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麼設置股票軟體提供買賣點
買賣點的設置牽涉的內容很多,建議多看看有關方面的書籍或章節。一般要看個人的操作風格和抵禦風險的能力,大致可以分長線介入買賣點的設立;中線介入買賣點的設立;短線介入買賣點的設立及日內(超短線)交易買賣點的設立等幾種情況。
比如以個股前期的相對低點作為買入點介入,在前期高點附近作為賣出點賣出。具體操作要看個人的操作風格和習慣以及抵禦風險的能力,同時,在買入後,一定要設置止損點。並且要嚴格執行。在上漲的途中同樣也要設置止贏點。
② 如何把握股票離場點,把握股票離場點有什麼方法
1賣趨勢改變點
2賣跌破主力進貨的關鍵量價節點
3賣設定的止損幅度點
4賣頭部形態的確認點
③ 股票交易系統設置的問題
工具--系統設置里可設置
④ 如何確定股票中線賣出的時間點
當股票日K線出現MACD二度死叉時,便是非常好的中線賣點,不信的話你可以選07年許多走完主升浪的股票去套一下,成功率很高。
⑤ 從哪三點建立自己的股票交易系統
在股市想要建立一個自己的股票操作系統,可以從實盤操作中研究思考等多方面出發建立一個自己的完善交易系統:
第三:從技術面找底部橫盤許久主力吸籌完畢個股;
打開K線,按F8調到周線觀看K線圖,結合BOLL線綜合觀看;在經過大半年窄幅橫盤期間鎖定個股關注,等橫盤到一定程度後BOLL會粘合,粘合時候運行一段時間後只要出現放量發力時候進行低吸買入,中線持有;這樣的票是穩賺的,80%以上的成功概率。
從以上三點出發知道主力成本,個股優質,帶量爆發等具備的個股賺錢概率90%以上;如果你能建立這樣一個交易系統你就成功啦;在股票市場要想成為真正的強者,必須學會有自己的殺手鐧,而這個股票交易系統就是自己在股票市場的最有利的殺手鐧。
⑥ 股票交易系統里的止損是怎樣設的
你好,以下是止損的一些方法,僅供參考,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
1.用資金額做止損,即在每次入市進行買賣前,便明確計劃好只輸多少點為止損離場。這是不錯的資金管理方法的一種,但使用前提是交易者一定要擁有一個勝出率高於60%的模式,同時保證盈利總點數高於止損總點數。例如,一個月操作十次,贏利6次,止損4次,贏利總額是600點,止損虧掉總額是200點,那麼結果必然是贏的。
2、用指標止損。這個指標不是指軟體所提供的某個指標,如RSI、MACD等,而是指交易者自身根據價格、量能、時間設計出來的指標,然後按自己的指標進行買賣,當指標不再存在買賣訊號,便立刻停止或退出交易。
3、用時間止損。這個方法主要運用於日內超短交易模式中。日內超短模式是指交易者在某個時期或某位位置為了博取幾點或幾十點的差價、持倉時間少則幾秒、多者數分鍾的交易模式。
⑦ 股市技巧:均線交易系統如何確實合理的入場和加倉點位
閃牛分析:
均線反映的是股票一段時間內的平均價格趨勢,我們在利用均線交易系統判斷買點加倉點時就是根據股票上漲下跌時的慣性和均線趨勢的慣性來確認的。利用均線交易系統判斷股票的買點加倉點多適合中短線操作,下面我說幾種利用均線來判斷建倉和加倉的方法供大家參考。
長期均線和短期均線的配合使用。如圖所示股價在長期下跌中出現了股價突破年線重要壓力位的走勢,這個時候我們就要注意了如果突破時伴隨有較大的成交量那麼真突破的可能性就比較大。我們要把握的機會就是這個時候,股價放量突破年線時是我們的入場機會,股價突破後回調在短期均線如5,10日均線處得到支撐時就是我們的加倉點位。
上升趨勢中20日均線的使用。如圖所示這個股票明顯處於上升趨勢中,中長期均線呈現多頭發散向上的走勢。對於這樣的股票我們在操作的時候就要注意20日均線的支撐作用了,每次股價下跌回踩20日均線時就是我們入場機會和加倉機會。在實際操作中如果回調20日均線時是縮量的那麼入場的成功率加大,上升趨勢中放量加速上漲時就是我們要離場的時候了。
中長線年線的使用。年線是一個股票長線投資時的重要均線指標,年線的支撐和壓力對一個股票來說顯得尤為重要。如圖所示股價在長期下跌中出現了連續放量突破年線的走勢,突破年線時是我們的建倉點,之後回踩年線或者跌破年線後都是我們的機會。對於年線的使用我們要注意成交量的變化,突破年線放量回踩年線縮量則入場和加倉的成功率高。
⑧ 用股票交易軟體怎麼設置能在止損點掛賣單
可以添加一個關聯助手,可以提前掛下跌的賣單(止損)和上漲的賣單(止盈),也能下跌反彈後的掛買單(比現價更低介入)。
設置止損點:
1、投資人根據虧損程度設置,如當現價低於買入價5%或10%時止損,通常投機型短線買入的止損位設置在下跌2%~3%之間,而投資型長線買入的止損位設置的下跌比例相對較大。
2、投資人應該根據與近日最高價相比,當股價從最高價下跌達到一定幅度時賣出,如果此時投資者處於虧損狀態的叫止損,處於贏利狀態的叫止贏,這種方法在大多數情況下是用於止贏,下跌幅度達到多少時止贏要看股價的活躍度,較為活躍的個股要把幅度設置大些。
(8)股票中線交易系統離場點設置擴展閱讀:
股票交易注意事項:
1、T+1|D在T+1的基礎上,增加了賣出可遞延的選項,符合遞延條件下,可將持倉時間延長至下一個交易日,最多遞延9次。
2、點買和點賣的交易時段:點買在每個交易日的9:30-14:40,點賣在最後持倉日的9:30-14:40。
3、觸發止損:點買人於點買時選擇的止損比率,當T+1或T+1|D持倉盤中浮動虧損達到或超過止損時,投資人有權及時賣出,並以實際成交金額進行結算。
4、策略交易的觸發止盈率為20%,當T+1或T+1|D持倉盤中浮動盈利達到或超過止贏時,投資人有權及時賣出,並以實際成交金額進行結算。
5、股票T日盤中漲幅≥8%或盤中跌幅≤-8%時,投資人有權不執行點買人的點買指令,直至股票漲跌幅回落到(-8%,+8%)區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股票交易軟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賣出止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股票止損
⑨ 我的股票交易系統均線系統找不到了 怎麼辦
股票空頭排列指的是日線在下,以上依次分別為短期線、中期線、長期線,這說明我們過去買進的成本都比現在高,做短、中、長線的此時拋出都在「割肉」,市場一片看壞。這是典型的熊市。
徵兆:
做股票想把利潤最大化,就要盡量在下跌的初期賣掉手中股票,而有些股票總想賣在最高價,這是不現實的,相對的次高點才是我們可以把握到的,而賣在下跌初期我們可以簡單的利用均線空頭排列的徵兆。
當下跌趨勢出現後,此時的價格走勢會在不斷離場的賣盤打壓下而不斷下行,後入場的買盤其持倉成本要更低一些,此時的平均線排列就會呈現出空頭形態。即:周期相對較短的平均線運行於周期相對較長的平均線下方。透過移動平均線系統的這種排列關系,我們可以很好地識別出跌勢的出現,進而展開實盤操作。
股票在經歷了高位區的震盪之後,其平均線排列開始呈空頭形態,這是跌勢將出現的信號。此時,我們應及時地逢反彈高點賣股離場,以規避下跌行情出現的所帶來的風險。
此股在經高位區震盪之後,開始破位下行並呈現出空頭排列形態,這是個股步入跌勢的標志。此時,我們的中長線操作應是賣股離場。
值得注意的是:在個股的下跌途中,有時因空方打壓力度的減弱,而使得個股的空頭排列形態不再鮮明,但此時只要代表著個股中期走向的ma60依舊在持續下行,則這往往是個股處於橫盤整理階段的表現,在整理之後,個股仍舊步入到下跌途中。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與技巧,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個人認為還是蠻靠諳的,希望可以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⑩ 如何做好中線交易
1、股質優先原則
所謂股質是指股票的質量和質地,是針對股票基本面而言的。利用基本面狀況來選股歷來是股市最堂而煌之的說法,尤其被手握股票定價大權的基金公司所倚重,所以即使是從投機的角度來說,交易者也必須重視對個股基本面的選擇。但交易者也要明白,社會心理往往會體現出一種非理性的狀態,只要是「師出有名,為眾推崇」的,無論是合理的還是不合理的,都會被大眾追逐,從而形成短缺效應。實質上,基本面選股也只是一種「工欲善其事,必先樹其名」的游戲策略,是基金和機構賺錢的一種道具而已,若市場無人信奉和追隨,則基金和機構必然自食其果。
從理論上來說,大眾買賣股票是為了投資(事實上,99%的交易者都是在不斷地換股和間歇性交易。),因而看重的是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和未來潛力,所以績優股、高成長性股、重組股是股市三大重要的炒作對象。但是說到底,這都是圍繞公司業績進行的炒作,只有業績才是根本性的東西。所以,基本面優先的原則就是要在篩選板塊和個股的過程中,對板塊行業的發展前景、產業政策等進行評估,同時對板塊的整體經營業績和經營成果進行評價,再從中挑出性價比較高的個股來進行交易,或依據個股主力狀況來進行買賣。
既然是篩選,那麼就會有篩選的過程。一般而言,交易者對於以下五類股票最好不要介入:
1)ST、*ST等連續兩年虧損及有退市風險的股票。
2)有潛在重大虧損的公司股票(當其出現大幅虧損或追溯計提時就會有退市風險)。
3)巨額資金被大股東佔用或為其他公司提供巨額擔保的公司股票(這些都是巨大的隱患)。
4)老莊股(該主力正急於出貨,而一旦資金鏈斷裂,股價就會雪崩。)。
5)累計漲幅巨大且經過多次大比例送、轉股的股票(主力即使採用跌停法出貨也獲利豐厚)。
總體來說,交易者應關注資產重組類、高業績類、高成長性的股票,對於新行業公司、新上市公司、具有壟斷性優勢的公司股票也需要重點關注。
2、價格優先原則
在同一板塊中,不同的股票有不同的價格,價格優先的原則也就隨之產生。中國股市歷來喜歡把股票按照價格高低分成高價股、中價股、低價股三類,當然,當市場行情持續向上或向下時,新的價格層也會隨之出現。比如,2008年6月初,滬、深兩市A股低於7元的股票有300多隻,可以謂之為低價股;而高於30元的股票有近80隻,可以謂之為高價股;其餘的股票則都可以稱之為中價股。此時,過去200元以上的股票已不復存在,而更早以前低於2元的股票也不見蹤影。
一般而言,當熊市來臨時,所有的股票都會大幅下挫;業績差的股票跌得最厲害,其次就是中價股,最後高價績優股也會被「拉下馬」;而一旦牛市來臨,大量的資金將首先湧向高價績優股,使績優股充當開路先鋒;當高價股攀升後,獲利回吐的資金以及新的增量資金就會開始湧向中價股,使中價股節節攀升;而一旦獲利盤再次了結後,就會意猶未盡地奔赴低價股,將低價股「一鍋端」;最後,甚至是低價股中的ST、*ST虧損股也會被炒得「雞犬升天」。如此,即完成了一個牛市的循環過程。可見,牛市就是高價股不斷向上拓展空間從而帶動整個股價中樞上移的過程,而熊市則是低價股不斷向下拓展空間從而帶動整個股價中樞下移的過程。
在運用價格優先的原則時,交易者要注意以下事項:
1)在牛市中,高價股很可能率先啟動,引導中價股和低價股依次上漲;在熊市中,低價股往往領先下跌,引導中價股和高價股依次下跌。
2)當某一板塊上漲或下跌後,根據板塊間的比價效應,低價板塊和高價板塊將會受到影響;當板塊內的領頭品種出現明顯的漲跌幅度後,根據個股間的比價效應,同板塊內的個股將會受到影響。
3)在基本面、題材、股本相近的情況下,價格越低的股票越容易出現大幅度的上漲行情;在技術形態接近、股性相當的情況下,價格越低的股票也容易出現大幅度的上漲行情。
4)高價股有高價的理由,低價股有低價的原因,高的可能因估值過高而容易累積風險,低的可能因風險釋放徹底而容易觸底反彈。但結合穩定獲利的原則,中線交易宜選擇中間價位的股票。
3、股本優先原則
個股的流通盤大小往往對其漲幅有較大的影響,主要表現為:
1)5000萬以內股流通盤的股票,大資金不易進出,同時該類股票往往暴漲暴跌,不易把握。
2)1-5億股流通盤的股票,既容易使中等資金進出,又容易被主力控制,往往漲幅較大。
3)5億股以上流通盤的股票,往往是基金建倉的品種,其走勢較穩,常常以時間換空間。
綜上所述,股本優先的原則就是提示交易者首選5000萬-5億股流通盤的股票進行交易。
4、題材優先原則
由於上市公司業績不會無限制地增長,而且多數會受到經濟周期的影響,同時業績好的股票畢竟有限,於是題材就成為了市場哄搶和追捧的對象。凡是能被市場利用並促進股價上漲的因素,都可以稱之為題材,包括歷史事件、政策變化、利率變化、物價變化、技術創新、新生事物、突發事件等等。題材是股市與生俱來、不可或缺的永恆主題,即使是好業績也可以歸入「績優」的題材之中,所以題材也是選股的重要依據之一。但從根本上來說,炒題材是市場熱衷於投機的表現,也是上市公司缺乏投資價值的體現。
題材優先的原則就是指交易者在篩選具備大幅上漲潛力的板塊及個股時,要確認目前市場的熱點題材是什麼,追逐市場熱點題材,緊跟大資金的流向,即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具體來說,交易者要注意以下事項:
1)跟蹤市場熱點題材時,要對實質性受惠題材股和相關題材股的漲幅表現作具體分析。
2)緊跟當前的題材龍頭股,如無法及時抓住,可根據行情趨勢和比價原則快速介入後繼者。
3)分析主力的身份,基金和游資的操作手法及操作時間大不相同。
4)關注大背景、大題材、資金介入程度深的個股,它們往往容易產生大行情。
5、技術優先原則
技術優先的原則是指在基本面、股價、股本、題材四大要素被確定的前提下,交易者要開始考慮技術面因素對個股的影響。在對個股進行技術分析時,交易者要注意以下問題:
1)在低價超跌股的反彈中,當前累計跌幅越大的品種,其反彈的力度往往會越大,因而有一定的中線交易價值。
2)在低價超跌股中,放量過的V形底和W形底具有研究的價值,如果有主力進場,那麼後續行情可以期待。
3)K線形態處於前面短線交易中的7種形態時,如果量價關系也比較理想,那麼也有一定的中線交易機會。
4)同一類題材股的相似啟動形態常常發生,即個股之間常常存在著克隆走勢和擴散效應,因而板塊領頭品種具有較好的比較價值。
5)只挑選比大盤強勢的股票,拋棄比大盤弱勢的股票。因為從技術面來說,只有上漲或強於大盤的股票才是好股票。
6、股性優先原則
股性優先的原則是指優先選擇歷史走勢比較活躍的股票。活躍股不僅體現著主力運作的鮮明風格,同時其歷史強勢表現也常常令市場對該股現階段走勢充滿期待。一般而言,考慮股性優先原則時,交易者要注意以下四點:
1)股性比較活躍的個股一旦上漲,容易引發市場的期待和熱情,致使股價強勢上升。
2)在基本面、股價、股本、題材、技術面等情況接近時,股性活躍的股票往往表現更優。
3)歷史上曾經大幅上漲或一度成為板塊領頭羊的品種,在調整充分後容易出現漲停現象。
4)就目前來看,一些流通盤達到幾十億股的股票也非常活躍,成為機構的短線追逐對象。
但交易者需要注意,一些股性原本不活躍的冷門股,當其在概念中獲得重生時,其上漲的爆發力往往會相當驚人。冷門股由於長期不被市場關注,下跌幅度較大,調整比較充分,購買風險較小,又常常遠離高位密集成交區,所以股價一旦反彈就會出現井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