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知識 » 台灣上櫃公司股票如何交易
擴展閱讀
美年大健康上市股票代碼 2025-08-04 15:36:21
科技股票2021 2025-08-04 14:45:39

台灣上櫃公司股票如何交易

發布時間: 2021-08-23 07:34:17

1. 上市公司子公司股票怎麼買賣

上市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實際上是上市公司的一部分,它也不能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特別是不能賣出。如果買入並注銷是可以的,這個相當於回購。
全資子公司(Wholly-ownedsubsidiaries)是指只有一個法人股東的公司。
全資子公司指的是完全由唯一一家母公司所擁有或控制的子公司。母公司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設立全資子公司:
第一種是,從頭開始成立一家新公司並修建全新的生產設備(例如工廠、辦公室和機器設備等);
第二種是,收購一家現有的公司並將其設備納為己用。究竟是以收購還是新建的方式成立一家國際子公司,這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母公司計劃進行的經營活動。例如,當母公司成立子公司的目的是生產最新的高科技產品時,它一般得建立新廠,因為依靠當地的條件要想達到這種尖端技術水平是非常困難的。換句話說,我們很容易在大多數目標市場上發現許多製作瓶瓶罐罐之類的小東西的公司,但是生產最先進的計算機晶元的公司卻很少。重新建立一家子公司的主要缺點是耗時太長,因為修建新設備、僱用和培訓工人、開發產品等都將花費大量時間。
與此相反,尋找一家現有的、具備市場營銷和銷售能力的公司作為收購對象,相對來說會比較容易辦到,因為這一般不需要專門技術。通過在目標市場上收購現有公司的市場營銷和銷售經營這一方式,母公司可以讓子公司更快地運作起來。特別是當被收購的公司在目標市場上擁有有價值的商標、品牌或工藝技術時,收購方式更是一種好的戰略。

2. 什麼是上櫃交易如何深入了解我國的上櫃交易

在櫃台交易的,就是"上櫃",這是最簡單解釋方法!公司的股票要能在股市中交易,必須取得政府的審核通過。如果一家公司向證交所申請股票上市成功的話,那麼它就是上市公司;如果向櫃台買賣中心申請上櫃成功的話,它就是上櫃公司,而這兩個機關對審核股票交易的嚴格程度是不同的,上市公司審核的標准,無論是在資本額、獲利能力、股權分散及設立年限等都要比上櫃公司嚴格多了。

陳湛勻指出:上櫃交易,是指已公開發行但未達上市標準的股票在證券櫃台交易市場買賣。股票上櫃發行是發行公司委託主承銷商在其營業網點的櫃台上發售股票,投資者在規定時間內以預定的發行價格及限制數量投資購買股票的發行方式。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之前,就已經有所謂的老三家在進行櫃台交易。

陳湛勻教授

以下是陳湛勻的部分觀點實錄:

上櫃交易,是指已公開發行但未達上市標準的股票在證券櫃台交易市場買賣。股票上櫃發行是發行公司委託主承銷商在其營業網點的櫃台上發售股票,投資者在規定時間內以預定的發行價格及限制數量投資購買股票的發行方式。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立之前,就已經有所謂的老三家在進行櫃台交易,即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分行特區證券公司(簡稱「特區證券」)、中國銀行深圳國際信託咨詢公司(簡稱「中行證券」)、深圳國際信託投資總公司(簡稱「國投證券」),而最早上櫃交易的是1988年4月1日開始交易的深發展,隨後萬科、金田、安達、原野(世紀星源的前身)等也陸續發行股票並上櫃交易,形成「老五股」。但是我國內地1992年之後不再採用這種股票上櫃發行的方式,其他國家和地區存在這種方式。

例如我國台灣地區的資本市場,其資本市場就由證券交易所集中市場、上櫃市場和興櫃市場構成。在台灣證券交易所成立之前店頭市場曾經盛行,證交所成立之後被關閉,但1988年又重新成立股票店頭市場,目的是為公開發行但尚未上市的公司開拓股票流通渠道。一般公司先上櫃,後進行上市交易,但也有直接上市的股票。台灣證券櫃台買賣市場也因長期承擔輔助上櫃股票轉為上市股票的任務,被視作台灣上市股票的「預備市場」。

拋開股票上櫃發行的概念,有時場外交易市場也被稱作櫃台交易市場或店頭交易市場。場外交易市場通常指大量分散的證券公司等證券櫃台和主要電訊設施買賣證券而形成的市場。通常在場外交易市場進行買賣的證券,主要是國債,股票所佔的比例很少。

著名經濟學家、全球共德CEO陳湛勻教授簡介:

著名經濟學家,金融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首批統計學博士點專業博士。現任中國上海市投資學會副會長、中國商業聯合會專家委員、中國糧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評審專家,中國首創擬人化資本運營專家,上海電視台「夜話地產湛勻妙語」欄目主持人,中國第一財經、東方衛視、鳳凰衛視等媒體特邀嘉賓,長期應邀為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授課,已獲近20項國家、省部級優秀科研獎,走訪過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聘為國際論壇峰會和國外大學演講,被譽為具有國際視野、最受歡迎的實戰型權威金融專家,成功輔導不少企業上市。

3. 國內企業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本人手持原始股如何交易

目前在國內普通人能接觸的所謂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原始股,99.99%是騙局,於非法集資,極個別境外企業發屬行的原始股。

看預測股利:

股利越高說明資金使用效果越好,這當然是投資者最為期望的。所以,在選擇購買股票時,要看預測分紅股利的高低,股利高的是優先選擇的對象,低的應當慎重購買。

居民購買股票不宜集中投放。投資股票具有高利潤、高風險兩重性,因此在利益風險並存的形勢下,要採取分散投資的方法減少投資的風險性,增強投資的效益性。要對發售企業作出長遠正確的預測。

(3)台灣上櫃公司股票如何交易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看承銷商資質購股者要了解承銷商是否有授權經銷該原始股的資格,一般有國家授權承銷原始股的機構所承銷的原始股的標的都是經過周密的調研後才進行銷售該原始股的,上市的機率都比較大;反之,就容易上當受騙。

企業經營情況購股者要了解發售企業的生產經營現狀。了解考察企業的經營效益的好壞可從企業的銷售收入、銷售稅金、利潤總額等項情況去看,這些數字都能在企業發售股票說明書中查到。

4. 有公司在新三板上市,手持該公司股權,怎麼交易

  1. 可以協議轉讓 如果做市可以直接和券商交易的 如果公司有新一輪的定增可以轉讓的

5. 公司上市後這樣的股票怎樣買賣

首先勸奉你,你需要確定你的公司可以上市,要知道現在很多公司都是打著上市的招牌,利用原始股來誘惑職工購買投資,實際上就是一種變相的融資手段。如果公司不能上市,那麼你購買的這些股份根本就不值錢。
公司上市,不是公司說的算,公司能不能上市要看其是否達到了上市的要求,而且還要經過層層審批,你們公司說上市,給你們時間表沒有啊!是1年,5年,還是10年,要是無限制下去,你覺得這些股票會有價值嗎?告訴你吧,現在證監會門口排隊等待上市的公司多的去了,現在股市不穩定,證監會都停止了對大型企業的審批上市,更不要說一些無名的中小企業,這一等不知道是多久,而且也不知道你們的公司是否符合上市標准。
雖然原始股是很好,要是真上市了,你可以獲得很大的利潤差價,但是一切前提都是能不能上市,不能,一切都是空談。不要倍你們公司的領導忽悠了,三思後行

6. 台灣股市中的集中市場和櫃台市場是什麼意思

集中市場
台灣證券交易為提供有價證券之競價買賣所開設的市場叫做集中市場。與現在的台灣證券櫃台買賣中心所開設的「櫃台市場」有所區別。

櫃台買賣市場
台灣證券櫃台買賣市場(OTC/ROSE/TAISDAQ) 也稱台灣「二板市場」,因長期承擔輔助上櫃股票轉為上市股票的任務,被視作台灣上市股票的「預備市場」。台灣證券交易所成立之前店頭市場曾經盛行,證交所成立的同時被關閉,但1988年又重新成立股票店頭市場,目的是為公開發行但尚未上市的公司開拓股票流通渠道。 1994年成立台灣證券櫃台買賣中心(OTC),旨在為中小企業融資的台灣二板市場遂告成立。2000年5月台灣參考美國的納斯達克(NASDAQ)市場將櫃台買賣中心更名為「台斯達克」(TAISDAQ),成為台灣中小科技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的主要平台,以及創業投資退出的主要渠道。值得一提的是,當年台灣還實施了櫃台第二類股票制度,即「台灣創新成長企業類股」(TIGER, Taiwan Innovative Growing Enterpreneurs),目的是形成一個新的台灣創新企業市場,為條件不夠但又成長看好的高科技中小企業的提供籌資渠道,被稱為第二類股票交易市場,與 TAISDAQ並為台灣二板市場。但因制度限制嚴格,而企業發展、尤其是高科技企業成長風險又不斷增大,導致績效不佳,最終命運像日本的新興市場與德國的高科技股票市場一樣,在2004年被廢止。

OTC的現狀

台灣的櫃頭市場有些不同於美國NASDAQ及歐洲的第二板市場。按產業領域來分析,美、歐第二板市場的公司主要是高科技電子、互聯網網站類公司,而台灣櫃頭市場的情況是:截止到1998年11月,在台灣OTC市場的上櫃公司總數為157家。其中,資訊電子業上櫃公司58家,佔40%的比重;證券類上櫃公司17家,佔11%的比重;機械電器類上櫃公司18家,佔12%的比重;鋼鐵業9家,佔6%的比重;金融保險類7家,佔4%的比重。

OTC的相關要求
1.企業上市的適合范圍。台灣OTC的規定是「本土的中小型公司」(包括新成立的公司)。可見,此規定是比較寬松的,所以便上市企業的產業領域遠遠超過了高科技范圍。
2.實收資本額在新台幣5000萬元以上,經兩家以上證券商書面推薦。
3.企業上市的業務記錄。至少有三年的業務發展過程。決算營業利益及稅前純益占實收資本額之比率最近年度達4%以上,且其最近一會計年度決算無累計虧損者;或最近平均達2%以上,且最近一年度之獲利能力較前一年度為佳者。
4.企業上市的盈利要求。台灣OTC規定在上市前兩年內,每年的合並全年收入及除稅前純利必須為資本總額的2%,但符合資格的科技類企業則不受此條例的限制。 5.企業上市的信息公布。台灣OTC規定每季度進行報告,及時披露重大消息,遵守一系列有關維持上市地位數值的標准。
6.最低公眾持股量。持有股份1000股至50000股的記名股東,人數不少於300人,且其所持股份總額合計占發行總額10%以上或逾500萬股。

7. 台灣股市交易規則是怎麼樣的 新上市第一天 有漲跌限制嗎

一般的股票,一天的漲跌幅是7%,唯第一天的漲跌幅是沒有限制的啦!!

8. 台灣上櫃、興櫃市場究竟是怎樣的場外交易市場

股票交易有分上市櫃,但是上市櫃到底有何差別呢?

在台灣的股票市場除了大家所常聽聞的集中市場與店頭市場外,還有興櫃市場與未上市交易市場。在集中市場進行交易的被稱為上市股票;在店頭市場進行交易的稱為上櫃股票;而在興櫃市場與未上市市場交易的股票,都稱為未上市股票。

上市股票

指已經公開發行,並於集中市場以開掛牌買賣的股票,公司申請上市須符合以下條件
設立年限:設立達三個會計年度(成立三年以上)
資本額:實收資本額達新台幣六億元以上者
申請股票上市之發行公司,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出具其系屬科技事業之明確意見書,實收資本額達新台幣三億元以上
獲利能力∶最近一年內不能有虧損,且符合底下其中之一的條件
最近二個會計年度營業利益及稅前純益占年度決算之財務報告所列示股本比率,均達百分之六以上者,或最近二個會計年度平均達百分之六以上,且最近一個會計年度之獲利能力較前一會計年度為佳者。
最近五個會計年度營業利益及稅前純益占年度決算之財務報告所列示股本比率,均達百分之三以上者。
股權分散:記名股東人數在一千人以上,其中持有股份一千股至五萬股之股東人數不少於五百人,且其所持股份合計占發行股份總額百分之二十以上或滿一千萬股者。

其他有關持股規定參考 台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有價證券上市審查准則
第4條 申請股票上市之發行公司條件

上櫃股票

指已經公開發行,並於店頭市場以開掛牌買賣的股票,公司申請上櫃須符合以下條件
設立年限:依公司法設立登記滿二個完整會計年度
資本額:實收資本額在新台幣五千萬元以上者
獲利能力∶須符合下列任一條件者
財務報表之稅前純益占財務報告所列示股本之比率最近年度達百分之四以上,且其最近一會計年度決算無累積虧損者;
或最近二年度均達百分之三以上者;
或最近二年度平均達百分之三以上,且最近一年度之獲利能力較前一年度為佳者。
股權分散:持有股份一千股至五萬股之記名股東人數不少於三百人,且其所持股份總額合計占發行股份總額百分之十以上或逾五百萬股。

其他有關持股規定參考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台買賣中心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有價證券審查准則
第3條 申請股票在櫃台買賣之公開發行公司條件

因此上市公司在設立時間、資本額、獲利能力三方面的資格,皆遠比上櫃公司嚴格。

依據證券交易法第36條規定,上市公司需公布其財務報表。
年度財務報告,應於每營業年度終了後4個月內公告並向主管機關申報,經會計師查核簽證、董事會通過及監察人承認之財務報告。
半年報系於每半年營業年度終了後2個月內公告,並申報經會計師查核簽證、董事會通過及監察人承認之財務報告。
第1季及第3季財務報告系於每營業年度第1 季及第3季終了後1個月內公告,並申報經會計師核閱之財務報告。
個別月份之財務報表,采自願公告制。(一般公司大多會自行公布每個月的財務報表,以讓投資人明白公司運作狀況。)
財務報表與公開資訊詳見:台灣證券交易所 & 證券櫃台買賣中心 公開資訊觀測站

上市公司的股票,均在集中交易市場買賣,由台灣證券交易所運籌帷握,而且已有數十年的歷史,其公信力早已為廣大的投資人所接受;上櫃公司由早年的店頭交易進展至目前的櫃台買賣,在歷史、規模、公信力等各方面均不如集中市場。因此,一般公司均以上櫃為第一階段的目標,第二階段才是上市。但也有直接上市的股票。

一般投資人應優先選擇在集中交易市場買賣的上市公司股票,或在櫃台交易中心買賣的上櫃股票。至於未上市公司的股票,並不在法律的保障范圍內,也沒有證交所、櫃買中心等單位維持市場秩序,股價漲跌幅度較大,公司起起落落也較為頻繁,公司財務報表也未必公開,因此還是少碰為妙。

興櫃市場

本國發行人符合下列條件者得申請其股票登錄為櫃台買賣
為公開發行公司。
已與證券商簽訂輔導契約。
經二家以上輔導推薦證券商書面推薦,惟應指定其中一家證券商系主辦輔導推薦證券商,余系協辦輔導推薦證券商,並由主辦輔導推薦證券商檢送最近一個月對該公司之「財務業務重大事件檢查表」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台買賣中心證券商營業處所買賣興櫃股票審查准則
第六條 興櫃股票發行人申請條件

目前法令規定,自九十二年一月一日起,為使公開發行公司得預先熟悉證券市場相關規范及其運作,及透過價格發現,以協助公開發行公司與承銷商議定市場接受度較高的承銷價,並有效降低盤商非法仲介該等股票的機會。

申請上市、上櫃的股票,除了公營事業、證券業與店頭市場二類股票外,都應先在興櫃股票市場交易滿六個月。但滿六個月不代表一定可以上市櫃,必須等到符合上市櫃標准後(設立年限、獲利能力、股權分散等等條件)才能申請上市櫃。因此,興櫃不等於上櫃。

發行股票的目的

股票上市(櫃)對公司的利益
便利籌措長期資金,加速企業成長。
提高公司聲譽,帶動業績成長。
促進內部管理健全,增加經營績效。
易獲國內外各界之支持。
透過市場分散股份,以達利潤分享之均富目的。

股票上市(櫃)對股東的利益
易於流通及變現。
得為融資融券或金融機構貸款之擔保。
透過各方資料提供,了解公司財務業務動態。
經由上市,公司能取得資金作為下一步發展之動力來源,股東亦可分享此一成長收益。

股票上櫃與上市申請條件比較表
櫃台買賣市場與集中市場股票買賣制度比較表
(資料來源:證券櫃台買賣中心)

停止買賣或終止上市

上市公司被處以變更交易方法、停止買賣及終止上市之規定,參考「台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營業細則」第49條至第51-3條。

上市公司主動申請終止上市之規定,參考「台灣證券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申請有價證券終止上市處理程序」。

注意股票

台灣證券交易所於有價證券集中交易市場每日收盤後,即分析股票、受益憑證、轉換公司債、附認股權公司債、附認股權特別股、存托憑證及認購 (售) 權證等有價證券之交易,發現有異常情形達一定標准時,為提醒投資人注意,即於市場公告該證券名稱及其交易資訊之內容 (漲跌幅度、成交量、周轉率、集中度、本益比、股價凈值比、券資比等)。

簡單的說,就是最近交易狀況跟以往不太相同的股票!

處置股票

有價證券之交易,連續五個營業日或最近十個營業日內有六個營業日或最近三十個營業日內有十二個營業日經公布為注意股票者,自次一營業日起五個營業日內,對該證券採行處置措施。
(一)該有價證券以人工管制之撮合終端機執行撮合作業(約每五分鍾或每十分鍾撮合一次,全額交割股票約每十分鍾撮合一次)。
(二)通知各證券經紀商於受託買賣交易異常之有價證券時,對委託買賣數量較大之委託人,應收取一定比例或全部之買進價金或賣出之證券。
(三)限制各證券商申報買進或賣出該有價證券之金額。
(四)報經主管機關核准後停止該有價證券一定期間之買賣。

9. 台灣上市員工購股

台灣上市企業內部員工認股 跟本不會是在內地找員工認股權
特別是說即將上市!跟本就是騙你們的!!
我為什麼可以跟你這樣說?因為我自己就是台灣人!!
再說 台灣股票市場跟內地股票市場一樣
上交及深交所禁止台灣人開戶!
台灣交易所也是禁止內地個人持有股票戶
建議你們應該立即報給公安
不要被炸片了!!

10. 想購買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如何操作

開戶再進行交易

隨著經濟社會不斷地發展,人們對於理財觀念,也產生了比較明顯的變化,現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都會從事到股票投資的相關領域。其中就有非常多的投資小白們向我們咨詢導關於股票市場的相關事宜。他們對於股票交易的基本規則並不是特別的了解,而且對於股票的選購技巧也並不是特別的好。在這里我向大家首先介紹一下股票的相關交易規則。依現行法規,每個投資人慾從事證券交易,須首先向證券登記公司申請開設證券賬戶,憑該證券賬戶可以從事二級市場證券交易。依現行法規,每個投資人買賣證券均須委託具有會員資格的證券公司進行。中國股票市場中大多每天的漲跌幅度限制是百分之十。吉祥,如果我們想進的股票交易,我們首先需要屬於自己的證券交易帳號以及一定的資金,滿足這幾個條件之後我們就可以購買上市公司的股票。

各種觀眾朋友們對於股票交易有什麼自己獨特的看法與理解嗎?請在評論區下留下你們的寶貴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