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股票的實際交易價格高於基準價,稱為什麼
仔細看,實際是成本價。
實際交易價格就是你填的限價,不會加價的。
但是交易有附加費用,七七八八幾種,你的實際成本高於實際成交價。
第二天,你查詢,自己的持倉股票成本確實高於前一天的委託價格,這是正常的。
都是這樣的,你可以查一下成交詳情,上面列了成交價和各種費用,最終成本。
這個最終成本就是你的持倉價。
OK?!
❷ 為什麼股票買賣時委託價與實際價格存在差價
委託價格高於實時成交的價格時,成交按照實時成交的價格,所以,會出現成交價格低於委託價格的情況,但不會出現成交價格高於委託價格的情況。當然客戶看到的行情與實際行情有延時,所以實時成交價格和行情提供的價格會有時間上的差異。
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基本交易規則,買入掛單價格高於最優5檔賣方掛單的,直接按照最新成交的最優賣方價格成交。
簡單說,就是你出的買價,比最近的成交價格還要高,就按照最新成交價成交了!
❸ 關於股票的實際成交價格
成交均價就是你實際成交的平均價格。
手續費是每次成交都要交的,買賣都要交。
❹ 在股市中委託交易價和實際成交價有什麼不同
有時相同,有時不同。委託交易價,實際上是一個限價委託。對於委買而言,是不高於你指定的價格買入。比如設定的限價是5元,市場價在5 元上方時,你不會成交。而一量等於或甚至低於5元,你的掛單就會成交。如果你的買量較大,系統會按照順序依次成交,比如部分是5 元買入,部分是4.99甚至更低買入。反之,對於委賣,是不低於你設定的價格成交,比如限價5元賣出。但如果市場實際成交價下降很快或你委賣的量較大,則也會出現5元或5元以上價位成交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顯然委託交易價會與實際成交價不一樣。所以,我們在下單時可以藝術性的在目標價位上略有所增減,以利於成交。
❺ 股票 交易實際成交價格
簡單的計算:買入成本=股價*1.0064*股數;賣出收入=股價*0.9936*股數;式中系數構成為:印花稅0.003、手續費0.003、、雜費每手5元、過戶費0.001/每股(深市不收)。記住兩個系數就能算出相應的費用,簡單實用。以你的操作為例(假如1000股):賣出收入=5.52*0.9936*1000=5464.8元,若是5.6元的成本不對,收入只顯示總額不顯示單價;若顯示的單價只有一種情況,就是該股你沒有全部賣出,系統把虧損的部分分攤到現有的股票中了。
❻ 【證券】操縱股票和實際的交易買賣股票有什麼區別嗎
當然有區別,正常交易是市場的選擇~~操縱股票是為了個人或者少數人的利益或目的抬高或拉低股票價格~~
❼ 股票是怎樣影響現實的實際交易的
通常情況下股票不會影響實際交易。
而是實際交易影響股票的 漲幅
比如 美金跌 就黃金漲 這樣
這是我個人的意見 還有不足之處。
❽ 請問股票可以隨意買賣嗎
我國證券交易所規定:股票買入賣出為T+1操作,權證買入賣出為T+0操作。
即:今天(T日)買入的某股票,只能在下一個交易日(T+1日)及以後的交易日中賣出,權證交易則不受此限。
股票交易的手續費為雙向收取。即:買入、賣出都要收取。
手續費包括:印花稅0.1%、過戶費0.1%、交易傭金0.3%(各地各證券公司略有不同)。
實際交易時,原則上你可以以任何有效價格(10%漲跌幅限制區間內)申報委託買入或賣出(委託數量最少是100股,即1手)。
委託價格的填報是很有技巧的,需要在實踐中學習掌握。
如果你當時看到顯示的某價格,想即時以這個價格買入(賣出)是不大可能的。因為:
1.由於信號傳輸、顯示、刷新所需的時間,你看到的價格已經不是場內的即時交易價格了。
2.從你看到你認可的價格到你辦好委託手續,再傳送到場內,即時交易價格可能早已面目全非了。
所以,對於散戶而言,委託價格必須打提前量(無論買入還是賣出),在單邊上漲(下跌)時尤其如此。至於打多少提前量,那就是各人的經驗和技巧了。另外,你的委託當天有效,有可能你當時不能成交,過一會兒股市又漲(跌)回來了,你就成交了。
❾ 買入股票的價格和實際交易的價格怎麼不一樣
我也用國泰,但是沒有出現過你說的高出那麼多情況
原則上買入價是不能高於委託價的
不知道你是在成交查詢里查的價格還是在股票里查詢的價格,股票里查詢的價格是包括了買入的成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