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香港有多少家證券交易所,其中有多少機構可以投資外國股票
交易所?
就一家啦,香港證券交易所。
你問的是類似國內的證券公司吧,香港那邊叫經紀行。
「到2007年,已開業的獲香港聯交所交易權的經紀公司有近500家。香港證券市場的參與者主要分3類,即以機構為主要服務對象的十幾家歐美大投行的亞洲公司、以中小客戶為主要服務對象的400多家香港本地中小型經紀行以及部分銀行。歐美大投行憑借強大的綜合實力占據了發行業務2/3和經紀業務1/2以上的市場佔有率,而400多家本地中小型經紀行和銀行分割餘下的市場份額,競爭非常激烈。」
國外投行就可以投資外國股票吧。
⑵ 香港股票交易所銀證轉賬時間
客戶每個交易日下午16:10分以前進行的網上存款轉帳會被系統記入當日之帳務;每個交易日下午16:10-20:00為本公司內部清算時段,客戶在這一時段提交網上存款指令將會處於等候狀態,晚上20:00點公司系統會在內部清算結束以後自動處理處於等候狀態的網上存款指令,更新客戶賬戶餘額並將該筆存款記入下一日帳務
⑶ 港交所是私人所有的嗎股東有哪些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簡稱港交所,英文簡稱HKEx)HKEx: 0388,是香港的證券交易所。港交所是一家控股公司,全資擁有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期貨交易所有限公司和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三家附屬公司。主要業務是擁有及經營本港唯一的股票交易所與期貨交易所,以及其有關的結算所。主席為夏佳理,行政總裁為周文耀。
2004年,港交所資產凈值為4,052,143,000港元,純利為1,056,884,000港元。
早期發展
香港的證券交易歷史悠久,早於19世紀香港開埠初期已出現,但到1891年香港經紀協會成立,香港始有正式的證券交易市場。1914年,該會易名為香港經紀商會。1921年,香港股份商會注冊成立,屬香港第二間交易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兩所於1947年合並,成為香港證券交易所。
四會時代
當時的香港證券交易所主要由英國人管理,上市公司也多屬英資企業。1960年代末,香港經濟起飛,華資公司對上市集資的需求越來越大,促成更多以華資擁有及管理的交易所開業,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及九龍證券交易所先後創立。
香港原四家交易所及創立年份:
★香港證券交易所 - 1947年
★遠東證券交易所 - 1969年12月17日
★金銀證券交易所 - 1971年9月15日
★九龍證券交易所 - 1972年
四會合並
一個城市擁有4家交易所,在世界上甚為罕見,而且也帶來行政與監管上的困難。在香港政府的壓力下,四家交易所合並勢在必行。1980年,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注冊成立,經過多年籌備,1986年4月2日,四會正式合並,聯合交易所開始運作,並成為香港唯一的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市場進入一個新時代。聯交所交易大堂設於香港中環交易廣場,採用電腦輔助交易系統進行證券買賣。1986年9月22日,聯交所獲接納成為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的正式成員。
與期交所合並
經歷過多次牛市、股災,與1998年亞洲金融風暴,香港證券市場漸趨成熟。1999年,當時的財政司司長曾蔭權公布,為香港證券及期貨市場進行全面改革,以提高香港的競爭力及迎接市場全球化所帶來的挑戰。建議把香港聯合交易所(聯交所)與香港期貨交易所(期交所)實行股份化,並與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合並,由單一控股公司香港交易所擁有,當時聯交所共有570家會員公司。2000年3月6日,三家機構完成合並,香港交易所於2000年6月27日以介紹形式在聯交所上市。
現況
2005年7月,港交所為使用接近20年,位於交易廣場的交易大堂進行翻新,減少交易櫃位,並增設多功能場地、展覽館及圖書館等設施。裝修完成後的新交易大堂在2006年1月16日重新使用,並由財政司司長唐英年主持啟用儀式。交易大堂的展覽館則在2006年4月26日由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主持揭幕儀式。
交易大堂
交易大堂在2006年完成翻新後,設有294張交易台,交易場地面積為12,200平方呎,設有傳媒采訪區及新聞直播室,交易大堂中央的電子顯示屏幕則改用全彩色顯示屏,以圓筒形設計。另增設交易所展覽館,佔地13,800平方呎,對外開放,向公眾介紹交易所的歷史及發展,成人入場費20港元。
交易系統
香港交易所的所有交易以電腦進行,第一代的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於1993年11月啟用,至1996年1月,第二代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啟用,系統讓證券行的終端機連接,令交易不再局限於交易大堂內。第三代自動對盤及成交系統 (AMS/3)於2000年啟用,證券經紀可以透過開放式的連接器,將買賣盤直接輸入中央處理系統進行交易,使交易更快捷,亦提高了交易所可處理的交易量。
結構
港交所董事會成員包括不多於6名由財政司司長委任的董事,不多於6名由股東選出的董事、及行政總裁。2006年4月26日,財政司司長委任夏佳理、史美倫、鄭慕智、張建東、范鴻齡及方俠出任董事,而港交所股東大會則選出David Webb及陸恭蕙出任董事。
⑷ (00388)香港交易所這只股票怎麼樣。。。
「股票軟體排行榜」里有個股診斷功能,裡面有效的分析了大盤及個股壓力位支撐位及消息面分析,一切都是免費的。
⑸ 香港股票交易所是那年成立的
香港最早的證券交易可以追溯至1866年。香港第一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股票經紀協會丁1891年成立,1914年易名為香港證券交易所,1921年,香港又成立了第二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經紀人協會,1947年,這兩家交易所合並為香港證券交易所有限公司。到60年代後期,香港原有的一家交易所已滿足不了股票市場繁榮和發展的需要,1969年以後相繼成立了遠東、金銀、九龍三家證券交易所,香港證券市場進入四家交易所並存的所謂「四會時代」。 1973~1974年的股市暴跌,充分暴露了香港證券市場四會並存局面所引致的各種弊端,1986年3月27日,四家交易所正式合並組成香港聯合交易所。4月2日,聯交所開業,並開始享有在香港建立,經營和維護證券市場的專營權。
2000年3月6日,三家機構完成合並,香港交易所(HKEx: 0388)於2000年6月27日以介紹形式在聯交所上市。
⑹ 股票交易所有哪些
股票交易所,即證券交易所,是依據國家有關法律,經政府證券主管機關批准設立的集中進行證券交易的有形場所。
在我國有四個:上海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台灣證券交易所。
證券交易所的設立和解散,由國務院決定。
申請設立證券交易所,首先由中國證監會進行審核,再報國務院進行批准。
設立證券交易所必須制定章程。證券交易所章程的制定和修改,必須經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批准。
證券交易所必須在其名稱中標明證券交易所字樣。其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使用證券交易所或者近似的名稱。
⑺ 阿里巴巴新ceo的履歷
衛哲,1970年生於上海。1993年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進入上海萬國證券公司。歷任萬國證券資產管理總部副總經理,「普華永道」(PWC)高級經理,東方證券投資銀行總部總經理。2000年出任百安居(中國區)執行副總裁兼財務總監。2002年出任百安居(中國區)總裁,帶領管理團隊在5年中發展成中國最大的建材零售連鎖超市。被評為「2004年度中國七大零售人物」和2005年度「中國零售業十大風雲人物」。2006年11月正式加盟阿里巴巴,並出任集團資深副總裁兼企業電子商務(B2B)總裁。衛哲曾在1998年至2000年間擔任東方證券投資銀行總部董事總經理。1995至1998年擔任永道會計財務咨詢公司(現普華永道上海公司)企業融資部經理。 1993年,衛哲獲得上海外國語學院國際商務管理學士學位,1998年,通過了倫敦商學院的企業融資培訓課程。 2007-12-20 匯豐銀行委任阿里巴巴CEO衛哲為非執行董事,,衛哲現為匯豐銀行(中國)及英國 IMI集團中國咨詢委員會非執行董事,,阿里巴巴(1688)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 從2003年6月起擔任翠豐亞洲采購中心中國區首席代表 2002年6月16日至今,百安居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開始加速在中國各主要城市開設連鎖店 百安居(中國區)總裁 2001年10月2003年6月 百安居(中國)置業發展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 2000年7月- 2002年12月 百安居(中國區)財務總監兼執行副總裁 1998年7月- 2000年7月 東方證券投資銀行總部總經理 1997年1月- 1998年6月 普華永道會計財務咨詢公司(英國倫敦)收購及兼並部高級經理 1995年11月- 1996年12月 永道會計財務咨詢公司(現普華永道上海公司)企業融資部經理 1995年1月- 1995年10月 上海萬國證券公司(現申銀萬國證券公司)資產管理總部副總經理 1995年3月- 1996年3月 上海水仙電器公司(上交所上市企業)非執行董事 1994年1月- 1994年12月 上海國際證券(香港)(香港股票交易所投資銀行)總裁助理 1992年7月- 1993年12月 上海萬國證券公司(中國最大的投資銀行)首席執行官助理
⑻ 國內主要的股票證券交易所有哪些
我國證券交易機構主要有上海證券交所、深圳交所、NET系統、STAQ系統和各地20多家證券交易中心。
⑼ 香港股票交易所屬於什麼
當然是1啦 4和5 他還輪不上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