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票交易費用與交易次數的關系
每次都是按固定比例收的,不會因為交易次數增多而費率增加或減少。具體標准也和你說的不一樣
買進費用:傭金0.03%到0.3%,最低收5元,過戶費每1000股收0.75元(滬市收,深市不收),其他雜費1-5元。
賣出費用:傭金0.03%到0.3% 最低收5元,過戶費每1000股收0.75元(滬市收,深市不收),其他雜費1-5元,印花稅0.1%。
② 股票一年可以交易多少次
您的問題 好厲害
您有多少錢
今天您可以買最少100股叫1手的股票,隨您買多少次,
但今天買了是不能賣的,只能第二天賣(這叫T+1制度)
您如此算算 如此操作 *365 (當然要扣除節假日的 ) 就可以了
③ 股票交易一般每筆交易在1500到2000元以上比較合算,為什麼
手續費每筆必須達到5元,不足5元按5元扣除,因此,如果你買賣股票的總金額按你所在營業部的費率計算達不到5元時,你就要多交不足的差額部分,因此不合算。如:你營業部確定的手續費是0.2%,如果你只買2000元股票,那麼2000*0.2%=4元,因此,你要補差額1元,計總共交5元;但如果你買4000元的股票,那麼4000*0.2%=8元,你就交8元就行了,沒有額外出錢。
④ 股票交易次數、時間限制
只要能成交,次數不限,但如果問當天買入的股票,那通常就只能在下一個交易日才能賣出。
國內的A股和B股都是T+1的,因而對於當天買入的股票只能下個交易日賣出,也就是一天可以交易一次,對於當天賣出的股票則可以當天再買回來,也就是一天可以交易兩次。
但是對於指數型基金或者股指期貨,就稍微復雜些,由於其T+0回轉交易通常需要很大的資金量才能完成(通常要數百萬以上的資金),對於權證,適用T+0交易規則,即只要有時間,有交易對手盤,那麼一天理論上可以交易任意次。
1.股票交易如果在中國,就是T+1制度。意思是你今日買入的股票要等到明日才可以賣出。美國實行T+0,意思是你前一秒買可以下一秒賣出。中國股市開盤時間是周一到周五早上9點30分到11點30分,下午1點鍾到3點鍾。股票交易只能在上述規定時間實行。周六周日不能交易。
2.關於股票的轉賬業務。你賣出股票的現金當日不能拿出來,要等到明日。但是你通過銀行存錢進去券商,當日就可以進行買股票的交易。上述的轉賬業務只限於銀行營業時間和股市開盤時間方可進行。
⑤ 股票:一般情況下,一年中有多少個可以交易的天數
一般來說,去除周六周日,和節假日,一年中大概有250個交易日。一年365天-全民法定節假日=365-每周雙休日*52-節日放假日(國慶3天+春節3天+勞動節、元旦、清明、端午、中秋共11天)=365-104-11=250日,那就得出:一年股市共250個交易日。
股票的交易時間是:
交易時間4小時,分兩個時段,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開始,投資人就可以下單,委託價格限於前一個營業日收盤價的加減百分之十,即在當日的漲跌停板之間。9:25前委託的單子,在上午9:25時撮合,得出的價格便是所謂「開盤價」。9:25到9:30之間委託的單子,在9:30才開始處理。
如果你委託的價格無法在當個交易日成交的話,隔一個交易日則必須重新掛單。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為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春節、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
(5)股票一年交易1800次擴展閱讀
股市的市場特點有以下:
1、有一定的市場流動性,但主要取決於當日交易量(交易量取決於投資人心理預期)。
2、股票市場只在紐約時間早上的9:30到下午4:00(中國市場為下午三點)開放,收市後的場外交易有限。
3、成本和傭金並不是太高適合一般投資人。
4、賣空股票受到政策(需要開辦融資融券業務)和資本(約50萬)的限制,很多交易者都為此感到沮喪。
5、完成交易的步驟較多,增加了執行誤差和錯誤。
⑥ 股市一年交易日有多少天啊
一年股市共250個交易日。
一年365天-全民法定節假日=365-每周雙休日*52-節日放假日(國慶3天+春節3天+勞動節、元旦、清明、端午、中秋共11天)=365-104-11=250日,
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由於它是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又稱作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一級市場)更為復雜,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大。
(6)股票一年交易1800次擴展閱讀:
股票對發展的作用
(1)可以廣泛地動員,積聚和集中社會的閑散資金,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服務,擴大生產建設規模,推動經濟的發展,並收到「利用內資不借內債」的效果。
(2)可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打破條塊分割和地區封,促進資金的橫向融通和經濟的橫向聯系,提高資源配置的總體效益。
(3)可以為改革完善我國的企業組織形式探索一條新路子,有利於不斷完善我國的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企業,個人企業,三資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的組織形式,更好地發揮股份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4)可以促進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發展,特別是股份制改革的深入發展,有利於理順產權關系,使政府和企業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職,各用其權,各得其利。
(5)可以擴大我國利用外資的渠道和方式,增強對外的吸納能力,有利於更多地利用外資和提高利用外資的經濟效益,收到「用外資而不借外債」的效果。
⑦ 股票一年要轉幾百次手,那麼每年的股息誰得呢
股息的分派是有時間點的,在這個時間點持有該股票者,取得當次派息。
上市公司在分派股息前,會做出通知:
以下是楚天高速分紅的公告:
楚天高速2011年度派發現金紅利實施2012-06-28 21:02:29 來源: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
2012-06-28 21:02:29
重要內容提示
●每股派發現金紅利 0.08 元(含稅),每 10 股派發現金紅利 0.8 元(含稅)
●扣稅前每股現金紅利 0.08 元,扣稅後每股現金紅利 0.072 元
●股權登記日:2012 年 7 月 4 日
●除息日:2012 年 7 月 5 日
●紅利發放日:2012 年 7 月 10 日
在該公告上,可以看到,該股的股權登記日為2012 年 7 月 4 日
在7月4日當日收盤15:00至次日09:15集合競價前,這18個小時內持有該股票者都能得到
每股現金紅利 0.072 元(稅後),,
在7月5日09:15後,不論你賣不賣這些股票,你都能得到分紅。
這筆錢將在紅利發放日2012 年 7 月 10 日09:25,交易開盤時劃入所得人股票帳戶內。
而在除息日:2012 年 7 月 5 日開盤後,該股的每股凈資產將被扣去 0.08 元,但股價不變。
如果是分紅股轉送,股價就會變動。
⑧ 股票 一年買賣幾次合適
年前買,年後三四月份賣,一般都是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六月買,到八九月份賣。
這樣基本就可以了。
⑨ 股票一年多少交易日
股票一年有240個左右交易日。
按照一年是365天來計算,有52周,所以52個周交易52*5=260日。減去春節、清明、端午節、勞動節、中秋節、國慶節各三天,就是18天。現在就是242日了。
綜上可知,股票一年交易日有240個左右。
⑩ 怎麼知道股票是哪一年上市的
1990年12月正式營業時,上市的股票數量只有為數很少的幾只,其規模很小,且上市的股票基本上都是上海或深圳的本地股,如上海的老八股中只有一支是異地股票。在其後股市的發展中,由於缺乏戰略性的考慮,造成了資金的擴容與股票的擴容不同步,特別是資金擴容,其速度遠遠快於股票擴容。在1991年至1996年的五年間,股票營業部從數十家擴展到現在的近3000家,入市資金從10多億元增加到現在的3000多億元,而上市公司卻只從當年的近20家增加到現在的400多家,上市流通的股票只有300億股。股市的供求關系極不平衡,這樣就造成了股價在最初兩年出現暴漲的局面。
上海股市從1990年12月開始計點,1992年年底就上升到了780點,平均年漲幅達到179%;深圳股市從1991年4月開始計點,1992年底也漲到了241點,年均漲幅也有68.5%。
由於股價在開始兩年漲幅過度,伴隨著股票的擴容,在1993年上半年股價達到歷史性的高度以後,股價就停步不前,滬深股市就進入艱難的調整階段。1993年滬深股市收盤指數分別為833點和238點,1994年收盤指數分別為647和140點,1995年的收盤指數分別為555點和113點。根據國外股票指數的上漲速度和我國的實際情況,我國股市這種調整估計還要相當時日。如國家不出現比較嚴重的通貨膨脹,上證綜合指數若要在1000點站穩,大概還需要5年以上的時間。
9.2 股票供不應求
我國股市股民多、入市的資金額度大,而上市流通的股票少,股市呈現出明顯的股票供不應求局面,據初步統計,到1996年10月底,滬深股市登記在冊的股民約有1800萬,而同期滬深股市的流通股規模約為300億股,平均每個股民擁有的股票只有近1700股。據初步估算,我國上市公司1995年的每股稅後利潤不到0.30元,平攤下來,股民人均收益最多隻有500元,按人均入市資金2 元計算,股票投資的收益率(不計交易稅、費)只有2.5%,只相當於活期儲蓄利率。而由於股民在股市中頻繁交易,其上繳的手續費及交易稅之總和往往比流通股的稅後利潤之和還要多。
9.3 股市交投過旺
由於我國股民投機性較強,其入市的動機主要是以搏差價為主,所以許多股民以炒股票為業。股市稍有風吹草動,便買進殺出,追漲殺跌之風盛行,股市的交投極其活躍。如國外一般成熟股市股票的年均換手率不到40%,而我國股市的年均換手率卻超過600%,是國外成熟股市的15倍。
股市交投過旺一方面造成股市的暴漲暴跌,如美國紐約股市從開辦到現在的200年間,日漲跌幅度超過3%的只有10次,而滬深股市漲跌幅超過3%的時間卻要佔整個交易日的20%以上。交投過旺的第二個後果就是造成股民的交易成本上升,1996年1~10月,滬深股市的股票成交量達1.3萬億,股民上交的交易稅、手續費近200億,而今年上市公司流通股的稅後利潤估計只有近100億。收入與支出相比,支出多100億,這樣就使整個股民成為虧損一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