度相關。從科學角度看,事物可分為有序及混沌兩種狀態,幾乎萬事萬物表現出有節律性的周期性運動的特理特徵,多數情況下為「外源性」,來源與宇宙節律同步,或者說自然節律是萬事萬物節律的來源。
綜合所述:構成了江恩周期理論的客觀基礎,他的時間波動法則可分解出一.數學周期;二.幾何周期;三.天文周期;四.數字周期。或者說由以上數項周期理論築成他的時間法則基礎。
筆者通過數學學習總結出,數學周期、幾何周期、天文周期、數字周期及對稱與不對稱周期及長中短周期數項方法組合成時空理論中的第一項循環——時間循環。可下設分析指標。
②.漲跌循環
當市場漲跌交替出現時,大約要經歷幾個必要的階段:一.低迷期;二.初升期;三.回襠期;四.主升期;五.未升期;六.初跌期;七.主跌期;八.反彈期;九.末跌期。歷此九個過程完成同一級別的漲跌循環。一.低迷期。當市場經過長期或者大幅下跌後,人們虧損累累,悲觀氣氛籠罩市場,許多沒耐心的投資人紛紛認賠出局,成交清淡,各種剎空預期充斥於大街小巷,輿論幾乎一致看空,市場岌岌可危,股票價格已跌無可跌是其主要特徵。
二.初升期。主要特點是對底部持懷疑態度,走勢呈不確定性,飄飄忽忽、升多跌少,高低點上移,成交量小幅增加,有部分股票呈強勢特徵,多數股票窄幅波動,徘徊不前,套牢者不願斬倉,拋出者不願進場,市場已小幅上升是主要特徵。
三.回襠期。市場經過築底盤升後,市場觀點出現分岐。多空對峙,市場被迫回頭確認底部,出現回襠走勢,成交量隨下跌而逐步減少,向下時出現強烈的惜售現象,先期轉強的股票開始領導其它同類股票轉強,空頭意識到市場已轉強停止拋售,轉持觀望態度,市場僅回到相對低位無法下行是此階段特徵。
四.主升期。強勢股已大幅上升,一漲在漲,成交量成倍增長,目前仍離回襠低點不遠,空頭亦回補,上升速度愈來愈快,向上缺口頻出,利好出現,市場做多激情出現,多數人已解套獲利,投資者均出現極高的獲利預期,輿論亦呈一邊倒態勢,群情激奮,市場升幅大、時間長,是此階段的技術特徵。
五.末升期。歷史上一階段大漲後,預期仍會延續前面的狀態,卻出現放量滯漲現象。此時多方仍占優勢,但拋售壓力無形增加,人們仍不願拋出,甚至仍在買進。股票上升時量開始減少,下跌時反而增加,多數人對此視而不見,暴跌之後再被拉起,大幅振盪,各種指標已出現背離。此時風險極大,有部分投資者淺套,但不願割肉離場,反而幻想解套出局,盛極一世,然其內質已虛,是此階段本質。
六.初跌期。前兩個過程是事物發展至極點,無以復加,市場已至高位,盡管多頭仍能控制局面,但事物內部機制已傾向於反方,市場潛移默化地由量變到質變,進入物極必反的過程中,已初露衰敗之相,無可奈何地向下運行,正所謂大勢已去。
七.主跌期。與主升期方向背道而馳,連續出現跳空向下的缺口,價跌量增,每日以最低點收市,利空頻出,通貨緊縮,違法違紀事件頻出。多數散戶已被套高位,無法斬倉,欲哭無淚。多殺多現象嚴重,反彈之力無足輕重,多方主力無影無蹤,自相踐踏,慘不忍睹。
八.反彈期。市場在超速下跌後,過低的指標在超賣區爬行,高位出局者不甘寂寞,用少量資金搏反彈,以消磨時光。逆向波出現,呈快速及小幅回升狀,時間短幅度小是主要特徵。主要出現在大幅下跌之後。
九.末跌期。市場空頭氣氛肆虐,九成人士看跌,但市場已不再大幅下跌,市場中門可羅鵲,交易清淡,滿目蒼穹,一派消亡之相。但此時卻是孕育生機之時,故盛則衰
、衰則更生,實則虛、虛則實。雖窮途末路,但已至無可復加的程度,空方耗盡最後的氣息,希望之星隨之出現。
此過程為萬事萬物的運行程度,雖有時可略過某階段,但總體為此。
③.強弱循環
當分析認識一件事物時,它總是可分為相互對利、相互依存的兩個方面,當分析一個升跌循環時,通常會出現由弱轉強,再由強至極強,再轉弱至極弱的循環過程。如道家的太極圖,揭示了萬物相生相剋的本質。弱即是強,強即是弱。
當市場處於低價區時,趨勢的本質已由極弱孕育著強將誕生,然後逐漸由弱轉強,再進一步加強,直至極強,雖經數反復,但此是必由之路,走勢由呆板轉為活潑,然後加速上漲,是強勁升勢的外在表現,直至進入超強狀態,轉而生弱。
就如同我們人類的一分子,生命歷程由幼稚的弱小誕生開始成長,由嬰兒、兒童、青年、狀年、中年、老年,由弱到強、由強至弱的生命循環。
此循環與量價循環配合時,弱與量與小時表示極弱狀態,容易形成底部,市場機理在下跌末期成交量小,表示拋壓將盡,與大成交量及已經過一段時間上升後,強的狀態加上無量的條件—極強狀態,容易成為頂部。與漲跌循環配合時,以確定市場處於某種狀態過程中,更便於分析及操作。
自身可用強弱類指標製作成曲線。
④.量價循環
這里講的是,股價自高—低或低—高循環過程中,普遍出現的過程。股價隨成交量的增加或減少出現的一般性規律,從股價位置變化及成交量變化的角度揭示它們之間的客觀關系。
股諺雲,先見地量後見地價,先見天量後見天價,此為量價循環的理論基礎,以此為前提可分為一.低量區域與低價區域,當分析市場或多數股票時,其實際走勢是自高位下跌至低位時,成交量會遞減。市場機理是:股價從不合理的高位下跌至不合理的低位,實質是超買至超賣的過程,直至跌無可跌而出現各種形態的底部,此時表現為賣壓極輕,稍有買盤,股價就能上行。雖有反復,但拋盤很少,這時市場敏感人士見其跌不下去,便乘機吸納成交量略增,多方開始占優,此為量價循環的第一階段,低量低價階段。
二、價升量增。當股票經過前一階段後,走勢開始活躍,上升時間較前期增加,調整時間較短。價量關系方面,價升量增,價跌量減,呈正比關系。此過程可認為是上升中途性質,當經過反復上下的過程後,價格的位置已向上運行了一段,方向與價格呈正比關系,雖有曲折反復,但總量較前一階段相比有明顯增長,此階段處在良性的上升趨勢中。可以認為處在初升期中。
三、突破放量。股價經過前兩階段後已經有一定升幅,已處於相對超買階段,強度已高。獲利盤隨之出現,每當至某一位置或前期密集區時,或前期頂部時阻力顯現,多方每次上攻均被壓回,形態上出現整理圖形,標致著目前多空力量的平衡,形成相持格局。從本質上看,此階段,多方仍主宰趨勢,只是暫時受到多項不利因素的困擾,一旦整理結束,就會放量上攻,再向上走一程,此階段經常出現突破阻力帶放量,突破密集區放量,屬良性的加速上升過程,多頭攻克一個個空頭堡壘,勢如破竹,是上升過程中力度最大升勢最凌厲的階段。主要特點是成交量巨大,升速最快,是主升階段。
價升量減。股價經過大幅上漲後,已至不正常的高位,但依升勢慣性仍能上行,但總體上看,內質已虛,表面上看仍虎假虎威、氣勢洶洶,K線圖上與普通指標體系呈現明顯的頂背離關系,成交總量減少,此階段是由量變到質變的具體過程,由極強轉弱,股票進入上升的最後階段,成交量已無法放大,即先見天量後見天價。
價跌量增。市場見頂後大約會出現兩種方式,一種即刻下行,另一種會在高位盤桓一段時間——構築各種行式的頂部形態。此時成交量會減少,但市場已經歷了長時間的上升,幅度也非常大,低位介入者已獲利非常豐厚,此時去意堅決,後者在經歷一段整理後買家已愈來愈少,通常在擊穿整理形態的下限後會出現帶量的下跌現象,其中主要成份是獲利盤,但也有止損盤及恐慌盤,K線圖上會出現缺口、長上影或大陰線等現象,為主要下跌階段。價跌量減。當市場經過大幅下跌後獲利盤大為減少,一部分高位買盤已深度套牢,沉澱在場中,隨市場位置下移,成交量減少,僅有部分短線盤較活躍,頻繁進出,由於階段性超賣時有反彈產生,也能使短線有小的收獲,主要形式為跌的多漲的少,局面反彈穿一,總體上看空方占優,但多方也小有抵抗。從月線或周線圖上看,跌速減慢,幅度減少,整個階段空方仍占優勢,屬下跌中途階段。低量低價。此後將進入由於成交量減少,市場跌無可跌進入末跌期,市場終將見地量而回升進入底部階段。
7. 什麼是股票理論...
股票理論就是分析股票投資的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