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交易知識 » 股票那個軟體能實時交易
擴展閱讀
股票在中國什麼開始有的 2025-07-02 01:23:46
中國鋁業股票前景好吧 2025-07-02 00:33:35

股票那個軟體能實時交易

發布時間: 2021-09-18 21:18:59

㈠ 什麼軟體能看股票一天的成交明細

什麼軟體都能看成交明細。你先把頁面翻到即時圖,(就是沒有K線那一面)然後按鍵盤頂上那一排鍵的F1,就會翻出成交明細來,退出時按Esc鍵即可。

㈡ 什麼軟體能實現股票自動交易呢

貓頭鷹自動交易系統,適用於國內所有開戶券商,
對融資賬戶支持特別好。實現盲點獲利,
智能化證券交易、多賬戶監視等。
有效提高盈利,控制風險,獨立手機端管理,功能齊全。

㈢ 什麼軟體可以錄制股票盤中交易

股票軟體都帶 有錄取功能,歡迎訪問「瑞意配資」網站。
客服為你詳細解答。

網路搜索瑞意配資為你詳細解答。

期貨配資、股票配資

股票交易一般用什麼軟體

股票交易軟體其主要作用可以概括為六句話:查看股票資訊,瀏覽股市行情,判斷漲跌趨勢,資金動向分明,買賣交易工具,操作提示理性。

㈤ 股票軟體哪個可以自動交易

美股研究社有分享幾個方法:1.、如果券商能提供介面,那非常簡單。不過對絕大多數人,這是廢話,一是券商不給提供,二是即使提供了,你的程序也得到營業部去跑。
2、 券商不提供介面,那就只能從交易軟體客戶端來想辦法了
方法一:keyboard和mouse模擬的辦法,比較笨的辦法,速度快不起來。按我以往的經驗,這種模擬keyboard和mouse的操作,因為要和UI打交道,很多地方得Sleep,不然很容易出錯,自動下單,出錯了可不是好玩的,那損失的都是錢。要想盡量減少出錯,stress test的時候每步的sleep時間都得足夠長,但這樣一來,要足夠可靠的話,整個過程估計3-5秒也完成不了。這個辦法雖然是笨點,但如果對速度和可靠性的要求不高,也是可以接受的,畢竟要比手動操作要快。(對可靠性有擔心的,可以留著交易軟體每次下單前的確認窗口,這樣還可以有最後一次人工確認的機會,但這樣一來,批量下單就下不了了)。

方法二:跳過交易軟體的UI層,直接調用下層的函數完成交易。大致方法是,1,得要code injection, 進程注入,你的代碼得在交易軟體的context下運行才行,2. 用debugger慢慢去看,了解交易軟體自身是如何調用下層的函數去完成下單,比方說通達信的交易軟體,與交易相關的函數,基本在tc.dll和tcapi.dll裡面。這個辦法弄通了,那下單估計可以在100ms以內完成,就完全和UI無關了。

方法三:從基於web和wap的交易上面動腦筋,這個渠道的下單方式,應該是http post了一些數據回server, 研究一下具體的格式就可以了。這條途徑,從client來講,下單的速度應該和方法二差不多。

3、FIX協議也是一種可能的突破口,部分櫃台系統供應商已有現成的FIX產品,有基金、QFII客戶的部分券商有采購(如中信證券),可以嘗試一下。

㈥ 通過證券公司軟體買賣股票,價格是實時的價格嗎

看來你有些混亂。
正規證券公司的股票軟體,在正常交易時間,顯示的當然是實時交易價格。
交易時間過後,在股票軟體看到的價格是收盤價。
T+1表示的是,今天買入的股票,要在明天才能賣出,並非限定相隔24小時。你昨天收盤前一秒鍾買入的股票,在明天開盤的第一秒鍾,就可以賣出!
賣出股票後,得到的錢是實時到賬的,你可以又馬上買入股票。但是取現,就要明天才行。這是取現金的T+1 。。。

中國股市的T+1制度,並不會影響股票的賣出價格,相反,能更好的抑制T+0的投機,保護小股民的利益。

㈦ 股票軟體中的即時信息從何而來

當然是來自股票交易所了。你使用這些軟體是不是必須要能上網,才能看到即時行情?而股票交易軟體則是通過證券公司主機與證券交易所的主機連接,顯示即時股票的漲落、交易手數等等信息。可以這么理解,證券交易所把各方的信息收集起來,綜合的發布給我們所有投資者。

PS:可能答得不夠專業,但我很用心的盡我所知了,希望能被採納,謝謝!

㈧ 有什麼軟體可以查看或者說是竊取好友的股票實時交易信息,這樣便可以實時快捷的跟隨好友買賣股票。

嗯!好主意!竊取別人的錢,錢一丟,別人和警察就都知道了,信息丟了,誰都不知道,看來那些人得留神了,玩笑話,呵呵!

㈨ 股票交易軟體裡面哪一個有設好價位能夠自動交易功能的

設好委託就行了,設好你自己想買入或者賣出的價錢,還有股數,點確定,到了你所設的價位,就自動成交了。
在這里,還有沒有成交的時候,就是別人在你的前面委託的時候,如果你設的這個價位停留的時間很短,沒有量出來,而且很多人買的話,就要看委託時間了。

㈩ 有沒有什麼軟體可以查到任何一隻個股任何一個交易日的買入賣出前五大營業部

沒有軟體可以查到這個信息,原因很簡單,滬深兩個交易所都沒有公開這個數據。
四五年前曾開放過的TOPVIEW數據可以做到,但後來被叫停了。