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股票市場中的數據 包括什麼啊 請教各位大仙
就個股來說,包括,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成交量,手數,成交金額,換手率,均價。
就公司來說,包括凈利潤,市值,市盈率,資產負債比例,資本公積金,凈資產收益率,流通市值,每股凈資產,每股收益等。
B. 買上證所的股票數據要多少錢
不需要一分錢。因為各種免費的股票軟體里的所有資料都是免費共享的。
C. 上海證券交易所的level2數據在哪裡能看到
方法:上交所的level2數據 是收費的.這個數據對股票只能起到參考作用,股票漲跌是多方面的.
Level-2產品目前是由上海證券交易所最新推出的實時行情信息收費服務,主要提供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證券產品的實時交易數據。包括十檔行情,買賣隊列,逐筆成交,委託總量和加權價格等多種新式數據。使用Level-2軟體的股民,在開盤時間內,可以隨時看到莊家、散戶買賣股票的情況。
D. java能調試上交所的股票數據介面么
雖然我不知道上交所的股票數據介面是什麼,但是理論上他應該是遵循http協議的,你用java的httpclient給他發請求就行了
E. 上交所L2 數據包含哪些信息
L2數據包括了所以成交量和成交情況(比如買入金額和賣出金額),在一般的軟體裡面,我們有的數據查看不到.比如一天股票的最低價和最高價,我們在一般的交易軟體裡面沒有這些數據的成交記錄.L2數據詳細記錄了這些成交記錄.至於你所說的20檔委託記錄.L2也提供.只是這樣的數據需要付費.席位號一般不會顯示,這關系保密問題.
F. 什麼是上海證券交易所Topview數據
一、分類帳戶統計(月、周)數據
該組數據是核心數據。它是指以月或者周為統計周期,機構帳戶(D類)、企業法人帳戶(B類)和普通帳戶(A類)分別持有某隻股票的數量(目前開放的是自2006年8月份以來的數據),他們持股數量的總和就是流通盤總股數。顯然,該組數據將陽光基金、QIII等九大類主力機構,以及企業法人、解禁的「大非小非」資金每個月或者每周的動向完全「暴光」了。根據它,投資者可以清楚地發現任何跟著機構帳戶(D類)及企業法人帳戶(B類)巨額資金投資的機會!
二、帳戶區間統計(月、周)數據
為了防止某些「非陽光」機構利用個人身份開立普通賬戶,以隱藏其機構的真實身份而採取的一種統計數據。它是按單一帳戶持股數量的區間統計得到的(月、周)數據,是上述核心數據「帳戶分類數據」的補充。根據它,投資者可以清楚地發現任何跟著私募基金、超大戶等投資的重大機會。
G. 可以用JDBC接入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資料庫嗎可能有點異想天開,我想獲得實時的股票數據。
你這是網路犯罪,千萬不要去做,其實正常的交易軟體顯示的就是實時數據,他們的後台的部分信息是一定會在行情軟體上通過介面來顯示這些數據,你這么做都是徒勞的
H. 怎麼在wind資訊中找到上證綜指的歷史數據
wind資訊提供的是實時上證綜指,上證綜指的歷史數據要到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查詢。
(1)首先打開上海證券交易所官網;
(8)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數據包擴展閱讀:
(1)上證指數的修正公式
上證指數系列均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
當成份股名單發生變化或成份股的股本結構發生變化或成份股的市值出現非交易因素的變動時,採用「除數修正法」修正原固定除數,以保證指數的連續性。
修正公式為:修正前的市值 / 原 除 數 = 修正後的市值 / 新除數
其中,修正後的市值 = 修正前的市值 + 新增(減)市值;由此公式得出新除數(即修正後的除數,又稱新基期),並據此計算以後的指數。
(2)上證指數的需要修正的幾種情況
新上市--凡有成份股新上市,上市後第一個交易日計入指數(上證180指數除外)。
除息--凡有成份股除息(分紅派息),指數不予修正,任其自然回落。
除權--凡有成份股送股或配股,在成份股的除權基準日前修正指數。
修正後市值 = 除權報價×除權後的股本數+修正前市值(不含除權股票)。
匯率變動--每一交易周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根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該日人民幣兌美元的中間價修正指數。
停牌--當某一成份股在交易時間內突然停牌,取其最後成交價計算即時指數,直至收盤。
暫停交易--當某一成份股暫停交易時,不作任何調整,用該股票暫停交易的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直接計算指數。若停牌時間超過兩日以上,則予以撤權,待其復牌後再予復權。
摘牌--凡有成份股摘牌(終止交易),在其摘牌日前進行指數修正。
股本變動--凡有成份股發生其他股本變動(如內部職工股上市引起的流通股本增加等),在成份股的股本變動日前修正指數。
修正後市值 = 收盤價×調整後的股本數+修正前市值(不含變動股票)。
停市--A股或B股部分停市時,指數照常計算;A股與B股全部停市時,指數停止計算。
I. 怎麼獲取上證指數數據
下載同花順,大智慧等股票軟體,在首頁即可查看上證指數數據
上海證券綜合指數簡稱「上證綜指」,其樣本股是全部上市股票,包括A股和B股,反映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自1991年7月15日起正式發布。
從1990年至2010年,上海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上交所」)從最初的8隻股票、22隻債券,發展為擁有894家上市公司、938隻股票、18萬億股票市值的股票市場,擁有199隻政府債、284隻公司債、25隻基金以及回購、權證等交易品種,初步形成以大型藍籌企業為主,大中小型企業共同發展的多層次藍籌股市場,是全球增長最快的新興證券市場。
適應上海證券市場的發展格局,以上證綜指、上證50、上證180、上證380指數,以及上證國債、企業債和上證基金指數為核心的上證指數體系,科學表徵上海證券市場層次豐富、行業廣泛、品種拓展的市場結構和變化特徵,便於市場參與者的多維度分析,增強樣本企業知名度,引導市場資金的合理配置。上證指數體系衍生出的大量行業、主題、風格、策略指數,為市場提供更多、更專業的交易品種和投資方式,提高市場流動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